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定好的时间到达,所有世界中拥有观看资格的观众都将目光紧紧的盯在了眼前的虚拟屏幕上。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颁发的是一个十大帝王的奖项。
其奖励必定会十分的丰厚,而且若自己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必将能够闻名万世。
光光是这个就足以让全华夏的皇帝激动不已,毕竟谁不想让自己流芳百世,千古留名呢?
嬴政,刘恒,刘彻,李世民这四个已经获得了荣誉之人心情就要平静许多,他们的心情之中更多的是看看其他优秀之人会是如何一番模样。
毕竟优秀的人总是惺惺相惜的。
而那些没有获得颁奖之人,则是一脸的期待,希望这一次的获奖者是自己。
在万众期待之中,这一次的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
“千载历史谁称王,二十四朝几篇章?”
“昆仑风雪曳玄黄,江河巨浪卷洪荒。”
“华夏历经五千载,二十四朝。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人物,他们对于后世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
“在华夏历史文化中书写下了自己的篇章……”
“《十大帝王》的颁奖将不分排名,选出华夏历史上除去秦始皇和汉武帝之外的十位皇帝。”
“接下来将颁发第三个‘十大帝王’奖项。”
……
还是一样的开头,没有任何的变化。
但即使这已经是多次播放了,但所有人的人都还是直直的看着屏幕,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虽然这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开头,但其中包含的信息十分的密集。
若是在林云时空的网络上播放,必定会出现一堆逐帧观看的“研究学家”,将其中的信息全部都挖掘出来。
但在这里,所有的观众只能用自己肉眼尽量多的观看其中的信息。
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虽然这些发现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
在开头结束之后,同样短暂的进入了黑幕。
“自西晋永嘉以来,整个华夏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长达数百年分裂,割据,给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种状态直到南陈首都建康被攻破,国君陈叔宝投降才暂时画下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在画面中从永嘉之乱开始,一幕幕的南北朝的惨象真实的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看见这一幕的众位观众,顿时开始在自己的脑中思索着线索,猜测这一次的获奖者是谁。
虽然很多观众还没有猜出这一位获奖者的身份,但对其也有了一些认识。
看见这样的开头,这些观众的心中自然而然知道这一次的获奖者将是一个终结乱世的能人。
视频继续播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又是何人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己卯兔年(既公元559年)。
在这一年死了两个人物,分别为高洋和陈霸先。
前者篡东魏,建北齐;后者废梁帝,创南陈。
这两者都是军阀出生,但都因为御宇不久后就撒手人寰。
在那个频繁改朝换代,篡位夺权的时代,死皇帝的事情经常发生。
根本称不了有多么的稀奇。
一年后,北周宗室权臣宇文护毒杀皇帝宇文毓,拥立其异母弟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前世代强权任务纷纷退场,本世代的人又频频内耗。
历史最终吧机会留给了一个此时年方十九岁的青年那罗延。
随着旁白的讲述,一名十九岁的魁梧青年出现在画面之中。
熟悉林云套路的众位观众,顿时就反应过来了。
眼前的这位少年就是此次十大帝王奖项的获得者,但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这么的怪异?
立刻激起了很多观众的讨论。
“那罗延?这个名字是中原人的名字吗?”
“不会吧,一个华夏人的十大帝王要颁发给一个异族人吗?”
“虽然看上去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但这个名字听起来像鲜卑人的名字。”
“呜呼,难道我华夏大地后世被鲜卑人统治了吗?”
无数的质疑哀嚎的弹幕出现在直播画面之中。
但整个颁奖视频不会因为这些弹幕而出现暂停,而是继续播放。
六年后,这个青年因为父亲的功勋,被授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兴郡公,出任随州刺史。
在父亲死后,有承袭随国公。
年纪轻轻的他就身居高位,让他行事有度,韬光养晦。
即使当时的权臣宇文护看他不顺眼也挑不出刺来。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将权臣宇文杀了之后,也十分的忌惮这位,但也无可奈何。
为表示忠心,那罗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皇太子宇文赟。
自己则随御驾征伐北齐,不涉朝堂。
建德四年(575年),杨坚率水军三万,于河桥大败北齐的军队。
建德五年(576年),杨坚跟从周武帝亲征平齐,进位为柱国。
与齐王宇文宪一起在冀州大破齐任城王高湝,被封为定州总管(今河北省定州市),很快又转任亳州总管(今安徽省亳州市)。
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兵如邺城北齐灭国。
一年后,皇帝在征讨突厥的途中病重,不久离世。
皇太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北周宣帝。
但这一位皇帝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能力和气魄,登基后他深居宫阙,沉迷酒色。
除了那罗延之女外还另外册封了四个妃子为皇后。
并且由于其猜忌的性格,还派人监视朝中大臣,一旦有任何的让其不满的就下令诛杀。
若非那罗延行事为人低调,恐怕也遭遇不测。
第二年,年仅二十岁的宇文赟就嫌弃当皇帝麻烦,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将年号改为大象。
他称呼自己为天元皇帝,对臣下自称为“天”。
把自己的居所称之为“天台”。
又在全国筛选美人,以充实后宫,整日纵欲无度。
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宇文赟的健康日益恶化,次年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此时的那罗延终于退去了韬光养晦的外衣,露出手揽大权,睥睨天下的气魄。
他让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自己的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随即向世人宣布,自己改回汉人名姓,自即日起——我叫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