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卷

孝武本纪 第十二

这篇本纪是后人截取《史记·封禅书》并在开头补写六十字而成,以补所缺的《史记·今上本纪》。这段文字记载了汉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间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活动。

这篇本纪中以汉武帝为中心,围绕在他周围的是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和公孙卿等方士。作者对这些方士以方术行骗的描述极为生动曲折,从而深刻地讽刺了武帝希冀鬼神赐福、追求长生不老的荒诞和愚昧。这些方士或以魔术手法炫人眼目,或以动听言辞故弄玄虚;而武帝对方士却是深信不疑,或尊之礼之,或封之赏之,并且言听计从;而结局却是方术无一灵验。武帝屡屡受骗,却始终不能醒悟自拔,仍然执着地“羁靡弗绝,冀遇其真”。这些描述不仅嘲讽了方士的伪诈和武帝的愚昧,也揭示了方士行骗能够得逞于一时,正是武帝对鬼神方术的耽迷给他们创造了条件。

这篇本纪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中,表现一种冷峻的风格和犀利深刻的效果,体现了作者对汉武的滥祭淫祀的不满和卓越的讽刺艺术才能。作者有时是直书方士之伪。如李少君“匿其年及所生长……”,齐人少翁“乃为帛书以饭牛,详弗知也……”,栾大“敢为大言,处之不疑”等。有时旁衬一笔,以倾慕暴贵、纷起效尤者的丑态暗刺武帝之愚。如“大见数月,佩六印,贵振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又如“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等。

【原文】

孝武皇帝 [1] 者,孝景 [2] 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 [3] 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 [4] 王,以胶东王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注释】

[1] 孝武皇帝(前156—前87):名彻。景帝之子。前141至前87年在位。他继承文、景之业,对内实行经济统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用兵,进击匈奴,开拓疆土。尊儒术,倡仁义,黜百家,建太学,置五经博士。在位期间,为西汉一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极盛时期。

[2] 孝景(前188—前141):即景帝刘启。文帝之子。前157—前141年在位。他继文帝之后,继续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重农抑商,兴办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3] 胶东:封国名。辖今山东半岛中部地区,都城在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

[4] 栗太子:即景帝之子刘荣,为栗姬所生。后因罪自杀。临江:封国名。辖今湖北省西南部地区,都城在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原文】

元年 [1] ,汉兴已六十余岁 [2] 矣,天下乂安 [3] ,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 [4] 也。而上乡儒术 [5] ,招贤良 [6] ,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 [7] ,欲议古立明堂 [8] 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 [9] 。会窦太后 [10] 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 [11] ,召案 [12] 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注释】

[1] 元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2] 六十余岁:指从汉高祖刘邦前202年称帝,到这时已六十多年。

[3] 乂(yì)安:太平无事。

[4] 荐绅:同“缙绅”“搢绅”。指将笏(hù)插在官服的大带与革带之间,是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后用作官宦的代称。封禅(shàn):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秦始皇嬴政曾登泰山封禅,此后的历代王朝也都以此作为国家大典。改正度:改换正朔(一年和一月的开始,即一年的正月初一)和服色等制度。古时改朝换代,新即位的帝王为了表示“应天承运”,改故用新,必须重新确定正朔等制度。

[5] 上:指君主。乡:通“向”,倾向,引申为崇尚。儒术:儒家的学术。

[6] 贤良:又称“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为了询访政治得失,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中选者则授予官职。

[7] 赵绾(wǎn):代(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人,当时任御史大夫。王臧: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当时任郎中令。公卿:三公、九卿的统称。

[8]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后来宫室渐备时,另在近郊东南面建明堂,以存古制。

[9] “草巡狩”句:草拟的巡狩、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等计划没有实现。巡狩,指皇帝出巡,视察诸侯所守的封地,一般每五年一次。

[10] 窦太后:文帝的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是武帝的祖母。

[11] 微:暗中察访。奸利事:指以非法手段谋取私利,如贪污受贿等情事。

[12] 召案:传讯审查定罪。案,通“按”,拷问。

【原文】

后六年 [1] ,窦太后崩。其明年,上征文学之士公孙弘 [2] 等。

【注释】

[1] 后六年:指建元六年,即前135年。

[2] 公孙弘(前200—前121):菑川薛(今山东省寿光市南)人。狱吏出身,学《春秋》杂说,武帝初征为博士。

【原文】

明年,上初至雍 [1] ,郊见五畤 [2] 。后常三岁一郊 [3] 。是时上求神君 [4] ,舍之上林中蹏氏观 [5] 。神君者,长陵 [6] 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 [7] 。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 [8] 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注释】

[1] 雍: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2] 郊:古代祭礼之一。即在郊外祭祀天地。五畤(zhì):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五个固定处所。地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3] 三岁一郊:即三年中头年祭天,次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畴,每三年轮到一次。

[4] 神君:古代对神灵的敬称,这里指长陵女子。

[5] 上林:苑名。秦时所建,武帝时加以扩大,周围达两百多里,内有离宫、馆、观七十多座。苑中放养各种禽兽,供皇帝春秋时打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鄠邑区及周至县界。蹏氏观(ɡuàn):庙宇名。在上林苑中。

[6] 长陵:县名。汉高帝陵墓所在,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7] 先后:古代兄弟的妻子之间相称为“先后”,相当于“妯娌”。宛(yuān)若:人名。

[8] 平原君:武帝的外祖母,叫臧儿。

【原文】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 [1] 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 [2] 。匿其年及所生长 [3] ,常自谓七十,能使物 [4] ,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 [5] 馈遗之,常余金钱帛衣食。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 [6] ,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 [7] 之。少君资 [8] 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9] 。尝从武安侯 [10] 饮,坐中有年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 [11] 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 [12] 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

【注释】

[1] 是时:这时;当时。而:助词。祠灶:祭祀灶神以求安。谷道:种谷得金的道术。一说不吃粮食而能生活,是长生不老的方术。却老:防止衰老,延长寿命。方:方术;道术。

[2] 深泽侯:赵胡。他继承祖爵为深泽侯。主方:主管方术医药之事。

[3] 匿:隐瞒。生长:指生平履历等。

[4] 使物:驱使鬼神或使用药物。

[5] 更:连续;纷纷。

[6] 治:管理;经营。饶给:富裕。

[7] 事:侍奉。

[8] 资:资质,指人的天资禀赋。

[9] 巧发奇中(zhònɡ):能用巧言猜中。

[10] 武安侯:田蚡(fén)。长陵人。景帝王皇后的弟弟。武帝时封武安侯,拜太尉,后迁丞相。

[11] 大父:祖父。游射:出游射猎。

[12] 已而:随即。案:通“按”,查验。

【原文】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 [1] ,致物而丹沙 [2] 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 [3] 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 [4] 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 [5] ,食臣枣 [6] ,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 [7] 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 [8] 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 [9] 为黄金矣。

【注释】

[1] 致物:指招来鬼神。

[2] 丹沙:即朱砂(硫化汞)。矿物名。供药用,也可作颜料。古代方士说它可以炼制长生不老药或黄金。

[3] 蓬莱:古代传说东海中的三座仙山之一。

[4] 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先后打败炎帝,击杀蚩尤,被推为部落联盟领袖。

[5] 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道家仙人。

[6] 食(sì):通“饲”,给人吃。枣:传说中的仙果。

[7] 合:和合;融洽。这里指道相合。

[8] 方士:方术之士,指古代求仙、炼丹,自称能长生不死的人。这些人常以修炼成仙和不死之药等方术骗取统治者的信任。

[9] 事:从事。齐(jì):通“剂”。

【原文】

居久之 [1] ,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 [2] ,而使黄锤史宽舒 [3] 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注释】

[1] 居久之:过了许久。

[2] “天子以为”句:意为皇上认为他是尸解升天了,并没有死。

[3] 黄: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龙口市东。锤: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西。宽舒:后任祠官。

【原文】

[1] 人薄诱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 [2] 。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用太牢 [3] 具,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4] 。”于是天子令太祝 [5] 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 [6] ,泰一”。天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忌泰一坛上,如其方。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 [7] ,祠黄帝用一枭破镜 [8] ;冥羊 [9] 用羊;祠马行 [10] 用一青牡马;泰一、皋山山君、地长 [11] 用牛;武夷君 [12] 用干鱼;阴阳使者 [13] 以一牛”。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泰一坛旁。

【注释】

[1] 亳(bó):地名。有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北亳(今山东省曹县南)、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等几处,都曾为商朝的都城。

[2] 佐:辅佐。指辅佐泰一的神。五帝:传说中的天上五方之帝:东方苍帝,名为灵威仰;南方赤帝,名为赤熛怒;中央黄帝,名为含枢纽;西方白帝,名为白招拒;北方黑帝,名为叶光纪。一说五帝即太昊(hào)、炎帝、黄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

[3] 太牢:古代盛肉食用的器具叫牢,大的叫太牢。太牢用来盛牛、羊、猪三牲,所以也把祭祀时并用的三牲叫作“太牢”。

[4] 坛:土筑的高台。古代用来举行祭祀、朝会、盟誓等大事。八通之鬼道:坛的八方有通行的石阶,作为神鬼来往的通道。

[5] 太祝:官名。主管祭祀祈祷之事。

[6] 天一,地一:都是神名。

[7] 解祠:为了消灾解祸而举行祭祀。

[8] 枭(xiāo):通“ alt ”,传说中吃母的恶鸟。破镜:又叫“獍”,传说中吃父的恶兽。

[9] 冥羊:神名。

[10] 马行:神名。

[11] 皋山山君、地长(zhǎnɡ):都是神名。

[12] 武夷君:武夷山神。武夷山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南。

[13] 阴阳使者:神名。

【原文】

其后,天子苑 [1] 有白鹿,以其皮为币 [2] ,以发瑞应 [3] ,造白金 [4] 焉。

【注释】

[1] 天子苑:指当时的皇家园林上林苑。

[2] 币:指既作货币,又用以作垫璧礼品的白鹿皮币。法律规定,鹿皮方尺,值黄金一斤。

[3] 瑞应:吉祥的征兆。

[4] 白金:银。这里指银锡合金。

【原文】

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 [1] ,若麃 [2] 然。有司 [3] 曰:“陛下肃祗 [4] 郊祀,上帝报享 [5] ,锡 [6] 一角兽,盖麟 [7] 云。”于是以荐 [8] 五畤,畤加一牛以燎 [9] 。赐诸侯白金,以风符应 [10] 合于天地。

【注释】

[1] 一角兽:长着一只角的野兽。

[2] 麃(páo):通“麅[狍]”,古代鹿的一种,据说外形像獐,牛尾,一角。

[3] 有司:即主管官吏。古代设官分职,诸事各有专人主管,所以称有关主管官员为“有司”。

[4] 陛(bì)下:臣下对帝王的尊称。肃祗:庄严恭敬。

[5] 报享:报答对他的祭祀。

[6] 锡:赐;给予。

[7] 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外形像鹿,独角,全身生鳞甲,牛尾。一般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与龙、凤、龟一起称为“四灵”。

[8] 荐:进献。

[9] 燎(liào):焚柴祭天的祭礼。

[10] 风(fěnɡ):通“讽”,暗示。符应:古代迷信,以所谓天降祥瑞来附会人事,称为符应,又叫“瑞应”。

【原文】

于是济北王 [1] 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泰山 [2] 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县偿之。常山王 [3] 有罪,迁 [4] ,天子封其弟于真定 [5] ,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

