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卷◎

秦始皇本纪第六

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读者眼前。写秦始皇,首先简要地历数了他在前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调兵遣将,乘胜进击,并吞六国的过程,中间穿插记叙了粉碎嫪毐吕不韦集团、李斯上书谏逐客、尉缭献计、荆轲行刺等事件。然后,依次叙写他统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举了诸如议帝号、改历法服色、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巡行刻石、南取陆梁地、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咸阳宫关于学古与师今的一场大辩论、焚书坑儒等;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秦始皇不惜巨资派人入海求仙、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随意杀戮无辜等。通过以上这些,不仅表现了秦始皇的政治、军事才能和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作风,而且表现了他的愚昧荒诞、暴虐凶残,为了自己生前死后的享受而不惜民力民财的骄奢淫逸。其中,有许多典型的事例或通过叙写,或借用他人之口,补写始皇帝之性情,均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一个杰出君主同时又是凶狠暴君的秦始皇的形象就这样被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写秦二世,则施以重墨,着意叙写了在秦始皇逝世之后,他与赵高合谋篡权的详细经过和他的极端残虐、极端腐朽,生动深刻地揭露一个昏庸暴君和一个阴谋家的丑恶嘴脸。尤其是对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的精雕细刻,曲折惊险,饱含着作者对二世和赵高的深深憎恶。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司马迁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考察秦朝“成败兴坏之纪”的思想贯穿《秦始皇本纪》全篇,不仅给人们展示了秦始皇这个大誉大毁集于一身的封建帝王的一生,而且一直在探寻着秦朝的统一及灭亡的原因。他在篇末的论赞中大段引述西汉政论家贾谊《过秦论》的内容,并称赞说:“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所谓“过秦”,就是批评秦的过失。《过秦论》是一篇气势磅礴、很有感染力的政论文,它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对我们认识秦朝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原文】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 [1] 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 [2] 于赵,见吕不韦 [3] 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4]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 [5] 、汉中,越宛有郢 [6] ,置南郡 [7] 矣;北收上郡 [8] 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 [9] ;东至荥阳 [10] ,灭二周 [11] ,置三川郡 [12]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 [13] 为舍人。蒙骜、王 alt [14] 、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注释】

[1] 庄襄王:孝文王中子,名子楚。前249—前247年在位。

[2] 质子:派往别国去作人质的国王的儿子或贵臣。

[3] 吕不韦(?—前235):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人。

[4] 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5] 巴、蜀:均国名,巴在今四川东部,湖北省西部。

[6] 宛(yuān):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郢:都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

[7] 南郡:郡名。治所在郢,后迁江陵。这是秦国占领楚国郢都一带后新置的郡。

[8] 上郡:郡名。辖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

[9] 河东:郡名。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山西省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太原:郡名。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辖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和顺县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区。

[10] 荥(xínɡ)阳: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

[11] 二周:指西周、东周两小国。与历史上西周、东周王朝是两回事。

[12] 三川郡:地辖今河南省伊水、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下游地区。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

[13] 李斯(?—前208):上蔡人,原为吕不韦舍人,后任丞相,帮助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政策。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策划废黜扶苏,扶助胡亥继位,后与赵高争权,被杀。

[14] 蒙骜:齐国人。蒙武的父亲,蒙恬的祖父。王 alt (yǐ):即王龁。

【原文】

晋阳 [1] 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 [2] ,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 alt 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 alt 、有诡 [3] 。岁大饥。四年,拔畼、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 [4] ,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 [5] 。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 [6] ,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7] 。七年,彗星 [8] 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 [9] ,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10]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 alt 将军击赵,反,死屯留 [11] ,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12] 。将军壁死,卒屯留、蒲 alt [13] ,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注释】

[1] 晋阳:邑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战国时属赵,前247年被秦攻占。

[2] 卷(quān):邑名。属魏。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

[3] 畼、有诡:均魏邑名。

[4] 酸枣:邑名。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燕: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虚:即姚虚。在今延津县东南。长平:在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北。雍丘:在今河南省杞县境。山阳城:邑名。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

[5] 寿陵:邑名。

[6] 东郡:秦王政五年(前242)置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野王:邑名。原属韩。在今河南省沁阳市。

[7] 阻:依恃。河内: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指黄河以北地区。

[8] 彗(huì)星:星名。通常叫扫帚星。

[9] 龙:地名。在今河北省行唐县。孤:近庆都。庆都:地名。在今河北省望都县。龙、孤、庆都三地相距很近。

[10] 夏太后:庄襄王生母。

[11] 屯留:原属韩。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境内。

[12] 临洮: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

[13] alt (ɡāo):一说为名叫蒲 alt 的士卒,一说为蒲、 alt 二邑,这里采用前一种说法。

【原文】

嫪毐 [1] 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 [2] 、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3]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 [4] 。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 [5] ,带剑 [6]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 [7] 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8]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 [9] 发卒攻毐。战咸阳 [10] ,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 [11] 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12] 。车裂以徇 [13] ,灭其宗 [14] 。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 [15] 。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 [16] 。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 [17] 。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 [18] 以南八十日。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19] 。桓 alt 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 [20] 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 [21] 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官 [22]

【注释】

[1] 嫪毐(lào ǎi,?—前238):吕不韦送进后宫的假宦官,被太后宠幸,权势极大。

[2] 苑囿(yuàn yòu):帝王畜养禽兽、打猎及种植花木的地方。恣:听凭。

[3] 河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二省间黄河南段以西的地方。

[4] 垣(yuán):邑名。故址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蒲阳:即蒲邑。在今河南省长垣市。

[5] 冠(ɡuàn):古代贵族男子年满二十举行加冕礼,表示已经成年。

[6] 带剑:用以表示威严。

[7] 矫王御玺:盗用皇帝印。县:古代称帝王都城及其所辖地区,即王畿。戎、翟:均古代部族。翟,通“狄”。

[8] 蕲(qí)年宫:在陕西省凤翔县南。当时是秦始皇居地。

[9] 昌平君:楚国公子。曾经任相国,后来迁到郢,项燕立为荆王。昌文君:姓名不详。

[10] 咸阳:秦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11] 生得:活捉到。

[12] 卫尉:宫廷卫队长宫。内史:管理京城政事的长官。中大夫令:中大夫的主管官。枭(xiāo)首:古代酷刑之一,割下人头悬在木竿上。

[13] 车裂:古代酷刑,把人肢体分绑在几辆车上,撕裂而死。徇(xùn):示众。

[14] 宗:同祖;同族。

[15] 鬼薪:秦代徒刑的一种,为宗庙打柴,刑期三年。

[16] 房陵:县名。治所在今湖北省房县。

[17] 衍氏:魏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北。

[18] 斗:指北斗星。

[19] 坐:因……犯罪。

[20] 母太后:指秦始皇的生母赵姬。

[21] 倍:通“背”,违反;背叛。

[22] 甘泉宫:咸阳南宫。非汉云阳之甘泉宫。

【原文】

大索,逐客 [1] 。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韩 [2] 。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 [3] 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 [4] 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 [5] 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 [6] ,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 [7] 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注释】

[1] 索:搜索。客:各国在秦国的游士。

[2] 恐:恐吓;吓唬。下:降服;制服。

[3] 大梁:魏都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尉:秦国最高军事长官。缭:人名。名缭,姓氏不详。

[4] 合从:通“合纵”。翕(xī):聚敛;集聚。

[5] 智伯:荀瑶。知氏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六家豪族权臣之一,至荀瑶,为韩、赵、魏三家所灭。夫差:是吴国国君。湣王:齐国国君。

[6] 亢礼:平等相待之礼。亢,通“抗”。

[7] 蜂准:高鼻子。挚:通“鸷”,猛禽,如鹰、雕之类。膺:胸。约:穷困。

【原文】

十一年,王翦、桓 alt 、杨端和攻邺 [1] ,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 [2] ,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 [3] 以下,什 [4] 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 [5] ,桓 alt 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 [6] 。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 [7] 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缪毐、不韦者籍 [8] 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注释】

[1] 邺(yè):都邑名。属魏。

[2] 阏与:邑名。属赵。故址在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橑杨:通“ alt 阳”,邑名,在今山西省左权县。

[3] 斗食:秦代俸禄微薄、百石以下的小官。

[4] 什:由十个单位合成的一组。

[5] 安阳:邑名。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南。

[6] 窃葬:吕不韦服鸩(zhèn)酒自杀,他的门客把他偷偷地葬在洛阳北芒山。

[7] 六百石:秦国八级爵俸禄,相当于郡丞、县令。五百石:第十级爵俸禄,相当于中等县县令。

[8] 籍:编入簿册。

【原文】

十三年,桓 alt 攻赵平阳 [1] ,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 [2] 。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 alt 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 [3] ,破之,杀其将军。桓 alt 定平阳、武城 [4] 。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 [5] 。韩王请为臣。

【注释】

[1] 平阳:邑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2] 河南:即周雒邑王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

[3] 宜安:邑名。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南。

[4] 武城:赵邑。在今山东省武城县西北。

[5] 云阳: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原文】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 [1] 。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2] 。初令男子书年 [3] 。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 [4]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 [5] ,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 [6] 卒。民大饥。

【注释】

[1] 狼孟:县名。在今山西省阳曲县。

[2] 南阳:地区名。相当今河南省西南部一带。当时分属楚国和韩国。假:代理。腾:即下文的“内史腾”。

[3] 书年:登记年龄。

[4] 丽邑:丽,也作“郦”“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

[5] 韩王安:韩国末代君主。前238—前230年在位。

[6] 华阳太后:庄襄王之寄母。

【原文】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 [1] ,下井陉 [2] 。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 [3] ,得赵王 [4] 。引兵欲攻燕,屯 [5] 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邟之 [6] 。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 [7] ,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 [8] 。大饥。

【注释】

[1] 上地:地名。在今陕西省绥德县一带。有人认为上地即指上党,在今山西南部长治市。

[2] 井陉(xínɡ):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

[3] 羌瘣(huì):秦将。东阳:地区名。在今河北省太行山。

[4] 赵王:即赵王迁。

[5] 屯:驻防。

[6] 邟:通“坑”,活埋。

[7] 赵公子嘉:赵国最后一个君王。前227—前222年在位。代:原为国名。战国时为赵所灭。

[8] 上谷:郡名。属燕。辖今河北省北部部分地区,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原文】

二十年,燕太子丹 [1] 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 [2] 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 [3] 之西。二十一年,王贲攻荆。乃益发卒诣 [4] 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 [5] 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 [6] 而王之。王翦谢病老 [7] 归。新郑 [8] 反。昌平君徙于郢 [9] 。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注释】

[1] 燕太子丹(?—前226):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2] 荆轲(?—前227):卫国人。

[3] 易水:在河北省西部。为大清河上游的支流。源出于易县。

[4] 诣:往;到。

[5] 蓟(jì):燕国都。在今北京城西南角。

[6] 辽东:郡名。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辖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地区。

[7] 谢病老:称病、称老而申请退职。

[8] 新郑:县名。原属韩。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

[9] 郢:此指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原文】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 [1] 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 [2] 请降,尽取其地。

【注释】

[1] 河沟:水名。即汴河。

[2] 其王:指魏王假,魏国末代君主。前227—前225年在位。

【原文】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 [1] 起之,使将击荆 [2] 。取陈以南至平舆 [3] ,虏荆王 [4] 。秦王游至郢陈 [5] 。荆将项燕 [6] 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注释】

[1] 强:勉强;强迫。

[2] 荆:即楚。秦庄襄王名子楚,所以讳言“楚”。

[3] 陈: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平舆: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4] 荆王:指楚王负刍,楚国末代君主。

[5] 郢陈:即陈(今河南淮阳)。

[6] 项燕:(?—前223)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西南)人。项羽之祖父。

【原文】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 [1] 。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 [2] 地;降越君 [3] ,置会稽 [4] 郡。五月,天下大酺 [5]

【注释】

[1] 燕王喜:燕国末代君主。前254—前222年在位。

[2] 江南: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南。

[3] 降:降服。越君:越族君长。楚威王已灭越国,其余族未降者首领自称君长。

[4] 会稽(kuài jī):郡名。治所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管辖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大部、安徽省东南部。

[5] 酺(pǔ):聚饮,指命令所特许的大聚饮。

【原文】

二十六年,齐王建 [1] 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注释】

[1] 齐王建:齐国末代君主。前264—前226年在位。

【原文】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 [1] 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2] ,请为藩臣 [3] ,已而倍 [4] 约,与赵、魏合从畔 [5] 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6] 。赵王使其相李牧 [7] 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 [8] 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 [9] ,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 [10] ,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 [11] 之灵,六王咸服其辜 [12] ,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 [13] 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 [14] 等皆曰:“昔者五帝 [15] 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 [16] ,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17]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 [18] ,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 [19] 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 [20] ,泰皇最贵。’臣等昧死 [21] 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 [22] ,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23] ,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注释】

[1] 御史:即御史大夫。官名。掌文书和记事。管监察、执法。

[2] 效:献出。效玺,表示投降称臣。

[3] 藩臣:守卫边境的臣属。

[4] 倍:通“背”。

[5] 畔:通“叛”

[6] 庶几(jī):也许可以。兵革:借指战争。兵,武器;革,甲胄。

[7] 李牧(?—前228):赵将。长期防守赵国边境,深得军心,曾打败东胡、林胡、匈奴。赵王迁三年(前233),率军向秦反攻,大败秦军,赐封武安君。后因赵王中秦反间计,牧被杀。

[8] 青阳:县名。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境内。

[9] 南郡:郡名。治所在郢(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后迁江陵。

[10] 阴:暗地里。贼:行刺;暗害。

[11] 宗庙:本指帝王、诸侯或大夫祭祀祖宗的处所。

[12] 六王:指齐、楚、燕、韩、魏、赵六国诸侯。辜:罪。

[13] 其:表祈使,副词。

[14] 绾(wǎn):王绾。劫:冯劫。廷尉:官名。掌管刑法,为九卿之一。斯:李斯。

[15] 五帝:历史上有几种说法。《史记》所指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6] 侯服、夷服:按照周代制度,国王直接管辖的土地,直径一千里。此外为藩属,分为九服,由近及远,每隔五百里,定一个名称。

[17] 制:规定;控制。

[18] 郡县:地方政权组织。战国时在边区设郡,后来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八郡,下设县。

[19] 博士:官名。掌史事典籍图书,参与议政。

[20] 天皇、地皇、泰皇:传说中的三皇。

[21] 昧死:谦词,冒死的意思。

[22] 谥(shì):封建时代,在皇帝及达官贵族死后,统治阶级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所给予的称号。

[23] 无谓:没有意义。

【原文】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 [1] ,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2]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3]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 [4] 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 [5] 。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注释】

[1] 终始五德: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学说。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用来说明王朝兴废的原因。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传递,就是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的结果。同时,虚构了一个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体系,论证在政治上为了适应“五行配列”而定出的相适应的制度(如改正朔、易服色)的必要。

[2] 朔:阴历每月初一。十月朔:指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3] 旄(máo)旌:用牦牛尾或五色羽毛装饰的旗。节:符节,使者所持的凭证。上黑:以黑为贵。

