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卷◎

殷本纪第三

殷本来叫作商。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始祖契大约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到前17世纪或前16世纪,商族逐渐强大,商汤发动了灭夏战争。夏亡,商朝正式建立,定都于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大约到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直至商纣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一般称之为殷。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

《殷本纪》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描画了一幅商部族兴起,商王朝由建立直至灭亡的宏伟图卷。

在殷王朝统治的约六百年中,几经兴衰,而成汤的兴起,盘庚、武丁的中兴,以及纣的灭亡,则是殷朝历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个最重大的事件。司马迁饱含热情地歌颂了成汤、盘庚、武丁等贤君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的政治业绩,又无情地贬抑了殷纣的刚愎自用、拒谏饰非、荒淫无度、迫害贤良、残害百姓等。一个王朝的历史,历经十七代三十王(太丁早死不在内),而司马迁只抓住这几个典型关节,泼墨重彩,而其他则一带而过,使得全篇虚实相映,详略有当。

在刻画人物方面,司马迁抓住了能凸显人物个性的几个典型事例,加以叙述、描写,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又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如成汤祝网、太甲思过、武丁得说等,就把各位贤君修行德政的宽厚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纣的描写,几乎完全以叙述的口吻,一件一件地罗列史实,再加上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映衬,一个暴君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成为一个千古流传的暴君典型。

【原文】

殷契 [1] ,母曰简狄 [2] ,有娀氏 [3] 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 [4] 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 [5] ,汝为司徒 [6] 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 [7] ,赐姓子氏 [8] 。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 [9]

【注释】

[1] 殷:地名。今河南省安阳市。商朝曾迁都于此,故又称殷商。契(xiè):字或作“偰”,又作“卨”,殷商的始祖,故又称殷契。

[2] 简狄:旧本作“简易”。古“易”“狄”音通。

[3] 有娀氏:部族名。住地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一带。

[4] 玄鸟:燕子。契的诞生情况,是一段神话。它反映了远古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情况;还和图腾崇拜有关。

[5] 五品:五种伦理关系,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品:秩。训:《尚书》作“逊”,通“顺”。

[6] 司徒:管教化的官。

[7] 商:地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

[8] 子氏:因玄鸟所生子而赐氏。

[9] 平:治,安定。

【原文】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 [1] 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 [2] 立。曹圉卒,子冥 [3] 立。冥卒,子振 [4] 立。振卒,子微 [5] 立。微卒,子报丁 [6] 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 [7] 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8]

【注释】

[1] 相土:商代有名先公。

[2] 曹圉:《世本》作“粮圉”。

[3] 冥:曾担任司空。

[4] 振:《世本》作“核”。甲骨文中称“王亥”。

[5] 微:庙号上甲,故又称上甲微。

[6] 报丁:近人考证,微之子应为“报乙”,报丁为报丙之子。

[7] 主壬:近人考证应为示壬。主癸应为示癸。

[8] 汤:天乙的谥号。《谥法》:“除虐去残曰汤。”汤取得天下前,商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王恒(王亥弟)——上甲微(王亥子)——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天乙(汤)。

【原文】

成汤 [1] ,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 [2] ,从先王 [3] 居,作《帝诰》 [4]

【注释】

[1] 成汤:“成汤”二字专提,表示下文专记成汤时代的大事。

[2] 亳(bó):指南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

[3] 先王:指帝喾。

[4] 《帝诰》:今亡佚。

【原文】

汤征诸侯 [1] 。葛 [2] 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 [3] 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 [4] 。君国子民 [5] ,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 [6] 。”作《汤征》。

【注释】

[1] 汤征诸侯:言汤在夏代为方伯,有征伐邻近诸侯国的大权。

[2] 葛:国名。在今河南省睢县北。《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曾叙述此事。

[3] 伊尹:汤的大臣。

[4] 明哉!言能听,道乃进:或断句为“明哉言!能听,道乃进。”按第一种断句,“言”指臣下的话;按第二种断句,“言”指汤上面讲的话。

[5] 君国:作国家的君主,治理国家。子民:以民为子,爱护百姓。

[6] 汝:指葛伯。不能敬命:即“不祀”,对山川神祇宗庙不按时祭祀(古代把祭祀看作国家大事)。殛(jí):诛罚。攸赦:赦免。攸,所,助词。

【原文】

伊尹名阿衡 [1] 。阿衡欲奸 [2] 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 [3] ,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 [4] 。或曰:伊尹处士 [5] ,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 [6] 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 [7] ,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 [8] ,作《女鸠》《女房》 [9]

