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活中的审美追求

文/蔡正非

西方哲人曾经说过,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中国文化也十分强调“爱美之心”是人的基本追求。古今中外,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孜孜不倦,他们为我们今人生活审美品位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如何用审美的精神审视人生,如何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关注审美的追求,从而塑造真正有品质的生活,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思考并投入自觉的实践中去。

一、“爱美之心”与“审美之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为什么生活中却有许多在审美方面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发生呢?如有的人以丑为美,有的人以伪美为美,有的人则对美的事物视而不见,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审美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个性的不同,每个人的审美都具有不同的取向和较大的差异。这种青菜萝卜性各有所爱的现象十分正常,它决定着人的审美取向必然存在着高下、雅俗的差别。同时,由于生活与环境的变迁、主体状况的变化等原因,人的审美活动更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历史上的楚瘦唐肥,艺术中的见仁见智,生活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就是审美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审美的这种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使人们很难对“何以为美”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同时也使得人在审美的活动中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和指向。

其次,审美并非完全单纯的心理活动,它常常与人的各种生活处境和文化心理交叉混杂,生活中许多消极的因素常常会使人的审美活动发生变异,有时消极的文化因素也会使人的审美发生扭曲和变形。历史上许多畸形的“审美”,如对妇女缠足的病态审美就曾风行一时,成为中国社会历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他的如当今世界上各种残缺病态的“审美”,艺术中所谓“审丑”的追求等也是如此。

审美固然是多元与复杂的,但既然称其为“美”而不为“丑”,那么即使不易为其下定义,但美之所以为美,它也必然应该具有一个基本的指向性或者基本的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审美的基本属性就是对人性化尺度的关注,即只有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利,对人的生活和幸福有益,同时又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悦志悦神的心理和精神体验,方能把这种现象或形象称为美。同时,爱美之心作为人的审美潜能,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育和启发才能得以开发。而这一切,都必须在人的具体的生活活动中才能够得以进行并得以实现。因此,审美与生活的联系便是天然的联系,只有通过在具体生动的生活过程中的审美实践活动,人才能把“爱美之心”的潜能转化为对“审美之道”的把握,才能避免陷入审美不力和审美离谱的误区,同时也才能把真正和真实的审美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并在生活中取得切实的成果。讨论生活中的审美追求,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二、生活中审美状态的追求

审美的特质在于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审美也就必然成为人生活的真正核心。古希腊哲学认为,哲学最高的使命是使人“幸福地生活”,其实质正在于此。因此,人在生活中对审美状态的追求也就成了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言,人生活中的审美状态大多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生活审美层次的追求。马克思认为,全部世界史可以视为“自然界生成为人”的历史,人的发展历程也就可以大致划分为“自然—生命—生存—生活”这样一个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自然是人起源的基础和前提,生命是人发展的基本特征,生存是人自觉的生命意识,生活则是人存在的最高目标。从审美的角度看,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样一部由低向高发展的历史,即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塑造自身和世界的历史过程。生活包含了人性的基本特征。作为一个永恒的动态发展过程,人的生活层次的提升表现为生活中人性化程度的提高,其中最显著的表征就是人的审美品格的提升。譬如,生活中具体的衣食住行活动,如果能从仅仅维持生命即“活着”的层次提升到富含精神品位和审美格调的“生活”层次,就表现了人的真正的审美追求。

