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就地保护
——创建·历程

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半坡开始认识史前中国。中国考古从半坡开始走近民众,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也是从半坡开始创建的。

半坡遗址考古工地紧邻大路,最初的发掘吸引了不少周边民众驻足观看。人们好奇地看着整日忙忙碌碌、用手铲和小刷子干活的考古人员,更好奇于他们的活计——发掘文物、清理遗迹,不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地民众参观发掘现场

当房址、灶坑、窑穴遗迹越来越明晰可见,陶盆、陶罐、石斧等出土文物越来越丰富时,在一次考古发掘例会上,思想活跃、年轻热情的北大实习学生提出:在考古现场举办展览,借此宣传半坡遗址,为人们科普文物考古知识。这一大胆而超前的建议,得到了现场全体考古人员的支持。提议迅速转变成行动,为半坡遗址扩大影响力,也为博物馆的建立制造了社会舆论,打下了群众基础。

1955年底,半坡遗址发掘现场的一个小型文物展览会开幕了。有考古人员自己动手绘制的图版,有精心筛选出的典型文物,还有耐心细致的现场讲解,这是在中国最早举办的一次公众考古活动。咫尺距离,人们看古老遗迹,知道坑坑洼洼的地方原来是几千年前的房址;看出土文物,知道埋在地下的盆盆罐罐是老祖先使用过的器物……有了对考古、文物的了解,就萌生了保护意识,不少周边民众甚至主动拿出此前在半坡遗址附近偶然间挖到的器物捐献给考古队。

展览会举办期间,“到半坡去看考古”成了人们之间流传的时髦话题,观众络绎不绝,农民、工人、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累计达十数万人,陕西省和西安市的一些领导以及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也闻讯乘兴而来。一位来自苏联的文化教育高级顾问,在参观半坡展览会后回到北京,与周恩来总理座谈期间提及此事,感慨“半坡是世界上少有的古文化遗址,很宝贵……半坡遗址的发掘是中国对人类了不起的贡献”。这番评价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他专门委派时任教育部长钱俊瑞到半坡遗址实地调查了解。钱部长认真听取了半坡遗址考古工作人员的介绍,又搜集了30多张资料照片,回北京向周总理专门作了汇报。

◎考古现场讲解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意气勃发,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也为保护半坡遗址、建立半坡博物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正当半坡遗址发掘现场举办展览会开展热热闹闹的公众考古活动时,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国务院将“必须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工作”列入国家建设发展规划。文化部随即在北京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社会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的三重基本性质,以及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三性两务”成为20世纪50年代指导博物馆实践的基本依据。

风云际会、群贤毕至,决策者们共同的远见卓识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更是直接促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创建。

1956年3月,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和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在陕西进行工作考察。面对保存完好的半坡遗址和丰富的出土文物时,他们的头脑中萌生了“建立博物馆,供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学习”的想法。适逢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赴西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路过西安,当他参观半坡遗址并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与郑振铎、王冶秋以及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张德生,在就地建立博物馆保护半坡遗址的提议上达成共识。不久,文化部从文化事业经费中拨款30万元用于建立半坡博物馆。

◎文化部关于拨付30万元建馆经费的文件

1956年4月,陕西省博物馆半坡村分馆筹备处正式成立。即将在半坡遗址上落成的这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馆名曾数次易换:原始公社展览馆、陕西省博物馆半坡寨分馆、半坡村博物馆、陕西省半坡村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村博物馆。直至1957年12月28日,正式更名为西安半坡博物馆,并沿用至今。这些名称烙印着时代的印记,也见证着博物馆人对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地位、分类以及隶属关系等关于博物馆实践方面的思考。

◎建设中的半坡遗址保护大厅

1958年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开放迎宾,从筹备谋划到辟地建馆不足800个时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注定是一座可以载入博物馆学发展史册的博物馆。

◎郭沫若题写的“西安半坡博物馆”馆名

◎20世纪50年代建成开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在考古遗址本体之上建立的博物馆,开创了就地保护遗址,将博物馆与遗址环境融为一体的先河。196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提出“对遗址和景观,考虑建立专门的博物馆”的倡议。此时,距离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正如中国著名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所说,当(20世纪)60年代西方博物馆界还在争论遗址能不能进入博物馆行列时,半坡博物馆用事实回答了把博物馆建在遗址上的种种疑问。这种实践,从高起点出发,把传统博物馆的保护、科研、展示的基本职能与“物加环境”的新思维出色地统一起来了。

