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1章:我要去将这个混账打死!

众多的疑问出现在这些观众的脑中。

“这是怎么回事?颁奖员是不是把奖项搞错了,这是十大帝王颁奖不是特殊帝王?”

“按照原本的情况,这一次应该是特殊帝王颁奖。”

“这怎么可能,若是做出如此杰出贡献的皇帝都只是特殊帝王的话,那十大帝王还要怎么颁发?”

在李隆基之前的观众自然不知道为何,但在其后面人却知道为何是特殊帝王。

所以立刻就有人出来对这些疑惑的人进行解释。

“这不是还没有结束嘛,看看接下来的事情就知道为什么了。”

“就是,就是。”

“大唐,我的盛世大唐啊,就这么没了。”

……

大唐,李世民时空。

和林云一起观看的李世民自然也是一脸的懵圈。

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一名后代做的比自己都还要好了。

特别是最后所展现出来的大唐盛世,让他十分的羡慕。

虽然自己手中的大唐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还没有达到画面之中展现出来的那种繁荣程度。

看的他都有点羡慕。

所以他和其他人一样,都不是很理解,为何林云要对一个做的如此之好的皇帝颁发特殊帝王奖,而不是十大帝王奖。

看着李世民一脸疑问的表情,林云笑着对他说道:“陛下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颁奖视频继续。

画面中,原本勤政随和的李隆基突然发生了变化。

开始安图享乐起来。

不知是不是手中的大唐太过于繁荣昌盛,让李隆基的心中出现了携带,享乐主义在他心中蔓延。

整个画风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嫣然一副千古明君突然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的昏君。

整日饮酒作乐,贪图美色。

公元737年,尤自武惠妃死,每日从事声色,后宫数千,无中意者。

寿王李瑁(隆基之子)妃杨氏(小名玉环)之美绝世无双,又懂音律,于公元744年(天宝三年)被李隆基纳入宫,号太真,后封贵妃。

从此深居宫中,专以声色自娱,怠于政事,委政于宰相李林甫执掌。

公元747年,李隆基将本年全国进贡物品全部赏给李林甫,他看左藏(左藏,即收藏天下赋税的部门)之后,赏赐贵宠人家,什么限度也没有了。

当时贵宠们讲究给皇帝进食品,宫中特设检校进食使,评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每一次进食,多至数十盘,一盘值十个中等人家的财产,可见浪费之大。

李降基给贵宠们的赏物,挥霍无度,浪费更大。

就杨贵妃一个人的衣服、玩好就要上千人来供应。

贪图享乐之后,个人的精力也从国事上转移,越来越不想处理政事。

在此期间,李隆基重用佞臣,信任宦官。

李隆基在统治的后期,只想"高居无为",作太平天子,对大臣的忠谏已听不进去,反觉讨厌。

专门重用顺从他意旨的人,便把政事托给佞臣宰相李林甫。

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到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掌权19年。

他为了保持权位,事事迎合李隆基。并且排挤、打击同僚。

特别是打击比他有才干的或李降基信任的人。

他表面上对人和善,甜言蜜语,暗地里却陷害人,被称为"口有蜜,腹有剑"。

由于他把持朝政,政治愈益腐朽。

李隆基61岁时宠爱上杨贵妃,并封她的两个哥哥为官,封3个姐姐为夫人。

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原名杨钊)是个"不学无术"的佞臣,也靠裙带关系当上了官,从京兆尹升到御史大夫,最后竟成了宰相(公元752—756年),并兼领40余职。

杨家姐妹兄弟,结党营私,"势倾天下"。

生活上"锦绣珠玉,鲜华夺目"。

广收贿赂,积细绢34万匹,和安禄山争权,常言安禄山必反。

公元754年秋,霖雨成灾。

李隆基想了解是否伤害庄稼、杨国忠把好禾给他看,他信以为真。

扶风(今陕西凤翔)太守房琯报告水灾,杨国忠派人追查,使得全国无人敢上报灾情。

如此种种,将原本的盛世大唐弄的乌烟瘴气,朝堂和民间都怨声载道。

但此时的李隆基根本不听,只生活在他缔造的美好皇宫之中,整日听奸臣的吹捧,安心享乐。

但他却不知道由于他的肆意妄为,在大唐的繁荣之下埋藏了巨大的隐患。

只等一个火星就可以将整个矛盾引爆,到时候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终于,颠覆大唐的事情终于发生。

安史之乱。

胡人安禄山,在宰相李林甫当政时,他被李隆基提拔为范阳、平卢兼河东三镇的节度使,还兼任河北道采访处置使,统有近20万人的兵力。

掌握黄河以北军政、民政大权,在各节度使中,他的力量最大。

他受到李隆基的重用。

安禄山身体肥胖,有一次,李隆基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肚子这么大,里面是什么?"他回答道;"只有一颗忠于陛下的赤诚之心。"

李隆基很高兴,将他倚为干城,并让杨贵妃收他为"养子"。

他得到杨贵妃的欢心,自由出入禁宫。

安禄山却和杨国忠因争宠而闹矛盾。

安禄山以狡猾献媚手段取得李隆基信任后,经常进出长安,见到内地武备废驰,就在范阳赶制兵器,储积粮草,准备夺取唐朝江山。

臣下奏报李隆基,安禄山有反意,李隆基还不信。

直到安禄山撤换了范阳的32名汉将,并拒绝李隆基宣召他去长安时,李隆基才开始怀疑他,但又不作防备。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11月,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发动叛乱。