其次是对生活审美状态的解读。人们的生活虽然千差万别,五彩缤纷,但人对生活的追求则有着大致相同的指向和目标,即力求拥有较好的生活状态,都在努力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古代君子疏“锦衣玉食”而求“清雅散淡”,避“雍荣华贵”而倡“仙风道骨”,其间固然有其过分追求超凡脱俗的偏颇,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格调走向则仍然不失为追求审美生活的一种良好启示。从人努力实现自我和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审美的生活实质上就是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它不仅包括美好的物质生活,同时更包含幸福的精神生活,二者的珠联璧合恰恰就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具体说来,这种审美的生活又表现为生活观念的审美改造,生活方式的审美推进,生活过程的审美体验和生活质量的审美提升。恰如人们讲“和谐”,前者是生活物质的丰实,后者是生活精神的富足,二者缺一不可。这种生活的实现固然是一个艰辛的奋斗过程,尤其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整体进步,但同时也与每个具体个人的努力和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具有更加切实可行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具体个人的努力,才能真正在一定的程度上使个体的审美追求成为现实。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用“畏、烦、思、诗”四个字概括人的四种生活状态,这四个字对我们理解生活中审美追求的自我调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人的现实生活情景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具体的生活必然充满着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恰如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畏”于是成为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但“畏”并非只具消极的意义,它对人生缺陷的揭示实际对人正确选择与把握生活至关重要。我们平时强调人应该谦虚谨慎,希望人能够三思而后行,其中就隐含着对世界和人生的敬畏之心。“无知者无畏”,其实正是对某些狂妄之人的批评和警告。“烦”作为一种人生状态意味着生活意义的缺失和淡漠,它有时会导致人对生活产生“厌烦”和“百无聊赖”的感触。但它对人生历程却是“张弛有度”的有益调节,人生意义“显”“隐”的交替节奏恰恰构成了人生活最具特点的审美魅力。加之人对生活及人自身不断进行的“思”,对人生永恒的探索和总结,为生活的审美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生活的“诗”意状态得以呈现。“诗意的栖居”是海德格尔的名言,在一定意义上这就是生活审美状态的表现。但严格地说,“畏、烦、思、诗”在人生过程中的交织虽然构成了人生的常态,但人对这四者具有人性化的调节和提升,才真正构成了富有情趣的真实的审美人生。换言之,人从“现实生活”向“可能生活”或“理想生活”的不断提升,才是构成人生活审美追求的基本轨迹。当然,理想的生活作为可能的生活,它与现实的生活实际上必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人应该懂得,这种追求是值得的并且是可行的,除了具体改变生活现状的实践活动,人的心理或心态调节对人生活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是说,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与人的实际处境息息相关,同时与人的体验和人的心理状态调节也具有极大的关系。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讲的就是人的这种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古人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前人提倡的所谓“审美超越”,抛去那些如“逃避现实”等对此不着边际的解释,实质强调的就是人应以良好的审美心理素质去勇敢地面对坎坷的人生。譬如,人通过审美追求培养自己的审美“悲剧”精神,可以使自己更坚强地面对人生的苦难。自己的审美“喜剧”精神则可以使自己用更敏锐的眼光透视人的缺陷,洗涤人的毛病,用旷达的心胸包容无法避免的失误,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和把握人生。总之,人审美精神素质的整体提升可以使人开拓更宽广的生活视野,创造更丰富的生活空间,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人生。

三、生活中审美关系的塑造

具体来说,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大关系。从这四大关系的“人性化”程度上可以鲜明地体现出人类文明程度的高低。关系的“异化”或“恶化”,轻则使人在扑朔迷离的生活境遇中迷失准确的方向,重则使人逐渐倒退回到动物性的低级水平。反之,这四大关系的“优化”和“美化”则可以使人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发现生活的意义,同时使人更人性化。审美活动就是促进人的关系更人性化的催化剂。令人忧虑的是,在人的发展历程中,文明的进化中时时伴随着退化,进步中处处夹杂着退步,四大关系中一直蕴含着非人性化的风险和危机。

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导致人对社会的敌视、仇恨和破坏;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导致人彼此间的恶性竞争,尔虐我诈与弱肉强食扭曲了人与人的正常关系;而人与自我的分裂则造成了当今社会人群中不算少见的精神焦虑和人格分裂。