【注释】

[1] 济北王:刘胡。汉高帝曾孙。

[2] 泰山:在今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主峰玉皇顶在今泰安市北。古代帝王常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3] 常山王:刘勃。汉景帝之孙。国辖今河北省西南部分地区,都城在元氏(今元氏县西北)。

[4] 迁:流放。

[5] 真定:县名。在今河北省正定县南。武帝置真定国,都城设此。

【原文】

其明年,齐人少翁 [1] 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 [2] ,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 [3] ,天子自帷 [4] 中望见焉。于是乃拜 [5] 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 [6] 。文成言曰:“上即 [7] 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 [8] 恶鬼。又作甘泉宫 [9] ,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诸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余,其方益衰 [10] ,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 [11] ,详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杀而视之,得书,书信甚怪,天子疑之。有识其手书,问之人,果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

【注释】

[1] 少翁:即“少年老人”的意思。

[2] 王夫人:武帝的爱妾。

[3] 云:句末助词。

[4] 帷:帐幕。

[5] 拜:授予官职。

[6] 礼之:以礼节接待他。

[7] 即:如果;假使。

[8] 胜日:指干支五行相胜(克)之日。如甲乙日驾青车、丙丁日驾赤车占据优势。又驾青车办土事、驾赤车办金事占据优势之类。辟:排除;驱走。

[9] 甘泉宫:宫名。又叫云阳宫。

[10] 益衰:越发不见灵验。

[11] 饭牛:喂牛。指将帛书让牛吞食下去。

【原文】

其后则又作柏梁 [1] 、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注释】

[1] 柏梁:台名。台高二十丈,相传以香柏为梁,所以称“柏梁台”。

【原文】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 [1] 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 [2] 乃言曰:“上郡 [3] 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 [4] 。神君言曰:“天子毋 [5] 忧病。病少愈,强 [6] 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幸 [7] 甘泉,病良 [8] 已。大赦天下,置寿宫 [9] 神君。神君最贵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其音,与人言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也。居室帷中。时昼言,然常以夜。天子祓 [10] ,然后入。因巫为主人,关 [11] 饮食。所欲者言行下。又置寿宫、北宫 [12] ,张羽旗 [13] ,设供具,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 [14] 。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毋 [15] 绝殊者,而天子独 [16] 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注释】

[1] 鼎湖: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境;一为地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此说似不确。

[2] 游水发根:姓游水,名发根。

[3] 上郡:郡名。辖今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河套以南地区,郡治在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东南)。

[4] 神君:指巫师所说的鬼。

[5] 毋:莫;不用。

[6] 强(qiǎnɡ):勉强;勉强支持。

[7] 幸:封建时代称帝王亲临。

[8] 良:的确;真的。

[9] 寿宫:神庙。

[10] 祓(fú):为除灾去邪而举行的一种祭礼。

[11] 关:领取。

[12] 北宫:宫名。旧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

[13] 羽旗:用羽毛做装饰的旗帜。

[14] 画法:记下法术。

[15] 毋:通“无”。

[16] 独:单独;独自。

【原文】

其后三年,有司言元 [1] 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 [2] ,二元以长星 [3] 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 [4] 云。

【注释】

[1] 元:开始。这里指纪元。

[2] 建元:我国古代第一个年号。汉武帝以前,帝王纪年只有年数,没有年号。到武帝元狩年间,才开始采用年号纪年,并追定建元以来的年号。

[3] 长星:彗星的一种。

[4] 三元:武帝的第三个年号为“元朔”,第四个年号才是“元狩”。元狩:即上文所叙武帝元狩元年在雍县郊祀五帝时获得独角兽一事,因附会为天赐麒麟,所以定年号为“元狩”。

【原文】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 [1] 亲郊,而后土 [2] 毋祀,则礼不答 [3] 也。”有司与太史公 [4] 、祠官宽舒等议:“天地牲角茧栗 [5] 。今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 [6] 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 [7] ,而从祠衣上 [8] 黄。”于是天子遂东 [9] ,始立后土祠汾阴脽 [10] 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 [11] ,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 [12] 而还。过雒阳 [13] ,下诏曰:“三代 [14] 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 [15] ,以奉先王祀焉。”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 [16] 矣。

【注释】

[1] 朕(zhèn):皇帝自称。

[2] 后土:地神。

[3] 答:回报,引申为周全。

[4] 太史公:指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

[5] 天地牲角茧栗:祭祀天地用的牛,其角要小如蚕茧或板栗。

[6] 圜(yuán)丘:祭天的坛。因外形圆如天体,高如小丘,所以称“圜丘”。圜,通“圆”。

[7] 瘗(yì):埋葬。

[8] 从祠:陪祭。这里指陪祭者。上:通“尚”,崇尚。

[9] 东:向东行。

[10] 汾阴脽(shuí):即汾脽。汾阴县治(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所在地。宽约二里,高十余丈。县西后土祠,为武帝时所建。脽,高丘。

[11] 望拜:遥望远方,拜祭神灵。

[12] 荥(xínɡ)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

[13] 雒(luò)阳:都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当时是河南郡的郡治。雒,三国时改作“洛”。

[14]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15] 周子南君:指周朝的后代姬嘉。

[16] 侵寻于泰山:指武帝将有泰山之行。侵寻,通“侵淫”,渐近。

【原文】

其春,乐成侯 [1] 上书言栾大。栾大,胶东官人 [2] ,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 [3] 。而乐成侯姊为康王 [4] 后,毋 [5] 子。康王死,他姬子立为王。而康后有淫行,与王不相中 [6] ,相危 [7] 以法。康后闻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因 [8] 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悦。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 [9] ,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 [10] 。大言曰:“臣尝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 [11] 之属。顾 [12] 以为臣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予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 [13] 也。’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 [14] 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 [15] 死耳。子诚 [16] 能修其方,我何爱 [17] 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 [18] 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 [19] 。致尊 [20] 其使,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先验小方,斗旗 [21] ,旗自相触击。

【注释】

[1] 乐成侯:丁义。

[2] 胶东:指当时的胶东王、景帝之子刘寄。官人:官名。掌管诸侯王的日常生活事务。

[3] 尚方:官名。掌管配制药方等事务。

[4] 康王:刘寄的谥号。

[5] 毋:通“无”。

[6] 中(zhònɡ):投合。

[7] 危:危害;倾轧。

[8] 因:凭借;通过。

[9] 方略:计谋策略。

[10] 处之不疑:指说谎话而神色自若。

[11] 安期、羡门:即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羡门高。

[12] 顾:但;不过。

[13] 致:求得。

[14] 恶(wū):何;怎么。

[15] 马肝:相传马肝有毒,人吃了会丧命。

[16] 诚:果真;如果。副词。

[17] 爱:吝惜;舍不得。

[18] 贵:使之尊贵。

[19] 邪(yé):语气助词,表疑问。不(fǒu):通“否”。

[20] 致尊:尽量尊重他的使者。

[21] 斗旗:方士利用磁性相斥相吸的作用,使棋子在棋盘上自相触击,用这种魔术手段来骗人。

【原文】

是时上方忧河 [1] 决,而黄金不就 [2] ,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金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制诏御史 [3] :“昔禹疏九江 [4] ,决四渎 [5] 。间者河溢皋陆 [6] ,堤繇 [7] 不息。朕临 [8] 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 [9] 焉。《乾》称‘蜚龙’,‘鸿渐于般’ [10] ,意庶几与 [11] 焉。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 [12] 侯。”赐列侯甲第 [13] ,僮 [14] 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 [15] 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 [16] 之,赍 [17] 金万斤,更名其邑曰当利 [18] 公主。天子亲如 [19] 五利之第。使者存问所 [20] 给,连属于道。自大主 [21] 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 [22] ,夜立白茅 [23] 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弗臣 [24] 也。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 [25] 天神也。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 [26] 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治装 [27] 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大见 [28] 数月,佩六印,贵振 [29] 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 [30] 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注释】

[1] 方:正当。河:黄河。

[2] 黄金不就:指用丹砂、铅锡来提炼黄金的事没有成功。

[3] 御史:官名。

[4] 禹: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也称大禹、夏禹。姓姒(sì)。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之命治理洪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九江:指长江在今湖北省境内的九条水道。《汉书·郊祀志》作“九河”,则是指黄河在河北省境内的九条水道。

[5] 决:开道引水。四渎: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川的总称,即是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四水。

[6] 间者:指近年以来。皋陆:高地,指河岸。皋,通“高”。

[7] 堤繇(yáo):修筑堤防的劳役。繇,通“徭”,劳役。

[8] 临:统管;治理。

[9] 通:通晓,指了解天意。

[10] 《乾》(qián)称‘蜚龙’,‘鸿渐于般(pán)’:称赞获得了道术,如飞龙在天上游弋,腾跃自如;找到了方士,似鸿鸟渐近涯岸,高飞远翔。

[11] 庶几(jī):也许;差不多。表希望推测之词。与:赞许。

[12] 其:应当。祈使副词。乐通:地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

[13] 列侯:秦汉时二十等爵位的最高一级。甲第:上等房屋。旧时官僚住宅有甲乙等第之分,所以称豪华住宅为甲第。

[14] 僮(tónɡ):奴仆。

[15] 乘舆:帝王乘坐的车辆。斥:剩余的;不用的。帷帐:宫室的帐幕,借指宫廷。

[16] 卫长公主:武帝卫皇后的长女。妻:以女嫁人。动词。

[17] 赍(jī):赠送;赐给。

[18] 当利: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东莱市西南。

[19] 如:往;去。动词。

[20] 存问:慰问;省视。所:当依《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作“供”。

[21] 大主:大长公主的省称。

[22] 使使:派遣使者。衣(yì):穿。动词。羽衣:用鸟羽制成的衣服,后用来称道士的衣服。

[23] 白茅:多年生野草。古代常用来包裹祭祀用的礼物。

[24] 臣:意动用法。

[25] 道:通“导”,引导。

[26] 下:使动用法。

[27] 治装:整理行装。

[28] 见:被引见。

[29] 振:通“震”,震惊。

[30] 搤捥:通“扼腕”。握着手腕,表示情绪激动精神振奋的动作。

【原文】

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 [1] 旁,见地如钩状,掊 [2] 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镂 [3] 毋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 [4] ,胜以闻 [5] 。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 [6] ,晏温 [7] ,有黄云盖焉。有麃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至长安,公卿大夫 [8] 皆议请尊宝鼎。天子曰:“间者河溢,岁数不登 [9] ,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年丰庑未有报 [10] ,鼎曷为 [11] 出哉?”有司皆曰:“闻昔大帝兴神鼎 [12] 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 [13] 也。黄帝作宝鼎三,象 [14] 天地人也。禹收九牧 [15] 之金,铸九鼎,皆尝 alt [16] 上帝鬼神。遭圣则兴 [17] ,迁于夏商。周德衰,宋 [18] 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19] 。《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虞不骜,胡考之休 [20] 。’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 [21] ,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 [22] ,路弓 [23] 乘矢,集 [24] 获坛下,报祠大飨 [25] 。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 [26] 焉。鼎宜见于祖祢 [27] ,藏于帝廷 [28] ,以合明应 [29] 。”制 [30] 曰:“可。”

【注释】

[1] 巫:古代称能够以舞降神的人。女的称巫,男的称觋(xí)。锦:人名。魏脽:即汾阴脽,因原属魏国,所以称魏脽。营:祠庙周围的界限。

[2] 掊(póu):通“抔”,用手扒土。

[3] 文镂(lòu):雕刻的花纹。

[4] 河东:郡名。辖今山西省西南部地区,郡治在安邑(今夏县西北)。太守:官名,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胜:人名。