【注释】

[1] 阿衡:有人认为伊尹名挚;阿衡是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2] 奸:通“干”,求见。

[3] 有莘(shēn)氏:部族名。其地在河南开封市祥符区东南陈留镇。一说在今山东省曹县北。媵(yìnɡ)臣:古代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人(奴婢)。汤的妃子是有莘氏的女儿,所以伊尹自愿作陪嫁的男仆以便见汤。

[4] 鼎:古代烹饪的器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鼎也作礼器或传国重器。这几句是说伊尹背着鼎俎,用烹调的滋味比喻施政方法,使汤了解王道(行仁政)。

[5] 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当官的人。

[6] 素王:此处指远古帝王。九主:作为不同的九类君主,即法君(行法的君主)、专君(专权独断的君主)、授君(授政给臣下的君主)、劳君(为天下勤劳的君主)、等君(分封功臣平均禄赏的君主)、寄君(崩溃在即的君主)、破君(国破身亡的君主)、国君(不详,或以为“国”乃“固”字之讹,指依靠坚固城池而不修德的君主)、三岁社君(年幼即位的君主)。

[7] 丑有夏:认为有夏的政治丑恶。

[8] 女鸠、女房:汤的两位忠臣。

[9] 《女鸠》《女房》:已失传。《女房》亦作《汝方》。

【原文】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 [1] ,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 [2] 禽兽。”

【注释】

[1] 左:向左逃跑。右:向右逃跑。不用命:不听从命令。

[2] 及:推及。

【原文】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 [1] 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 [2] 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 [3] ,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 [4] ,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5] 。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 [6] 。’女其曰:‘有罪,其奈何 [7] ?’夏王率止众力 [8] ,率夺 [9] 夏国。有众率怠 [10] 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 [11] ,予其大理 [12] 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 [13] 。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 [14] 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 [15] ,作《汤誓》。于是汤曰:“吾甚武 [16] 。”号曰武王。

【注释】

[1] 昆吾氏:部族名。住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一带,或曰在许昌市建安区一带。

[2] 把:握住。钺(yuè):圆口大斧。

[3] 格:叹词,相当于“喂”“来”之类。众庶:众人。

[4] 匪:非;不是。台(yí):我。小子:自己的谦称。

[5] 维:《尚书·汤誓》作“惟”,通“虽”。正:通“征”,征讨。这句是说殷民虽对出兵讨夏有怨言,但汤以上帝命令的执行者自居。

[6] 恤:怜悯;爱护。割:古通“害”,大也。“割政”即发动大征战。“割政”也可解释为害损政事。这一句有两种解释:一说君指汤,参加战争的民众认为汤不爱护他们,侵夺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一说君指夏桀,指夏桀残害人民,使人民不能从事生产。

[7] 其:可能,将要。其奈何:夏桀的罪行如何办?这句是汤代民众设问。

[8] 率止众力:耗尽民众的力量。“率”,通“聿”,助词。止:绝,竭。

[9] 夺:剥夺;掠夺。

[10] 怠:懒惰;怠工。

[11] 尚:语气副词,表示希望。及:跟从。予一人:成汤自谦之词。致天之罚:努力执行上天对夏桀的惩罚。

[12] 理:《尚书》作“赉”。赏赐。

[13] 食言:说了不算数。

[14] 帑:通“孥”。妻子和儿女。这里用如动词,惩罚家属如充当奴婢之类。僇:通“戮”,杀。自“汤曰,格女庶众”至此,摘自《尚书·汤誓》。

[15] 令师:疑为传令官。甲骨文、金文未见有此官名。

[16] 武:勇武,能平定反乱。

【原文】

桀败于有娀之虚 [1] ,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 [2] 。汤遂伐三 alt [3] ,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 [4]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 [5] ,不可,作《夏社》 [6] 。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注释】