[4] 纪:基础。舆:车。

[5] 戾(lì):暴烈。刻削:刻薄侵害。合五德之数:始皇认为秦承水德,而水为阴,阴主刑杀。

【原文】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1]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 [2] 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 [3]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 [4] 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 [5] 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注释】

[1] 填(zhèn):通“镇”,安定。

[2] 下:交下。议:建议,意见。

[3] 周文武:周文王、武王。

[4] 术:手段;策略。

[5] 树兵:发动战争。

【原文】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1] ,郡置守、尉、监 [2] 。更名民曰“黔首” [3] 。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 alt ,金人十二,重各千石 [4] ,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5] 。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 [6] 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 [7] 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 [8] 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9] 。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注释】

[1] 三十六郡: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共三十五,加上内史,共三十六郡。

[2] 守:郡守。郡的行政长官。尉:郡尉。郡的军事长官。监:监御史。监察长官。

[3] 黔首:也称“黎首”。黔为黑色,劳动人民的脸晒得很黑,故称。

[4] alt (jù):如钟一类的乐器。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

[5] 衡:秤。轨:车轮轮距。

[6] 暨:通“及”。临洮:县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岷县。羌中:指羌族聚居地。主要为甘肃省西南洮水流域。北向户:地区名。并:通“傍”。阴山:山名。在今内蒙古中部。

[7] 章台:离宫的台名。上林:苑名。

[8] 写:描摹。放:通“仿”。雍门:地名。在今陕西省高陵区境。

[9] 复道:阁道;天桥。周阁:四周装有窗户和栏杆可供远眺的楼阁。相属(zhǔ):相连,相通。

【原文】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 [1] ,出鸡头山 [2] ,过回中 [3] 。焉作信宫 [4] 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 [5] 。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 [6] ,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7]

【注释】

[1] 陇西:郡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南)。北地:郡名。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庆城县西南)。

[2] 鸡头山:一说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的崆峒山;一说甘肃省成县的鸡头山。

[3] 回中: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4] 焉:乃;于是。信宫:宫名。即长信宫。

[5] 天极:北极星。始皇建极庙以象征天极。

[6] 甬道:两旁筑有墙的通道。

[7] 驰道:宽阔的车道。宽五十步,高出地面。路中三丈宽的部分,专供皇帝行走,种树为界。

【原文】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 [1] 。立石,与鲁 [2] 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 [3] 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 [4] ,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5] 。禅梁父 [6] 。刻所立石,其辞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7]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8] 。亲巡远方黎民 [9] ,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10] 。治道运行,诸产 [11] 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 [12] ,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 [13] ,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 [14] ,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 [15] 内外,靡 [16] 不清净,施于后嗣 [17] 。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18]

【注释】

[1] 邹峄(yì)山:又名邹山、峄山。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2] 鲁:地区名。今山东省泰山以南地区。

[3] 封禅(shàn):登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

[4]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古又称“东岳”“岱山”“岱宗”。

[5] 五大夫: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级。

[6] 梁父:泰山南的一座小山。

[7] 修饬(chì):对法制抱恭谨的态度。修,整治。饬,谨慎。

[8] 罔(wǎnɡ):无。宾服: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期朝贡,表示臣服。

[9] 黎民:众民。

[10] 祗:恭敬。

[11] 诸产:各项产业。

[12] 休明:美好清明。

[13] 躬圣:亲听。

[14]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15] 昭隔:明白划分。

[16] 靡(mǐ):无。

[17] 施(yì):蔓延;延续。

[18] 重:严;深。戒:命令;告诫。

【原文】

于是乃并 [1] 勃海以东,过黄、腄 [2] ,穷成山 [3] ,登之罘 [4] ,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注释】

[1] 并(bànɡ):通“傍”,沿着。

[2] 黄:县名。治所即今山东省龙口市东。腄(chuí):县名,即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

[3] 成山:山名,在山东省荣成市东北。

[4] 之罘(fú):山名,在今烟台市福山区东北海中的芝罘半岛上。

【原文】

南登琅邪 [1] ,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 [2] 下,复 [3] 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

[4] 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5] 。上农除末 [6] ,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 [7] 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 [8] 异俗,陵 [9] 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 [10] 。方伯 [11] 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 [12] 。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 [13] 。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 [14] ,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 [15] 。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 [16]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 [17] ,南尽北户。东有东海 [18] ,北过大夏 [19]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20]

【注释】

[1] 琅邪:山名。在今山东省胶州市县。

[2] 琅邪台:有三说:一说在琅邪海滨有座山,形状像台;一说越王句践曾在琅邪起台观;一说秦始皇在琅邪山上起层台,叫琅邪台。

[3] 复:免除赋税或徭役。

[4] 维:助词,用在句首以加强语气。

[5] 本事:根本的大事。

[6] 上:通“尚”,崇尚,重视。末:古代称工商业为末。

[7] 揖(jí):通“辑”,会集。

[8] 匡饬:纠正和整顿。

[9] 陵:经过;超越。

[10] 辟:通“避”。

[11] 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这里指地方长官。

[12] 画:整齐;明白。

[13] 次行(hánɡ):等级。

[14] 辟:通“僻”,偏僻。

[15] 四极:四方极远的地方。

[16] 六合:天、地、东、西、南、北。

[17] 流沙:指流沙泽,后称居延泽、居延海。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北的苏古诺尔湖与嘎顺诺尔湖。

[18] 东海:东海所指因时代而不同。

[19] 大夏:即晋阳,在今山西太原省市西南。

[20] 宇:房屋。这里指居住的地方。

【原文】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 [1] 从,与 [2] 议于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 [3] ,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 [4] 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 [5] ,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6] 。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7] 。”

【注释】

[1] 列侯:爵位名。秦二十等爵中的最高一级。樛:jiū。

[2] 与(yù):参加;参与。

[3] 三王:指三代之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4] 称(chèn):适合;相符。

[5] 殁(mò):死亡。

[6] 大成:完备。

[7] 表:表率。经:典范。

【原文】

既已,齐人徐 alt [1]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2] ,仙人居之。请得斋戒 [3] ,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 alt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注释】

[1] alt (fú):一作“徐福”。方士。琅邪人。入海求仙,一去不返。

[2] 蓬莱、方丈、瀛洲:传说中的三座神山。

[3] 斋戒:古人准备向神祷告,为了表示恭敬虔诚,要实行斋戒,即绝嗜欲,沐浴更衣,戒酒戒荤。

【原文】

始皇还,过彭城 [1] ,斋戒祷祠,欲出周鼎 [2] 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 [3] 、南郡。浮江,至湘山 [4] 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 [5] ,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 [6] 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 [7] 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 [8] 归。

【注释】

[1] 彭城: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2] 鼎:原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后来成为礼器。

[3] 衡山:汉武帝移南岳之名于霍山(在今安徽省,名天柱山),霍山始有南岳之名,一说以此衡山即霍山。安徽省当涂县北亦有衡山。

[4] 湘山:一名君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省岳阳县西洞庭湖中。

[5] 尧女,舜之妻:相传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同时嫁给舜为妃。

[6] 刑徒:被判刑而服劳役的人。

[7] 赭(zhě):使呈红色。

[8] 武关:关名。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丹江上,非今址。

【原文】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 [1] 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注释】

[1] 阳武: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博狼沙:一作“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南。

【原文】

登之罘,刻石。其辞曰: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 [1] ,阳和 [2] 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 [3] ,追诵本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 [4] 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 [5] 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 [7] ,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 alt [8] 旁达,莫不宾服。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 [9] 天下,永为仪则 [10] 。大矣哉!宇县 [11] 之中,承顺圣意。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 [12]

【注释】

[1] 中(zhònɡ)春:即仲春,夏历二月。

[2] 阳和:春气。

[3] 休:美善。烈:功绩,功迹;事业。

[4] 箸:通“著”,显明。

[5] 文:指礼乐制度。

[7] 回辟:邪辟。回,不直。辟,曲邪不正。

[8] alt (chǎn)光烈。

[9] 经纬:治理。

[10] 仪则:标准;典型;法则。

[11] 宇县:天下。宇,宇宙;县,赤县。

[12] 常式:永久的典范。

【原文】

其东观曰:

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逮 [1] 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 [2] 朝阳。观望广丽,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 [3] ,振 [4] 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 [5] ,甾害绝息,永偃戎 [6] 兵。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 [7] 。职臣遵分 [8] ,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 [9] 。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

【注释】

[1] 逮:到达;抵。

[2] 昭临:观览。

[3] 旁畅:四达;普遍影响。

[4] 振:通“震”。

[5] 阐:开;广;尽。

[6] 偃:停止。戎:征伐,军队,兵器。

[7] 章旗:用以表示贵贱等级的服装、旗帜。

[8] 分(fèn):本分;职分。

[9] 古:古稀。这里指老年。尤:罪过。

【原文】

三十年,无事。

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 [1] 曰“嘉平”。赐黔首里 [2] 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 [3] ,见窘 [4] ,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5] 。米石千六百。

【注释】

[1] 腊:腊月,即夏历十二月。传说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派人求仙求药,偶然听到一首歌谣,其中有“帝若学之腊嘉平”一句,因此改腊曰“嘉平”。

[2] 里: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

[3] 兰池:秦始皇修建的护城河。旧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4] 见:被。窘(jiǒnɡ):窘迫;处境危急。

[5] 关中: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均位于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所以称这个地区为关中。

【原文】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 [1] ,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2] 。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 [3] 。其辞曰: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 [4] 暴逆,文复 [5] 无罪,庶 [6] 心咸服。惠 [7] 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8] 。堕坏城郭 [9] ,决通川防,夷 [10] 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 [11] ,天下咸抚。男乐其畴 [12] ,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 [13] 诸产,久并来田 [14] ,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 [15] 矩。

【注释】

[1]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2] 羡门、高誓:传说中的两个仙人的名字。

[3] 坏城郭,决通堤防:这两句与上下句不连贯,并且与碑文中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重复,系衍文。

[4] 殄(tiǎn):灭尽。

[5] 文:法令条文。复:通“覆”,庇护。复,一作伏。

[6] 庶:百姓。

[7] 惠:赐。

[8] 泰平:太平。

[9] 堕(huī):通“隳”,毁坏。郭:外城。

[10] 夷:削平;诛锄。

[11] 繇(yáo):通“徭”,徭役。

[12] 畴(chóu):田亩;已耕作的田地。

[13] 被:及;到。

[14] 久:一作“分”。单人耕作。并:双人耕作。来田:麦田。

[15] 仪:法度;准则。

【原文】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人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 [1] 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2]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 [3] 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 [4] 河南地。

【注释】

[1] 奏:臣子向君主上书、进言。录:记载,抄写。

[2] 亡秦者胡也:这本是一句双关语。使秦朝灭亡的是胡亥,秦始皇却以为是胡人。

[3] 蒙恬(?—前210):秦朝名将。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建立了功勋,后被秦二世逼迫自杀。

[4] 略取:占领;夺取。

【原文】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 [1] ,为桂林、象郡、南海 [2] ,以適遣戍 [3] 。西北斥逐匈奴 [4] 。自榆中 [5] 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 [6] 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 [7] 中,筑亭障 [8] 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 [9] 。禁不得祠。明星 [10] 出西方。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 [11] 地。

【注释】

[1] 逋(bū)亡人:逃亡的人。赘(zhuì)婿:穷人把儿子典给富入做奴隶,称“赘子”,主家给赘子娶妻后称为“赘婿”。这与招上门的女婿称为赘婿不同。陆梁地:泛指五岭以南地区。

[2] 桂林:郡名。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南。象郡:一说治所在象林(今越南维川南茶桥)。一说治所在临尘(今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境),地辖今广西西部、广东省西南部和贵州省南部一带。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地辖今广东省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

[3] 適(zhé):通“谪”,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戍(shù):防守。

[4] 匈奴:即胡。战国时期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的游牧部族。

[5] 榆中:要塞名,即榆林塞,或称榆溪旧塞,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榆林东北。

[6] 城:筑城。用如动词。

[7] 高阙: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东北石兰计山口。阳山:指阴山最西一段,即今内蒙古的狼山。北假:地区名,指今内蒙古五原西、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

[8] 亭障:在边疆险要处修建的、供防守的堡垒。

[9] 初县:新设置的县。

[10] 明星:彗星。

[11] 不直:不公正,不正直。南越:指桂林、象郡、南海诸郡。

【原文】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1] 。仆射 [2] 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3]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4] ,卒有田常、六卿 [5] 之臣,无辅拂 [6] ,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 [7] ,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 [8] 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9]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 [10] 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 [11] 成乎下。禁之便 [12]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13]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 [14] 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15] 。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16]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 [17] 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注释】

[1] 为寿:敬酒祝酒。

[2] 仆射(yè):官名。如博士仆射、尚书仆射等。根据所掌管的职事作称号。意思就是某一类官员的首长。

[3] 枝辅:辅助。

[4]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指寻常的个人。

[5] 田常:春秋时齐国大臣,杀死齐简公,拥立齐平公。任相国。六卿:春秋后期,晋国有范氏、中行(hánɡ)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为卿。

[6] 拂:通“弼”,辅佐。

[7]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8] 异时:从前。

[9] 辟(bì)禁:刑法;禁令。辟,通“避”。

[10] 异取:标新立异。取,通“趣”。

[11] 党与:即朋党。

[12] 便:有利,适宜。

[13] 职:职掌;主管。

[14] 《诗》:《诗经》。《书》:《尚书》。百家语:诸子百家的著作。

[15]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死刑之称。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

[16] 黥:古代刑罚。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上墨,也称墨刑。城旦:刑罚名。白天守卫,晚上筑长城,一般以四年为期。

[17] 卜筮(shì):古代占卜,用龟甲称卜,用蓍草为筮。

【原文】

三十五年,除道 [1] ,道九原 [2] 抵云阳,堑山堙 [3] 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 [4]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5]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6] 。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7] 。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 [8] 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 [9] 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 [10] 。发北山石椁 [11] ,乃写 [12] 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 [13] 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 [14] 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注释】

[1] 除道:开道。

[2] 道:经过。九原:县名。治所在今包头市西,为九原郡郡治。

[3] 堑(qiàn):挖掘。堙(yīn):填塞。

[4] 阿房(ē pánɡ):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阿,近。房,通“旁”。阿房宫直到秦朝灭亡,也未命名,因前殿在阿房,所以称为阿房宫。

[5] 阁道:即“复道”,在高楼间架空的通道。

[6] 表:标志。颠:通“巅”。阙: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间的高建筑物。

[7] 阁道、营室:古星名。绝:横渡。汉:天河。这句写阿房宫的建筑模仿天极,阿房宫是地上的阁道,渭水是天河,隔河的咸阳是灿烂的营室。

[8] 令名:美名。

[9] 隐宫:即宫刑。古代酷刑之一。把男人的生殖器阉割后,要把受刑者关在阴暗的屋子里养息一百天,所以叫隐宫。

[10] 丽山:即骊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

[11] 石椁:作椁的石材。

[12] 写:通“卸”。运送。

[13] 关外:函谷关以东。

[14] 朐(qú):山名。即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的锦屏山。

【原文】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 [1] 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 [2] 恶鬼,恶鬼辟,真人 [3] 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 [4] ,入火不爇 [5] ,陵云气 [6] ,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 [7] 。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通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 [8] 不移徙。行 [9] 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 [10] ,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 [11] 也。中人 [12] 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 [13] 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注释】

