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

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同年考取北京师范学校。1921年,他以“舍予”为笔名发表白话小小说《她的失败》。1923年,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1926年,他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署名“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29年夏,老舍离英回国任教。1931年,他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1932年,创作《猫城记》。此后几年,他陆续创作了《离婚》《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1936年9月,老舍的《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44年,创作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1946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50年,老舍任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51年,他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3年,他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1957年,现代戏剧《茶馆》发表。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已不在人世。

老舍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十分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表现出的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此外,自然风光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描摹,也增添了他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结合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特殊世界。这就是老舍对现代文学史的特殊贡献。

老舍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主题。作品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给中国人民的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老舍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他的人物语言都是加工提炼过的北京白话,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映时代和生活,这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同时,老舍的语言脱去了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提炼成了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得十分朴素和精致。

老舍作品追求幽默风趣,这是他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的小说、戏剧、散文等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才华。他往往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老舍作品严谨独特的艺术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京味浓郁的地方色彩,全面显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以其鲜明的思想艺术特色,步入了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之林,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

为了全面展现老舍作品的风貌,增强广大读者对其作品的阅读范围,我们特别编辑了本套作品。主要精选了老舍在小说、散文和剧作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代表作品,包括市井小说《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二马》《我这一辈子》以及《四世同堂》一、二、三卷,还有讽刺小说《文博士》,儿童小说《小坡的生日》和科幻小说《猫城记》,另有散文集《济南的冬天》和话剧《茶馆》《龙须沟》以及童话剧《宝船》等,能够让读者全面感受老舍作品的艺术魅力,可以提高文学的阅读素养。 BXPBI2DU3ooxooOQellvTnwA4n2LaJhtsvuOJ5YBEnzZkecnmgDGtkc/u9/cnP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