[5] 闻:传报。

[6] 中(zhònɡ)山:山名,在今陕西省淳化县东南。

[7] 晏温:天气晴和温暖。

[8] 大夫:官名。名目甚繁,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

[9] 登:庄稼成熟。

[10] 丰庑:丰收。庑,茂盛。报:报赛,农事完毕之后举行的祭祀。

[11] 曷(hé)为:为何;为什么。

[12] 大帝:也作“泰帝”。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氏。神鼎:对宝鼎的美称。

[13] 系终:归结。

[14] 象:象征;代表。

[15] 九牧:即九州。牧原指州的长官。

[16] alt (shānɡ)烹:烹煮,特指烹煮牲畜以祭祀。

[17] 兴:兴起,出现。

[18] 宋:国名。

[19] 见:通“现”,出现。

[20] 《颂》:指《诗经》中的《周颂·丝衣》。徂(cú):往;到。基:指门外两侧房屋的地基。鼐(nài):大鼎。鼒(zī):小鼎。虞:喧哗。骜:通“傲”,傲慢。胡考:长寿。休:福禄。

[21] 光润:指鼎的外表光彩华美。龙变: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能上天下海,变化莫测,这里用“龙变”来形容鼎的光彩的变幻神奇。

[22] 符:祥瑞;吉祥之兆。

[23] 路弓:大弓。

[24] 集:会聚。

[25] 大飨:古代帝王诸侯合祭历代祖先的祭礼。

[26] 合德:天人互相感应。迷信者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上天。

[27] 祖祢(nǐ):祖先。古代父死,神主进入祖庙以后称“祢”。

[28] 帝廷:指甘泉宫内供奉天帝的殿廷。

[29] 明应:上天所降符瑞的应验。

[30] 制:称帝王的命令。

【原文】

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 [1] 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 [2] 其气云。

【注释】

[1] 殆(dài):大概。

[2] 望气佐:指善于望气的官员。候:等候观察。

【原文】

其秋,上幸雍,且 [1] 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 [2] 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 [3] ,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 [4] 曰:“黄帝得宝鼎宛朐 [5] ,问于鬼臾区 [6] 。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筴 [7] ,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 [8] ,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筴 [9] ,后率 [10] 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 [11] ,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 [12] 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 [13] ,疑其妄书,谢 [14] 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 [15] 奏之。上大说 [16] ,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功 [17] ,申功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齐人也。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 [18] 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 [19] 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 [20] ,五在中国 [21] 。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22] ,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 [23] 其道,乃断斩 [24] 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 [25] 大鸿,死葬雍,故鸿冢 [26] 是也。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 [27] 者,谷口 [28] 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 [29]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 [30] 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号 [31] ,故后世因名 [32] 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 [33]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 alt [34] 耳。”乃拜卿为郎 [35] ,东使候神于太室。

【注释】

[1] 且:将要。

[2] 公孙卿:方士。

[3] 其冬辛巳朔旦冬至:这年仲冬辛巳日是朔日,早晨交冬至中气。朔,指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时所呈现的新月月相,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夏历每月初一,因此一般称初一为朔日。

[4] 札书:写在木简上的文章。

[5] 宛朐(yuān qú):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

[6] 鬼臾(yú)区:传说中黄帝的臣子。

[7] 神筴:占卜用的蓍草。

[8] 纪:历数。

[9] 迎日推筴:按日月推算历法,预知朔望节气等。

[10] 率:大率;通常。

[11] 推:指推算次数。

[12] 所忠:武帝的近臣名。

[13] 经:正常;寻常。

[14] 谢:推托。

[15] 嬖(bì)人:宠信的人。

[16] 说:通“悦”,高兴。

[17] 申功:方士。

[18] 且:或者。选择连词。

[19] 神灵之封:指为主持祭祀名山大川而建立的封国。居:占有。

[20] 蛮夷:古代对南方和东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中原华夏族以外的四方各族。

[21] 中国:指中原地区。

[22] 华山:山名。古称西岳。在今陕西省东部。首山: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南。太室:指嵩山。古称中岳(按:中岳实含太室、少室二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东莱:即莱山。有两座:一在今山东省莱阳市北,一在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南。

[23] 患:忧虑。非:非难;反对。

[24] 断斩:审判斩杀。

[25] 号:别名。

[26] 冢(zhǒnɡ):隆起的坟墓。

[27] 寒门:一作“塞门”。

[28] 谷口:即中山的谷口,因谷北寒凉,所以称为“寒门”。

[29] 荆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境。

[30] 胡:颈部下垂之肉。髯(rán):颊上的长须。

[31] 号(háo):大声哭喊。

[32] 名:命名;起名。动词。

[33] 嗟(声)乎:感叹声。

[34] alt (xǐ):鞋子。

[35] 郎:皇帝侍从官的通称。

【原文】

上遂郊雍,至陇西 [1] ,西登空桐 [2] ,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 [3] 泰一祠坛,坛放 [4] 薄忌泰一坛,坛三垓 [5] 。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 [6] ,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 [7] 物,而加醴枣脯 [8] 之属,杀一犛牛 [9] 以为俎豆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 [10] 。其下四方地,为 alt [11] 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已祠,胙余 [12] 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 [13] ,水而洎 [14] 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15] 。泰一祝宰 [16] 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注释】

[1] 陇西:郡名。辖今甘肃省东南部地区,郡治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

[2] 空桐:即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

[3] 具:备置;供设。

[4] 放(fǎnɡ):通“仿”。

[5] 垓(ɡāi):台阶的级次。

[6] 方:方位。

[7] 一畤:指五畤之一。

[8] 醴(lǐ):甜酒。脯(fǔ):干肉。

[9] 犛(lí)牛:即牦牛。一种毛很长的牛。

[10] 独:只;仅。进:进献;供奉。

[11] alt :连续祭祀。

[12] 胙(zuò)余:祭祀后剩余的酒肉。

[13] “鹿居其中”二句:指将鹿纳入牛的体腔,又把猪纳入鹿的体腔。彘(zhì):猪。

[14] 洎(jì):添水浸润。

[15] 特:牲畜一头称为“特”。

[16] 祝宰:指司祭的官员。

【原文】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 [1] ,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 [2] ,夕夕月 [3] ,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其赞飨 [4] 曰:“天始以宝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 [5] 。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 [6] 天”。太史公 [7] 、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 [8] ,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 [9] 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及腊 [10] 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

【注释】

[1] 昧爽:即拂晓。

[2] 朝朝(zhāo cháo)日:早晨朝拜太阳。

[3] 夕夕月:傍晚祭祀月亮。后一“夕”字为动词,古代称祀月为“夕”。

[4] 赞飨:祭祀时的祝词。

[5] 奉(pěnɡ):通“捧”。瑄(xuān)玉:古代祭天所用的璧,直径为六寸。嘉牲:肥美的牲畜。荐飨:进献。

[6] 属(zhǔ):连接。

[7] 太史公:指司马谈。

[8] 休:指神灵所显示的美好气象。

[9] 光域:指美光所出现的地域。

[10] 腊:夏历十二月。

【原文】

其秋,为伐南越 [1] ,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 [2] ,以象天一 [3] 三星,为泰一锋 [4] ,名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而五利将军使 [5] 不敢入海,之 [6] 泰山祠。上使人微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 [7] ,上乃诛五利。

【注释】

[1] 南越:通“南粤”,指今广东、广西两省区以及越南部分地区。

[2] 牡荆:灌木。用作旗柄。登龙:飞龙。

[3] 天一:星官名。

[4] 锋:指最前面的旗帜。

[5] 使:被派遣出使。

[6] 之:到;往。动词。

[7] 雠(chóu):应验。

【原文】

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 [1] ,见仙人迹缑氏 [2] 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问卿:“得毋 [3] 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宽假 [4] ,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 [5] ,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国各除道 [6] ,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

【注释】

[1] 其冬:《汉书·武帝纪》载公孙卿言仙人事在元鼎六年(前111),此处当作“明年冬”。河南:郡名。

[2] 缑(ɡōu)氏: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

[3] 得毋:通“得无”。

[4] 少(shǎo):稍微。宽假:宽容。指延长一段时间。

[5] 迂诞:迂阔荒诞,不切实际。

[6] 除道:修筑和清扫道路。

【原文】

其年,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 [1] 以好音见。上善 [2] 之,下 [3] 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 [4] 之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 [5] 乎?”公卿曰:“古者祀天地皆有乐,而神祇 [6] 可得而礼。”或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7] ,悲,帝禁不止,故破 [8] 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 [9] 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 [10] ,作二十五弦及箜篌 [11] 瑟自此起。

【注释】

[1] 李延年(?—前87):汉代著名音乐家。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

[2] 善:赞许;宠爱。

[3] 下:下交。

[4] 鼓舞:古代的一种杂舞。

[5] 称(chèn):相称;合适。

[6] 神祇(qí):天神和地神。

[7] 素女:神女名。擅长弦歌。瑟(sè):一种拨弦乐器,形似古瑟,通常为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动,以确定声音的高低清浊。

[8] 破:打破。引申为改变。

[9] 塞(sài):通“赛”,古代称举行祭祀酬谢神灵。

[10] 益:增加。歌儿:歌童,泛指歌手。

[11] 箜篌(kōnɡ hóu):一种拨弦乐器,有卧式、竖式两种。

【原文】

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 [1] ,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 [2] ,勒 [3] 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4] ,泽兵须如 [5] 。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 [6] 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既至甘泉,为且用事泰山 [7] ,先类祠 [8] 泰一。

【注释】

[1] 振兵泽旅:表示不再用武,天下太平的意思。振,收。泽,通“释”,解除,遣散。

[2] 朔方:郡名。辖今内蒙古西南部河套地区,郡治在朔方(今乌拉特前旗东南)。

[3] 勒:统率。

[4] 桥山:也称子午山。

[5] 须如:地名。方位不详。

[6] 仙:成仙。用如动词。

[7] 为且用事泰山:为了将封禅泰山。

[8] 类祠:祭名。为特定目的而举行的临时祭礼。

【原文】

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 [1] 议封禅。封禅用希 [2] 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 [3] 《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齐人丁公年九十余,曰:“封者,合 [4] 不死之名也。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年,至且行。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 [5] ,而颇采儒术以文 [6] 之。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 [7] 。上为封祠器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 [8] 善”,周霸属图封事 [9] ,于是上绌 [10] 偃、霸,尽罢诸儒弗用。

【注释】

[1] 诸生:许多儒生。

[2] 用希:很少举行。希,通“稀”。

[3] 《尚书》:简称《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代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也保存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4] 合:应当。

[5] 高世:超出世俗。九皇:传说中远古时的帝王。兄弟九人,分管天下九州,所以称九皇。

[6] 文:修饰。

[7] 不敢骋:不敢自由发表见解。

[8] 徐偃:博士。太常:官名。鲁:国名。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辖今山东省南部地区,都城在曲阜(今曲阜市)。

[9] 周霸:人名。属(zhǔ)图:聚会谋划。封事:指封禅之事。

[10] 绌(chù):通“黜”,贬退;排斥。

【原文】

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 [1] 。从官 [2] 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 [3] ,上不言 [4] ;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 [5] 。东上泰山,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 [6]