[1] 类:好像。

[2] 方中:方寸之中,指自己的想法。辟:通“避”。

[3] 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4] 濡(rú):沾湿。

[5] 爇(ruò):焚烧。

[6] 陵:登;上升。

[7] 恬倓(dàn):清静而无所作为。倓,通“淡”。

[8] 案:通“按”。署:部署。

[9] 行:巡狩;巡视。

[10] 梁山宫:宫殿名。在今陕西省乾县东。

[11] 善:赞许;喜欢。

[12] 中人:皇宫中的人。指宦官或近臣。

[13] 案问:审问。

【原文】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 [1] ,起 [2] 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 [3] ,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 [4] 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5] ,倚辨 [6] 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 [7] ,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 [8] 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 [9] ,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 [10] 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 [11] 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 [12] ,日夜有呈,不中 [13] 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 [14] 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 [15] 以求奇药。今闻韩众 [16] 去不报,徐 alt 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 [17] 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 [18] ,或为 alt [19] 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 [20] ,乃自除犯禁 [21] 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 [22] 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注释】

[1] 自用:凭自己的主观意图办事,不虚心向人求教。

[2] 起:出身。

[3] 意得欲从:即“得意从欲”。从,通“纵”,放纵。

[4] 备员:充数;凑数。

[5] 成事:已成的事。

[6] 辨:通“办”,治理;办事。

[7] 持禄:保持禄位,尸位素餐。

[8] 慑(shè)伏:害怕畏伏。谩欺:欺骗;蒙蔽。

[9] 兼方:具有两种以上的方技。

[10] 候星气者:观测星象和云气的人。

[11] 端言:直言;正言。

[12] 衡石量书:一天称一百二十斤文件来看。衡,指秤。石,一百二十斤。

[13] 呈:通“程”,限额。中(zhònɡ):满,正对上,达到。

[14] 方术士:古代指研究天文、医学、神仙术、占卜、相术等的人。

[15] 练:阅历;寻访;游历。

[16] 韩众:即韩终。

[17] 奸利: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

[18] 廉问:侦查;查访。

[19] alt :同“妖”。

[20] 告引:告发。

[21] 自除:指秦始皇亲自削除儒生名籍。除,除名。禁:指法令或习俗所不允许的事情。

[22] 绳:约束,整治。

【原文】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1]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2] 。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 [3] 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 [4] 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 [5] 。”因言曰:“今年祖龙 [6] 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 [7] 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 [8] 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注释】

[1] 荧惑:即火星。心:星名,也叫商星,二十八宿之一。

[2] 燔(fán):焚烧。

[3] 歌:谱曲。弦:弹奏。

[4] 华阴: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平舒:城名。在今陕西省华阴市西北渭水边。

[5] 滈池君:水神名。这里借指秦始皇。

[6] 祖龙:暗指秦始皇。祖,开始。龙,皇帝的象征。

[7] 奉:通“捧”。

[8] 北河:约当今内蒙古境内黄河的北支乌加河(当时为黄河主流)。

【原文】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 [1] 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 [2] 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3] 。过丹阳,至钱唐 [4] 。临浙江 [5] ,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 [6] ,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 [7] 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 [8] ,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恣 [9] 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10]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名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 [11] 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 [12] ,男女絜诚。夫为寄豭 [13] ,杀之无罪,男秉义 [14] 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 [15] ,咸化廉清。大治濯俗 [16] ,天下承 [17] 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 [18] 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 [19] ,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20]

【注释】

[1] 去疾:冯去疾。

[2] 云梦: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大致包括江汉平原及东、西、北三面一部分丘陵区。九疑:一作“九嶷”,又名苍梧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南。

[3] 籍柯:山名。海渚(zhǔ):《括地志》认为在“舒州同安县东”。舒州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江渚,又名牛渚,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

[4] 丹阳: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钱唐: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5] 浙江:指今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

[6] 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南海:指今东海。

[7] 省(xǐnɡ):察看。

[8] 专倍:专横,悖理。

[9] 恣:放纵,无顾忌。

[10] 间使:从事反间活动的使者。辟方:邪僻违拗。

[11] 善否:善或不善。

[12] 饰省宣义:文过饰非,混淆黑白。省,通“眚”,过失。宣,头发黑白相杂,引申为混淆的意思。泆(yì):放荡;荒淫。

[13] 寄豭(jiā):比喻有妻子但乱搞男女关系的男人。豭,公猪。

[14] 义: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15] 子不得母:儿子不能认她为母亲。

[16] 濯(zhuó):洗净;清净。

[17] 承:承领。

[18] 敦:勉励。

[19] 则:规则;法令。

[20] 铭;牢记;永远不忘。

【原文】

还过吴 [1] ,从江乘 [2] 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 alt 等人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 [3] 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4] 。今上祷祠备谨 [5] ,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6] 。”乃令入海者赍 [7] 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 [8] ,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注释】

[1] 吴: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2] 江乘: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句容市北。

[3] 连弩:装有机括,可以连续放箭的弓。

[4] 候:征候;征兆;迹象。

[5] 备谨:完备,恭谨。

[6] 致:招引;引来。

[7] 赍:携带。

[8] 荣成山:在今山东省荣成县境内。

【原文】

至平原津而病 [1] 。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 [2] 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 [3] 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4]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 [5] 之,不发丧。棺载 alt 凉车 [6] 中,故幸宦者参乘 [7] ,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 alt 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 [8] 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 [9] 以罪,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 alt 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 [10] ,以乱其臭。

【注释】

[1] 平原津:在今山东省平原县南。

[2] 玺书:古代以印信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印。

[3] 中车府令:官名。掌管皇帝的车辆。行符玺事:执行圣旨的发布事宜。

[4] 沙丘平台:在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

[5] 秘:不公开。

[6] alt (wēn)凉车:一种关门就温、开门就凉的卧车。

[7] 参乘:陪乘的人。

[8] 书:书法;书写。

[9] 数:列举罪状。

[10] 鲍(bào)鱼:盐腌的干鱼,有臭味。

【原文】

行从直道 [1] 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 [2] 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 [3] ,下铜 [4] 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 [5] ,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 [6]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7] 。以人鱼膏为烛,度 [8] 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 [9] 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 [10] ,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 [11] 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 [12] 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 [13] 草木以象山。

【注释】

[1] 直道:道路名。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命蒙恬主持修建,北起九原,南至云阳。

[2] 穿:打通;凿穿。

[3] 三泉:三重泉,形容很深。

[4] 下铜:灌注铜汁,加以锢塞。

[5] 宫观、百官:陶制的房屋模型和偶人。奇器、珍怪:真的或仿制的日用品、奢侈品。

[6] 机弩矢:能自动发射的弓箭。

[7]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四句:据《光明日报》1985年3月29日报道,秦始皇陵考古队历时十二年,通过调查钻探,“发现地宫中心有大量集中的水银存在,分布面积达一万二千平方米,其他地方则无。地宫内水银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则,构成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可以反映地宫的部分结构”。

[8] 人鱼膏:人鱼的脂膏。度(duó):估计。

[9] 后宫:指妃嫔、宫女。

[10] 从死:跟着死,殉葬。

[11] 臧(zānɡ):奴仆。重:多。

[12] 羡:通“埏(yán)”,墓道。下:放下。外羡门是从上往下吊的。

[13] 树:种植;栽。

【原文】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赵高为郎中令 [1] ,任用事。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 [2] 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群臣议尊始皇庙。群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世不轶毁 [3] 。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 [4] ,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先王庙或在西雍 [5] ,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自襄公 [6] 已下轶毁。所置凡七庙。群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皇帝复自称‘朕’。”

【注释】

[1] 郎中令:官名。掌管宫殿门户及百官出入。

[2] 寝庙:宗庙中寝和庙的合称。

[3] 轶(dié)毁:依次废除。轶,通“迭”。

[4] 极庙:地位极高的庙。职:赋税。

[5] 西雍:咸阳西面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6] 襄公(?—前766):春秋时秦国的创立者。前777—前766年在位。西周灭亡时,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赐给岐(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原文】

二世与赵高谋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 [1] 。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 [2] 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 [3] 天下。”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 [4] 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 [5] 德焉: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遂至辽东而还。

【注释】

[1] 集附:归附,服从。

[2] 晏然:平静安逸的样子。

[3] 臣畜:奴役;统治。

[4] 著:刻;写。

[5] 章:表彰;彰明。盛:美。

【原文】

于是二世乃遵 [1] 用赵高,申法令。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高曰:“臣固愿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 [2] 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 [3] ,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 [4] ,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 [5] 者。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 [6] 群臣不及谋。明主收举 [7] 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 [8] ,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 [9] 。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 [10] ,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 [11] 也;廊庙 [12] 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 [13] 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 [14] 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注释】

[1] 遵:沿。

[2] 累世:接连几代。

[3] 称举:抬举。

[4] 鞅鞅:通“怏怏”,不满意、不愉快的样子。

[5] 案:查明;查究。可:赞成;满意。

[6] 即:赶;趁。

[7] 收举:收罗;提拔。

[8] 连逮:连及。逮:及。少近官:近侍小臣。三郎:指中郎、外郎、散郎。

[9] 杜: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10] 不臣:不尽臣道。

[11] 阙廷:宫廷。阙,宫阙。宾赞:司仪人。

[12] 廊庙:指朝廷。

[13] 应对:用语言酬答;对答。失辞:言辞失当。

[14] 宗室:皇族。

【原文】

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 [1] 其作者,复土 [2] 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外抚四夷,如始皇计。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 [3] 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 [4] 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 [5] ,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 [6]

【注释】

[1] 罢:停止。

[2] 复土:掘出墓坑,下棺后还复其土成坟陵。此指为始皇修墓。

[3] 材士:指身强力壮的人。屯卫:驻防,守卫。

[4] 食者:指材士和狗马禽兽。

[5] 调:征调。菽(shū):大豆;豆类。刍(chú):喂牲口的草。藁(ɡǎo):庄稼的茎叶。

[6] 刻深:苛刻、严峻。

【原文】

七月,戍卒陈胜 [1] 等反故荆地,为“张楚” [2] 。胜自立为楚王,居陈 [3] ,遣诸将徇 [4] 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卫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 [5] ,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 [6] 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 [7] 为齐王。沛公起沛 [8] 。项梁 [9] 举兵会稽郡。

【注释】

[1] 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人。

[2] 张楚:取张大楚国的命意。

[3] 陈:县名。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4] 徇:夺取。

[5] 合从:即合纵。从,通“纵”。乡:通“向”。

[6] 谒者:官名。掌管传达,有时也奉命出使。

[7] 武臣,魏咎:均陈胜的部将。田儋:秦朝末年,重建齐国,后被秦将章邯杀死。

[8] 沛公:即汉高帝刘邦。沛: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沛县。

[9] 项梁:(?—前208):楚将项燕子,参加反秦起义。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西南)人。陈胜失败后,立楚怀王孙子熊心为怀王。

【原文】

二年冬,陈胜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 [1] ,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 [2] 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3] 。二世益遣长史 [4] 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 [5] ,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 [6] 。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 [7]

【注释】

[1] 戏(xì):水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

[2] 少府:官名。为九卿之一。掌管山海池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章邯(?—前205):率兵镇压陈胜、项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被项羽打败,投降,封为雍王。楚汉战争中,兵败自杀。

[3] 章:指周章。曹阳:亭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南。

[4] 长(zhànɡ)史:官名。

[5] 城父(fù):邑名。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南。

[6] 临济:县名。在今河南省封丘县东。

[7] 钜鹿:县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原文】

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 [1] ,初即位,奈何与公卿 [2] 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 [3] 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 [4] ,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 [5] 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 [6] 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吾闻之韩子 [7] 曰:‘尧舜采椽 [8] 不刮,茅茨 [9] 不剪,饭土塯 [10] ,啜土形 [11] ,虽监门之养 [12] ,不觳 [13] 于此。禹凿龙门 [14] ,通大夏 [15] ,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 [16] ,胫 [17] 毋毛,臣虏之劳不烈 [18] 于此矣。’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 [19] 百姓,尚 [20] 何于法?朕尊万乘 [21] ,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 [22] ,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 [23] 。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24]

【注释】

[1] 富于春秋:意谓来日方长,正在青年时代。春秋,指年龄。

[2] 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3] 固:本来。

[4] 禁中:深宫中。

[5] 希:通“稀”。

[6] 戍漕(cáo)转作:指兵役和各种劳役。漕:水路运粮。转:转运。作:建筑工程。

[7] 韩子:指韩非。引文出自《韩非子·五蠹》。

[8] 椽:椽子。

[9] 茨(cí):用茅草之类盖的屋顶。

[10] 饭:吃。塯:盛饭的瓦器。

[11] 啜(chuò):喝。形:通“型”,盛汤的瓦器。

[12] 监门:守门人。养:供养。

[13] 觳(què):通“埆”,俭薄,节俭。

[14] 龙门:在山西省河津市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黄河到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

[15] 大夏:地区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南一带。

[16] 筑:捣土的杵。臿:掘土的工具。

[17] 胫(jìnɡ):小腿。

[18] 臣虏:奴隶。烈:厉害。

[19] 徇:通“殉”。

[20] 尚:犹,还。

[21] 万乘(shènɡ):乘,一车四马。周制,天子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代帝位。大国诸侯能出兵车千乘,因以“千乘”指代大国。

[22] 攘:排除;排斥。竟:通“境”。

[23] 绪:世业;功绩。

[24] 五刑:五种刑罚。商、周时指墨刑(黥刺面孔)、劓刑(割鼻子)、剕刑(断膝盖)、宫刑(阉割生殖器官)、大辟(杀头)。

【原文】

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 [1] 。夏,章邯等战数却 [2] ,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 [3] 。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 [4] ,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 [5] 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 [6] 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释】

[1] 李斯被腰斩于咸阳。

[2] 数却:多次退却。

[3] 请事:请求指示。

[4] 设验:试探,考验。

[5] 阿顺:曲意逢迎。

[6] 中(zhònɡ):中伤;陷害。

【原文】

高前数言“关东盗毋能为也”,及项羽虏秦将王离等钜鹿下而前,章邯等军数却,上书请益助,燕、赵、齐、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氐 [1] 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沛公将数万人已屠 [2] 武关,使人私 [3] 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 [4] ,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 [5] 。”二世乃斋于望夷宫 [6] ,欲祠泾,沉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 [7] ,百姓皆载 [8] 其言。”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 [9] 乐母置高舍。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 [10] ,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 [11] 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 [12] 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 [13] ,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 [14] 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 [15] 其兵进。二世自杀。

【注释】

[1] 大氐(dǐ):大抵;大概。

[2] 屠:毁坏城池,屠杀人民。

[3] 私:秘密交往。

[4] 啮(niè):咬。左骖(cān)马:驾在车左外边的马。

[5] 为祟(suì):作怪。

[6] 望夷宫: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南。

[7] 俭:谦卑。

[8] 载:通“戴”。

[9] 追:紧跟;紧随。劫:劫持;架走。

[10] 格:格斗。

[11] 蚤:通“早”。

[12] 即:走近。

[13] 无道:暴虐,没有德政。

[14] 比:相类,相等。

[15] 麾(huī):指挥。

【原文】

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 [1] 王国,始皇君 [2] 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 [3] 中。令子婴斋,当庙见 [4] ,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 [5] 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 [6] 咸阳。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 [7] ,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 [8] ,白马素车 [9] ,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10] 。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 [11]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 [12] ,号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后五年,天下定于汉。

