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听过这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大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大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大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大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大和尚说……”我第一次听哥哥给我讲时,一直蒙在鼓里,跑去问爷爷和尚到底说了什么故事,爷爷说你哥哥忽悠你的,这是个死循环,最后我才恍然大悟。现在看来,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思维模型:分形理论。达尔文在进化论中认为,一个物种变成一个新物种,不是一个物种突然转变。生存竞争的主角不是物种之间的竞争,而是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变异+选择”才使新物种出现,其本质就是分形。
做互联网的人多半看过《张一鸣的APP工厂》这篇文章,有记者采访字节跳动内部人士,询问“头条系”到底有多少款APP。连他们内部人员都笑着说:“不知道。”甚至工作很久的人都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字节跳动就像一个孵化器,围绕着信息和用户,不断孵化,这背后就是典型的分形思维。
分形理论是由美籍数学家曼德布罗特提出的。1967年,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论文。他认为,海岸线作为曲线,特征极为不规则并且不光滑,我们不能从形状与结构上区分“这部分海岸”和“那部分海岸”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种不规则和复杂性,说明海岸线在形貌上比较相似,也就是说局部的形态和整体的形态相似。
分形理论中的两个核心为“自相似”和“迭代生成”。从互联网角度俯视今日头条旗下的APP产品矩阵,你会发现当中的相似性很大,其运营策略也是相通的,比如“皮皮虾”“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等。这些都是信息化社区,都是基于旧生态头条这个庞大的池子捞种子用户,拆分独立,再运营。分形方法论本质上也是一种系统方法,研究分形的现象需要从整体视角找到切入的最小单元,也与近几十年处理复杂性事物的分形和自组织、混沌理论有密切的关联。
自组织形态的演变需要有一个载体承接,比如最为常见的“一群对打球感兴趣的人”“一群对潮流文化感兴趣的人”,这些人就会因为某个“关键链接点”形成自组织文化。在整个自组织文化中,可能又会出现其他不同的兴趣点和共鸣点,然后这些点又可以进行演变,这就是分形。保留原来的不变,寻找新的方向,这一切其实拥有自相似性。
在分形的过程中,为什么说迭代就是遗传和变异呢?从成长的角度看,用外部变化和学习的知识作为反馈,然后用迭代的方式输入大脑,经过吸收,认知便会提升,通过多次的迭代,本质认知就会发生改变,延伸的下一代也会发生变化。你肯定听过这句话:“小步快跑,敢于试错,快速迭代。”我们站在互联网企业的立场上去看品牌增长,不难发现,在分形组织演变后,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迭代生成。迭代生成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快速的迭代生成,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及时地得到用户的反馈,这样就能从运营角度快速地调整产品方向,避免在无用的功能上浪费精力和时间,减少风险。
真正的迭代必须是把“每一个迭代周期的成果”交给用户,而且每次的成功都是完整可用的,而不是“单点化的”。如果一个迭代周期结束后,被内部否定,最终没有推向市场,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迭代生成。所以,新的分形要基于旧的组织之上,找到要分形的“产品”和“品牌”两者之间的“共通点”,这是第二增长的突破口,也是在有限度的情况下以不变求万变。
在公司组织经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组织中能不能“自分形”。随着业务的扩张,当企业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如果组织不能够分形,可能会出现组织膨胀的情况,大企业的人才盘点、轮岗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比品牌也是如此,尤其是TOC类公司(TOC类公司是指产品直接辐射消费者的公司),当市场规模用户足够多的时候,不能找到围绕用户分形的杠杆,那么,久而久之用户就会流失。
最小作用原理是基于企业“第一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以现有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供给侧”,夯实主航道。当然也会有很多企业是因为“第一曲线”下滑了,才开始分形找“第二曲线”,相对来说,这种风险的概率就会更大。