[1] 虚:通“墟”,旧址。

[2] 鸣条:在今山西省夏县(古安邑)西北。败绩:大败。

[3] alt (zōnɡ):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北。

[4] 俘:缴获。厥:其。义伯、仲伯:汤的两个臣子。义伯,《尚书·汤誓》作“谊伯”。《典宝》:已亡佚。

[5] 迁其社:搬掉夏朝的神社。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

[6] 《夏社》:已亡佚。

【原文】

汤归至于泰卷陶 [1] ,中垒 [2] 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 [3] :“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 [4] 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 [5] 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 [6] 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 [7] ,有状 [8] 。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 [9] ,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 [10] ,咎单作《明居》 [11]

【注释】

[1] 泰卷陶:即定陶。或说,“陶”字是衍文,“泰卷”即“大坰”(jiōnɡ),是由定陶还亳途中所经过的一个地方,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2] 中垒:《尚书》作“仲虺”(huǐ)。垒:《正字通》古“雷”字。

[3] 《汤诰》:古文《尚书》篇名。今本内容与《史记》此处所引不一致。

[4] 乃:你的,你们的。

[5] 为:修治。或认为应作“南为江,北为济,东为淮,西为河”。渎(dú):大河。

[6] 三公:指禹、皋陶、后稷。

[7] 帝:上帝。予:与;赞助。

[8] 有状:有样子;有先例。

[9] 毋之在国:不允许前往你们所在的国家。意思是不准许再做诸侯。

[10] 《咸有一德》:古文《尚书》篇名,作于伊尹归政于太甲之后,与《史记》记载不合。

[11] 咎单:汤的司空(官名)。司空即司工,主管土木工程。

【原文】

汤乃改正朔 [1] ,易服色,上白 [2] ,朝会以昼。

【注释】

[1] 改正朔:改变历法。正朔:新年的第一天(正,第一月;朔,第一日)。

[2] 易服色:改变器物(包括车马、祭祀用的牲畜、官员服饰等)所崇尚的颜色。上白:崇尚白色。夏代崇尚黑色,殷代崇尚白色,周代崇尚赤色。

【原文】

汤崩 [1]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2] 。太甲,成汤適 [3] 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注释】

[1] 《帝王世纪》:“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汤冢,或云在济阴亳县(今亳州市谯城区);或云在偃师市。

[2] 《尚书·伊训》:“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没有提到外丙、中壬。

[3] 適:通“嫡”,正宫妻子所生的儿子。太丁为汤適子,太甲为太丁適子。

【原文】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 [1] 。三年,伊尹摄 [2] 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注释】

[1] 桐宫:离宫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五里汤冢附近。

[2] 摄:暂时代理。

【原文】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 [1] 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 [2] ,褒帝太甲,称太宗。

【注释】

[1] 反:通“返”,归。

[2] 古文《尚书》有《太甲》上中下三篇。

【原文】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 [1] ,咎单遂训 [2] 伊尹事,作《沃丁》。

【注释】

[1] 河南省偃师市西北八里有伊尹墓。

[2] 训:训导,告诫别人。

【原文】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弟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 [1] 为相。亳有祥,桑榖 [2] 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 [3] 。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 [4] 。伊陟赞言于巫咸 [5] 。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 [6] 。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注释】

[1] 伊陟:伊尹的儿子。

[2] 祥:本指吉凶征兆,这里指不祥之兆,有怪异的意思。榖(ɡǔ):楮(chǔ)树。

[3] 妖不胜德:古代相信天人感应的学说,认为自然现象与政治有关,君主有德行便可消除怪异的自然现象。

[4] 去:离开,消失。

[5] 巫咸:大臣名。

[6] 《咸艾(yì)》:一作《咸荤》,与《太戊》《原命》今并亡佚。

【原文】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 [1] ,河亶甲居相 [2] 。祖乙迁于邢 [3] 。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 [4] 。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注释】

[1] 隞(áo):亦作“嚣”。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境内。

[2] 相:地名。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南。

[3] 邢:通“耿”,在今山西河津市。一说邢即今河北邢台。

[4] 《仲丁》:篇名。当时已残缺不全,今已亡佚。具:完整。

【原文】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 [1] 。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注释】

[1] 甲:《世本》作“开甲”。

【原文】

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 [1] 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 [2] 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注释】

[1] 更:交替,连续。

[2] 比:接连。

【原文】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 [1] ,无定处。殷民咨,胥 [2] 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 [3] :“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注释】