【注释】

[1] 故:从前;本来。

[2] 君:统治。

[3] 宜春苑:秦朝离宫有宜春宫,宫东为宜春苑。

[4] 庙见:皇帝即位后第一次到宗庙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的典礼。

[5] 详:通“佯”。

[6] 徇:向众宣示。

[7] 霸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8] 组:用丝织成的宽带子,古代用作佩玉或佩印的绶带。

[9] 白马素车:丧服。这里表示有罪。

[10] 轵道:一作“枳道”。亭名。为长安城东第一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11] 项籍:即项羽。从长:合纵集团的首领。

[12] 雍王:秦降将章邯,领有今陕西省中部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塞王:司马欣,领有今陕西省东部地区。翟王:董翳,领有今陕西省北部地区。

【原文】

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 [1] ,尝有勋于唐虞 [2] 之际,受土赐姓 [3] 。及殷夏之间微散 [4] 。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 [5] 。自缪公 [6] 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 [7] 。善哉乎贾生 [8] 推言之也!曰: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 [9] 关,据险塞,修甲兵 [10] 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 [11] 之兵, alt 耰白梃 [12] ,望屋而食 [13] ,横行 [14] 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 [15] ,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 [16] ,曾无藩篱 [17] 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 [18] 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 [19] 。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注释】

[1] 伯翳(yì):通“伯益”,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

[2] 唐:即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居住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虞:即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

[3] 赐姓:古代君主,让有功之臣或宠幸的人姓自己或近亲的姓,叫“赐姓”。

[4] 微散:稍微散落。

[5] 垂:通“陲”,边境。

[6] 缪公:即秦穆公嬴任好(?—前621)。前659—前621年在位。任用谋臣,击败晋国,后又被晋国打败,转而向西发展,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

[7] 侔(móu):齐,相等。

[8] 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散文家。

[9] 缮:修。津:渡口。

[10] 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

[11] 戟(jǐ):兵器。

[12] alt :通“锄”。耰(yōu):平土的无齿耙。梃(tǐnɡ):棍棒。

[13] 望屋而食:起义部队没有给养,但随地受到人民的支持。

[14] 横行:纵横驰骋。

[15] 阖(hé):关闭。

[16] 鸿门: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17] 藩篱:篱笆;屏障。

[18] 要(yāo)市:要挟;出卖。

[19] 寤:通“悟”,觉悟;了解。

【原文】

秦地被山带 [1] 河以为固,四塞 [2] 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 [3] ,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 [4] 。岂世世贤哉?其势居 [5] 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阨 [6] ,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 [7] 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 [8] 民,以待其敝 [9] ,收弱扶罢 [10] ,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 [11] 者,其救败 [12] 非也。

【注释】

[1] 被:背靠。带:环绕。

[2] 四塞:四周都有险塞。

[3] 秦王:指秦始皇。

[4] 雄:雄长。

[5] 势居:地理形势所处的位置。

[6] 阨(ài):通“隘”,险要。

[7] 素王:道德很高,天下景仰但未居王位的人。

[8] 安:稳定。息:休养生息。

[9] 敝:疲困。

[10] 罢:通“疲”。

[11] 禽:通“擒”。

[12] 救败:挽救危亡的局势。

【原文】

秦王足己不问,遂 [1] 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2]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 [3] 惑而终身不寤,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 [4] 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 [5] 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 [6] 而立,拑口 [7] 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 [8] ,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 [9] 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 [10] ,以饰法设 [11] 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 [12] 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 [13] 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 [14] 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 [15] ,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注释】

[1] 遂:顺;随。

[2] 因:因循,沿袭。重祸:加重祸患。

[3] 三主:指秦始皇、秦二世、公子婴。

[4] 深虑知化:深谋远虑而知道随时变化。

[5] 拂:违背;违抗,抵制。

[6] 重(chónɡ)足:两只脚叠起来,不敢走动。

[7] 拑口:通“钳口”,闭口不言。

[8] 失道:迷路。

[9] 雍蔽:通“壅蔽”。隔绝;蒙蔽。

[10] 公卿大夫士:指朝廷的最高官员。

[11] 饰:整治,修订。设:完备。

[12] 五伯:即“五霸”。

[13] 五序:指公、侯、伯、子、男之序。一说“五”应作“王”。

[14] 统:根本;基础。

[15] 人事:人情事理。

【原文】

秦孝公 [1]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 [2] 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3]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 [4] 之心。当是时,商君 [5] 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 [6] 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7] 之外。

【注释】

[1] 秦孝公(前381—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即嬴渠梁。

[2] 雍州:古九州之一。

[3] 席卷、包举、囊括:像席子一样卷起来,像包袱一样总括起来,像袋子一样装起来,都有并吞的意思。

[4] 八荒:天下。原指八方荒远的地方。

[5] 商君:即商鞅。

[6] 连衡:通“连横”,这是一种分散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7] 西河:地区名。约当今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地带。本属魏国。

【原文】

孝公既殁,惠王、武王蒙 [1] 故业,因遗册 [2] ,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3] 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 [4] 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 [5] 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6] 之朋制其兵。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 [7] 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 [8] 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 [9] 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10]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11] ,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注释】

[1] 惠王:即秦惠文王。秦孝公的儿子。前337—前311年在位。武王:秦惠文王的儿子。前310—前307年在位。蒙:承受。

[2] 册:通“策”。

[3] 爱:吝惜。

[4] 宁越:赵国人。徐尚:宋国人。苏秦:洛阳人。杜赫:周人。

[5] 齐明:东周臣子。周最:一作“周聚”,或作“周冣”。东周国君的儿子。陈轸:楚国人。昭(shào)滑:楚国臣子。楼缓:魏相。翟(zhái)景:魏国人。苏厉:苏秦的弟弟。乐毅:燕将。

[6] 吴起:魏将,后入楚。孙膑:齐将。带佗:赵将。兒良、王廖:均兵家。田忌:齐将。廉颇、赵奢:均赵将。

[7] 叩:击;攻。

[8] 逡(qūn)巡:顾忌徘徊,不敢前进。九国:指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

[9] 镞:箭镝。

[10] 卤:盾。

[11] 孝文王:前250年在位。秦昭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孝文王子。前249—前247年在位。

【原文】

及至秦王,续六世 [1] 之余烈,振长策而御 [2] 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 [3] 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 [4] 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5] ,委命 [6] 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7] ,以愚黔首。堕 [8] 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 alt [9] ,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 [10]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谿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1] ,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12] 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注释】

[1]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2] 振:举起。御:驾驭;统治。

[3] 履至尊:登上帝位。棰:棍棒。拊(fǔ):刀柄。

[4] 百越:通“百粤”。古代越族居住我国东南地区,各部自有名称,统称百越。

[5] 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6] 委命:以性命相托。

[7] 言:言论。这里指书籍。

[8] 堕:通“隳”,毁坏。

[9] alt (jù):钟一类的乐器。

[10] 津:护城河;城壕。

[11] 谁何:诘问呵斥;呵问是谁。何,通“呵”。

[12] 金城:坚固的城池。

【原文】

秦王既殁,余威振于殊俗 [1] 。陈涉,瓮牖绳枢 [2] 之子,甿隶 [3] 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 [4] ,非有仲尼、墨翟 [5] 之贤,陶朱、猗顿 [6] 之富,蹑足 [7] 行伍之间,而崛起什伯 [8] 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 [9] 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10] 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释】

[1] 殊俗:不同的风俗。这里指边远地区。

[2] 瓮牖(yǒu)绳枢:以瓮为牖,以绳为枢。这里形容窗和门都很简陋。牖:窗户。枢:门户的转轴。

[3] 甿(ménɡ)隶:雇农。农村居民。隶:奴隶,差役。

[4] 中人:平常的人。

[5] 仲尼,孔丘的字。墨翟(dí):宋国人,住在鲁国。

[6] 陶朱:即范蠡(lǐ)。春秋末年楚国宛(yuān)(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越国大夫。他帮助越王句践灭亡吴国后,离开越国,跑到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北,也有肥城、滕县、华容等地之说),自称陶朱公。猗顿:战国时的大商人。一说是春秋鲁国人。向陶朱公学习致富的方法,成为大牧主。

[7] 蹑(niè)足:用脚踏地,这里有出身于……的意思。

[8] 什伯:古代军队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伯”,通“佰”)。也泛指队伍。

[9] 揭:举起。

[10] 赢:担负。

【原文】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 alt 棘矜 [1] ,非锬于勾戟长铩 [2] 也;適戍之众,非抗 [3] 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 [4] 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 [5] 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 [6]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 [7] 堕,身死人手 [8]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 [9] 之势异也。

【注释】

[1] 棘矜(jīn):戟杆,即木棍。棘,通“戟”。

[2] 锬(xiān):通“铦”,锋利。勾戟:有钩的戟。勾就是钩。长铩(shā):大矛。

[3] 適:通“谪”。抗:高;强。

[4] 乡时:先前。乡,通“向”。

[5] 絜(xié):衡量,比较。

[6] 八州:古代全国,分为九州,除秦国本土雍州外,还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八州。同列:指六国诸侯。六国跟秦本来是同列的诸侯国。

[7] 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有七庙,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

[8] 身死人手:指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

[9] 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兵力强,攻伐六国。守:指秦二世、子婴兵力弱,困守关中。

【原文】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1] ,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 [2] ,强侵弱,众暴 [3] 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 [4] 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注释】

[1] 南面: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所以称居帝位为“南面”。乡风:归化,归顺。

[2] 力政:以武力征伐。政,通“征”。

[3] 暴:损害:糟蹋。

[4] 元元:庶民;众民。

【原文】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 [1] 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 [2] ,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3] ,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 [4] 秦王计上世之事,并 [5] 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 [6] 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注释】

[1] 文书:诗书古籍。

[2] 顺权:顺势权衡。

[3] 离:经历。王天下:称王于天下,即统一天下。

[4] 借使:假使。

[5] 并:通“傍”,挨着。

[6] 倾危:倾覆危亡。

【原文】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 [1] 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2] ,天下之嗷嗷 [3] ,新主之资 [4] 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 [5] 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 [6] 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 [7] 之罪,使各反 [8] 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 [9] 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 [10] 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 [11] 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 [12] ,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 [13] ,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 [14] 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 [15] 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 [16] 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注释】

[1]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盼望的殷切。

[2] 裋(shù)褐:粗陋的衣,贫苦的人所穿。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糠皮等粗劣食物。

[3] 嗷嗷:哀鸣声。

[4] 资:凭借;资助。

[5] 缟(ɡǎo)素:白色的衣服,丧服。

[6] 囹圉(línɡyǔ):通“囹圄”,牢狱。

[7] 帑(nú):通“孥”,妻子儿女。污秽:杂乱。

[8] 反:通“返”。

[9] 振:通“赈”。

[10] 塞:弥补;满足。

[11] 不轨:越出常规;不遵守法度。

[12] 纪:管束,约束。

[13] 遁:回避;推诿。

[14] 汤武:指商汤王、周武王。

[15] 大泽:乡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南刘村集。

[16] 正倾:纠正被颠覆的局势。

【原文】

襄公立 [1] ,享国 [2] 十二年。初为西畤 [3] 。葬西垂 [4] 。生文公。

【注释】

[1] 以下简记秦朝先君在位的年数和葬地,出于《秦记》,是后人附录于此的。

[2] 享国:帝王在位。

[3] 西畤:故址在西地(今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西南)古代祭天地、五帝的坛址。

[4] 西垂:在今甘肃天水市麦积区西南。

【原文】

文公立,居西垂宫。五十年死,葬西垂。生静公。

静公不享国而死。生宪公。

宪公享国十二年,居西新邑 [1] 。死,葬衙 [2] 。生武公、德公、出子。

出子享国六年,居西陵 [3] 。庶长 [4] 弗忌、威累、参父三人,率贼贼出子鄙衍 [5] ,葬衙。武公立。

武公享国二十年,居平阳封宫 [6] 。葬宣阳聚 [7] 东南。三庶长伏其罪。德公立。

德公享国二年。居雍大郑宫 [8] 。生宣公、成公、缪公。葬阳 [9] 。初伏,以御蛊 [10]

宣公享国十二年。居阳宫。葬阳。初志闰月。

成公享国四年,居雍之宫。葬阳。齐伐山戎、孤竹 [11]

缪公享国三十九年。天子致霸。葬雍。缪公学著人 [12] 。生康公。

康公享国十二年。居雍高寝。葬竘社 [13] 。生共公。

共公享国五年。居雍高寝。葬康公南。生桓公。

桓公享国二十七年。居雍太寝。葬义里 [14] 丘北。生景公。

景公享国四十年。居雍高寝。葬丘里南 [15] 。生毕公 [16]

毕公享国三十六年 [17] 。葬车里 [18] 北。生夷公。

夷公不享国。死,葬左宫 [19] 。生惠公。

惠公享国十年。葬车里。生悼公。

悼公享国十五年 [20] 。葬僖公西。城 [21] 雍。生剌龚公 [22]

剌龚公享国三十四年。葬入里 [23] 。生躁公、怀公。其十年,彗星见。

躁公享国十四年。居受寝。葬悼公南。其元年,彗星见。

怀公从晋来。享国四年。葬栎圉氏 [24] 。生灵公 [25] 。诸臣围怀公,怀公自杀。

肃灵公,昭子子也。居泾阳 [26] 。享国十年。葬悼公西。生简公。

简公从晋来。享国十五年。葬僖公西。生惠公。其七年,百姓初带剑 [27]

惠公享国十三年。葬陵圉。生出公。

出公享国二年。出公自杀,葬雍。

献公享国二十三年 [28] 。葬嚣圉 [29] 。生孝公。

孝公享国二十四年。葬弟圉 [30] 。生惠文王。其十三年,始都咸阳。

惠文王享国二十七年。葬公陵 [31] 。生悼武王。

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 [32]

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茝阳 [33] 。生孝文王。

孝文王享国一年。葬寿陵 [34] 。生庄襄王。

庄襄王享国三年。葬茝阳。生始皇帝。吕不韦相 [35]

【注释】

[1] 西新邑:即指平阳,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2] 衙:即彭衙,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

[3] 西陵:一作“西陂”,地名不详。

[4] 庶长:官爵名。秦汉官爵分二十级,其中第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皆为武官。

[5] 贼贼:第二个“贼”字为动词,虐待、杀害之意。鄙衍:地名。约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6] 平阳: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7] 宣阳聚:地名。在平阳。

[8] 大郑宫:宫殿名。

[9] 阳:邑聚名。在雍。

[10] 蛊(ɡǔ):毒虫,害人的邪物。此处指热毒邪气。御:治。

[11] 山戎: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部族,战国以后称为匈奴。孤竹:殷商时小国名。以后为地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南。