【注释】

[1] 中岳太室:即中岳嵩山。

[2] 从官:皇帝的侍从官。

[3] 上:指山上的人。

[4] 不言:不曾呼喊。

[5] 崇高邑:武帝取崇拜敬奉嵩高山之意,所以将嵩山的封邑命名为崇高邑。

[6] 上石:指将石刻运上山。颠:通“巅”,最高峰。

【原文】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 [1] 。齐人之上疏 [2] 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 [3] 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 [4] 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 [5] 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 [6] 牵狗,言“吾欲见巨公 [7] ”,已忽 [8] 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 [9] 以为仙人也。宿留 [10] 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 [11] 求仙人以千数。

【注释】

[1] 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

[2] 疏:奏章。

[3] 益发:增派。

[4] 节:古代使者所持作为凭证的信物,用玉、角或竹制成。

[5] 就:接近;靠拢。

[6] 老父(fù):老人的尊称。

[7] 巨公:天子。

[8] 已忽:随即;一会儿。

[9] 大:非常;完全。

[10] 宿留:停留;逗留。

[11] 传(zhuàn)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间(jiàn)使:密使。

【原文】

四月,还至奉高 [1] 。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 [2] ,不经,难施行。天子至梁父 [3] ,礼祠地主 [4] 。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 [5] 荐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 [6] 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 [7] ,书秘 [8] 。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 [9] 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 [10] 。明日,下阴道 [11] 。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 [12] ,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 [13] 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 [14] 诸物,颇以加祠。兕旄牛犀 [15] 象之属弗用。皆至泰山然后去。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注释】

[1] 奉高:县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北。

[2] 殊:异;不同。

[3] 梁父(fǔ):“梁甫”,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南,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

[4] 地主:地神。

[5] 侍中:官名。是从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侍从于皇帝左右。皮弁(biàn):冠名。用白鹿皮制作,朝会时的常服。

[6] 封:指祭天的坛。

[7] 玉牒书:古代帝王告天的文书,写在简册上,用玉做装饰。

[8] 书秘:文书的内容保密。

[9] 奉车:即奉车都尉。官名,掌管皇帝车马。

[10] 禁:禁止向外泄露。

[11] 阴道:山北的道路。

[12] 阯:基地;山脚。肃然山:山名。是泰山的东麓,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西北。

[13] 一茅三脊:一种有三条脊棱的茅草,即菁茅,又叫灵茅。

[14] 纵:放出。白雉:白毛野鸡。古代迷信以为祥瑞之物。

[15] 兕(sì):古代称犀牛一类的野兽。旄(máo)牛:一种长着长毛的牛。犀:即犀牛。

【原文】

天子从封禅还,坐明堂 [1] ,群臣更 [2] 上寿。于是制诏御史:“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 [3] ,兢兢 [4] 焉惧弗任。维 [5] 德菲薄,不明于礼乐。脩 [6] 祀泰一,若有象景光 [7] ,屑 [8] 如有望,依依 [9] 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而后禅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 [10] ,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复博、奉高、蛇丘 [11] 、历城,毋出今年租税。其赦天下,如乙卯赦令。行所过毋有复作 [12] 。事在二年前,皆勿听治 [13] 。”又下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 [14] ,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 [15] ;其令诸侯各治邸 [16] 泰山下。”

【注释】

[1] 明堂:在泰山东北麓,是古代帝王巡狩时朝会诸侯的场所。

[2] 更:陆续。

[3] 眇(miǎo)眇:微小。至尊:最尊贵的地位,指帝王之位。

[4]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5] 维:助词。通常在句首,也可放在句中。

[6] 脩:修治。

[7] 景光:吉祥之光。

[8] 屑(xiè):好像,似乎。

[9] 依依:深深。

[10] 嘉:希望。士大夫:通称居官有职位的人。更(ɡēnɡ)始:重新开始。

[11] 复:免除赋税或徭役。博: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南。蛇(yí)丘:县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南。

[12] 复作:汉刑律名。指解除枷锁的罪犯在监外服劳役。

[13] 勿听治:不处理;不追究。

[14] 巡狩(shòu):指帝王到各地巡行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所以又作“巡守”。

[15] 朝宿地:朝会时的住宿之所。

[16] 邸(dǐ):府第。

【原文】

天子既已封禅泰山,无风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 [1] 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 [2] 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 [3] 遇蓬莱焉。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并 [4] 海上,北至碣石 [5] ,巡自辽西 [6] ,历北边至九原 [7] 。五月,返至甘泉。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 [8] ,以今年为元封 [9] 元年。

【注释】

[1] 若:或许。

[2] 庶几(jī):也许可以。表希望、推测之词。

[3] 冀:希望。

[4] 并(bànɡ):通“傍”,挨着;沿着。

[5] 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6] 辽西:郡名。辖今辽宁省中西部及河北省承德等地区,郡治在且虑(今河北省卢龙县东)。

[7] 九原:县名。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8] 元鼎:汉武帝第五个年号(前116—前111)。

[9] 元封:汉武帝第六个年号(前110—前105)。

【原文】

其秋,有星茀于东井 [1] 。后十余日,有星茀于三能 [2] 。望气王朔 [3] 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 [4] ,食顷 [5] 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 [6] 云。”

【注释】

[1] 茀(bó):通“孛”,指星星光芒四射的现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

[2] 三能(tái):即三台,星官名。

[3] 王朔:方士。

[4] 候:占验星象。瓠(hù):瓠瓜;葫芦瓜。

[5] 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

[6] 其:语气副词。报德星:以德星报答。德星,迷信者把某些具有异常现象的天体称为德星,说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这里或以为指木星,或以为指土星。

【原文】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 [1] ,还,拜祝 [2] 祠泰一。赞飨曰:“德星昭衍 [3] ,厥维休祥 [4] 。寿星仍 [5] 出,渊耀 [6] 光明。信星昭见 [7] ,皇帝敬拜泰祝 [8] 之飨。”

【注释】

[1] 郊雍五帝:郊祀五帝于雍地。

[2] 祝:向神灵说话求福。

[3] 昭衍:光明广布。

[4] 厥:助词。维:是。休祥:吉祥。

[5] 寿星:南极星。仍:跟随;接着。

[6] 渊耀:光照深远。

[7] 信星:即土星。见:通“现”,显现。

[8] 泰祝:通“太祝”。

【原文】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 [1] 。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 [2] 。遂至东莱,宿留之 [3] 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 [4] 药以千数。是岁旱。于是天子既出毋名 [5] ,乃祷万里沙 [6] ,过祠泰山。还至瓠子 [7] ,自临塞决河 [8] ,留二日,沉祠 [9] 而去。使二卿将 [10] 卒塞决河,河徙二渠 [11] ,复禹之故迹焉。

【注释】

[1] 《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都作“欲见天子”。此处当补“欲”字。

[2] 中大夫:官名。掌论议,备顾问。

[3] 之:语中助词。

[4] 芝:即灵芝。菌类植物,有光泽,可供观赏,又供药用。

[5] 毋名:没有正当理由。毋,通“无”。

[6] 万里沙:地名。在今山东省招远市与东莱市之间。这里指建在万里沙的神庙。

[7] 瓠子:即瓠子口。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是当时黄河的决口。

[8] 自临塞决河: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决于瓠子口,洪水泛滥成灾。

[9] 沉祠:沉白马、玉璧以祭祀河神。

[10] 二卿:指将军汲仁、郭昌。将:率领。

[11] 二渠:一为大河(在今河南省滑县境内),一为漯水(在今河南省南乐县附近),分流于当时瓠子口的上游和下游。

【原文】

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 [1] 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 [2] 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 [3] ,故衰秏 [4]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 [5] 。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 [6] 焉。

【注释】

[1] 勇之:人名。

[2] 东瓯王:即东海王。东越人的首领,名摇。惠帝三年(前192)被立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南)。

[3] 谩怠:指怠慢鬼神。谩,通“慢”,怠忽,轻视。

[4] 衰秏(hào):衰败。秏,同“耗”。

[5] 鸡卜:古代占卜法之一。

[6] 用:采用;流行。

【原文】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 [1] ,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 [2] ,如缑氏城,置脯 [3] 枣,神人宜 [4] 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 [5] ,甘泉则作益 [6] 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 [7] 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 [8] ,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 [9] 诸宫室。夏,有芝生殿防 [10] 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若有光云,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 [11] ,赦天下,毋有复作 [12] 。”

【注释】

[1] 遽(jù):急促。

[2] 观(ɡuàn):台阁;庙宇。

[3] 脯:干肉。

[4] 宜:大概。

[5] 蜚廉:观名。桂观:观名。

[6] 益:《史记志疑》认为是衍文。

[7] 具:指祠具,祭神用的供具。

[8] 通天台:台名。在甘泉宫内,台高三十丈,可以望见二百里外的长安城。

[9] 广:扩大;扩充。

[10] 防:通“房”。

[11] 九茎:长有九株菌柄的灵芝。

[12] 复作:秦汉时强制罪犯劳役的一种刑罚。

【原文】

其明年,伐朝鲜 [1] 。夏,旱。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诏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 [2] 焉。”

【注释】

[1] 朝鲜:国名。在今辽宁、吉林两省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相传周初箕子被封于此,汉初由卫满继之。其南部为三韩诸国,当时都属汉朝所辖。

[2] 灵星:一说是主宰庄稼的星;一说是主宰庄稼的神。

【原文】

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 [1] 道,巡之。春,至鸣泽 [2] ,从西河 [3] 归。

【注释】

[1] 回中:地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

[2] 鸣泽:泽名。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北。一说即今甘肃平凉县西之独鹿(都卢山)鸣泽,今谓之弹筝峡。

[3] 西河:郡名。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置。

【原文】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 [1] ,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 [2] ,号曰南岳。浮江 [3] ,自寻阳出枞阳 [4] ,过彭蠡 [5] 。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 [6] ,并海上。四月中,至奉高脩封焉。

【注释】

[1] 南郡:郡名。辖今湖北省西南部,郡治在江陵(今江陵县)。

[2] 登礼:登山祭祀。潜: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天柱山:又名皖山、潜山。在安徽省霍山县西南。

[3] 浮江:指乘船游览长江。

[4] 寻阳:县名。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枞(zōnɡ)阳: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枞阳县。

[5] 彭蠡(lǐ):泽名。约当今鄂东皖西一带滨江湖泊,后演变成现在的鄱阳湖。

[6] 琅邪(lánɡ yá):郡名。

【原文】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 alt [1] 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官垣为复道 [2] ,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 [3]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 [4] 上,如带图。及五年脩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 [5] ,令高皇帝 [6] 祠坐对之。祠后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 [7] 。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礼毕,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有秘祠其颠。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而有司侍祠焉。泰山,上举火,下悉应之。

【注释】

[1] 济南:郡名。辖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章丘区等地,郡治在东平陵(今章丘区西北)。公 alt 带:人名。姓公 alt ,名带。

[2] 圜:通“环”,环绕,复道: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

[3] 昆仑:山名。在今西藏、新疆之间。

[4] 汶(wèn):水名。从泰山东北流过,经奉高县城(位于今泰安市岱岳区)西南注入巨野泽。

[5] 上坐:受尊敬的席位。坐,通“座”。

[6] 高皇帝:即汉高帝。

[7] 太牢:本指牛、羊、猪三牲一套(三者各一)。

【原文】

其后二岁 [1]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 [2] 。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脩封禅 [3] 。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 [4] 神策,周而复始。皇帝敬拜泰一。”东至海上,考 [5] 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 [6] 遇之。

