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管他干不甘心,他还得当他的代王。
刘恒在代地安心的当他的王爷之时,在长安京城的吕雉开始了她的骚操作。
汉朝第二位皇帝刘盈,这个吕雉的亲生儿子,在被她拉去看了人彘之后。
直接吓出了心理阴影,整天借酒消愁,将身体拖垮。
最后抑郁而终。
刘盈死后,吕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
不知道她从吕家哪里找了个年轻人,将其生母害死之后,谎称这是刘盈之子,就将其扶持为皇帝。
继任了刘盈的天子之位。
而后这位皇帝发现了自己的母亲被吕雉害死这件事实,为了以防万一,直接将其弄死了。
经此一事。
吕雉成功缔造了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位四年,却没有记录名讳的皇帝——前少帝。
在位四年,所有的官方文献之中都没有记录这位皇帝的名讳。
这不可谓不惊奇。
将这位前少帝弄死之后,吕雉又从她们吕家找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出来的孩子。
赐名刘弘,非说这人也是刘盈的儿子,并继任皇位。
是为后少帝。
虽然其执政期间也做了一些实事,但这点事情根本不能和她做的那些蠢事相提并论。
吕雉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
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及宦官张卿。
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
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
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吕雉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
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
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
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雉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
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在此期间,她疯狂的扶持吕氏宗亲。
追封大哥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
高后元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
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
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
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
高后二年,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
高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非刘氏封王封的如此冠冕堂皇,可能啊,吕雉是坐在刘邦的棺材板上干的吧。
不仅如此,吕雉还杀掉了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
在吕雉执政期间将朝堂搞得一团糟。
也为大汉后来的外戚专权开创了先河和立下了榜样。
后人作史称:诸吕之乱。
画面中,吕雉执政期间的各种事迹以闪回的方式呈现在所有观众的面前。
让人在短时间之内就了解了吕雉的手段和行事风格。
没办法为了将刘恒继位之时的局势讲述清楚,林云不得不将这件事说明白。
不然一句藩王继位,让很多人不清楚刘恒的本事。
其他皇帝对于吕雉的所作所为没有太大的反应,最多就是注意一下自己的后宫。
防止自己的妃子或皇后出现吕雉这样的情况。
但大汉前面的几个皇帝就不淡定了。
特别是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就不淡定了。
大汉,长安,未央宫。
此时的刘邦已经一统天下,正式称帝。
为了恢复民生,采取了无为而治,再加上自己的手下能人辈出。
所以真正需要他做决断的事情并不是太多。
而他此时正在吕雉的陪同下观看这次颁奖直播。
观看直播已经成为了他难得的消遣。
原本看见这个自己并不怎么关心的儿子获得了十大帝王的奖项。
心情还是不错的。
虽然自己平时不怎么关心他,但刘恒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
而且他已经在思考,是不是要好好的关注一下自己的这位儿子。
但后面的讲述的诸吕之乱让刘邦整个人的脸都黑了下来。
只要有人在其旁边,必定能够感受到这位身上传出来的阴冷杀气。
原本在其身边开心的看着直播,吃着小零食的吕雉整个人也是立了起来。
一脸惊恐的看着刘邦和眼前的直播屏幕。
身上冷汗直冒,瞬间就将其衣服浸湿。
但她此时完全不在意。
她知道要是自己不能将着直播中的情况说清楚,化解掉,自己的后半生怕是不得安生了。
所以连忙直接跪在刘邦的面前,对其说道:“陛下,臣妾冤枉啊。”
刘邦面色平静,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
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颤颤发抖的吕雉,又看了一眼正在直播的屏幕。
淡淡的说道:“继续看直播吧。”
虽是如此,但他的心中已经思考如何处理自己的这个妻子了。
……
另外一个时空之中,汉惠帝刘盈也观看了此次的直播。
当看见自己的母亲做出如此事情之后,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他心中升起了整整恐惧。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会在自己死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他稍微激愤之后,又不由的叹息一口气。
以他现在的权力和手段,根本不是自己的母亲的对手。
看来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刘盈心中默默的打定了注意。
……
视频继续。
由于吕雉的一些列操作,让那些忠于刘氏的大臣们非常不满。
高后八年,吕雉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
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
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而且在吕雉临死之时还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
做着架空刘氏,谋朝篡位的春秋大梦。
根本不把这群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放在眼里。
可是她忘记了,汉家江山是刘家的,不是她吕雉的。
功勋之臣都是跟着刘邦起来的,跟她吕雉没有什么关系。
由于吕雉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
吕太后没有完成她的政治计划就去世了。
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袒刘之军蜂起。
上将军吕禄密谋颠覆,天下反对吕雉的势力于是通通开始发难。
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吕氏一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诸吕之乱到此彻底平息。
当众人将吕氏集团推翻之后,突然之间大伙儿就犯难了。
这吕氏集团是解决了,但这皇帝谁来当呢?
陈平、周勃这群人就聚在一起商讨。
一琢磨,这从刘邦的孙子辈儿选吧,齐王刘襄无疑是功劳最大的。
但他们发现刘襄的舅舅不是什么好人,万一再来一次外戚专权可怎么办吧?
结果一琢磨,哎!
刘邦的儿子辈不是还有一个老四嘛。
代王刘恒此时还在自己的封地上快乐的生活着。
众人一打听,刘恒的母亲薄姬也没有什么大势力。
而且刘恒为人宽厚,待人仁慈。
薄姬也很善良。
在刘邦还活着的儿子中也最为年长。
那舍他其谁啊?
于是这陈平、周勃就派出使者前往山西,去迎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但这使者到了山西结果发现刘恒不愿意去了。
看到这里,很多皇帝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不由的发送弹幕道。
“这陈平、周勃杀吕氏杀的风生水起,他这个外地藩王在京城没有任何的根基。如何敢去继任皇位?”
“不亏是十大帝王的获得者,如此年轻就有如此心性。”
“这就是一个合格君王和普通藩王的区别,要是其他人听到这个机会,还不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了。”
……
刘恒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非常的谨慎冷静,展现出了一个君王应该具有的素质。
这是成为一个明君的必备要素。
此时刘恒的手下中尉宋昌觉得刘氏江山稳固,不必有所顾虑。
在权衡二三,分析天下大势之后,刘恒才决定入京继位。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
当他到达距离长安五十里的时候,派遣宋昌先进城探路。
宋昌到了渭桥,看见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这才让刘恒放心的到达了渭桥。
见群臣以臣礼拜见自己,他才稍微放心。
但他也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立刻谦逊的回拜。
最后刘恒和陈平等众位大臣回到了代邸商量,可以说这一路刘恒表现的坟场谨慎也坟场的谦恭了。
在这期间,刘恒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
在五让天下之后,终于同意了继任皇帝位。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忘记了一件事儿。
吕雉扶持起来的后少帝刘弘还在皇宫之中呆着呢。
但也不是什么大事,陈平等人立刻派人对皇宫进行了清理。
之后刘恒迅速入宫。
他入宫的第一时间就是安排自己的心腹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管理京城。
任命张武为郎中令,守卫皇宫。
在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之后,大赦天下。
刘恒,正式继位,成为了大汉历史上被官方承认的第三位皇帝。
史称: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