所以,如果能够切中“用户痛点”,且用户还在使用旧的产品,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围绕新需求展开场景的“分形”,然后从企业大组织中拆分一个小组织快速的迭代,这样就能减少很多成本。最小化单元可以减少人力的投入,减少团队各环节流程性的东西,使其效能最大化,快速的迭代跑通MVP,推向市场。就像今日头条孵化抖音。在企业中,分形创新的最小作用原理体现为独立拆分和内部孵化两种形式。
独立拆分的特点便是“轻运营”,通常是小组作战模式,产品、运营、技术、市场等环节,几个人的小队伍就可以全部搞定。这也像每一个大企业都有一个创新部门一样,专门做“创新业务”。当一个创新业务跑几个月没有成果时便舍弃,然后再跑另一个业务,如果跑通后,可以拆分为子公司运作,单独融资。比如,韩都衣舍的“小阿米巴模式”,一个项目小组围绕一个创新业务,只有固定50~100万元的市场预算,烧完没有达到预期,直接放弃,这样主线业务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内部孵化的模式多半是,当发现运营或者市场有一个新奇的点后,向领导反映,也顺利地通过,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人无法身兼数职,浪费了很多时间。比如一个产品经理,原来手头还有主线业务的产品在做,这个时候还要做创新的产品,那么他的思维就会分叉,同时不一定能做好,最后可能错过了市场的最佳投入期。当然这只是针对小企业来说的一种手段,如果有更高的前瞻视野,也可以从战略角度下手,让自孵化变为投资,这类玩家经常用户体量规模比较大。如果你认真研究美团,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美团从团购角逐胜出后,主营业务是“团购+到店”,它为了夯实主线业务,做了很多创新。前期的电影票、外卖、旅游成功后,又做了很多大众生活消费的创新。
分形创新本质上玩的是一个边界游戏,分为“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有限,顾名思义就是在“内部玩”,内部玩的本质还是围绕存量,从存量中的小部分切开市场。无限的游戏则是“外部玩”,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自己本身。对此,美团创始人王兴说:“太多高管只会关注业务的边界、业务的规模,而不关注自己的核心是什么。”
只要“核心清晰”,明确到底服务的是什么样的用户,就可以尝试开展各种各样的业务。归根结底,你会发现,不管是外部的投资,还是内部的分形创新,企业寻找增长曲线时都是在围绕用户去做创新。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万物的发展是基于复杂序列当中的自然关系,从一小批有机体带着几个可以随机变异的基因不断地结合、繁衍、创造。这个过程就是人类演化论,人们基于简单规则的反馈,然后不断地去做变异、选择、隔离、然后进化,也就是说人与人的结合繁衍下一代,两个人DNA的结合引起基因的突变,基因的突变形成了一个孩子大脑的基础“认知配置”。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后天就没有机会了吗?当然不是。父母的学习状况、学历教育、后天的努力、生活条件等对下一代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看你是否有成长性思维,因为人生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分形。
如果自己的性格固定,那么自己的行为方式大致也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其实也就非常相似,一天其实就是一年的缩影,具有自相似性。反过来说,自己希望一年有进步、一生有所收获,那么你就需要把当下每天的时间用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工作学习状态,其实就是一年的分形。生活虽然多变,人生也比较复杂,但一切复杂的原理其实都源于简单,利用分形创新理论,自己只要做好每一天,就会有更好的一年。
有时候,底层学科也能反映出商业方面的行为。比如,高中的生物理论中有这样几个关键的字眼:碱基突变、化学因素、诱变外因、生物因素。碱基突变就好像公司派一批优秀的人员去学习优秀的理念,回来后渗透落实到各部门的岗位中,从而对结果或者某些环节进行改良。
一切组织的雏形都是由“几名初创者”决定的,在公司初创阶段,资源和生存空间都非常有限,一切东西可能都会被打乱。比如为了生存,可能选择“阶段性人才”;比如为了效率提升,管理者可能选择更多“执行的人”,而这一切都在不断地稀释“最初的理念”。当业务发展到足够规模化、生存稳定的时候,最应该加速迭代的就是公司文化。这一切的过程,就像是变异和进化。
分形=遗传+变异+市场选择。前提条件是把“第一曲线”夯实,然后围绕“第一曲线”当中的用户去切换“部分场景”,从而开拓新业务,然后达到“第二增长”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