安禄山叛唐的消息传到长安,沉迷于歌舞酒色的李隆基才大吃一惊,束手无策。

杨国忠怂患李隆基瞎指挥,使唐军遭到惨败。

叛军很快攻占洛阳、潼关,直逼长安。

公元756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李隆基在杨国忠劝说下,背着杨贵妃等人勿忙向四川逃走,长安落入叛军手中。

在途中,只有百姓献上高粱、麦豆,李隆基吃着粗粮,流泪不止,有个白发老人郭从谨对他说:"安禄山包藏祸心已非一日,陛下受他蒙骗,以致落到这个地步。当初宋璟为宰相时,屡次直言进谏,陛下采纳,天下就太平。如今朝中无贤臣,阿谀小人得势,陛下被他们包围了,听不到宫外的情况。"

李隆基听后又叹息道:"太糊涂,如今追悔也来不及了。"

大军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随行将士又饿又累,想到作恶多端的杨国忠专权误国,致使他们受苦,异常气愤。

以陈玄礼为首的将十,挡住了杨国忠的马头,向他索取军粮,并将他杀死,首级悬挂在驿门上示众。

然后激怒的将士又围住李隆基和杨贵妃休息的驿馆,喊杀声连天。

李隆基命高力士出去探视,知将士哗变,杨国忠被杀。

又命御史大夫魏方进和同平章事韦见素出去劝解。愤怒的兵士杀了魏方进,痛打了韦见素。

李隆基又命高力士出去问陈玄礼有什么要求,陈答说:"杨国忠谋反被杀,杨贵妃也不宜留着,请陛下下令将她正法!"

士兵们大声喧嚷:"不杀贵妃,誓不护驾!"并要痛打高力士。

高力士慌忙逃回奏告。

李隆基大惊说;"贵妃一直深居内宫,不干预外面的政事,她有什么罪该杀呢?"

高力士说∶"贵妃是无罪,但将士们杀了杨国忠。留着贵妃哪能心安。愿陛下准将十所请。将士心安,陛下也就安全了。"

兵士们正准备闯进驿馆,李隆基才流泪说道∶"我也顾不得贵妃了,你传我旨,赐她自尽吧!"

杨贵妃接到圣旨。惊倒在地。

良久才哭着请求见李隆基一面,高力士引去,她哭拜着说;"愿陛下保重!"

李降基不忍心看她。只是以袖掩面而泣,高力士忙将她带到佛堂。让她拜别佛祖后。

引到堂外一棵梨树下,解下罗巾挂在树枝上,贵妃朝北拜了几拜,说∶"妾与陛下永诀了!"

然后自缢而死。

将士们听到杨贵妃被处死,欢声雷动,重新保护李隆基西逃。

太子李亨却被当地百姓留住,主持朝政。

李享从马嵬坡一路收拾残兵北上。

7月,到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从众之请,即位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此时,安禄山进长安后,日夜纵酒,无西攻之意,故李隆基得以到达四川成都。

安禄山的军队进入长安后,手下诸将自以为得志,迷恋声色,争夺权位。

公元757年正月。

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他们无力向唐进攻了。

9月,唐将领郭子仪率唐军及回纥、西域兵攻克长安,10月又恢复了洛阳。

安庆绪退到邺郡(今河南安阳),这时安史内部不断内证。

公元759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自立为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公元762年,唐肃宗李亨死,唐代宗李豫即位,李豫再次向回纥借兵,联合向史朝义进攻。

公元763年史朝义穷蹙自杀。安禄山发动的叛唐事件至此结束,这场战争前后延续8年,史称"安史之乱"。

公元757年年底,李隆基回长安,居于所喜爱的兴庆宫甘露殿。

他怀念往年的尊荣,特别是念念不忘杨贵妃,伤感叹息、愁苦郁闷成疾。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4月死,时年78岁。

次年3月葬于泰陵。

画面之中老年李隆基躺在床上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整个李隆基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回望整个安史之乱,它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原本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的经济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受到重创,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捩点,而且对华夏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让华夏从一个开放包容进取的态度,变得收聚内敛,对后世华夏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后世有人感叹,若李隆基能够在其安于享乐之前就死去,那么他将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皇帝。

称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但由于其后面的种种作为,让大唐从巅峰一下就进入了低估,及时后世有想要中兴的皇帝,但面对安史之乱留下的烂摊子也只能修修补补,根本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大唐的摔落。

为后世的动乱埋下了基础。

所以说他是一个活的太久的皇帝。

当最后一句话出现在直播屏幕上时,所有的观众才反应过来为和在开头的时候会说李隆基是一个获得太久的皇帝。

到达最后,李世民整个人都气愤不已,呼吸急促,脸庞被涨的通红。

“混账,不孝子孙。”

憋了好一会儿,李世民直接指着屏幕大声的骂道。

这一次他终于深刻的理解为何林云会给李隆基颁发特殊帝王奖了。

“先生,我们什么时候过去,我要去将这个混账东西打死!”

看着还有好几分钟的倒计时,林云连忙对李世民劝道:“陛下不要生气,距离颁奖的时间还有好几分钟。你先消消气。”

见没有人可以发泄情绪,李世民深呼吸几下也平静了下来。

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直播屏幕上的倒计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林云也没有去问,只等倒计时的时间到达。

他右手往后微微一伸,一个时空传送门就出现在他的身后。

对李世民邀请道:“陛下,请!”

李世民看来一眼时空门,起身之后,直接朝其走去,瞬间就消失在这里。

林云连忙跟上去。 OeNsu0L22EHHUPXcr4wOIHRjChOO8fa7vs0HJ4nUcN5owltdHvsb9v+qmh1zZe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