要提升这四大关系的人性化水平,审美活动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作为对人的精神品格和生活状态优化的审美活动,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人的关系的塑造和调节,并力求使之上升到更具人性化层次的高度。如果采用比较简洁凝练的归纳,我们可以对上述关系做这样的表述: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应该培养和塑造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是盲目的迷信和崇拜,也不是放弃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更不是退回到无所作为的“顺应自然”的层次。而是培育人对自然尊重和保护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创造生态文明的优化状态。在人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混同、分离、对抗直至追求和谐等几大阶段。在这个漫长的人与自然关系调节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有着太多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需要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应该摆脱功利、片面的狭隘性,恢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属人”特征,而且应该避免人对自然狂妄的征服和疯狂的掠夺,转而步入人与自然平和而亲切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人固然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和索取,否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但人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而应该以渗透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对自然进行有序、有度、有节的合理开发。在保证人类正常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提高人的自然意识。从对自然审美“敬畏”的角度,人对自然的尊敬、认识、保护和美化应该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素质,而每一个个人作为自然之子,更必须切实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由于在一定意义上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才能生存,因此社会关系的调节就无疑成了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人的历史发展情况看,人类文明的尺度之一就是社会关系的良好与否。不合理的落后的社会关系往往会以特定的制度形式表现出来,其最突出的就是人与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恶劣。要么社会制度作为一个庞大的怪物无情地压制和摧残个人,要么个人充满对制度的仇恨和反抗。这种社会关系充满了对抗和矛盾,有时激烈的冲突会导致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凋敝。人与社会关系的审美塑造一方面是对社会制度的改进,通过人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推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提高个人的社会意识,提高人对社会责任和必尽义务的自觉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尤其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走上建设现代小康社会的正确道路,更需要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优化、调节。从审美追求的角度,现代公民意识的建立和提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社会保证公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公民也应该对摒弃社会的弊病和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诚如马克思所说,不仅社会创造着作为人的人,人也应该创造着人性化的社会。由此,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用“责权”或“公民”二字予以概括。

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审美的关系应该表现为“尊重”。人们往往理想化地提倡人对人的“爱”,似乎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然而这种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爱”的理想往往很难在现实中得到真正的实现,且有时更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弄得苍白和虚伪。反之,只有人对人真正的尊重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具有人性化的特质,从而才可能带来理解、宽容、同情直至真正的爱的实现。当今社会仍存在着金钱崇拜和权力争斗,这样的趋向不仅让人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尊重,而且在金钱和权力的阴影下,有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被扭曲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审美的追求即对这种丑恶现象的反抗。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和扭转这个现象——因为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好转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但是却可以在社会观念和精神层次上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引导,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就每一个个人来说,对不同的人不可避免地会有爱恨亲疏,但努力培养自己对任何一个人尊重的意识则应该是不难做到的。同时,即使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压力急剧增加的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也不能仅仅片面地强调“竞争”的一面,更应该强调人与人之间“合作”精神的一面。而这些恰恰就是推进社会关系优化的基本前提。

人与自我的关系重在“调节”。无论是情感的调节、心态的调节、思维的调节,还是内心矛盾的调节等,都要努力使自身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心理态度并避免发生扭曲病态的心理疾患。由于人的心理世界复杂且微妙,人的心理世界有动荡和起伏,同时由于人的心理是对变化多端的客观环境充满变数的反映,空洞地界定理想化的心理是缺乏说服力的。因此,对人与自我关系的审美追求,就必须立足于人对自我认识深化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每个个人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努力探索最符合自己个性与心理特征的调节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积极的调节和努力使人保持一个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民间往往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批评某些人安于现状和不求进取,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对此解读,那就可以将其作为人对自我进行心理调节的良好提示:“比上不足”比出了对自己的“自省”,可以恰当地给自己的“不可为”和“不能为”定位;“比下有余”则比出了对自己的“自信”,从而对自己的“可为”和“能为”树立了信心。这样,人就可以清醒地了解自身的长短,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开阔豁达的胸怀去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坎坷的人生。