[12] 著人:守卫于宫殿门屏间的侍卫。

[13] 竘(qǔ)社:地名,在雍。

[14] 义里:地名。在雍。

[15] 丘里南:疑作“义里丘南”。

[16] 毕公:《秦本纪》作“哀公”。

[17] 三十六年:一作“三十七年”。

[18] 车里:地名。在雍。

[19] 左宫:地名。在雍。

[20] 十五年:《秦本纪》作“十四年”。

[21] 城:用如动词,修筑城墙。

[22] 剌龚公:《秦本纪》和《六国诸侯年表》作“厉共公”。

[23] 入里:地名。在雍。

[24] 栎:不详。圉(yǔ)氏:聚落名。在栎。

[25] 灵公:此处说灵公是怀公之子,下文及《秦本纪》皆说灵公是怀公太子昭子之子。

[26] 肃灵公:《纪年》及《世本》无“肃”字,上文及《秦本纪》均作“灵公”。泾(jīnɡ)阳:邑名。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27] 百姓:百官。百官带剑,以示威严。

[28] 献公:灵公之子。

[29] 嚣圉:地名不详。

[30] 弟圉:地名不详。秦孝公徙咸阳,疑弟圉在咸阳。

[31] 公陵:在今咸阳市北。

[32] 永陵:在今咸阳市北。

[33] 茝阳: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南。茝,通“芷”。

[34] 寿陵:在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北。

[35] 根据这段文字,可列秦世系和在位年数表如下:襄公(前777—前766)—文公(前765—前716)—宪公(前715—前704)—出子(前703—前698)—武公(前697—前678)—德公(前677—前676)—宣公(前675—前664)—成公(前664—前660)—缪公(前659—前621)—康公(前620—前609)—共公(前608—前604)—桓公(前603—前577)—景公(前576—前537)—毕公(前536—前501)—惠公(前500—前491)—悼公(前490—前477)—剌龚公(前476—前443)—躁公(前442—前429)—怀公(前428—前425)—肃灵公(前424—前415)—简公(前414—前400)—惠公(前399—前387)—出公(前386—前385)—献公(前384—前362)—孝公(前361—前338)—惠文王(前337—前311)—悼武王(前310—前307)—昭襄王(前306—前251)—孝文王(前250)—庄襄王(前249—前247)—始皇(前246—前210)—二世(前209—前207)—子婴(前207)。

【原文】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 [1] 。十年,为户籍相伍 [2]

孝公立十六年。时桃李冬华 [3]

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有新生婴儿曰:“秦且王。”

悼武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渭水赤三日。

昭襄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四年,初为田开阡陌 [4]

孝文王生五十三年而立。

庄襄王生三十二年而立。立二年,取太原地。庄襄王元年,大赦,修 [5] 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 [6] ,布惠于民。东周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 [7] 地赐周君,奉其祭祀。

始皇享国三十七年。葬郦邑。生二世皇帝。始皇生十三年而立。

二世皇帝享国三年。葬宜春。赵高为丞相安武侯。二世生十二 [8] 年而立。

右秦襄公至二世,六百一十岁 [9]

【注释】

[1] 市:集市。

[2] 伍:古代五家为伍。

[3] 华:通“花”,这里是开花的意思。

[4] 阡陌:田间小道。开阡陌,是废井田制之始。

[5] 修:表彰。

[6] 骨肉:比喻至亲。

[7] 阳人:即阳人聚,地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

[8] 十二:应为“二十”。

[9] 《正义》:“《秦本纪》自襄公至二世,五百七十六年矣。年表自襄公至二世,五百六十一年,三说并不同,未知孰是。”

【原文】

孝明皇帝十七年 [1] 十月十五日乙丑,曰 [2]

周历已移 [3] ,仁不代母 [4] 。秦直其位 [5] ,吕政残虐 [6] 。然以诸侯十三 [7] ,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 [8] 。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 [9] ,据狼、狐,蹈参、伐 [10] ,佐政驱除,距 [11] 之称始皇。

【注释】

[1] 孝明皇帝:即后汉明帝。58—75年在位。孝明皇帝十七年,即74年。

[2] 曰:班固说。班固为了回答孝明皇帝的询问,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内容是评论贾谊和司马迁对秦朝三位皇帝的论述。是后人把它附录于此的。

[3] 历:历数;国运。

[4] 仁不代母:汉家的仁德还不足以直接代替周家。

[5] 直:值;遇。位:闰位。

[6] 吕政:即嬴政,秦始皇。后人认为他属吕不韦的血统,故称吕政。

[7] 诸侯十三:秦始皇十三岁便作诸侯。

[8] 宗亲:指同一祖先所出的男系血统。

[9] 河神授图:比喻帝王接受天命的祥瑞。

[10] 据:依靠;凭借。蹈:遵循。狼、狐、参、伐:均星名。

[11] 距:直到。

【原文】

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 [1] 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 [2] 哉言乎!人头畜 [3] 鸣。不威不伐恶,不笃 [4] 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 [5] ,虽居形便 [6] 之国,犹不得存。

【注释】

[1] 遂:实现;成就。

[2] 痛:痛切;痛心。

[3] 畜:像牲畜一样。名词作状语。

[4] 笃:深重。

[5] 促期:缩短命数,加速灭亡。

[6] 便:便利;有利。

【原文】

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绂 [1] ,车黄屋 [2] ,从百司,谒 [3] 七庙。小人乘非位 [4] ,莫不恍忽失守 [5] ,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 [6] 虑,父子作权 [7] ,近取于户牖之间,竟诛猾臣,为君讨贼。高死之后,宾婚未得尽相劳,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 [8] 唇,楚兵已屠关中,真人 [9] 翔霸上,素车婴 [10] 组,奉其符玺,以归帝者。郑伯茅旌鸾刀,严王退舍 [11] 。河决不可复壅 [12] ,鱼烂不可复全。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 [13] 之材,无所复陈 [14] 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 [15] ,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 [16] ,得其理矣。复责小子 [17] ,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 [18] ,《春秋》 [19] 不名。吾读《秦纪》 [20] ,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注释】

[1] 绂:系印的丝带。

[2] 黄屋:古代帝王乘坐的车上用黄缯为里的车盖,也指帝王车。

[3] 谒:拜见;进见。

[4] 非位:不适当的位置。

[5] 恍忽:通“恍惚”,神思不定。

[6] 却:排除。

[7] 作权:衡量是非轻重,因事制宜。

[8] 濡:沾湿。

[9] 真人:指汉高帝。

[10] 婴:系在颈上。

[11] “郑伯”二句:楚庄王十七年(前597),进攻郑国。郑伯赤着上身,左手拿着茅旌,右手拿着鸾刀,表示投降,要求保全宗庙。庄王退兵七里,表示怜念。茅旌、鸾刀,祭祀宗庙用的礼器。

[12] 壅(yōnɡ):阻塞。

[13] 周旦:西周初年政治家,姓姬,名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称为周公。

[14] 陈:显示;贡献。

[15] 一日之孤:指子婴。

[16] 极:极点;顶点。

[17] 小子:指子婴。

[18] 纪:古国名。姓姜。地在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南。前690年被齐国灭亡。纪季:纪君的小弟弟。酅(xī):邑名。纪国领地。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

[19]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

[20] 吾:这里指班固。《秦纪》:即《秦始皇本纪》。

【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当庄襄王在赵国做秦国质子的时候,曾经见到了吕不韦的姬妾,十分喜欢,便娶了她,生下了始皇帝。始皇帝是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在邯郸出生的。等到降生的时候,他被取名叫政,姓赵。

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即位为秦王。在这个时候,秦国的疆域已经兼并了巴、蜀、汉中,并且越过了宛而占有了郢,已经在此设置了南郡;在北方已收取了上郡以东地区,占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面侵占到荥阳,消灭了东西二周,在此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担任丞相,被封给食邑十万户,封号叫文信侯。他招揽宾客游士,想依靠他们吞并天下。李斯担任舍人。蒙骜、王 alt 、麃公等人担任将军。秦王年纪小,又刚即位,国家大事便委托大臣们处理。

晋阳发生叛乱,始皇元年(前246),将军蒙骜前去讨伐,平定了叛乱。二年(前245),麃公率兵攻打卷邑,杀了三万人。三年(前244),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邑。王 alt 死了。将军蒙骜攻打魏国畼、有诡。这年发生严重饥荒。四年(前243),攻取了畼邑、有诡。三月,停止进军。秦国人质从赵国返国,赵国太子也从秦国回赵。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天蔽日。全国瘟疫流行。老百姓献上一千石粮食,授给爵位一级。五年(前242),将军蒙骜攻打魏国,平定了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全部攻下来,夺取了二十个城邑。开始设置东郡。这年冬天打雷了。六年(前241),韩国、魏国、赵国、卫国、楚国一起进攻秦国,攻占了寿陵邑。秦国派出军队,五国停止了进军。秦国攻下卫国,逼近东郡。卫君角率领他的宗族迁居野王,凭借山势险阻,保住了魏国的河内。七年(前240),彗星先在东方出现,又在北方出现,五月,又在西方出现。将军蒙骜在攻打龙、孤、庆都时战死了,秦军回师进攻汲县。彗星又在西方连续出现了十六天。夏太后去世。八年(前239),秦王弟长安君成 alt 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却举兵谋反,死在屯留。他手下的军官都被杀死,屯留的百姓被迁往临洮。前来讨伐成 alt 的将军壁在战斗中死去,屯留的士卒蒲 alt 又起来造反,把将军壁陈尸示众。黄河的鱼大批涌上岸边,人们赶着马车到东方去找食物。

嫪毐被封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的土地,让他居住在那里。宫室、车马、衣服、园林、打猎都听凭嫪毐的意愿。国家事情无论大小全由嫪毐决定。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

九年(前238),彗星又出现了,有时划过整个天空。秦军进攻魏国的垣邑和蒲阳邑。四月,秦王留宿在雍地。己酉日,秦王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佩带宝剑。长信侯嫪毐作乱的事被发觉,他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京城部队和侍卫、官骑、戎狄族首领、家臣,企图攻打蕲年宫,发动叛乱。始皇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在咸阳作战中,杀死数百人,秦王都授给他们以爵位,连同参战的宦官,也授给爵位一级。嫪毐等人战败逃走。当即通令全国:如谁活捉到嫪毐,赐给赏钱一百万;杀掉他,赐给赏钱五十万。嫪毐等人全部被抓获。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判处枭刑,即斩下头颅悬挂在木竿上。对嫪毐处以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以示众,并灭了他的家族。至于他的家臣,罪轻的处以鬼薪之刑,即服为宗庙打柴三年的劳役。还有四千余家被剥夺了官爵,迁徙到蜀郡,住在房陵县。这个月虽属孟夏,但十分寒冷,有冻死的人。杨端和进攻衍氏邑。彗星出现在西方,不久又出现在北方,从北斗往南接连出现了八十天。十年(前237),相国吕不韦因受嫪毐牵连而被罢官。桓 alt 为将军。齐国和赵国派来使臣摆酒祝贺。齐国人茅焦劝说秦王道:“秦国正以夺取天下为大事,而大王有流放太后的名声,恐怕诸侯听说了,因此而背弃秦国啊。”秦王于是把太后从雍地接回咸阳,仍让她住在甘泉宫。

秦国大规模地进行搜索,驱逐在秦国做官的别国人。李斯上书劝说,秦王才废止了逐客令。李斯借机劝说秦王,建议首先攻取韩国,以此来恐吓其他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降服韩国。韩王为此而担忧,就跟韩非谋划削弱秦国。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道:“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像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山东各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这就是从前智伯、夫差、湣王之灭亡的原因所在。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这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会见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我是个平民,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我不能跟他长久交往。”于是逃走,秦王发觉,坚决劝止,让他当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始终采用他的计谋。李斯执掌国政。

十一年(前236),主将王翦、次将桓 alt 、末将杨端和三军并为一军去攻打邺邑,没有攻下,先夺取了九座城邑。王翦就另外去攻打阏与、橑杨,这时秦国把三路军马并为一军,由王翦统率。王翦统率军队十八天,让军中年俸禄不满百石的小官回家,十人中挑选二人留在军队。待至攻下邺县与安阳后,恒 alt 被任为主将。十二年(前235),文信侯吕不韦死去,被其宾客偷偷安葬在洛阳北芒山。对于他的家臣参加哭吊的,如是晋国人,就赶出国境;如是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剥夺其爵位,迁到房陵;俸禄在五百石以下而未参与哭吊的,也迁到房陵,但不剥夺爵位。从此以后,掌管国事不遵循正道像嫪毐、吕不韦这样的,就登记没收他的家人充作奴隶,不得做官,全部照此办理。秋天,免除迁居蜀郡的嫪毐家臣的赋税徭役。这时,全国大旱,从六月起,直到八月才下了雨。

十三年(前234),桓 alt 攻打赵国平阳邑,杀了赵将扈辄,斩首十万人。秦王到河南去。正月,彗星出现在东方。十月,桓 alt 攻打赵国。十四年(前233),在平阳攻击赵军,攻占了宜安,打败了赵国军队,杀死了赵国的将军。桓 alt 平定了平阳、武城。韩非出使秦国,秦国采纳了李斯的计谋,扣留了韩非,韩非死在云阳。韩王请求向秦称臣。

十五年(前232),秦国大举出兵,一路到达邺县,一路到达太原,攻占了狼孟。这一年发生了地震。十六年(前231)九月,派军队去接收原韩国南阳一带土地,任命腾为代理南阳太守。开始命令男子登记年龄,以便征发兵卒、徭役。魏国向秦国献地。秦国设置丽邑。十七年(前230),内史腾去攻打韩国,擒获了韩王安,收缴了他的全部土地。把那个地方设置为郡,命名为颍川郡。这时,又发生了地震。华阳太后去世。人民遭遇到大饥荒。

十八年(前229),秦大举兴兵攻赵,王翦统率上地的军队,攻占了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羌瘣攻打赵国,杨端和包围了邯郸城。十九年(前228),王翦、羌瘣全部平定打下了赵国的东阳,俘获赵王。他们又想率兵攻打燕国,驻扎中山。秦王到邯郸去,找到当初与秦王生在赵国时的母家有仇的那些人,把他们全部活埋了。秦王返回,经由太原、上郡回到都城。秦始皇的母太后去世。赵公子嘉率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到代地,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会合,驻扎上谷郡。这年发生大饥荒。

二十年(前227),燕太子丹担心秦国军队打到燕国来,十分恐慌,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秦王发现了,处荆轲以肢解之刑来示众,然后就派遣王翦、辛胜去攻打燕国。燕国、代国发兵迎击秦军,秦军在易水西边击溃了燕军。二十一年(前226),王贲攻打楚国。秦王增派援兵到王翦军队中去,终于打败燕太子的军队,攻占了燕国的蓟城,拿到了燕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向东收取了辽东郡的地盘,在那里称王。王翦推说有病,告老还乡。新郑造反。昌平君被迁谪到郢城。这一年下了大雪,雪厚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前225),王贲去攻打魏国,引汴河的水灌大梁城,大梁城墙塌坏,魏王假请求投降,秦军取得了魏国的全部土地。

二十三年(前224),秦王再次诏令征召王翦,强行起用他,派他去攻打楚国。攻占了陈县往南直到平舆县的土地,俘虏了楚王。秦王巡游来到郢都和陈县。楚将项燕拥立昌平君做了楚王,在淮河以南反秦。二十四年(前223),王翦、蒙武去攻打楚国,打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于是也就自杀了。