【注释】

[1] 其后二岁:即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2] 推历者:推算历法的人。本统:正统。

[3] 每脩封禅:封禅每五年一次,这时还只两年,所以仅祭祀于明堂,而不举行封禅大典。

[4] 泰元:天的别称。

[5] 考:考察验证。

[6] 冀:希望。

【原文】

十一月乙酉,柏梁灾 [1] 。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 [2] ,祠后土。临渤海 [3] ,将以望祠蓬莱之属,冀至殊庭 [4] 焉。

【注释】

[1] 柏(bó)梁:即柏梁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灾:指失火遭灾。

[2] 高里:山名。在泰山南麓,今泰安市西南。

[3] 渤海:也作“勃海”。在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

[4] 殊庭:异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原文】

上还,以柏梁烖故,朝受计 [1] 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 [2] 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 [3] 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烖,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 [4] 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 [5] 。其东则凤阙 [6] ,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唐中 [7] ,数十里虎圈 [8] 。其北治大池,渐台 [9] 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 [10] ,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 [11] 、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幹楼 [12] ,度五十余丈,辇道 [13] 相属焉。

【注释】

[1] 朝受计:临朝受理各郡国上报的表册。计,计簿,登记政府财物、人事等情况的簿册。

[2] 就:建成。

[3] 都(dū):建都。动词。

[4] 度:制度;规模。

[5] 未央:宫名。汉高帝时修建,周围二十八里,规模十分宏伟。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6] 凤阙(què):宫阙名。因阙上以五尺铜凤为饰而得名。

[7] 唐中:宫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太液池南。

[8] 虎圈(juàn):养虎的地方。在今西安市偏西。

[9] 渐台:台名。因建于太液池中,为水所浸而得名。

[10] 蓬莱、方丈、瀛(yínɡ)洲、壶梁:都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是托名的建筑。

[11] 玉堂:宫名。璧门:宫门名。门高二十五丈,因门上以玉璧为饰而得名。

[12] 井幹楼:楼名。因楼形像井上围栏而得名。

[13] 辇道:指楼阁间可通手推车的空中通道,相当现在的天桥。

【原文】

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 [1] ,因为 [2] 太初元年。是岁,西伐大宛 [3] 。蝗大起。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 [4] 匈奴、大宛焉。

【注释】

[1] 更印章以五字:据方士们推算,汉朝为土德,而在五行中土的序数为五,所以应将官印一律改为五个字。

[2] 因为:因而定为。

[3] 大宛(yuān):西域国名。位于今中亚境内,都城在贵山城(今中亚卡散赛),盛产葡萄、名马。

[4] 丁夫人:姓丁,名夫人。虞初:曾任侍郎,号称“黄衣使者”,相传著有《虞初周说》。祠诅(zǔ):举行祭祀,祈求鬼神加祸于人。

【原文】

其明年,有司言雍五畤无牢熟具 [1] ,芬芳 [2] 不备。乃命祠官进畤犊 [3] 牢具,五色食所胜 [4] ,而以木禺 [5] 马代驹焉。独五帝用驹,行亲郊用驹。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木禺马代。行过,乃用驹 [6] 。他礼如故。

【注释】

[1] 牢熟具:指煮熟的牲畜等祭品。具,酒肴和食器,泛指祭品。

[2] 芬芳:指芳香的祭品。

[3] 犊:小牛。

[4] 五色食所胜:指所用的牲牢的颜色,按照五行相克的道理,加以选择。

[5] 木禺:木雕的偶像。禺,通“偶”。

[6] 独五帝用驹……乃用驹:这几句文字有错乱,如《汉书·郊祀志》作“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木禺马代。独行过亲祠,乃用驹”,文意才顺。

【原文】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 [1] ,以候神人于执期 [2] ,命曰迎年 [3] ”。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4] ,上亲礼祀上帝,衣上黄焉。

【注释】

[1] 五城十二楼:相传黄帝时在昆仑山顶建有金台五座,玉楼十二座,以供神仙居住。

[2] 执期:传说中的地名。

[3] 迎年:楼名。取祈求丰年之意。

[4] 明年:楼名。

【原文】

alt 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 [1] ,禅凡山,合符 [2] ,然后不死焉。”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东泰山卑小,不称 [3] 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禅焉。其后令带奉祠候神物。夏,遂还泰山,修五年之礼如前,而加禅祠石闾 [4] 。石闾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 [5] 也,故上亲禅焉。

【注释】

[1] 风后、封钜、岐伯:都是黄帝时的臣子。东泰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沂源、沂水两县间。

[2] 凡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昌乐县西南。

[3] 称(chèn):适合,相符。

[4] 石闾: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南。

[5] 闾:里巷的大门;里巷。

【原文】

其后五年,复至泰山脩封,还过祭常山 [1]

【注释】

[1] 常山:即恒山。古称北岳。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汉时因避文帝刘恒名讳,改称“常山”。

【原文】

今天子所兴祠,泰一、后土,三年亲郊祠,建汉家封禅,五年一脩封。薄忌泰一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 [1] ,五,宽舒之祠官 [2] 以岁时致礼。凡六祠 [3] ,皆太祝领之。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祀,去则已。方士所兴祠,各自主 [4] ,其人终则已,祠官弗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 [5] ,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 [6] ,无其效。天子益 [7] 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 [8] 弗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 [9] 众,然其效可睹矣 [10]

【注释】

[1] 薄忌泰一:指根据亳人诱忌所奏而建的泰一神祠。三一、冥羊、马行、赤星:都是神祠名。赤星,即灵星。

[2] 宽舒之祠官:字句疑有误。似应作“祠官宽舒”。

[3] 凡六祠:指上述五座神祠外加后土祠。凡,总共。

[4] 主:主持致祭。

[5] 还:行,过,回顾。

[6] 解:解释。指解说的依据。

[7] 益:更加;越发。

[8] 羁縻(jī mí):笼络。

[9] 弥:更加。

[10] 其效可睹矣:其效验可以想见了。言外之意是,可见其效验是等于零了。

【原文】

太史公 [1] 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 [2] 方士祠官之言,于是退而论次 [3] 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 [4] 。后有君子,得以览焉。至若俎豆珪币 [5] 之详,献酬之礼 [6] ,则有司存 [7] 焉。

【注释】

[1]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2] 究观:推究体察。

[3] 论次:依次论述。

[4] 表里:指祭祀之事的内外情形。

[5] 至若:至于。珪(ɡuī)币:祭祀用的玉和帛。

[6] 献酬之礼:指献祭神灵、酬报神功的礼仪。

[7] 存:保存;记载存案。

【译文】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排行中间的儿子。生母是王太后。景帝四年,以皇帝儿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景帝七年,栗太子被废成了临江王,就立胶东王做太子。景帝在位十六年后去世,太子登位,就是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刚刚就位,尤其敬重对鬼神的祭祀。

武帝元年,汉家兴起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太平,在绅带间挺着朝笏的官员们都企望天子举行封禅大典和更改正朔和服色等制度。但是,皇上心向儒家经术,招集贤良人士,赵绾、王臧等由于具备文化学术方面的才能做了公卿,想计议依照古代制度在长安城南门外建立明堂,来接受诸侯们的朝拜。草拟巡行视察、举行封禅典礼、改革律历和服饰颜色等事项还没有完成,碰上窦太后奉行黄、老道家言论,不喜欢儒家学说,派人暗中窥察到赵绾等人用不正当手段谋求私利的事实,召来并处罚赵绾、王臧,赵绾、王臧在监狱中自杀,他们所兴办的事暂时都被废除了。

这以后的第六年,窦太后逝世。第二年,皇上征召擅长文化学术的士人公孙弘等人。

又过了一年,皇帝初次来到雍县,在祭祀五位天帝的五畤举行郊祀仪式。以后经常是每隔三年郊祀一次。这时候皇上求得一位神君,供奉在上林苑中的蹏氏观。神君本来是长陵的一个女子,因为儿子夭折,悲哀而死,显灵于她的妯娌宛若身上。宛若在家里供奉她,很多老百姓都来祭拜。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原君曾经前往祭祀,平原君的后代子孙因此而地位尊贵,声名显赫。到武帝即位后,就用隆重的礼仪安置在宫里供奉,能听见神君的说话声,但见不到她本人。

当时,李少君也以祭灶致福、辟谷不食、长生不老的方术进见皇上,受到皇上的敬重。李少君是由已故的深泽侯引荐来主管方术之事的。这时,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和出身经历等,经常自称七十岁了,能驱使鬼物,使人长生不老。他靠方术遍游了诸侯各国。他没有妻子儿女。人们听说他能驱使鬼物,还能使人长生不老,就不断地赠送财物给他。因此,他常常有多余的金钱、丝织品、衣服和食物。人们都因为他不经常产业却很富有,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所以对他越发相信,争着去为他效力。李少君天生喜好方术,善于用巧言说中事情。他曾经到武安侯处宴饮,在座的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他就谈起从前跟老人的祖父一起游玩射猎的地方。这位老人小时候曾经跟着祖父,还能记得那些地方。这时,满座宾客都惊讶不已。有一次,少君拜见皇上,皇上有一件古铜器,拿出来问少君。少君说:“这件铜器,齐桓公十年时陈列在柏寝台。”随即查验铜器上的铭文,果真是齐桓公时的器物。整个宫中都大为吃惊,以为少君就是神,已经有几百岁了。

李少君对皇上说道:“祭祀灶神就能招来鬼神,招来鬼神后朱砂就可以炼成黄金,黄金炼成了用它打造饮食器具,使用后就能延年益寿。寿命长了就可以见到东海里的蓬莱岛仙人,见到仙人后再举行封禅典礼就可以长生不死了,黄帝就是这样的。我曾经在海上游历,见到过安期生,他给我枣吃,那枣儿像瓜一样大。安期生是仙人,来往于蓬莱岛的山中;跟他投合的,他就出来相见,不投合的就躲起来不见。”于是,天子开始亲自祭祀灶神,并派遣方术之士到东海访求安期生之类的仙人,同时干起用丹砂等各种药剂提炼黄金的事来了。

过了许久,李少君病死了。天子以为他是成仙而去并不是死了,就命令黄锤县的佐吏宽舒学习他的方术。访求蓬莱仙人安期生,没有人能找到,而燕、齐沿海一带许多荒唐迂腐的方士却有许多人仿效李少君,纷纷前来谈论神仙之类的事情了。

亳县人薄诱忌把祭祀泰一神的方法上奏朝廷。他说:“天神中最尊贵的是泰一神,泰一的辅佐神叫五帝,就是五天帝。古时候,天子于春秋两季在东南郊祭泰一神,用牛、羊、猪三牲祭祀达七天之久,筑祭坛,祭坛八面开有通道,供神鬼来往。”于是,天子命令太祝在长安东南郊立泰一神祠,经常按照薄诱忌说的方法供奉和祭祀。那以后,有人上书说:“古时天子每三年一次,用牛、羊、猪三牲祭祀三一之神,即天一神、地一神和泰一神。”天子准其奏,命太祝负责在薄诱忌所奏请建立的泰一神坛上祭祀,依照上书人所说的方式进行。后来,又有人上书说:“古时候,天子经常在春秋两季举行除灾求福的解祠,用食其母的恶鸟枭鸟、食其父的恶兽破镜各一只祭黄帝;用羊祭冥羊神;用一匹青色雄马祭马行神;用牛祭泰一神、皋山山君和地长神;用干鱼祭武夷山神;用一头牛祭阴阳使者神。”天子也命祠官负责此事,按照上书人说的方式,在薄诱忌所奏请建立的泰一神坛旁边举行祭祀。

