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众思维

别依赖大众行为做决策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随大流”的现象。比如在超市或商场有东西打折促销时,无论需不需要,大叔阿姨们都会跟着别人买一些,因为觉得便宜或在某方面占了便宜。又或者去别人家里玩,看到朋友都用什么品牌的东西,可能自己家并不需要也会去购置一些,证明自己有,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思维。

在生活与工作中,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当你与大众站在同一阵营时,可能是为了某种虚荣心,也可能是为了某种安全感。但这种虚荣心和安全感恰恰是最为要命的,因为它会麻痹你的思维,让你不能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会带来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损失,慢慢地你就会成为一个不愿意多思考的人。

从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从众,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经写过一本《乌合之众》,对从众思维进行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他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人在群体内的思维运作模式,非常值得一读。

关于从众思维

从众思维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随大流”,就是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将从众定义为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后,自己在知觉、判断、认知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者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从众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一个大群体中,如果大部分人都这样,而自己和他们有着不同的行为,那么就会感觉到自己“不合群”。如果自己不屈服,则会成为群体中“独立的个体”,这样其他人就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而这种目光会让自己感觉非常不适,会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迫使自己屈服,和群体中的大部分人保持一致,最终形成从众心理。一个最简单的现象就是大家投票都选A候选人,我想选B候选人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我是异类,他们就会攻击我,另眼看待我。”于是我就会选择从众。

场景不同,从众的类别也会不同。我第一次和几个朋友去西餐厅吃牛排时,其中一个朋友说我要“八分熟”的时候,我心想,电视里不是常说“牛排要吃七分熟吗”?这个时候,其他的朋友也说要“八分熟”,于是,我只好说了一句:“那我就和他们一样吧。”从隐含性的需求中可以看出,我是想吃七分熟的牛排,那么我为什么会选择从众呢?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牛排,只是在电视中看到过这种场景。既然其他朋友都说吃“八分熟”,那我就认定他们肯定是吃过的,而且自己也会产生怀疑,质疑七分熟是不是不好吃。我的这种从众行为是接受别人验证过的某些东西,相对来说比较低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依从”。很多连锁的理发店、美容中心早晨喜欢让所有的员工一起在外面喊口号、做早操,尽管从外部看来,非常的统一、有秩序,但是从内部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做。有的人甚至会认为做这种事情比较丢脸,但是没有办法,为了切身利益考虑,他们还是这么做了。这种行为也是一种“从众”,但与选牛排的区别在于,行为虽然一致,但后者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仅仅是金钱,也可能是面子等,有点被强迫的意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从众都是坏事,有时候从众可以让我们在众多人群中看到事物本质以及独立个体的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无论有多聪明,都不可能很好地去适应生活中遇到的每一种未知情况。从众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就是它的好处。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个体从众的行为有以下特点:群体凝聚力越大,对个体吸引力越强,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群体成员一致性越高,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就越容易发生;个人依赖性越高,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情景越模糊,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

从众思维形成的三大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看,产生从众思维的核心因素有信息因素、环境因素和群体效应。

第一,信息因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如果突然迎面的人边跑边喊着“老虎来了”,这个时候,你要不要和他们一起跑呢?如果你跑,实际上并没有老虎的话,会觉得很愚蠢;如果不跑,真有老虎追来,是不是自己这个决策会更蠢。

信息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经验使我们认为,多数人所决定的事情正确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当所有的情景处于一种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时,许多人是无法判断事实真相的,而认知到真相最快的渠道就是信息的来源,通过别人(多人)当下反馈的信息快速决策。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做一个有效而正确的选择时,通常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重要的信息来源,以此来指导我们做出合适的行为,这被称之为信息性社会影响。情况越是在模棱两可的时候,就越是缺乏参照构架,人们就越愿意相信多数人的决策选择,这也是信息要素对个人从众行为产生的影响。

第二,环境因素。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的高级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和接纳,但是也必须遵守社会的相关规范,比如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价值观和信念,这便是环境因素对于从众带来的影响。