二十五年(前222),大规模举兵,派王贲为将领,攻打燕国的辽东郡,俘获燕王姬喜。回来时又进攻代国,俘虏了代王赵嘉。王翦于是平定了楚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降服了越族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五月,秦国为庆祝灭掉五国而下令特许天下聚饮。

二十六年(前221),齐王田建和他的相国后胜派军队防守齐国西部边境,断绝和秦国的来往。秦王派将军王贲经由燕国往南进攻齐国,俘获了齐王田建。

秦国刚统一天下,命令丞相、御史说:“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的国王。我认为这很好,因为这样或许就可以停止战争了。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订立盟约,所以归还了他们抵押在这里的质子。不久,他们就违背了盟约,在太原反抗我们,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获了赵国的国王。赵公子嘉竟然自立为代王,所以就派兵去灭了赵国。魏王起初已约定归服于秦,不久却与韩国、赵国合谋袭击秦国,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终于打败了他们。楚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不久也背弃誓约,袭击我南郡,所以派兵去讨伐,俘获了楚国的国王,终于平定了楚地。燕王昏乱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来做刺客,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灭掉了他的国家。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断绝了与秦国的使臣来往,想要作乱,秦国官兵前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我凭着这个渺小之身,兴兵诛讨暴乱,靠的是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依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安定了。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传给后代。请商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各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现在,您兴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之人,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亘古不曾有、五帝也比不上的。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他就按你们议论的办。”于是,下令说:“可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又下令说:“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非常没有意义,我不采取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叫作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秦始皇按照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进行推求,认为周朝占有火德的属性,秦朝要取代周朝,就必须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过的水德。现在是水德开始之年,为顺天意,要更改一年的开始。群臣朝见拜贺都在十月初一这一天。衣服、符节和旗帜的装饰,都崇尚黑色。因为水德属阴,而《易》卦中表示阴的符号阴爻叫作“元”,就把数目以十为终极改成以六为终极,所以符节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规定为六寸,车宽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驾六医马。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来表示水德的开始。刚毅严厉,一切事情都依法律决定,刻薄而不讲仁爱、恩惠、和善、情义,这样才符合五德中水主阴的命数。于是,把法令搞得极为严酷,犯了法久久不能得到宽赦。

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始皇把这个建议下交给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这样做有利。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始皇说:“以前,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现在,我依仗祖宗的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如果又设立诸侯国,这等于又挑起战争,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困难吗?廷尉说得对。”

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郡都设置守、尉、监。改称人民作“黔首”。下令全国特许聚饮以表示欢庆。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熔化之后铸成大钟,十二个铜人,每个重达十二万斤,放置宫廷里。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辆两轮间的宽度。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领土东到大海和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到北向户,往北据守黄河作为要塞。沿着阴山往东一直到达辽东郡。迁徙天下富豪人家十二万户到咸阳居住。诸如祖庙及章台宫、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秦国每灭掉一个诸侯,都按照该国宫室的样子,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进行仿造,南边濒临渭水,从雍门往东直到泾、渭二水交汇处,殿屋之间有天桥和环行长廊互相连接。从诸侯那里掳得的美人和钟鼓乐器之类,都放到那里面。

二十七年(前220),秦始皇去巡视陇西、北地,穿过鸡头山,路经回中。于是,在渭水南面建造信宫。不久,又把信宫改名叫极庙,以象征处于天极的北极星。从极庙开通道路直达郦山,又修建了甘泉前殿。修造两旁筑墙的甬道,从咸阳一直连接到骊山。这一年,普遍赐给爵位一级。修筑供皇帝巡行用的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

二十八年(前219),始皇到东方去巡视郡县,登上邹县峄山。在山上立了石碑,又跟鲁地儒生们商议,想刻石以颂扬秦之德业,商议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遥祭名山大川的事情。于是,登上泰山,竖立石碑,筑起土坛,举行祭天盛典。下山时,突然风雨大作,始皇歇息在一棵树下,因此赐封那棵树为“五大夫”,接着在梁父山举行祭地典礼,在石碑上镌刻碑文。碑文是:

皇帝登基即位,创立昌明法度,臣下端正谨慎。就在二十六年(前221),天下归于一统,四方无不归顺。亲自巡视远方,登临这座泰山,东方一览极尽。随臣思念伟绩,推溯事业本源,敬赞功德无限。治世之道实施,诸种产业得宜,一切法则大振,大义清明美善,传于后代子孙,永世承继不变。皇帝圣明通达,既已平定天下,毫不懈怠国政。每日早起晚睡,建设长远利益,专心教化兴盛。训民皆以常道,远近通达平治,圣意人人尊奉。贵贱清楚分明,男女依礼有别,供职个个虔敬。光明通照内外,处处清净安泰,后世永续德政。教化所及无穷,定要遵从遗诏,重大告诫永世遵奉。

于是,就沿着渤海岸往东走,途经黄县、腄县,攀上成山的顶峰,又登上之罘山,竖立石碑歌颂秦之功德,然后离去。

又往南走登上了琅邪山,十分高兴,在那里停留了三个月。于是,迁来百姓三万户到琅邪台下居住,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徭役。修筑琅邪台。立石刻字,歌颂秦之功德,表明自己因如愿以偿而感到满意的心情。碑文说:

二十八年(前219),皇帝刚刚登基。端正一切法度,整治万物纲纪。彰明人事之宜,提倡子孝父慈。皇帝圣智仁义,宣明各种道理。亲临东土安抚,慰劳视察兵士。大事业已完毕,巡行滨海之地。皇帝功绩伟大,操劳根本大事。实行重农抑商,为使百姓富裕。普天之下同心,顺从皇帝意志。统一器物度量,统一书写文字。日月照耀之处,车船所到之地,无不遵奉王命,人人得志满意。顺应四时行事,自有大秦皇帝。整顿恶劣习俗,跋山涉水千里。怜惜黎民百姓,日夜不肯歇息。除疑惑定法律,无人不守法纪。地方长官分职,各级官署治理,举措必求得当,无不公平整齐。皇帝如此圣明,亲自视察四方。无论尊卑贵贱,不越等级规章。奸邪一律不容,务求忠贞贤良。事情不分大小,竭力不倦争强。无论远处近处,只求严肃端庄。正直敦厚忠诚,事业才能久长。皇帝大恩大德,四方均得安抚。诛除祸乱灾害。为国谋利造福。劳役不误农时,百业繁荣富足。黎民安居乐业,不再用兵动武。六亲终得相保,盗寇从此尽除。欢欣接受教化,法规都能记住。天地四方之内,尽是皇帝之土。西边越过沙漠,南边到达北户。东边到达东海,北边越过大夏。人迹所到之处,无不称臣归服。功高盖过五帝,恩泽遍及马牛。无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宁和睦。

秦王兼有天下,建立名号称作皇帝,亲临东土安抚百姓,到达琅邪。列侯武成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随从着在海上一起议论皇帝的功德。都说:“古代的帝王,土地不超过千里,诸侯各守受封之土,朝见与否各异。互相攻伐侵犯,暴乱残杀不止,还要刻金镂石,立碑夸耀自己。古代五帝三王,知识教育不同,法令制度不明,借助鬼神之威,欺凌压迫远方,其实不称其名,所以不能久长。他们还未死,诸侯业已背叛,法令名存实亡。当今皇帝统一海内,全国设立郡县,天下安定太平。显明祖先宗庙,施行公道德政,皇帝尊号大成。群臣齐颂皇帝,功德刻于金石,树作典范永恒。”

刻石事情完毕,齐地人徐 alt 等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那里。希望能斋戒沐浴,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于是,就派徐 alt 挑选童男童女几千人,到海中去寻找仙人。

始皇返回京城,路经彭城,斋戒祈祷,想要从泗水中打捞出那只落水的周鼎。派了一千人潜入水底寻找,没有找到。于是,向西南渡过淮河,前往衡山、南郡。乘船顺江而下,来到湘山祠。这时遇上了大风,几乎不能渡河。皇上问博士说:“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说:“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埋葬在这里。”始皇非常生气,就派了三千服刑役的罪犯,把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因为当地是红土,所以使山变成了赭红色。皇上从南郡经由武关回到京城。

二十九年(前218),始皇到东方去巡游。到达阳武县博浪沙时,遭到张良和一名力士的行刺,刺客误中副车,始皇受了惊吓,捉拿刺客没有捉到,就命令全国大规模搜捕了十天。

登上之罘山,刻石立碑,碑文是:

二十九年(前218),正值仲春时节,春日阳气上升。皇帝东来游览,巡行登上之罘,观赏大海汪洋。诸臣赞赏景物,追颂伟业初创。圣君始建治道,确定制度法规,彰明准则纪纲。对外教化诸侯,广施礼乐恩德,大义公理显扬。六国之君邪僻,贪利永无满足,虐杀不止疯狂。皇帝哀怜民众,发师前往征讨,武德奋扬大振。仗义讨伐守信,声威光烈遍传,海内无不归顺。彻底消除强暴,努力拯救万民,遍安四方远近。明法普遍施行,天下治理安定,永为法则无伦。伟大啊!天地神州赤县,圣意共同遵循。群臣歌颂功德,请求刻于石碑,表率千古永不陨。

在东观,又刻碑文说:

二十九年(前218),皇帝春日出游,巡行来到远方。幸临东海之滨,登上之罘高山,观赏初升朝阳。遥望广阔绚丽,众臣推原思念,圣道灿烂辉煌。圣法刚刚实行,对内清理陋习,对外诛灭暴强。军威远扬四海,震撼四面八方,终于擒灭六王。开拓一统天下,灭绝种种灾害,兵器永远收藏。皇帝修明圣德,经营治理天下,明视兼听不倦。树立申明大义,设置种种器物,全有等级标志。大臣安守职分,都知各自事务,诸事毕无猜疑。百姓移风易俗,远近同一法度,终身守法不移。惯常职务已定,后代遵循先业,永远承袭圣治。群臣颂扬大德,敬赞圣明伟业,请刻之罘永志。不久,始皇前往琅邪,经由上党返回京城。

三十年(前217),没有什么事情。

三十一年(前216)十二月,因为一首民谣说“帝若学之(仙)腊嘉平”,始皇有求仙之志,所以把腊月改名为“嘉平”。赐给每个里(一百户)六石米、二只羊。始皇在咸阳穿便装出行,和四个武士一起,晚上在兰池遇见了强盗,情势危急,武士们打死了强盗,于是在关中大规模搜查了二十天。米价每石一千六百钱。

三十二年(前215),始皇前往碣石,派燕国人卢生访求仙人羡门、高誓。在碣石山门刻石立碑。毁坏了城墙,挖通了堤防。所以,碑文说:

皇帝兴师用兵,诛灭无道之君,要把反叛平息。武力消灭暴徒,依法平反良民,民心全都归服。论功行赏众臣,惠泽施及牛马,皇恩遍布全国。皇帝振奋神威,以德兼并诸侯,天下统一太平。拆除关东旧城,挖通河川堤防,夷平各处险阻。地势既已平坦,众民不服徭役,天下都得安抚。男子欣喜耕作,女子修治女红,事事井然有序。皇恩覆盖百业,合力勤勉耕田,无不乐业安居。群臣敬颂伟业,敬请镌刻此石,永留典范规矩。

于是,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找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视北部边界,经由上郡返回京城。燕国人卢生被派入海求仙回来了。借着汇报鬼神之事,趁机献上图谶书,上面写着“灭亡秦朝的是胡”。据说这个“胡”字是指胡亥,可是始皇没有理解,就派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去攻打北方的胡人,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土地。

三十三年(前214),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以及商贩,去夺取陆梁地区,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又在西北驱逐匈奴。从榆中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沿河修筑城墙,设置要塞。又派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起堡垒以驱逐戎狄。迁移被贬谪的人,让他们充实新设置的县。禁民间祭祀。彗星出现在西方。三十四年(前213),贬谪执法不正的官吏去修筑长城及戍守南越地区。

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词。仆射周青臣走上前去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之万代。您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始皇十分高兴。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给自己当作辅佐。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下交群臣议论。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现在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起万世不朽之功,这本来就不是愚陋的儒生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哪里值得取法呢?从前诸侯并起纷争,才大量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应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现在,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丞相李斯冒死罪进言: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话都是称引古人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扰乱名实,人们只欣赏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所建立的制度。当今皇帝已统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一切决定于至尊皇帝一人。可是,私学却一起非议法令,教化人们一听说有命令下达,就各自根据所学加以议论,入朝就在心里指责,出朝就去街巷谈议,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以求取名利,追求奇异说法以抬高自己,在民众当中带头制造谤言。像这样却不禁止,在上面君主威势就会下降,在下面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臣以为,禁止这些是合适的。我请求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以同罪论处。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处以城旦之刑四年,发配边疆,白天防寇,夜晚筑城。所不取缔的,是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诏说:“可以。”

三十五年(前212),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听说周文王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城所在。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又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阿房宫没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受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有的被派去修建阿房宫,有的被派去营建骊山。从北山开采来山石,从蜀地、荆地运来木料。关中总共建造宫殿三百座,关外建四百座。于是,在东海边的朐山上竖立大石,作为秦朝国境的东门。为此,迁徙三万家到骊邑,迁徙五万家到云阳,都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

卢生劝说始皇道:“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伤害了它们。我们心想,皇帝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真人是入水不会沾湿、入火不会烧伤的,能够乘驾云气遨游,寿命和天地共久长。现在,皇上治理天下,还没能做到清静恬淡。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一来,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于是,始皇说:“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于是,令咸阳四旁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说出去,就判死罪。有一次,皇帝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随从车马众多,很不满意。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生气地说:“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处理事务,群臣接受命令,全在咸阳宫进行。

侯生、卢生一起商量说:“始皇为人,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狱吏们都受到亲近和宠幸。博士虽然也有七十人,但只不过是虚设充数的人员。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天更比一天骄横。臣子们担心害怕,专事欺骗,屈从讨好。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兼有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能应验,就要处死。然而,占候星象云气以测吉凶的人多达三百,都是良士,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不敢正直地说出皇帝的过错。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皇上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书写文件的竹简木简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能休息。他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咱们不能为他去找仙药。”于是,就逃跑了。始皇听说二人逃跑,十分恼怒地说:“我先前查收了天下所有不适用的书,都把它们烧掉。征召了大批文章博学之士和有各种技艺的方术之士,想用他们振兴太平。这些方士想要炼造仙丹寻找奇药。今天,听说韩众逃跑了不再还报。徐 alt 等人花费的钱以数万计算,最终也没找到奇药,只是他们非法牟利互相告发的消息传到我耳朵里。对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企图以此加重我的无德。这些人在咸阳的,我派人去查问过,有的人竟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于是,派御史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让天下的人知道,以惩戒以后的人。征发更多的流放人员去戍守边疆。始皇的大儿子扶苏进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一律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始皇听了很生气,就派扶苏到北方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三十六年(前211),火星侵入心宿,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始皇不高兴,让博士作了一首《仙真人诗》,等到巡行天下时,走到一处就传令乐师弹奏唱歌。秋天,使者从关东走夜路经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手持玉璧拦住使者说:“替我送给滈池君。”趁便说:“今年祖龙死。”使者问他缘由,那人忽然就不见了,放下那玉璧离去。使者捧回玉璧,陈述了所遇见的情况。始皇沉默了好一会,说:“山里鬼怪本来不过能预知一年的事。”当时已是秋季,始皇说今年的日子已不多,这话未必能应验。到退朝时,他又说:“祖龙就是人的祖先。”故意把“祖”解释成祖先,祖先是已死去的人,因此“祖龙死”自然与他无关。始皇让御府察看那块玉璧,竟然是始皇二十八年出外巡视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于是,始皇为此事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迁徙才吉利。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每户授给爵位一级。