后来,天子的苑囿里有白鹿,就用白鹿皮制成货币。为了促使上天发出吉祥的征兆,又铸造了银锡合金的白金币。

第二年,天子到雍县举行郊祀,猎获了一头独角兽,样子像狍子。主管官员说:“陛下恭恭敬敬地举行郊祀,上帝为了报答对他的供奉,赐给这头独角兽,这大概就是麒麟。”于是,把它进献给五帝之畤,每畤的祭品外加一头牛,举行焚柴祭天的燎祭。赐给诸侯白金币,向他们暗示这种吉祥的征兆是与天地之意相合的。

这时,济北王以为天子将要举行封禅大典,就上书向天子献出泰山及其周围的城邑。天子接受了,另用其他县邑给他作为抵偿。常山王有罪,被放逐,天子把他的弟弟封在真定,以延续对祖先的祭祀,而把常山国改为郡。这样一来,五岳就都在天子直接管辖的郡县之内了。

第二年,齐人少翁以招引鬼神的方术来进见皇上。皇上有一个宠爱的王夫人死,据说少翁用方术在夜里使王夫人和灶神的形貌出现,天子隔着帷幕望见了。于是,就封少翁为文成将军,给他的赏赐很多,以宾客之礼对待他。文成将军说道:“皇帝如果想要跟神交往,而宫室、被服等用具却不像神用的,神就不会降临。”于是,就制造了画有各种云气的车子,按照五行相克的原则,在不同的日子里分别驾着不同颜色的车子以驱赶恶鬼。又营建甘泉宫,在宫中建起高台宫室,室内画着天、地和泰一等神,而且摆上祭祀用具,想借此招来天神。过了一年多,他的方术越发不灵验了,神仙总也不来。文成将军就在一块帛上写了一些字,让牛吞到肚里,自己装作不知道,说这头牛的肚子里有怪异。把牛杀了观看,发现有一块帛上写着字,上面的话很奇怪,天子怀疑这件事。有人认得文成的笔迹,拿出一问,果然是少翁假造的。于是杀了文成将军,并把这事隐瞒起来。

在这以后,天子又让人建造了桓梁台、铜柱、承露仙人掌等一类东西。

文成死后的第二年,天子在鼎湖宫病得很重,巫医们什么法子都用了,却不见好转。于是,游水发根说道:“上郡有个巫师,在他生病期间鬼神附了体。”皇上把巫师召来,供奉在甘泉宫。等到皇上生病的时候,派人去问附在巫师身上的神君。神君说道:“天子不必为病担忧,病一会儿就会好,您可以强撑着来跟我在甘泉宫相会。”于是,天子的病见轻了,就亲自前往甘泉宫,果然完全好了。大赦天下,把神君安置在寿宫。神君中最尊贵的是太一神,他的辅佐神是大禁、司命之类的神仙,都跟随着他。人们看不到众神仙的模样,只能听到他们的说话声,跟人的声音一样。神仙们时去时来,来的时候能听见沙沙的风声。他们住在室内的帷帐中,有时白天说话,但经常是在晚上。天子先举行除灾求福的祓祭,然后才进入宫内。以巫师为主人,让他关照神君的饮食。众神所说的话,由巫师传送下来。又把他们安置在寿宫、北宫,张挂羽旗,设置祭器,来礼敬神君。神君所说的话,皇上命人记录下来,管它叫作“画法”,意思是划一之法。其实,神君所说的话一般世俗人都知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天子暗暗高兴。这些事情都是秘密的,世上无人知晓。

那以后的第三年,主管官员建议,纪元应该根据上天所降的吉祥征兆来命名,不应按一年、二年的顺序计算。开国的第一个纪元可以称为“建元”;第二个纪元因为有一种叫长星的彗星出现,可称为“元光”;第三个纪元,因为郊祀时得到了独角兽,可以称为“元狩”。

次年冬天,天子到雍城举行郊祀,提出:“如今上帝由我亲自祭祀了,可是地神后土我没有祭拜,这样于礼不合。”主管官员跟太史令司马谈、祠官宽舒等人商议道:“祭天地要有犄角像蚕茧、板栗那样大小的幼牲。如今陛下要亲自祭祀后土,祭后土应该在水泽中的圜丘上筑五个祭坛,每个祭坛用黄牛犊一头作太牢祭品,祭过以后全部埋掉,陪从祭祀的人员都要穿黄色衣服。”于是,天子就向东行,首次在汾阴脽上立了后土祠,是按宽舒等人的建议做的。皇上亲自望拜地神,跟祭祀上帝用的礼仪相同。祭礼结束后,天子就经由荥阳回长安。途经雒阳时,下诏说:“夏、商、周三代已经很久远了,难以保存下多少后代。可以划出三十里的地方赐封周王的后代为周子南君,让他在那儿供奉祖先的祭祀。”这年,天子开始巡视各郡县,逐渐地靠近泰山了。

这年春天,乐成侯上书推荐栾大。栾大是胶东王刘寄宫中管日常生活事务的宫人。从前曾经跟文成将军同师学习,后来做了胶东王掌管配制药品的尚方令。乐成侯的姐姐是胶东康王的王后,没有儿子。康王死了,其他姬妾的儿子被立为王。而康后有淫乱行为,同新王合不来,彼此用各种办法去加害对方。康后听说文成将军已死,想要自己去讨好皇上,就派栾大通过乐成侯求见皇上谈方术。天子杀死文成将军后,也后悔他死得早,惋惜没有让他把方术全部拿出来,等到见了栾大,天子非常高兴。栾大这个人长得高大英俊,说话很有策略,而且敢说大话,说什么大话也不犹豫。他吹嘘说:“我曾经在海中往来,见到过安期生、羡门高那些仙人。不过他们认为我地位低下,不信任我。又认为康王只是个诸侯罢了,不配把神仙方术传给他。我屡次向康王进言,康王又不任用我。我的老师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不死之药可以求得,神仙也可以招来。’我只怕像文成一样也遭杀身之祸,那么方士们就都要把嘴封上了,哪里还敢再谈方术呢!”皇上说:“文成只是误食马肝而死的。如果您对老师的方术真的有研究,我有什么舍不得的呢!”栾大说:“不是我的老师有求于人,而是人们有求于他。陛下如果一定要想要招来神仙,那就要让神仙的使者地位更尊贵,让他有自己的家眷,用客礼来对待他,不要瞧不起他,并让他佩带各种印信,才可以使他传话给神仙。神仙究竟肯来不肯来,尚在两可。总之,只有让神仙的使者极为尊贵,然后才有可能招来神仙。”这时,皇上要他先使个小方术,检验一下效果,他就表演斗棋,那些棋子在棋盘上互相撞击。皇上不知道其实那只是用磁石棋子和带磁钢棒搞的骗人把戏。

当时,皇上正在为黄河决口的事忧虑,而且炼黄金没有成功,就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栾大又得到四枚金印,身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和天道将军等印信。皇上下诏书给御史:“从前大禹能够疏通九江,开引四渎。近来,泛滥的河水溢出淹没陆地,筑堤的劳役连续不断。我治理天下二十八年了,上天如果要送方士给我,那就是大通将军了。《周易·乾卦》上说到‘飞龙升天’,《易经·渐卦》说‘大雁渐近涯岸’,我看与这差不多吧。应该以二千户的地方封地士将军栾大为乐通侯。”赐给他第一等的宅第和奴仆千人。把皇帝所用多余的车马和帷帐等器物分给栾大,摆满了他的新居。又把卫长公主嫁给他,送给他黄金万斤,把他所住的城邑改名为当利公主邑。天子亲临五利将军的府第。使者们前去慰问,所赐赠的物品在道路上络绎不绝。从皇帝的姑姑大长公主到将相以下的人,都在家里置备酒宴招待他,献赠礼物给他。接着,天子又刻了一枚“天道将军”的玉印,派使者手持玉印,身着鸟羽制成的衣服,夜间站在白茅草上,五利将军也穿着鸟羽制成的衣服,站在白茅草上接受玉印,以此表示天子并不把受印者当臣下看待。佩带上“天道”之印,是要为天子引导天神降临的意思。于是,五利时常夜间在家中祭祀,想求神仙降临下界。结果神仙没来,种种鬼却聚集来了,不过五利将军还是很能驱使诸鬼的。此后他就整理行装,东行去海上,据说是要去寻找他的老师。栾大被引见几个月的时间,就佩上了六枚大印,尊贵之名震惊天下,使得燕、齐沿海地区的方士们无不握住手腕,激动振奋,都说自己也有秘方,能通神仙。

这个夏季六月中旬,一个叫锦的汾阴巫师在魏脽后土祠旁为民众祭祀,看见地面隆起,呈现弯钩的形状,扒开土来看,得到一只鼎。这只鼎跟其他所有的鼎大不相同,上面只有花纹,而没有铸刻文字。巫师觉得奇怪,就告诉了当地官吏。当地官吏报告给河东太守胜,胜又报告了朝廷。天子派使者来检验并查问巫师锦得鼎的详情,确认其中没有诈伪之后,就按礼仪举行祭祀,把鼎请到甘泉宫。天子随鼎而行,准备把它献给天帝。走到中山时,天气晴暖,有一片黄云覆盖。正好有一头狍子跑过,皇上亲自射死了它,就用来做了祭品。到长安以后,公卿大夫们都议论请求尊奉宝鼎。天子说:“近来黄河泛滥,一连几年收成不好,所以我才出巡郡县祭祀后土,祈求它为百姓滋育庄稼。今年五谷丰茂,还没有举行祭礼酬谢地神,这鼎为什么会出现呢?”主管官员都说:“听说从前太帝太昊伏羲氏造了一只神鼎,表示一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归统于神鼎。黄帝造了三只宝鼎,象征着天、地、人。夏禹收集了九州的铜,铸成九只宝鼎,都曾经用来烹煮牲畜祭祀上帝和鬼神。遇到圣主鼎就会出现,宝鼎就这样传下来经历了夏朝、商朝。到周末世德衰败,宋国祭祀土神的社坛也被毁灭,鼎就沦没隐伏而不再出现了。《诗经·周颂》说:‘从堂到阶来回走,从羊到牛已齐备,大鼎小鼎全查过;不哗不傲极恭敬,健康长寿又多福。’如今,鼎已迎到甘泉宫,它外表光彩夺目,变化神奇莫测,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必将获得无穷无尽的吉祥。这跟行至中山时,上有黄白祥云覆盖,下逢狍子吉兽跑过,这些祥瑞征兆正好相合,还有在神坛下获得大弓和四箭,这全是您在太庙合祭远近祖先神主得到的回报。只有受天命做皇帝的人才能知道天意而与天德相合。这宝鼎应该进献祖先,珍藏在天帝宫廷,这样才符合种种吉祥之兆。”皇上下诏书说:“可以。”