工作场景中最常见的是员工跳槽的行为。当一个人从某个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接受这个公司的经营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甚至于团队的氛围,而这一切就是“环境因素”所带来的认知偏差。当违反团体的价值观或者信念的时候,别人就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受到别人的嘲笑、惩罚,甚至排斥。如果想要继续保持自己在团体中的身份,或者获得团队的认可,就需要学会“从众”。这种从众,从最开始内心呈现为抗拒状态,到慢慢适应,到接纳,到参与,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第三,群体效应。群体效应是“从众”最简单直接的影响方式。影响群体效应的因素有八个方面: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知识的经验、个性化体征、性别的差异、文化的差异。

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会随着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凝聚力的不断增高,对群体的依附心理就会越强烈。当然个人的知识经验、受到的教育、文化的差异等因素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我们看到过这样的观点:“2019年,自媒体还值不值得做?”从2017到现在,这种类型的观点每年都有,但是每年还是有人坚持,也有人放弃,这是为什么呢?由于群体规模和认知的差异,有的人继续做下去,是发现了垂直深耕带来的红利;有的人没有坚持下去,是因为“大群体”在传播不值得做,他并没有思考何为“有效”,“大群体”认为没必要投入,就从众了,这就是“群体”对大众认知的深刻影响。

如何避免陷入“从众思维”

在信息化时代,商家都在以用户最上瘾、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做营销,影响着消费者。我们很难摆脱大众舆论和心理的引导。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当长时间陷入“从众思维”,自己便不会有效地深入思考问题,凡事就会养成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习惯。当然,太过于“个性”也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我们脱离团队、迷失自我,陷入自以为是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凡事多问自己“为什么”,从而有效地进行思考。下面分享几个我避免从众思维的一些心得。

第一,学会认清自己。解决从众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认清自己”,找到人生每个阶段想要的是什么。认清自己是每个人都要完成的人生任务,“认清”就好比是“觉醒”的过程,认清的本质是看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到人生所向的目标。自我认知的形成,是我们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选择的基础,同时也正是在不同的尝试和选择的过程中,人们才逐渐地认识自己,获得自我认同。自我认同的形成,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经验累积”,而是一种“整合”。在我们每个人结交了不同的朋友,尝试了各种类型的事情之后,内心会更加清楚自己在交友、职业规划、寻求人生意义的时候,背负哪些价值观和信念,哪些是可以定义自己的,哪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三个自我: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实现的自我。现状,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是实际自我;我们希望拥有的特质,对自己抱有的愿景是理想自我;我们认为自己必须拥有的、处在底线的、不可失去的特质是应该实现的自我。

当我们意识到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有差距的时候,就会奋力地去追求“应该实现的自我”。

第二,保持独立思考。要打破从众思维,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让自己每天反思,而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寻求别人的帮助外,更要认真地结合自身的情况,有效地思考是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做到独立思考,一要不轻易被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唯有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二要尽可能了解事实的真相,确立评判事物的客观标准。遇事找方法,敢于怀疑、敢于实践,多思考,通过论点论证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道听途说。

第三,多看、多听,再做决策。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往往会阻碍一个人的学识、阅历等。因此,当大潮涌进的时候,不要忙着去“捞鱼”,不要在不熟悉的领域因为懂得一点点皮毛就大放厥词,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随意地评论,若真需要发表看法或者采取行动,那就潜下心来仔细了解和研究。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摆脱盲目从众这种困境,需要做到多听、多看、再决策。当自己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一件事物,有强大的知识为依靠、独立的人格去思考时,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从众的意识了。

/ 核心观点 /

从众是一种惰性行为,因为从众风险低、压力小,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从众。从众思维没有对错,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成为人生的主人。 8GSIk5wKicVfOe3aDOZcoHIe3hbLadGE95iNaELFJh7Ux+HCC6ipJGji3TLvtg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