西安半坡博物馆创建了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陈列体系,在向公众开放之初,就有遗址原状陈列和出土文物陈列。此后,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又有模拟复原陈列和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成为史前遗址博物馆陈列之圭臬。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有了它,中国博物馆的大家庭里增添了新的成员。时至今日,史前遗址博物馆在中国已经建起20多座,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它们连缀起了史前中国的完整故事。

光阴荏苒。从初建、摸索到发展、创新,60多年风雨,西安半坡博物馆保持着独有的建筑布局和人文气息,也洋溢着新时代赋予的活力与朝气,一路前行,踏石留印,在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中贡献着自身的力量——

1958年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开放。当日观众多达1万余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及多家广播电台均作报道。

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3月,《史前研究》创刊号出版发行,这是国内唯一的史前文化研究杂志,著名考古学家尹达撰写发刊词,书法家舒同为封面题字。

1988年10月,吸收最新史前研究成果重新调整的基本陈列向公众开放,浅浮雕形式作为展板的陈列手法为国内首次创试。

1997年5月,西安半坡博物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窗口示范单位。

2002年8—10月,拆除旧有砖木结构半坡遗址保护大厅,配合改造工程,完成周边地质勘探和考古发掘清理,发掘面积约140平方米,首次发现祭祀遗迹,丰富了半坡文化内涵。

2006年5月,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聘请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为西安半坡博物馆文化代言人。

2006年6月1日,“人面鱼纹盆回乡展”正式开展。这是国宝人面鱼纹盆自20世纪50年代离开陕西后首次回到出土地并公开亮相。

2006年6月9日,新建半坡遗址保护大厅向公众开放。

2008年5月18日,西安半坡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授牌。

2010年8月,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展对外开放,这是自1988年基本陈列之后的一次大调整,增设半景画展厅。

2013年6月26日,举办“发现•记忆——纪念半坡遗址发现60周年”活动,同日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历程——半坡遗址发现60周年”开展。

2014年,“史前工场”项目和“原始部落快乐行”项目入选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

2017年,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推出“文化惠民”活动,引导更多社会公众将走进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年,开始进行馆区整体环境提升改造工作。

2018年,先后推出“远古微笑”“回眸”等展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西安半坡博物馆建馆60周年。

……

接续历史,传承文明,从昨天到今天,直至未来,西安半坡博物馆任重道远——守望半坡,守望人类童年。

1956年3月,陈毅率中央代表团赴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途经古都西安短暂停留。在此期间,听说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正在发掘,于是不顾旅途劳累,驱车前来。参观中,陈毅兴致盎然,连声赞叹:“这不是假的哦,这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陪同参观的郑振铎和王冶秋建议,希望把半坡遗址完整地保存下来,建一个博物馆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陈毅表示赞同,当即慨允:“这个意见很好,应当,应当,最好在这里建博物馆。”参观半坡之后,珍爱历史文化的陈老总显示出“书生本色”,诗兴萌发,欣然挥笔写下《西安半坡村访古》七言四首:

半坡村是原人居,

彩陶纷陈世所稀。

绝无甲骨方块字,

七千年前往可稽。

细孔骨针诚巧矣,

鱼钩倒刺不奇欤!

瓮葬婴儿骸骨在,

后人何事疑唐虞?

学者羞称五帝德,

缙绅先生每难言。

洪荒野蛮成已往,

后启文明莫忘前。

学人聚讼华夏史,

半坡铁证说自存。

不应拒绝有外铄,

齐向大同说文明。

郭沫若1959年、1960年两次来半坡。精通历史与考古的郭沫若,对6000多年前的遗迹、遗物看得很仔细,更多的时候,他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之中。参观中,他一再对陪同人员说:“半坡遗址是研究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一个珍贵宝库,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发掘、保护和利用。要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知道原始社会的先民们是如何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是如何从事生产劳动和艰苦生活的,是如何创造远古文化的。”

《观半坡遗址遗物》是郭沫若有感而发的诗作。

半坡小儿冢,瓮棺盛尸骸。

瓮盖有圆孔,气可通内外。

墓集居址旁,仿佛犹在怀。

大人则无棺,纵横陈荒隈。

可知爱子心,万劫永不灰。

一女三岁余,殉葬见其初。

手有骨环镯,身有碧玉珠。

尚有二彩陶,一瓶兼一盂。

棺乃木所制,与瓮亦复殊。

是缘母爱厚,贫富或不知。

二男同一坑,四女共一穴。

男皆壮男子,女年约二十。

当是同时死,其由不可必。

是否以情殉,抑死战或疫。

悠悠五千载,此问谁能答。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xVFhzENI/ou+1co5Ilb3uduWY9IisELcLZimZyolscC7O1yORsh1jCPu4wFc8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