[1] 五迁:指汤至盘庚前后迁都五次。《正义》:“汤自南亳迁西亳,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相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竹书纪年》:“盘庚即位,自奄(今山东省曲阜市)迁于北蒙(今河南省安阳市),曰殷。”据考古发现,殷墟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竹书纪年》所记为是。

[2] 咨:叹息;忧虑。胥:相。

[3] 盘庚的告谕便是《尚书》中的《盘庚》上中下三篇。

【原文】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 [1] 。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注释】

[1] 《史记》以百姓思念而作《盘庚》,与《尚书·盘庚》记载不合。《尚书》云:“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

【原文】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 [1] ,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 [2] 。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 [3] 之野,得说于傅险 [4] 中。是时,说为胥靡 [5] ,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注释】

[1] 冢宰:相当于后来的首相。

[2] 说(yuè):人名。

[3] 百工:百官。营求:设法寻求。

[4] 傅险:地名。一作“傅岩”。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

[5] 胥靡:犯法服劳役的犯人。

【原文】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 [1] 。武丁惧。祖己 [2] 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 [3] ,降年 [4] 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 [5] 。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 [6] ,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 [7] ;常祀毋礼于弃道 [8] 。”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注释】

[1] 雉:野鸡。呴:通“雊(ɡòu)”,野鸡叫。

[2] 祖己:大臣名。

[3] 天监下:上天监视下民。典厥义:以他们的道义作标准。厥:其他的。

[4] 降年:上天赐给人的年岁(寿命)。

[5] 夭民:使人的寿命夭折。中绝其命:人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断送寿命。

[6] 若:顺从;遵循。听罪:承认自己的罪过。附命正厥德:上天降下妖孽为符信,谴告他要纠正他的德行。附,《尚书》作“孚”,符信。

[7] 嗣敬民:尽力为民众办事。嗣,通“司”,主。罔非天继:“罔非继天”的宾语前置式,意即给民众办事,没有不是继承天意的。

[8] 常祀毋礼于弃道:祭祀有常规,不要信奉应该抛弃的方法。

【原文】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1]

【注释】

[1] 《高宗肜日》及《训》:都是《尚书》篇名。《尚书·高宗肜日》:“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内容是祖己在高宗生前对高宗的规劝。肜(rónɡ),殷祭名。

【原文】

帝祖庚崩,帝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

帝甲崩,子帝廪辛 [1] 立。帝廪辛崩,弟庚丁 [2] 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3]

【注释】

[1] 廪辛:或作“冯辛”。

[2] 庚丁:甲骨文作“康且(祖)丁”或“康丁”,庚为康之误。

[3] 河北:指黄河以北的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原文】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 [1] ,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 [2] 。天神不胜,乃僇辱 [3] 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 [4] ,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注释】

[1] 偶人:土木等制成的人像。偶,有相像的意思。

[2] 博: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行:通“衡”,评判。

[3] 僇(lù):通“戮”,杀害。辱:污辱。

[4] 卬:通“仰”。

【原文】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 [1] ,启母贱,不得嗣 [2]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3]

【注释】

[1] 微:启的封地名。在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东。子:爵位。启:名。

[2] 贱:地位低,不是正妻。嗣:继位。

[3] 纣(zhòu):《谥法》“残义损善曰纣”。

【原文】

帝纣资辨 [1] 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 [2] 猛兽;知足以距谏 [3] ,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 [4] ,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 [5] 于妇人。爱妲己 [6] ,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7]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 [8] 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 [9] 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 [10] 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注释】

[1] 资:资质;天生的才能。辨:通“辩”,口才好。

[2] 格:格斗。

[3] 知:通“智”。距:通“拒”。

[4] 矜:夸耀。声:声名。

[5] 嬖(bì):宠爱。

[6] 妲(dá)己:有苏氏的女儿,姓己名妲。

[7] 师涓:名涓的乐官。北里:一种放荡的舞蹈。或以为北里即北鄙,朝歌北边的鄙野。靡(mǐ)靡之乐:颓废的音乐。

[8] 鹿台:在朝歌城中筑的高坛。钜桥:仓名。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

[9] 仞:通“牣(rèn)”,满。

[10] 沙丘:地名,在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太平台。纣当时到处修筑离宫别墅。苑(yuàn):养禽兽、植花木以供帝王游乐的场所。蜚:通“飞”。