去海上寻找蓬莱仙山的人说,蓬莱并不算远,可是总也不能到达,大概是因为看不到仙山的云气。皇上就派出善于望气的官员帮助观测云气。

这年秋天,皇上到了雍县,将要举行郊祀祭五帝。有人说:“五帝是泰一神的辅佐,应该立泰一神坛,并由皇上亲自举行郊祀。”皇上犹豫未决。齐人公孙卿说:“今年得到宝鼎,今冬辛巳日正是朔日初一,这天早晨又交冬至,这和黄帝得宝鼎的时间相同。”公孙卿有一部木简书,上面说:“黄帝得到宝鼎在宛朐县,向鬼臾区询问此事。鬼臾区回答说:‘帝得宝鼎和占卜用的神策,这年己酉日是朔日,早晨又交冬至,符合天道历数,天道历数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于是,黄帝观测太阳的运行来推算历法,以后大致每二十年就遇到朔日早晨交冬至,一共推算了二十次,共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升天而去。”公孙卿想通过所忠把这件事奏给皇上,所忠见到他的书不正经,怀疑那是荒诞的伪书,因此推辞说:“宝鼎的事已经定下来了,还上奏干什么!”公孙卿又通过皇帝所宠信的人上奏了。皇上非常高兴,就把公孙卿召来细问。公孙卿回答说:“传这本书的是申功,他已经死了。”皇上问:“申功是什么人?”公孙卿说:“申功是齐人。他与安期生有交往,接受过黄帝的教诲,没留下其他书,只有这部关于鼎的书。书中说:‘汉代的兴盛期,应该跟黄帝时的历日相同;汉代的圣君,将出在高祖皇帝的孙子或曾孙之中。宝鼎出现了,就能与神仙相通,应该举行封禅。自古以来,举行过封禅大典的有七十二个王,只有黄帝能登上泰山祭天。’申功说:‘汉代的皇帝也应该登上泰山祭天,上了泰山行祭天礼,然后就可以成仙升天了。黄帝时有上万个诸侯国,为祭祀神灵而建立的封国就占了七千。天下的名山有八座,其中三座在蛮夷境内,五座在中原地区。中原有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和东莱山,这五座山是黄帝常去游览的地方,在那里与神仙相会。黄帝一边作战一边学习仙道。他唯恐百姓反对他所学的仙道,就断然把诽谤鬼神的人杀掉。这样经过了一百多年,才能够与神仙相通了。黄帝当年在雍县郊祀上帝,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别号叫大鸿,死后葬在雍县,鸿冢就是这么来的。那以后黄帝在明廷迎接过上万的神灵。明廷,就是现在的甘泉山。所谓寒门,就是现在的谷口。黄帝开采首山的铜矿,在荆山脚下铸鼎。鼎铸成后,有一条脖颈下悬着垂肉两腮长着胡须的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背,群臣和后宫嫔妃跟着上去的有七十多人,龙才飞升离去。其余的小臣们上不去,全都抓住龙须不放,龙须被拉断,黄帝的弓也落了下来。百姓们抬头望着黄帝升上天去,就抱着他的弓和龙须大声哭喊,所以后世把那个地方称作鼎湖,把那张弓称作乌号。’”天子说:“啊!如果我真能像黄帝那样,那么我看离开妻子儿女只不过就像脱掉鞋子一样罢了。”于是,就封公孙卿为郎官,让他往东到太室山去等候神仙。

接着,皇上去雍县郊祀,又到了陇西,西行登上了崆峒山,然后回到甘泉宫。命祠官宽舒等人设置泰一神的祭坛。祭坛仿照薄诱忌所说的泰一坛建造,分作三层,五帝的祭坛环绕泰一坛下,各自依照他们所属的方位,黄帝坛在西南方,修八条供鬼神往来的通道。泰一坛所有的祭品,与雍县五畤中的一畤相同,而外加甜酒、枣果和干肉之类,还杀一头犛牛作为祭器中的牲牢。而五帝坛只进献牛羊等牲牢和甜酒,没有犛牛。祭坛下的四周,作为一一祭祀随从的众神和北斗星的地方。祭祀完毕,把用过的祭品全部烧掉。祭祀所用的牛是白色的,把鹿塞进牛的腹腔,再把猪塞进鹿的腹腔,然后放在水里浸泡。祭日神用牛,祭月神用羊或猪,都只用一头。祭泰一神的祝官穿紫色绣衣,祭五帝的祝官,其礼服颜色各按照五帝所属的颜色,祭日穿红衣,祭月穿白衣。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交冬至,这天刚刚拂晓,天子就开始在郊外祭祀泰一神。早晨朝拜日神,傍晚祭祀月神,都是拱手肃拜;而祭拜泰一神则按照在雍县的郊祀礼仪进行。劝神进食的祝词说:“上天开始把宝鼎神策赐给皇帝,让他的天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终而复始,永无止息。皇帝在此恭敬拜见天神。”祭祀礼服用黄色。祭祀时坛上布满火炬,坛旁摆着烹煮器具。主管官员说“祠坛上方有光出现”。公卿大臣们说:“皇帝最初在云阳宫郊祀,祭拜泰一神,司祭的官员捧着直径六寸的大璧瑄玉、毛纯膘肥的美牲献给神灵享用。当夜有美丽的光彩出现,到了白天,有黄色云气上升,与天相连。”太史公和祠官宽舒等说:“神灵降下美好景象,是保佑福禄的吉祥预兆,应该在这神光所照的地域建立泰畤坛,用来宣扬上天的神明瑞应。命令太祝主管此事,每年秋天和腊月间举行祭祀。每三年天子郊祀一次。”

这年秋天,为讨伐南越而祭告泰一神,用牡荆做幡旗杆,旗上画有日、月、北斗和腾空升起的龙,以象征天一三星,因为太一星在后、天一三星在前,所以把天一三星作为泰一神的先锋旗,命名为“灵旗”。在为兵事祭告时,由太史官手持灵旗指向被伐国的方向。当时,五利将军身为使者却不敢入海求仙,只到泰山去祭祀。皇上派人暗中跟随,查验他的行踪,得知他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见到。五利将军胡说见到了他的老师,其实他的方术已经用尽,大多不能应验。皇上就杀了五利将军。

这年冬天,公孙卿在河南等候神仙,说是在缑氏城上看到了仙人的脚印,还有个像山鸡一样的神物,往来于城上。天子亲自到缑氏城察看脚印,问公孙卿:“你该不是在仿效文成和五利欺骗我吧?”公孙卿说:“仙人并非有求于皇帝,而是皇帝有求于仙人。求仙人道,如果不把时间稍微放宽一些,神仙是不会来的。谈起求神这种事,似乎是迂腐荒诞的,其实只要积年累月就可以招来神仙。”于是,各郡国都修筑道路,修缮宫殿观台和名山的神祠,以期待天子到来。

这年,灭了南越之后,皇上有个宠臣李延年以优美的音乐来进见。皇上认为那音乐极美,就下交公卿大臣们商议,说:“民间祭祀还有鼓、舞和音乐,如今我举行郊祀却没有音乐,怎么相称呢?”公卿们说:“古时候祭祀天地都有音乐,这样天神和地神才会来享受祭祀。”有人说:“泰帝让女神素女奏五十弦的瑟,由于声音悲切,泰帝让她停下来,可是她不能自止,所以把她的瑟剖开改成了二十五弦。”于是,在为平定南越而酬祭泰一、后土神时,开始采用音乐歌舞,广召歌手,并以此开始制作二十五弦瑟和箜篌瑟。

第二年冬天,皇上提议说:“古代帝王先要收兵止武,然后才进行封禅。”于是,就北上巡视朔方,带着十几万军队,回来时在桥山黄帝陵墓前祭祀,在须如遣散了军队。皇上说:“我听说黄帝并没死,而现在却有陵墓,是怎么回事呢?”有人回答说:“黄帝成仙升天后,众臣把他的衣服帽子埋在这里,所以有陵墓。”皇上到了甘泉宫后,为了要上泰山举行封禅,就先祭告泰一神。

自从得了宝鼎,皇上就跟公卿大臣及众儒生商议起封禅的事了。由于封禅大典很少举行,时间隔久了,已经失传,没有人了解它的礼仪,众儒生主张采用《尚书》《周官》《王制》中记载的天子射牛、望祀的仪式来进行。齐人丁公已经九十多岁,他说:“登泰山祭天的‘封’应该是不死的意思。秦始皇没能登上泰山行封礼。陛下如果一定要上去,就应该坚持;只要稍微登得高一些,就没有风雨阻挡了,也就最终可以登上泰山行封礼了。”皇上于是命令儒生们反复练习射牛,草拟封禅的礼仪。几年后,要进行封禅了。天子听了公孙卿和方士的话,说是黄帝以前的帝王举行封禅,都招来了怪异之物而与神仙相通,就想仿效黄帝那时迎接仙人蓬莱士的做法,借此以超乎世俗,跟九皇比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采用儒术加以修饰。儒生们因为既不能明辨封禅的具体事宜,又受《诗》《书》等古文经籍的束缚,所以不敢尽情施展他们的学问。皇上把封禅用的祭器拿给儒生们看,儒生们有的说“跟古代的不同”,徐偃又说“太常祠官们行礼不如古代鲁国的好”。就在这时候,周霸会聚群儒策划封禅事宜,皇上贬退了徐偃、周霸,把儒生们全部罢黜不用了。

三月,皇上到东方去,到了缑氏县,登上中岳的太室山祭祀。随从官员在山下听到似乎有人喊“万岁”。问山上的人,说是没喊;问山下的人,也说没喊。于是,皇上封给太室山三百户以供祭祀,命名叫崇高邑。往东登上泰山,山上的草木还没长出叶子,就叫人把石碑运上山,立在泰山顶峰。

接着,皇上又东巡海上,行礼祭祀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和四时主八神。齐地人中上书谈神仙精灵和奇异方术的数以万计,但没有一个灵验。于是,皇上增派船只,命令那些谈论海上神山的几千人去访求蓬莱仙人。公孙卿经常手持符节,先到各山等候神仙,到东莱时,说夜间看见一个人,身高数丈,等靠近去,却不见了。据说看到了他的脚印很大,类似禽兽的脚印。群臣中有人说看见一位牵着狗的老人,说“我想要见天子”,一会儿又忽然不见了。皇上见到那大脚印时,还不相信,等到群臣中有人说起老人的事,才在很大程度上认为那老人就是仙人了。因此,留住在海上,给方士驿车,派了几千名密使去求访。

四月,返回到奉高。皇上想着儒生和方士们对封禅礼仪的说法各不相同,又缺乏古书记载,实在难以施行。天子又到了梁父山,行礼祭祀地神。乙卯日,命侍中官儒生头戴白鹿皮帽,身穿插笏官服,天子射牛,进行祭祀。在泰山下的东方筑坛祭天,依照郊祀泰一神的礼仪。祭天的坛宽一丈二、高九尺,坛下放有封禅的文书,文书的内容隐秘,无人知晓。祭礼完毕,天子单独带着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登上泰山,也举行了祭天仪式。这些事情都禁止泄露。第二天,顺着山北的道路下山。丙辰日,在泰山脚下东北方的肃然山辟场祭地,按照祭祀后土的礼仪。以上的封禅,天子都亲自拜见天神、地神,穿黄色礼服并全部用了音乐。用采自江淮一带的三棱灵茅作神垫,用代表五方的五色泥土混杂起来多多地加在祭坛上。还放出远方奇异的飞禽走兽和白毛野鸡等动物,大大增加礼仪的隆重气氛。但不用兕牛、旄牛、犀牛、大象之类的动物。天子及其随从都是到了泰山,然后离去的。举行封禅大典的那天晚上,天空仿佛有亮光出现,白天又有白云从祭坛中升起。

