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开蒙之初,万物混沌。

46亿年前,地球是一片了无生命的荒漠。在广袤的荒寂之中,澄江,只是漂浮于其中的一粒小小的微尘。帽天山,则是这粒微尘孕育生命的神圣宫殿。在地球漫长的生命发展历程中,35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单细胞菌类、藻类等低等生物;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多细胞动物。5.18亿年前,地球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就发生在澄江帽天山。

5.18亿年前,这里就有了生命的痕迹。一代代的生命在这里进化、演变。从混沌到清晰,从一个质变到另一个质变,生命的形体和思想发展到今天,早已产生了质的飞跃。一代代的生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汪水让生命得以延续。因为这汪水的存在,也就有了那些美丽而动人的故事的存在和延续。

《易经》云:“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从亘古的荒原到今天的繁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天、地、人三者是并立的,缺一不可。造物主弹指一挥,大地就抖动起来。洪水、泥土、石块、高山、河流、湖泊,以及生活在其间的生命,随着地质运动的变化,或上升或下降。苍茫的大地一天天呈现出清晰而完整的秩序。澄江,也不例外。滇中,这个小小的坝子,就是历经无数次运动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小黑点。在生命开始之地的这个小黑点上,矗立着帽天山、梁王山、金莲山、舞凤山、玉笋峰……

很多人都以为,在云南,最蓝的是天空。然而,在云南,除却天空,最蓝的那块颜色,还有一汪叫抚仙湖的水。抚仙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蓝。蓝是外在的一个呈现,其内核里潜藏的是有韧性的深邃、明澄。大自然有着超强的灵性,生命个体的思考和大自然的灵性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抚仙湖形似葫芦,以其深邃和清澈在中国众多的湖泊中赢得了它独绝于世的地位,数亿方玉液琼浆,清得教人心醉,蓝得教人心颤,她像一个从九天上落下的宝葫芦,装着无尽美妙、神秘与独特。二仙沉醉忘归化石而立的传说,俞元古城湮没湖底的口碑,抗浪鱼独特的鱼性和捕捞方式,神秘莫测的青鱼阵,还有好多至今无法破解的谜……这些无不使抚仙湖氤氲着诡奇的、独绝的地方文化情味。这湖湛碧澄澈的水,滋生出独特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在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染下,某些特质性的东西沉淀在澄江人的精神和灵魂中,成为澄江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沉稳、宽容、含蓄、内敛、文静、灵秀。

澄江,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不仅只包含山水。打开这一方亦静亦动的山水,如果在形如书本的凤麓古城行走,澄江文化的符号因此又多了幽思古意、淳风厚土的独特元素。

明隆庆五年(1571年)主持迁城的知府徐可久陪同临元镇总兵曾一经定址时,曾站在舞凤山上,四面察斟之后,赞叹说:“灵秀钟于此也!”

一只从北边振翅南翔的丹凤,衔来一本奇硕的天书,飞到澄江落脚,并把它轻盈地、端端正正地放在澄江坝子的正北端。这一文化意象,凝成了“瑞应已澄千仞外,德辉犹带九苞来”的审美格局。站在凤山顶,远眺澄江坝子,青翠绵延的众山,环列拱卫;扁舟点点的抚仙湖,横亘北朝;西边的伏虎山,山气爽爽;东边的东浦泉,水韵悠悠。于是,澄江坝子便有了“烟树万家簇似锦,此身已觉在蓬莱”的天然景致。

秀脸般的山水,祥瑞的灵凤,凝碧沉静的仙湖,文气氤氲的书城,滋养了澄江的人,涵育了澄江“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醇”的历史人文。

明代成化年间,周正来云南任布政使,来到澄江巡视后,写下“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醇”一联。这十四个字,从文化和社会层面高度地总结和概括了澄江的人文形象和文化个性。地处西南边陲、蛮夷之地的澄江,文风之盛,不让中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高度!

士习民风,涵育了澄江历史上灿若星辰的乡贤人物。

李恢是云南最早入正史的澄江人,他身处三国乱世,敏于时势,以身事蜀,是古贤们对君国社稷的忠;元代段文瑞事亲周全,终生实践的是君子大儒亲仁尊礼的孝道;赵士麟为官勤谨、为学精深,为君为民,一生所用的是理学名臣立身济世的“敬”和“一”;李发甲政惠两湘,殉于职事,守持的是一方大吏忠君惠民的官本;罗佩金曲己让贤,捐产护国,彰显的是心存天下的赤子之义。此外,董云汉耿介诤谏,直言时弊;段琦诗书精妙,风流文坛;许湘少年俊才,英年显名……这些人形成了澄江的形象高度和历史人文高度。

秀美如脸的山川,凝碧澄澈的仙湖,书气盎然的小城,朴实淳厚的百姓,志节精纯的乡贤人物,构成了澄江历史文化的整体形象。山水如玉,温润澄明。人文如珠,熠彩流光。

近年,这个小小的坝子,在保存古朴风韵,遵循自然之法则的前提下,并不刻意阻止现代文明的步伐。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闲居湖畔,晨起,且推窗望一汪水。深夜,淡月补窗,涛声阵阵。野有蔓草,灵露瀼瀼。湖畔、湿地、河流、荷藕、渔船,以及一座座新建的既古朴又现代的旅游小镇,无一不彰显着澄江的发展和变化。

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以原澄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澄江市的行政区域。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辖,玉溪市代管。这标志着澄江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抚仙湖生态治理力度,推动澄江市域经济转型升级,把澄江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深入挖掘澄江的山文化、水文化、渔文化、古滇文化、古生物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传承历史,挖掘底蕴,彰显地域文化魅力,构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和谐交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文化澄江新格局。在《文化玉溪·澄江卷》的基础上,编撰这套“文化澄江”系列丛书,旨在充分展现澄江各镇(街道)的历史变迁,挖掘各镇(街道)的文化内涵,提升各镇(街道)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文化传承历史、资政育民、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推动澄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澄江”系列丛书属地方性文化散文书系。丛书以澄江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凤麓、龙街、右所、海口、路居、九村6个镇(街道)为对象进行创作。全方位展示各镇(街道)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社会经济、民风民俗、地域文化、资源构成、发展现状及典型事迹等特色文化,同时,总结近年来各镇(街道)生态、旅游、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本丛书按凤麓、龙街、右所、海口、路居、九村每个镇(街道)1卷,共6卷。每卷均由文字和图片构成。

本系列丛书由《鸣凤彰灵》《龙舞朝阳》《莲放金辉》《康路宜居》《魅力海口》《青山宝藏》6卷组成。由云南著名作家杨杨、阿闻、李达伟、武坤、郑阳进行创作。5位作者均是云南省地方文化散文创作方面的实力作家。他们是活跃于云南文坛的优秀青年散文作家,写作风格各异,视角独特。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富有个性的语言对各镇(街道)进行了深入挖掘,赋予诗性和有力的文学书写,特别是对澄江近年来为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所做的艰辛努力进行了深刻的文学表达。这套丛书聚焦“小”地方,但能以小见深、以小见诗性、以小见丰茂、以小见辽阔,在云南地方文化书写中特色鲜明,是讲好“云南故事”的成功之作,在云南地方文化类丛书中气度不凡,不失为精品之作。

周明全
2020年12月 tJznSGUPtLt5H26UTAuzgNqZPZAk5soIXZ/RY9J2nJ1goC+0KF33SFB1AJN3Qa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