【原文】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1]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2] 。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 [3] 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 [4] 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5] 。西伯之臣闳夭 [6] 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 [7] ,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 [8] 。而用费中 [9] 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 [10] 。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注释】

[1] 辟:法。炮烙之法:一种残酷刑罚。

[2] 九侯:一作“鬼侯”。鄂侯:一作“邘(yú)侯”。三公:辅助天子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3] 憙:通“喜”。醢(hǎi):肉酱,这里用如动词。

[4] 脯(fǔ):干肉。这里用如动词。

[5] 崇侯虎:纣的诸侯。羑里:一作“牖里”。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

[6] 闳(hónɡ)夭:人名。周文王大臣。

[7] 洛西之地:洛河(指陕西渭水的支流洛河)西岸的一片土地,包括坊州(今黄陵县)等地。

[8] 西伯:管理西方各诸侯国的方伯。

[9] 费中:一作“费仲”,人名。

[10] 恶来:人名。

【原文】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 [1] 。王子比干谏 [2] ,弗听。商容 [3] 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 [4] ,灭之,纣之臣祖伊 [5] 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 [6] ,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 [7] 。不虞知天性 [8] ,不迪率典 [9] ,今我民罔不欲丧 [10] ,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 [11] 不至?’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 [12] 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 [13] ,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注释】

[1] 滋:更加。稍:逐渐。权重:权势威力。

[2] 比干:纣的庶兄(一说为叔父)。他与微子、箕子合称殷之“三仁”。

[3] 商容:人名。

[4] 饥:一作“阢”,又作“耆”,忠于纣的诸侯国。见《尚书·西伯戡黎》。黎:在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一说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

[5] 祖伊:贤臣祖己的后代。

[6] 讫:终止。假人:至人,眼光敏锐的人。假,通“格”,至。元龟:占卜用的大龟壳。

[7] 不有安食:指纣的行为使得大家都不能安心吃饭。旧说指宗庙之神不能安食。

[8] 不虞知天性:指纣不考虑和不了解天意。

[9] 不迪率典:不遵循常法。迪,句中助词。

[10] 罔不欲丧:没有谁不想让纣灭亡。

[11] 降威:降下惩罚。大命:指适宜作王的人。曷、胡:何,为什么。

[12] 有命在天:指纣以天子自居,不顾百姓的怨恨。

[13] 盟津:又称孟津。黄河的重要渡口。

【原文】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 [1] 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2] 。”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 [3] 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 [4] 。甲子日 [5] ,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 [6] 。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 [7] 。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 [8] 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 [9] 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 [10] 为诸侯,属周。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11]

【注释】

[1] 大师、少师:辅佐天子的大臣。大通“太”。

[2] 争:通“诤”,劝谏。

[3] 详:通“佯”,假装。

[4] 牧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南郊。邑外为郊,郊外为牧,牧外为野。

[5] 甲子日:旧注为周历二月四日。

[6] 大白旗:太白旗;古时行军指挥用的大旗。白:或说通“帛”,白旗即帛旗。

[7] 封:聚土筑坟。表:表彰。商容之闾:商容居住的里巷。

[8] 武庚:字禄父,殷纣的儿子。续:继承。

[9] 贬:降低。夏代、商代的天子本来都称帝,后世认为他们赶不上“五帝”,降低称号为王。夏禹、商汤、周文王称为“三王”(或包括周武王)。

[10] 殷后:指武庚。

[11] 参见《周本纪》《管蔡世家》《宋微子世家》。

【原文】

太史公曰:余以《颂》 [1] 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 [2] 。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3] 。孔子曰:“殷路 [4] 车为善,而色尚白。”

【注释】

[1] 颂:指《诗经》中的《商颂》。

[2] 《书》:指《尚书》。《诗》:指《诗经》。

[3] 《世本》没有稚氏,而有时氏、萧氏、黎氏;“北殷氏”作“髦氏”。

[4] 路:车名。按:商代从汤到纣,共十七代三十王(太丁早死不在内),其中兄死弟继位的十四王。《竹书纪年》说共四百九十六年,《三统历》说六百二十九年,具体年代难以查考。