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癸丑日,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跟随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少子胡亥想去巡游,要求跟随着,皇上答应了他。十一月,走到云梦,在九疑山遥祭虞舜。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海渚,经过丹阳,到达钱塘。到浙江边的时候,水波凶险,就向西走了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过。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在那里刻石立碑,颂扬秦朝的功德。碑文是:

皇帝功业伟大,统一平定天下,德惠深厚久长。三十七年,亲自巡行天下,遍游观览远方。登临会稽山峰,考察民间习俗,百姓恭敬景仰。群臣齐颂功德,推原皇帝事迹,追溯英明高强。秦朝圣王登位,创制刑法名称,阐述旧有规章。建立公平法则,审慎区分职责,确立永久纲纪。六国之王专横,贪利傲慢凶狠,凭借人多逞强。暴虐横行无忌,倚仗武力骄横,屡动干戈打仗。暗中安置坐探,联合六国合纵,行为卑鄙猖狂。对内说谎狡诈,向外侵我边境,由此引起祸殃。仗义扬威诛讨,消灭凶暴叛逆,乱贼终于灭亡。圣德广博深厚,天地四海之内,恩泽覆盖无疆。皇帝统一天下,一人兼理万机,远近到处清明。执掌管理万物,考察验证事实,分别记录其名。贵贱都能相通,好坏当前陈述,无人隐瞒实情。治有过扬道义,有夫弃子而嫁,背夫不贞无情。以礼分别内外,禁止纵欲放荡,男女都应洁诚。丈夫在外淫乱,杀了没有罪过,男子须守规程。妻子弃夫逃嫁,子不认她为母,都要感化清正。治理荡涤恶俗,全民承受教化,天下沐浴新风。人人遵守规矩,和好安定互勉,无不顺从命令。百姓美善清洁,全都自愿守法,乐保天下太平。后人敬奉圣法,大治大安无边,车船不翻不倾。众臣颂扬功业,请求刻石作铭,传千古放光明。

始皇返回,途经吴地,从江乘县渡江。沿海岸北上,到达琅邪。方士徐 alt 等人入海寻找仙药,好几年也没找到,花费钱财很多,害怕遭受责罚,就欺骗说:“蓬莱仙药可以找到,但常被大鲨鱼困扰,所以无法到达,希望皇上派善于射箭的人一起去,遇到大鲨鱼就用装有机关可以连续发射的弓弩射它。”始皇做梦与海神交战,海神的形状像人。请占梦的博士给圆梦,博士说:“水神本来是看不到的,它用大鱼蛟龙做侦探。现在皇上祭祀周到恭敬,却出现这种恶神,应当除掉它,然后真正的善神就可以找到了。”于是,命令入海的人携带捕大鱼的工具,亲自带着有机关的弓弩去等候大鱼出来以便射它。从琅邪向北直到荣成山,都不曾遇见。到达之罘的时候,遇见了大鱼,射死了一条。接着,又沿海向西进发。

秦始皇到达平原津时生了病。始皇讨厌说“死”这个字,群臣没有敢说死的事情。皇帝病得更厉害了,就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公子扶苏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信已封好了,存放在中东府令赵高兼掌印玺事务的办公处,没有交给使者。七月丙寅日,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逝世,恐怕皇子们和各地乘机制造变故,就对此事严守秘密,不发布丧事消息。棺材放置在既密闭又能通风的辒凉车中,让过去受始皇宠幸的宦官做陪乘,每走到适当的地方,就献上饭食,百官像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辒凉车中降诏批签。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曾受宠幸的宦官知道皇上死了。赵高过去曾经教胡亥写字和狱律法令等事,胡亥私下里很喜欢他。赵高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秘密商量拆开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已封好的信,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赐命他们自杀。这些事都记载在《李斯列传》中。继续往前走,从井陉到达九原。正赶上是暑天,皇上的尸体在辒凉车中发出了臭味,就下令随从官员让他们往车里装一石有腥臭气的腌鱼,让人们分不清尸臭和鱼臭。

一路行进,从直道回到咸阳,发布治丧的公告。皇太子继承皇位,就是二世皇帝。九月,把始皇安葬在郦山。始皇当初刚刚登位,就挖通治理了郦山,到统一天下后,从全国各地送来七十多万徒役,凿地三重泉水那么深,灌注铜水,填塞缝隙,把外棺放进去,又修造宫观,设置百官位次,把珍奇器物、珍宝怪石等搬了进去,放得满满的。命令工匠制造由机关操纵的弓箭,如有人挖墓一走近就能射死他。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像,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火炬,估计很久不会熄灭。二世说:“先帝后宫妃嫔没有子女的,放她们出去不合适。”就命令这些人全部殉葬,殉葬的人很多。下葬完毕,有人说是工匠制造了机械,墓中所藏宝物他们都知道,宝物多而贵重,这就难免泄露出去。隆重的丧礼完毕,宝物都已藏好,就封闭了墓道的中间一道门,又把墓地最外面的一道门放下来,工匠们全部被封闭在里边,没有一个再出来的。墓上栽种草木,从外边看上去好像一座山。

二世皇帝元年(前209),二世二十一岁,赵高担任郎中令,执掌朝廷大权。二世下诏,增加始皇祠庙里用来祭祀的牲畜数量,增加山川各种祭祀的礼仪。命令大臣们讨论推尊始皇庙号的事。大臣们都叩头说:“古时候天子的祖庙为七庙,祭祀七代祖宗,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如今始皇庙是至高无上的,即使是万世以后也不能毁除,天下人都要贡献祭品赋税,增加祭祀用的牲畜,礼仪完全具备,不能有比这个再高的。先王庙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按照天子的礼仪,今后只需亲自捧酒祭祀始皇帝庙就行了。从襄公以下的庙都毁除。所建共七庙。大臣们都依礼进献祭祀,推尊始皇庙为皇帝始祖庙。皇帝仍自称为‘朕’。”

二世跟赵高商议说:“我年纪轻,刚登位,百姓还不顺从。先帝巡视各郡县,以显示他的强有力,威势震服海内。现在,我安然住在皇宫不出巡游,就让人看着我无能,没有办法统治天下。”春天,二世东行巡视郡县,李斯跟随着。到达碣石山,沿海南行到达会稽,在始皇所立的石碑上都刻上字,碑石旁都增刻上随从的大臣的名字,以使先帝的功业盛德更加明显。

皇帝说:“金石碑刻全是始皇帝建造的。现在我承袭了皇帝名号,可是金石碑刻上不称始皇帝,以后年代久远了,就好像是后代子孙建造的,以致不能称扬始皇帝的功业和盛德。”丞相臣李斯、臣冯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冒死罪进言说:“我们请求把诏书全刻在石碑上,这样就明白了。为臣冒死罪请求。”制书批复说:“可以。”

接着到了辽东,然后返回。

这时候,秦二世就按照赵高的建议,申明法令。他暗中与赵高谋划说:“大臣们都不服从,官吏还很有力,还有各位皇子一定要跟我争权。对这些,我该怎么办呢?”赵高说:“这些话我本来就想说却没敢说。先帝在位时的大臣,都是接连多少代有名望的贵人,建功立业,世代相传,已经很久了。如今为臣赵高生来卑贱,幸蒙陛下抬举,让我身居高位,管理宫廷事务。大臣们并不满意,只在表面上服从,实际上心里不服。现在皇上出巡,何不借此机会查办郡县守尉中的有罪者,把他们杀掉。这样一来,在上可以使皇上的威严震天下,在下可以除掉皇上一向所不满意的人。现时不能师法文治而应取决于武力,希望陛下能顺应时势,切勿犹豫,那么大臣们就来不及谋算了。英明的君主收集举用那些被弃不用的人。让卑贱的显贵起来,让贫穷的富裕起来,让疏远的变得亲近,这样就能上下团结国家安定了。”二世说:“好!”于是,就诛杀大臣和皇子们,制造罪名连带拘捕近侍小臣中郎、外郎、散郎,没有一个得以免罪,六个皇子被杀死在杜县。皇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内宫,议定他们的罪状。秦二世派使者命令将闾说:“你们不尽臣道,当处死罪,官吏依法行刑来了。”将闾说:“宫廷的礼节,我从来不敢不听从掌管司仪的宾赞;朝廷的位次,我从来不敢有失礼节;奉命对答,我从来不敢说错话。怎么能说不尽臣道呢?希望能知道罪名再死。”使者说:“我不能参与谋议,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仰天大声呼喊,呼喊了几次说:“天啊!我没有罪!”兄弟三人都流着眼泪拔剑自杀了。皇族为之震惊恐慌。大臣们进谏的被认为是诽谤,大官们为保住禄位而屈从讨好,百姓震惊恐惧。

四月,二世返回咸阳,说:“先帝因为咸阳朝廷小,所以营建阿房宫,室堂还没有建成,赶上始皇去世,只得让修建的人停下来,调到郦山去修墓。郦山修墓的工作已全部完毕,现在放下阿房宫而不把它建成,就是表明先帝办事有失误。”又开始修建阿房宫。对外安抚四方的外族,遵循始皇的策略,征召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兵丁守卫咸阳。下令教习射箭,还要饲养供宫廷玩赏的狗马禽兽。兵丁狗马禽兽所需粮食很多,估计咸阳仓里的粮食不够用,就从下面各郡县征调运来粮食和饲料,让转运人员都自带干粮,咸阳四百里之内不准吃这些粮食。施法更加严酷。

七月,戌卒陈胜等在原生楚国之地造反,号称“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陈胜自立为楚王,住在陈县,派遣将领们夺取土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山东各郡县,年轻人因为受尽秦朝官吏之苦,都杀掉了他们的郡守、郡尉、县令、县丞,起来造反,以响应陈胜,并在各地相继拥立侯王,汇合起来向西进攻,旗号都是讨伐秦朝,人数多得数也数不清。掌管传达通报的谒者出使山东回来,把山东造反的情况报告了二世。二世很生气,就把谒者下交主管官吏去处理。后边的使者回来,皇上问他,他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皇上高兴了。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沛公在沛县起义。项梁在会稽郡起兵。

二年(前208)冬天,陈胜派遣的周章等将领向西到达戏水,兵力有几十万。二世大为吃惊,跟群臣商议说:“怎么办?”少府章邯说:“盗匪已经来了,人数多势力强,现在征发附近各县的军队是来不及了。郦山徒役很多,请赦免他们,授予他们兵器去迎击起义军。”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领兵为将,打败了周章的军队。周章败逃,被杀死在曹阳。二世又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去帮助章邯攻打起义军,在城父杀死了陈胜,在定陶打败了项梁,在临济杀死了魏咎。楚地起义军的名将已经被杀死,章邯就向北渡过黄河,到钜鹿攻打赵王赵歇等人。

赵高劝说二世道:“先帝登位治理天下时间很久,所以群臣不敢做非分之事,不敢进言异端邪说。现在陛下正年轻,刚登皇位,怎么能跟公卿在朝廷上议决大事呢?事情如果有错误,就让群臣看出了自己的弱点。天子称‘朕’,朕既然有征兆的意思,本来就是不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于是,二世经常居住深宫之内,只跟赵高一个人决定各种事情。从这以后,公卿很少有机会朝见皇上。各地起义的人更多了,关中军队被征发到东边去攻打起义军的一直没有停止。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说:“关东各路盗贼纷纷而起,朝廷派兵前去诛讨,杀死的人很多,然而还不能平息。盗贼多都是因为戍边、运输、劳作的事情太劳苦,赋税太重。我们请求暂停阿房宫的修建,减少戍边兵役和运输徭役。”二世说:“我听韩子说:‘尧、舜用柞木做椽子,不进行砍削加工,用芦苇茅草盖屋顶不修剪,吃饭用瓦碗,喝水用瓦罐,即使是看门人的供养,也不会比这再俭薄了。禹平凿龙门,疏通大夏,疏导黄河淤积停滞之水,引水入海,亲自拿着杵和锹,小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即使是奴隶的劳苦,也不会比这再厉害了。’人们之所以看重享有天下,就是为了能纵欲而为,尽情享受,做君主重要的是修明法制,这样,臣下就不敢干坏事,就能统治天下了。虞、夏的君主,地位尊贵,做了天子,却身处穷苦境地,为百姓作出牺牲,这还有什么值得学习呢?天子被称为万乘之主,拥有万辆兵车。我身居万乘之高位,却没有万乘的实际,我要建造千乘之车驾,设立万乘之徒属,让实际跟我的名号相符。再说,先帝出身于诸侯,兼并了天下,天下已经平定,对外排除四方外族以安定边境,对内修建宫室来显示成功的得意,你们都看到了先帝功业已经就绪。而现在我登位两年的时间,盗贼纷起,你们不能禁止,又想要终止先帝所要做的事情。这样做,对上不能报答先帝,其次也是不为我尽忠尽力,你们还凭什么身处高位呢?”于是,把冯去疾、李斯、冯劫下交狱吏,审讯追究三人的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说:“将相不能受侮辱。”自杀了。李斯终于被囚受刑。

二世三年(前207),章邯等率兵包围了钜鹿,楚国上将军项羽率领楚兵前去援救钜鹿。冬天,赵高担任丞相,终于判决杀了李斯。夏天,章邯等作战多次败退,二世派人去谴责章邯。章邯害怕了,就派长史司马欣回京汇报情况,请求指示。赵高既不接见,也不信任。司马欣害怕了,赶紧逃离。赵高派人去追,没有追到。司马欣见到章邯说:“赵高在朝廷中掌权,将军您有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这时,项羽加紧进攻秦军,俘虏了王离,章邯等人就率兵投降了诸侯。八月己亥日,赵高想要谋反,恐怕群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验,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把鹿说成是马。”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赵高以前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什么气侯。”后来,项羽在钜鹿城下俘虏了王离等人并继续前进,章邯等人的军队多次败退,上书请求增援,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都自立为王,从函谷关往东,大抵全部背叛了秦朝官吏而响应诸侯,诸侯都率兵西进。沛公率领几万人屠灭了武关,派人来跟赵高秘密接触。赵高害怕二世发怒,诛杀加害自身,就谎称有病不去朝见皇上。二世梦见一只白虎咬了他车驾的骖马,他杀了那只白虎,但心中不乐,觉得奇怪,就去问解梦的人。解梦人卜得卦辞说:“泾水水神在作怪。”二世就在望夷宫斋戒,想要祭祀泾水水神,把四匹白马沉入泾水。二世派人以起义者日益逼近的事谴责赵高。赵高恐惧不安,就暗中跟他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商量说:“皇上不听劝谏,如今事态危急,想要把罪祸推给咱们家族。我想另立天子,改立公子婴。子婴仁爱谦下,百姓都拥护他的话。”就让郎中令作内应,谎称有大盗,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捕,又劫持了阎乐的母亲,安置到赵高府中当人质。派阎乐带领官兵一千多人在望夷宫殿门前,捆绑上卫令仆射,喝问道:“盗贼从这里进去了,为什么不阻止?”卫令说:“皇宫周围警卫哨所都有卫兵防守,十分严密,盗贼怎么敢进入宫中?”阎乐就斩了卫令,带领官兵径直冲进去,一边走一边射箭。郎官宦官大为吃惊,有的逃跑,有的格斗,格斗的就被杀死,被杀死的有几十人。郎中令和阎乐一同冲进去,用箭射中了二世的帷帐。二世很生气,召唤左右的人,左右的人都慌乱了不敢动手。旁边有一个宦官服侍着二世不敢离开。二世进入内宫,对他说:“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宦官说:“为臣不敢说,才得以保住性命。如果早说,我们这班人早就都被您杀了,怎能活到今天?”阎乐走上前去历数二世的罪状说:“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不讲道理,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怎么办,你自己考虑吧!”二世说:“我可以见丞相吗?”阎乐说:“不行。”二世说:“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阎乐不答应。又说:“我希望做个万户侯。”还是不答应。二世又说:“我愿意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跟诸公子一样。”阎乐说:“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你即使说了再多的话,我也不敢替你回报。”于是,指挥士兵上前。二世自杀。