天子封禅归来,坐在明堂上,群臣相继上前祝福。这时,天子下诏令给御史:“我以渺小之身继承了皇帝的至尊之位,一直谨言慎行,唯恐不能胜任。我德行微薄,不懂礼乐。祭泰一神时,天上像是有瑞祥之光,我心中不安似乎望见了什么,为这奇异景象所深深震撼,想要停止却不能,终于登上泰山筑坛祭天,到了梁父山,然后在肃然山辟场祭地。我要完善自己,勉力与士大夫们一起重新开始。赐给百姓每百户一头牛、十石酒,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孤儿寡妇,再另加赐布帛二匹。免除博县、奉高、蛇丘和历城等地的赋税,不用缴纳今年租税和免除徭役。大赦天下,和乙卯年的大赦令一样。凡是我巡行所经过的地方,都不要再有弛刑再犯的轻罪徒。如果是在两年以前犯的罪,一律不再追究。”又下诏说:“古时天子每五年出巡一次,在泰山举行祭祀,诸侯们来朝拜都有住所。应该让诸侯在泰山下各自修建官邸。”

天子在泰山封禅完毕,并未遇上风雨灾害,方士们又说蓬莱等神山似乎就要找到了。于是,皇上很高兴,觉得或许自己能遇到,就又东行到海边眺望,希望能见到蓬莱神山。奉车都尉霍子侯突然生病,一天的工夫就死了。皇上这才离开,沿海而上,往北到达碣石。又从辽西开始巡行,经北方边境到达九原县。五月,回到甘泉宫。主管官员说,宝鼎出现那年的年号为“元鼎”,今年天子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年号应为“元封”。

这年秋天,有慧星出现在东井宿天区,光芒四射。十几天后,慧星又出现在三台宿天区,光芒四射。有个望气的人叫王朔的说:“我观测时,只见那星出现时形状像葫芦瓜,一会儿就又消失了。”主管官员说道:“陛下创建了汉家封禅礼制,上天大概是用象征吉祥的德星出现来报答您。”

第二年冬天,天子到雍县郊祀五帝,回来后又拜祭了泰一神。祝词说:“德星光芒四射,象征美好吉祥。寿星相继出现,光辉遍照远方。信星明亮降福,皇帝敬拜诸神福泽无量。”

这年春天,公孙卿说在东莱山见到了仙人,那仙人似乎是说了“想见天子”。天子于是到了缑氏城,任命公孙卿为中大夫。随即到了东莱,在那里留宿了几天,什么也没看见,只看见了巨大的人脚印。天子又派出数以千计的方士去寻找神仙奇物,采集灵芝仙药。这年天旱。这时候,天子已经没有出巡的正当名义了,就前往万里沙祈求降雨,路过泰山时又举行了祭祀。返回时到了瓠子口,亲自来到堵塞黄河决口的现场,停留了两天,沉白马于河中,以祭河神,然后离去。派二位将军率领士兵堵塞决口,把黄河分成两条河渠,使它恢复了当初大禹治水后的面貌。

灭了南越之后,越人勇之向皇上进言说:“越人有信鬼的习俗,而且他们祭祀时都能见到鬼,屡屡见效应。从前东瓯王敬鬼,高寿达一百六十岁。后世子孙怠慢了鬼,所以就衰微下来。”天子就命越地巫师建立越祠,只设台而没有祭坛,也祭祀天神上帝百鬼,是采用鸡卜的方法。皇上相信这些,越祠和鸡卜的方法从此就开始流行。

公孙卿说:“仙人是可以见到的,而皇上去求仙的时候总是太仓促,因此见不到。如今,陛下可以修建一座台阁,就像缑氏城所建的一样,摆上干肉枣果之类的祭品,仙人应该是能够招来的。而且仙人喜欢住楼阁。”于是,皇上命令在长安建造蜚廉观和桂观,在甘泉宫建造益延寿观,派公孙卿手持符节摆好祭品,等候仙人。又建造了通天台,在台下摆设祭品,希望招来神仙之类。又在甘泉宫设置前殿,开始增建宫室。夏天,有灵芝草在宫殿内长了出来。天子因为堵塞了黄河决口,兴建了通天台,据说当时天上隐约出现了神光,就下诏书说:“甘泉宫殿房内生出了灵芝长有九株菌柄,特此大赦天下,免除苦役犯的刑罚。”

第二年,征伐朝鲜。夏天,干旱。公孙卿说:“黄帝时举行完封礼,天就会干旱,这是为了使封坛的土晾干,要连旱三年。”皇上就下诏书说:“天旱,大概是为了使封坛的土干燥吧?应该让天下百姓尊祭主宰农业的灵星。”

第三年,皇上到雍县郊祀,然后打通去回中的道路到那里巡察。春天,到达鸣泽,再从西河返回。

转年冬天,皇上巡视南郡,到江陵后往东走。登上潜县的天柱山,举行祭祀,称这座山为南岳。乘船顺江而行,从寻阳穿过枞阳,又经过彭蠡泽,一路祭祀名山大川。然后北到琅邪郡,再沿海而上。四月中旬,到达奉高县,举行了封禅典礼。

当初,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时,泰山脚下的东北方有古时的明堂旧址,旧址处路不好走,又不宽敞。皇上想要在奉高县旁修建明堂,但不知道明堂的形制尺度。济南人公 alt 带献上黄帝时的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座殿堂,四面没有墙壁,用茅草盖顶,殿堂周围通水,环绕着宫墙修有天桥,殿上有楼,从西南方向伸入殿堂,命名为昆仑道,天子由此走进殿堂,在那里拜祭上帝。于是,皇上命令按照公 alt 带的图样在奉高的汶上建造明堂。等到第五年再来举行封禅时,就让泰一神和五帝的神位居于上座进行祭祀,让高皇帝的神主灵位对着他们。在下房祭祀后土神,用牛、羊、猪各二十头。天子从昆仑道进去,开始按郊祀的礼仪在明堂祭拜。祭拜完毕,在堂下烧掉祭品。然后,皇上又登上泰山,在山顶秘密举行祭祀。在泰山下祭祀五帝时,按照他们各自所属的方位,只有黄帝和赤帝并排,祭祀时由主管官员陪祭。在泰山上举火,山下也都举火呼应。

两年以后,十一月甲子日是朔日,早晨交冬至,推算历法的人认为以这一天为推历的起点是正统。天子亲临泰山,在这一天到明堂去祭祀上帝,因为距上一次封禅不到五年,所以没有举行封禅典礼。那祝词说:“上天授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在此虔诚地拜祭泰一神。”皇上又东到海上,考察那些到海上求仙的人和方士们,没有什么效验。但皇上还是增派使者继续前往,希望能遇上神仙。

十一月乙酉日,柏梁台失火遭灾。十二月甲午日初一这一天,皇上亲自到高里山祭祀后土神。又到了渤海,遥望而拜祭蓬莱之类的仙山,希望能到达仙人所居住的异境。

皇上回京后,由于柏梁台遭灾焚毁了,就改在甘泉宫临朝接受各郡国上报的计簿。公孙卿说:“黄帝建成青灵台,十二天后就被烧了,黄帝于是修建了明庭。明庭就是甘泉宫。”方士们很多人也说古代帝王有在甘泉建都的。后来,天子又在甘泉宫接受诸侯朝见,并在甘泉建造诸侯的官邸。勇之说:“越地风俗,火灾之后再盖起的房子,一定要比原先的大,以此制服火灾。”于是,天子修造建章宫,规模极大,有千门万户。它的前殿比未央宫高。它的东面是凤阙,高二十多丈。它的西面是唐中宫,旁边是几十里的虎圈。它的北面修了大水池,池中的渐台高二十多丈,池名叫作泰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和壶梁四座山,仿照海中仙山,还有用石头雕成的龟鱼之类。它的南面有玉堂、璧门和鸟雕像之类。还建了神明台、井幹楼,高达五十多丈,楼台之间有辇车道相互连接。

夏天,汉朝更改历法,以夏历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官府服色崇尚黄色,把官印一律改为五个字,因而把当年定为太初元年。这年,往西去征伐大宛。蝗灾严重。丁夫人和雒阳虞初等人用方术祭祀,祈求鬼神降祸于匈奴、大宛。

第二年,主管官员说,雍县五畤祭祀时没有烹煮过的熟牲等祭品,没有芬芳香的气味。天子就命令祠官用牛犊做成熟牲祭品分别进献给五畤,并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选用各方天帝所能制胜毛色的牛犊,用木偶马代替马驹作祭品。只有祭祀五帝时使用马驹。天子亲自祭祀天地时也使用马驹。至于祭祀各名山大川该用马驹的,全都用木偶马代替。皇帝出巡经过时举行祭祀,才用马驹,其他礼节照旧。

次年,天子东巡海上,考察神仙之类的事情,没有灵验的。有的方士说:“黄帝时建造了五城十二楼,以便在执期那个地方迎候神仙,命名为迎年。”皇上批准按他所说的建造五城十二楼,命名为明年祠。皇上亲自到那里行礼祭祀上帝,穿着黄色礼服。

alt 带说:“黄帝时虽然已在泰山筑坛祭天,然而风后,封钜、岐伯等人又要黄帝去东泰山筑坛祭天,去凡山辟场祭地,与符瑞相合了,才能长生不死。”天子就命令准备祭品,来到东泰山,见东泰山矮小,跟它的名声不相称,就命祠官祭祀,但不举行封禅。此后命公 alt 带在那里供奉祭祀和迎候神灵。夏天,天子返回泰山,像以前那样举行五年一次的封禅典礼,另外增加了在石闾山辟场祭地的仪式。石闾在泰山脚下的南面,很多方士说这里是仙人住的地方,所以皇上亲自在这里祭祀地神。

这以后的第五年,重新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回程路过的时候祭祀了常山。

当今天子所兴起的祭祀,太一、后土,每三年亲临郊外祭祀,创建汉家的封禅大典,每五年一次举行祭祀。薄忌建议设立的太一祠以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等五处神祠,并由祠官宽舒负责掌管,每年按时置办祭礼。以上总共六处的祭祀,都由太祝官统领。至于像八神中的各种神仙,明年、凡山等其他有名的神祠,皇帝出行经过时就给祭祀,出行离开以后就停止。方士们所兴起的祭祀,由各自主管,兴起的人去世就停止,祠官不再负责主持。其他种类的祭祀都像往常一样办理。现今皇上举行过封禅大典,这以后的第十二年来回顾,祭祀就已经遍及五岳、四渎了。而方士们恭候祭祀神仙,进入大海寻求蓬莱仙岛,最终还是没有应验。而公孙卿的恭候神人,仍然拿大人的足迹作借口,也没有效应。天子更加倦怠厌恶方士们怪诞迂阔的言论了,然而最终联络他们的办法仍然不断,总是希望遇见真正的神仙。从这以后,方士们谈论神仙祭祀的人更多了,然而其效果是可以想象的。

太史公说:“我跟随巡行祭祀天地间各种神到过有名的山川并参加了封禅大典。进入寿宫旁听了祭神的祝词,研究考察方士和祠官们的言论,于是坐下来依次论述自古以来对鬼神进行祭祀的情状,完备地表现其外部形式和内中缘由。以后如有君子,就能够借此进行考察。至于像俎豆玉帛等祭品的详细内容,献飨酬报的各种礼仪,那在官府的档案中是有保存的。” zzE2VDfM0AqH6L5J8prR4ud3mNA74uoWv//vcj2gjOBhYo2pm4Ia4Lyoy/6tuby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