【译文】

殷家的始祖契,母亲名叫简狄,是有娀氏部落的女子,当了喾帝的第二个妃子。简狄等三个人有一次到河川中去洗浴,看见燕子掉下一个蛋。简狄捡起来吞食了,就这样,她怀了孕而生下契。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于是命令契说:“现在老百姓们不相亲爱,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五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司徒,认真地施行五伦教育。施行五伦教育,要本着宽厚的原则。”契被封在商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功业昭著,百姓因而得以安定。

契死之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死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死后,儿子曹圉继位。曹圉死后,儿子冥继位。冥死后,儿子振继位。振死后,儿子微继位。微死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死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死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死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死后,儿子天乙继位。这就是成汤。

成汤,从契到汤,经过十四代,有八次迁徙国都。汤开始就定居南亳,这是追忆先王喾帝曾把这里做过国都才迁来的。为向帝喾报告来定居这件事,成汤就写了《帝诰》。

成汤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首先征讨他。成汤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伊尹说:“英明啊!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汤对葛伯说:“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们,概不宽赦。”于是,写下《汤征》,记载了征葛的情况。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见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道。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因为看到夏桀无道,十分憎恶,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从北门进城时,遇见了商汤的贤臣女鸠和女房,于是写下《女鸠》《女房》,述说他离开夏桀重回商都时的心情。

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就在这个时候,夏桀却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还有诸侯昆吾氏也起来作乱。商汤于是举兵,率领诸侯,由伊尹跟随。商汤亲自握着大斧指挥,先去讨伐昆吾,转而又去讨伐夏桀。商汤说:“来,你们众人,到这儿来,都仔细听着我的话: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现在,你们众人说:‘我们的国君不体恤我们,抛开我们的农事不管,却要去征伐打仗。’你们或许还会问:‘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夏桀君臣推行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都在怠工,不与他合作。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来奉行上天降下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如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概不宽赦!”商汤把这些话告诉传令长官,写下了《汤誓》。当时,商汤曾说“我很勇武”,因此号称武王。

夏桀在有娀氏旧地被打败,奔逃到鸣条,夏军就全军崩溃了。商汤乘胜追击,进攻忠于夏桀的三 alt ,缴获了他们的宝器、珠玉。义伯、仲伯二臣写下了《典宝》,因为这是国家的固定财宝。商汤灭夏之后,想换掉夏的社神。可是,社神是远古共工氏之子句龙,能平水土,还没有谁比得上他,所以没有换成。于是,写下《夏社》,说明夏社不可换的道理。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自此,诸侯全都听命归服了。商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

成汤班师回朝,途经泰卷时,中垒作了朝廷的诰命。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回到国都亳,作《汤诰》号令诸侯。《汤诰》这样记载:“三月,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面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又说:‘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君臣都应该有纯一的品德。咎单作了《明居》,讲的是民众应该遵守的法则。

商汤临政之后,修改了历法,把夏历的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

商汤逝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立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就是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汤王的法度,败坏了德业。因此,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道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宗逝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世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太庚帝。太庚逝世,儿子小甲即位;小甲帝逝世,弟弟雍已即位,这就是雍已帝。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国势已经衰弱,有的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雍已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一夜之间就长得非常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树就枯死而消失了。伊陟把这些话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咸艾》《太戊》,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颂扬了太戊帝的从谏修德。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之命。就这样,殷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因此,称太戊帝为中宗。

中宗逝世,儿子中丁继位。中丁帝迁都于隞。后来,河亶甲定都于相,祖乙又迁至邢。中丁帝逝世,他的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外壬帝。这些曾有《仲丁》加以记载,但现已残佚不存。外壬帝逝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河亶甲帝。河亶甲时,殷朝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逝世,他的儿子祖乙即位。祖乙帝即位后,殷又兴盛起来,巫咸被任以重职。

祖乙逝世,他的儿子祖辛帝即位。祖辛帝逝世,他的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沃甲帝。沃甲逝世,立沃甲之兄祖辛的儿子祖丁,这就是祖丁帝。祖丁逝世,立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这就是南庚帝。南庚帝逝世,立祖丁帝的儿子阳甲,这就是阳甲帝。阳甲帝在位的时候,殷的国势衰弱了。