阎乐回去禀报赵高,赵高就召来了所有的大臣和公子,把杀死二世的情况告诉了他们。赵高说:“秦国本来是个诸侯国,始皇统治了天下,所以称帝。现在,六国又各自立了王,秦国地盘越来越小,竟然还凭着个空名称皇帝,这不合适。应像过去一样称王,才合适。”于是,立二世兄长的儿子婴为秦王。按照平民的葬仪,把二世埋葬在杜南宜春苑中。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去拜祖先,接受国王印玺。斋戒五天后,子婴跟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了二世,害怕大臣们杀他,就假装按照道义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约定,灭掉秦宗室后他在关中称王。现在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趁着我在庙里把我杀掉。我推说生病不能前往,丞相一定会亲自来,他来了就杀掉他。”赵高派人去请子婴,前后去了好几趟,子婴却不走,赵高果然亲自去请。说:“国家大事,王为什么不去呢?”子婴于是在斋宫杀了赵高,杀死赵高家三族,在咸阳示众。子婴做秦王四十六天,楚将沛公打败秦军进入武关,接着就到了霸上,派人去招降子婴。子婴用丝带系上脖子,驾着白车白马,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在轵道亭旁投降。沛公于是进入咸阳,封了宫室府库,回师驻扎霸上。过了一个多月,各路诸侯的军队也到了。项羽是各路诸侯的盟主,杀了子婴和秦公子宗室所有的人。随后屠戮咸阳,焚烧宫室,俘虏宫女,没收秦宫的珍宝财物,跟各路诸侯一起分了。灭掉秦王朝之后,把原来秦国的地盘划成三份各自为王,就是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持分割天下,赐封诸侯王,秦朝终于灭亡了。此后五年,天下统一于汉。

太史公说:“秦朝的祖先伯益,在唐尧、虞舜的时候,曾经建立功勋,被封给土地,受赐姓嬴。到夏朝、商朝时衰落了。到周朝衰落的时候,秦国兴起,在西部边境建起城邑。从穆公即位以来,逐渐蚕食诸侯,最终成就了始皇。始皇自以为功业比五帝伟大,地盘比三王宽广,就认为跟五帝、三王相比是羞耻。”贾生评论的话说得多好啊!他说:

秦朝兼并了诸侯,山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得此机会,就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大臣们不可信用,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山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未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之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去太远了!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秦孝公占据了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防守,窥伺着周朝王室以图夺取政权,心怀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意图,有着囊括四海、并吞八方的雄心。那时候,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令制度,致力于农耕和纺织,修治防守和攻战的器械设备,对外实行连衡,挑起诸侯之间的争斗,于是秦国人仅以举手之劳就取得了西河以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王、武王继承原有的基业,遵循孝公留下来的策略,向南兼并了汉中,向西夺得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占据了险要的郡县。诸侯害怕了,举行盟会来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珍奇的器物、贵重的财宝和肥美的土地,用来招请天下贤士,实行合纵,缔约结交,互相联合,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君子,个个明智忠信,宽仁爱人,尊重贤士,重用能人,他们结约合纵,拆散连横,聚合起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众多军队。这时候,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给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为他们沟通各国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为他们统率军队。他们曾经凭着十倍于秦国的土地,用上百万的军队,去攻打函谷关进攻秦国。秦国敞开关门把敌人放进来打,九国的军队却退缩奔逃,不敢前进。秦国没有损失一枝箭、丢一个箭头的耗费,各国诸侯就已经疲困不堪了。因此,合纵离散了,盟约解除了,争着割让地盘以侍奉秦国。这就使得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各国疲困的机会去制服它们,追逐败逃之敌,杀人上百万,尸体遍地;鲜血流成河,可以漂起盾牌。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控制了天下,切割诸侯土地,使得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入秦朝拜。王位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什么大事。

到了秦始皇,继承了六代先人留下来的功业,举起长鞭驾驭各国,吞并东周、西周,灭亡诸侯,登临皇帝之位,统一了整个天下,用刑罚残酷统治全国,声威震动四海。又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改设成桂林、象郡。百越的君长低着头,系上脖颈,把性命交付给秦国官吏。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戍守边防,驱赶匈奴使它后退七百多里,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六国之士不敢张弓报仇。于是废弃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毁了百家的书籍著作,对百姓实行愚民政策。拆毁名城,杀戮豪杰,收缴天下兵器,聚集到咸阳,销毁兵刃,熔化乐器,用它们做成十二尊铜人,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据守华山当作城墙,凭借黄河当作壕沟,上据万丈高城,下临无底深沟,以此作为坚固的屏障。有优秀的将领、强劲的弓弩把守着险关要塞,有忠信的大臣,又有精锐的部队,摆开了锐利武器,谁人能奈其何?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以为关中那样坚固,有如千里长的铜铸城墙,是子子孙孙作帝王的万世基业。

始皇死后,他的余威仍然震慑着风俗各异的边远地区。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绳子捆门枢的贫寒人家子弟,是个为人耕田的雇农,被征服役的戍卒,才能赶不上中等人,没有仲尼、墨翟的贤能,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出身于士卒行伍,起事于田间村野,带着疲劳涣散的士兵,领着几百人的徒众,转过身来攻打秦朝。砍下树枝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人像云彩一样地聚集成群,像回声一样响应起义,背负干粮,像影不离身一样跟随着他,山东地区的豪杰俊士于是同时起来诛灭了秦朝王族。

再说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削弱,雍州的土地、殽山和函谷关的坚固,仍然像以前一样。陈涉的地位,比不上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各国的国君那么尊贵,锄把和木棍,比不上钩戟、长矛那样锋利;被流放守边的徒众,比不上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略,也比不上先前六国的谋士。然而,成功失败各不相同,功业成就完全相反。假使让山东各国跟陈涉比比长短大小,量量权势实力,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然而,秦国凭着雍州那块小小的地盘,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的权力,攻取了八州,兼有了天下,使地位等级相同的六国诸侯都朝拜臣服,经历了一百多年。然而,后来秦统一了天下,以天下为家,以殽山和函谷关为宫殿,谁想到一个普通人带头发难,就使得秦之宗庙被毁,国家灭亡,皇子皇孙死在他人手中,让天下人耻笑,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义,夺取天下跟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像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现在,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它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当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这就是说,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丧服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没收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就归附了。如果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安居乐业,唯恐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有奸诈不轨的人,而民众没有背叛主上之心,图谋不轨的臣子也就无法掩饰他的奸诈,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却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已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连绵不断,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谓“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二世的错误。

襄公登位,在位十二年。开始建造西畤。葬在西垂。生了文公。

文公登位,住在西垂宫。在位五十年去世,葬在西垂。生了静公。

静公没有登位就死了。生了宪公。

宪公在位十二年。住在西新邑。死后葬在衙县。生了武公、德公、出子。

出子在位六年,住在西陵。庶长弗忌、威累和参父三人,率领刺客在鄙衍刺杀了出子,葬在衙县。武公登位。

武公在位二十年。住在平阳封宫。葬在宣阳聚东南。三个庶长受到应有的惩罚。德公继位。

德公在位二年。住在雍邑大郑宫。生了宣公、成公、缪公。葬在阳地。开始规定伏日,以抵御热毒邪气。

宣公在位十二年。住在阳宫。葬在阳地。开始记载闰月。

成公在位四年。住在雍邑的宫殿。葬在阳地。齐国攻打山戎、孤竹。

缪公在位三十九年。周天子为他称霸而致贺。葬在雍邑。缪公曾向宫殿的侍卫学习。生了康公。

康公在位十二年。住在雍邑高寝。葬在竘社。生了共公。

共公在位五年。住在雍邑高寝。葬在康公南面。生了桓公。

桓公在位二十七年。住在雍邑太寝。葬在义里丘的北边。生了景公。

景公在位四十年。住在雍邑高寝。葬在丘里南边。生了毕公。

毕公在位三十六年。葬在车里北边。生了夷公。

夷公没有登位。死后葬在左宫,生了惠公。

惠公在位十年。葬在车里。生了悼公。

悼公在位十五年。葬在僖公西面。在雍邑修筑城墙。生了剌龚公。

剌龚公在位三十四年。葬在入里。生了躁公、怀公。第十年,出现了彗星。

躁公在位十四年。住在受寝。葬在悼公南面。躁公元年,出现了慧星。

怀公从晋国回来。在位四年。葬在栎圉氏。生了灵公。大臣们包围怀公,怀公自杀。

肃灵公是昭子的儿子。住在泾阳。在位十年。葬在悼公西面,生了简公。

简公从晋国回来。在位十五年。葬在僖公西面。生了惠公。第七年,百官开始佩剑。

惠公在位十三年。葬在陵圉。生了出公。

出公在位二年。出公自杀。葬在雍邑。

献公在位二十三年。葬在嚣圉。生了孝公。

孝公在位二十四年。葬在弟圉。生了惠文王。孝公十三年开始建都咸阳。

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葬在公陵。生了悼武王。

悼武王在位四年。葬在永陵。

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葬在茝阳。生了孝文王。

孝文王在位一年。葬在寿陵。生了庄襄王。

庄襄王在位三年。葬在茝阳。生了始皇帝,吕不韦任相国。

献公登位第七年(前378),开始设立集市。第十年(前375),登记户口,五户相连共为一伍。

孝公登位第十六年(前346),这年桃树李树在冬天开了花。

惠文王十九岁登位。登位第二年(前336),开始实行用钱币。有个新生婴儿说:“秦国将称王。”

悼武王十九岁登位。登位第三年(前308),渭水变红了三天。

昭襄王十九岁登位。登位第四年(前303),开始开辟井田制下的田埂。

孝文王五十三岁登位。

庄襄王三十二岁登位。登位第二年(前248),夺取了太原地区。庄襄王元年(前249),宣布大赦,论列表彰先王功臣,施予恩惠,厚待骨肉至亲,对百姓施以惠泽。东周联合诸侯谋划攻秦,秦国派相国吕不韦征讨,东周全部纳入秦国。秦国不继绝东周的祭祀,把阳人聚一地赐给周君,让他供奉祖宗祭祀。

始皇在位三十七年,葬在郦邑。生了二世皇帝。始皇是十三岁登位的。

二世皇帝在位三年。葬在宜春苑。赵高任丞相,封安武侯。二世是十二岁登位的。

以上从秦襄王到秦二世,总共六百一十年。

汉孝明皇帝十七年(74)十月十五日,这一天是乙丑日,孝明皇帝向班固询问贾谊、司马迁论秦二世亡天下的得失,班固说:

周朝历数已经过去了,按照仁义来说子不能代替母(周为木德,汉为火德,木生火,所以周德为汉德之母。因此,汉不应接替周朝)。秦朝正处在中间的位置,吕政残暴凶虐。然而,他以一个十三岁的诸侯,而兼并天下,极其情志放纵私欲,却又养育着宗室亲族。在位三十七年间,军队无处不征伐,制作法律政令,传留给后代帝王。这大概是他得到圣人的神威和河神授予的具备帝王象征的图录,依据着主弓矢的狼、狐星的气魄,蹈践着主斩杀的参、伐星的威严,帮助秦王政驱除天下诸侯,一直到使他能够自称始皇帝。

始皇帝死后,胡亥非常愚蠢,郦山大墓尚未完工,又重新开始建筑阿房宫,以便完成从前的计划。还说:“凡是那些作为尊贵的君王而拥有天下的人,可以放纵意志极情享乐,大臣们竟然想要废弃先王所想干的事情。”杀了李斯、冯去疾,任用赵高。二世的这番话听起来让人多么痛心啊!如同长着人头而发出禽兽般的声音。如果不是帝王逞威,就不会让人们讨伐他。假若不是罪恶深重,他就不会身败灭亡。等到他大好的河山保留不住,残暴凶虐又加速了他灭亡的期限。尽管他所据守的是易守难攻山川形势便利的王国,仍然不可能得到保存。

子婴越分得到了王位,戴着玉饰的王冠,佩着系有华美的丝带的御玺,乘坐着裹涂黄色的帝王车驾,由百司官吏扈从着,拜谒先代七世祖庙。一位小人登临不合他身份的地位,没有不是神思不定心中无主,整天苟且偷安。只是他能够图谋长远排除顾虑,父子一起计议策划,就近在室中捕获赵高,终诛杀了奸臣,为被害死的二世皇帝诛伐了贼逆。赵高被处死以后,亲戚宾客还没有来得及慰劳完,饮食还没有来得及下咽,酒还没来得及沾唇,楚国的军队已屠戮了关中,上天的真命天子已飞临霸上。于是,子婴只得坐着素车,脖颈上系着绳子,捧着皇帝的符信御玺,来投降于应该称帝的人,如同当年郑伯手持茅旌和鸾刀投降一样,楚庄王撤退七里。河堤溃决不可能重新堵上,鱼已烂了不可能再度复原。贾谊、司马迁说:“假如当时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干,仅得到中等才能臣子的辅佐,尽管山东地区大乱,秦国原有的土地也可能保全,宗庙的祭祀也不应该断绝。”秦国的衰败是一代代积累造成,天下就像土崩瓦解一般,即使有像周公旦一样的才能,也还是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干,因为秦国投降灭亡而责怪即位才几天的子婴,这是一个错误啊!世俗人传说是秦始皇兴起的罪恶,是胡亥将这种罪恶发展到顶点,这话是很合乎道理的。贾谊、司马迁又责备子婴无能,说秦国原有的土地可以保全,这就是所谓不通时变的话了。纪季把纪国的酅邑送给齐国来换取附庸的地位而能保存宗庙社稷,《春秋》赞美他而不直书其名。我读《秦本纪》,读至子婴车裂赵高的时候,没有一次不佩服他的果断,怜惜他的心志。可以说,子婴具备了讨逆报仇、死而殉国的死生大义。 1AXEVA3oGXfg1wj2SWYN/CiH+2doZLrUvp5LMgC0X3F3dgLSdGh3g8l0e2u48n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