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

阳甲帝逝世,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即位时,殷朝已在黄河以北的奄地定都。盘庚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的亳定都,又回到成汤的故居。因为自汤到盘庚,这已是第五次迁移了,一直没有固定国都,所以殷朝的民众一个个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盘庚见此情况,就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天下,他们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则应该遵循。如果我们舍弃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这样,最后才渡过黄河,南迁到亳,修缮了成汤的故宫,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了。

盘庚帝逝世,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小辛帝。小辛在位时,殷又衰弱了。百姓们思念盘庚,于是写下了《盘庚》三篇。小辛帝逝世以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小乙帝。

小乙帝逝世,他的儿子武丁即位。武丁帝即位后,想复兴殷朝,但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佑大臣。于是,武丁三年不发表政见,政事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白天,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像是那圣人。于是,派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说。这时候,说正服刑役,在傅险修路。百官把说带来让武丁看,武丁说正是这个人。找到说之后,武丁和他交谈,发现果真是位贤圣之人,就举用他担任国相,殷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因而用傅险这个地名来作说的姓,管他叫傅说。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来登在鼎耳上鸣叫,武丁为此惊惧不安。祖己说:“大王不必担忧,先办好政事。”祖己进一步开导武丁说:“上天监察下民是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上天赐给人的寿运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大王您继承王位,努力办好民众的事,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还要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举行各种礼仪!”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修行德政,全国上下都高兴,殷朝的国势又兴盛了。

武丁帝逝世,他的儿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象征吉凶的野鸡出现而行德政,给他立庙,称为高宗,写下了《高宗肜日》和《高宗之训》。

祖庚帝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甲帝。甲帝淫乱,殷朝再度衰落。

甲帝逝世,他的儿子廪辛即位。廪辛逝世,他的弟弟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庚丁逝世,他的儿子武乙即位。这时,殷都又从亳迁到了黄河以北。

武乙暴虐无道,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它为天神,跟它下棋赌输赢,让旁人替它下子。如果天神输了,就侮辱它。又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面盛满血,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天空中突然打雷,武乙被雷击死。武乙死后,他的儿子太丁帝即位。太丁帝逝世,他的儿子乙帝即位,乙帝即位时,殷朝更加衰落了。

乙帝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因而启不能继承帝位。乙帝的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王后,因而辛被立为继承人。乙帝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力气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作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作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作炮烙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淫荡,纣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西伯的僚臣闳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烙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一来,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就是西伯。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从纣王那里离开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西伯昌死后,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纣更加淫乱暴虐永无休止。微子多次进谏还是无用,于是和太师、少师一起谋划,就离去了。比干说:“做一个国王的臣子,不能不用死来谏诤。”比干就极力去向纣进谏。纣发怒说:“我听说圣贤的人心脏有七个孔。”就剖开比干的胸部,挖出心脏来看看。箕子恐惧,于是假装癫狂做奴隶,纣又把他囚起来。殷的太师、少师就抱着他们所用的祭器和乐器逃奔到了周。周武王在这种形势下,便率领四方诸侯讨伐纣。纣也发动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甲子这一天,纣的军队失败。纣逃跑进入王宫,登上鹿台,穿上用宝玉装饰缝制的衣服,跳到火中自焚而死。周武王就斩下纣王的头,把它悬挂在太白旗杆上。杀死妲己。把箕子释放出来,聚土重筑比干的坟墓,在商容居住过的里巷对他进行表彰。分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来继续殷家的祭祀,令他们执行盘庚时代的政令规范。殷地的百姓非常喜悦。于是,周武王就做了天子。由于后世贬低帝的称号,改变称号叫作王。封殷的后代为诸侯国,隶属于周。

周武王逝世,武庚和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一起举行叛乱,成王命令周公把他们诛杀,再在宋地立微子的家族,来延续殷家的后代。

太史公说:“我根据《诗经》中《颂》部分的文献依次记述契的事情,从成汤以后,材料就是采自《尚书》《诗经》。契是子姓,他的后代分封,用封地的国名作姓,这就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说过,殷人的路车最好,但殷在颜色方面是崇尚白色。” f7aUAWdTef2LWK76dWOH1bUz/uwdNVsA+XsyQ/XIo2IU3qSY1USsf5sRKgH67A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