四、生活中审美方式的建立

人在生活中的审美追求是通过生活审美方式的建立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发展进步的标尺之一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文明程度,而生活方式的审美化就是这种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人类文明的展示固然可以表现为科技的进步、道德的规范、制度的效率或者经济的发展,但其核心则应该是人类人性化程度的提高,而审美的标尺恰恰就是对人的人性化全面实现的永恒追求。偏离了审美人性化尺度的发展轨迹,科技的进步便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道德的规范可能演变为对人身心的摧残,制度的效率可能变成对人的压抑,经济的发展则可能会使人异化为利润的奴隶和金钱的工具。如果说文明与进步的宗旨最终是为了人类本身的幸福和发展,或者说只有给人类带来幸福与发展才能真正称为文明和进步,那么塑造人类具有审美特色的幸福生活方式,就无疑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了。审美的生活方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标志着人的人性化尺度的实现,既包括人类本身的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类与客观外在环境协调平衡的关系,包含整个“世界图景”(整个自然系统、生命系统、人类文化系统等)和谐平衡发展的优化状态。概括地说,人的审美生活方式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过程的审美追求。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生活过程对人具有极为现实的重要意义。首先,生活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时间性,即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流逝中生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把握有限的时间,注重生命的过程,警惕所谓“目的”消解“过程”的误导,对人认识生活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前有一种把生活理想与生活过程隔离和对立的误解,一提理想,似乎就意味着对过程的消解,为了明天的理想,似乎就必须牺牲今天的过程,理想高于现实已经异化为一种思维的定式。其实,理想应该作为一种追求实实在在地渗透和熔铸在现实的生活过程之中,让理想在生活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中体现出来,而不是高悬于可望而不可即的未来。其次,生活过程还在于人对其真切的品味和体验。大到生活过程中的生死爱恨和悲欢离合,小到生活中不起眼的琐事细节,才是构成人的生命和生活最真实的素材,对它们的忽略,其实就是对人的真实生活的忽略。这也是历史上很多冠冕堂皇的理论缺乏生命活力而被人们无情抛弃的最主要原因。最后,生活过程的意义还在于它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对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而言,独特的生命过程和生活体验均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尊重人的生命过程和生活价值,必须包括对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过程的尊重和保护。无论是参天的大树还是柔弱的小草,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还是朴实无华的平民,从生命过程的角度,他们均具有不分贵贱和高低的同等价值。这也是当今世界对人的权利极为重视的根本原因。因此,充分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过程,是塑造人的审美生活的基本前提。

生活质量的审美提升。生活质量的含义不仅包括殷实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包含丰富的精神生活,二者固然常常不能完美地兼而得之,但也绝对不可一味偏废。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今日言“两个文明一齐抓”,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在一定意义上,和谐不正意味着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珠联璧合吗?由此,生活质量的审美提升,一方面应该使人过上“人”的生活,丰衣足食,起居无忧,另一方面更应该使人在精神格调、心灵情操方面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对后者似乎应该多说几句。精神生活的审美提升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仅仅把审美精神理解为琴棋书画无疑是片面的,因为从人性化全面提升的角度看,艺术固然具有美化心灵、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但人的精神世界中还应该具有人类长期追求和积淀的人性化素质,如诚信、同情、友善、坚强、宽容及诸多特性,这些不可或缺的素质甚至对人的“生成”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没有人的人性化心灵的整体提升,敏锐的审美艺术观照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充其量也只能造就缺乏心灵内核的神经质艺术怪物和熟练的艺术匠人,某些所谓艺术家甚至更会堕落为人类的败类。因此,生活质量的审美提升意味着人的人性化尺度的整体提升,其理想状态当然是物质与精神的相得益彰。在现实生活条件下,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有较大的改善,但当二者的融合不可兼得之际,我认为更有必要多强调一些人生活的审美精神的格调,在不忽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多注重一些对人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所言“生活简单,思想自由”的境界追求是有一定道理的。

生活内容的审美充实。马克思曾经说过,所谓“人的感觉”应该具有“人的本质和自然本质的全部丰富性”。这里所说的丰富性,即人的生活追求应该全面而不片面,丰富而不单调。全面、丰富是“人”的生活特征,片面、单调是“非人”的生活特征。这样的追求固然不可一蹴而就,它实际上是一个“自然向人生成”的永恒过程,但如果放弃这个追求,人就将很容易由“人”的实现转而走向“非人”的堕落。我们当然不必为真正“人”的定义拟定精确的细节描述,但基本的方向和目标应该还是要明晰的,它可以给人的努力提供一个基本的方向和目标。比如,就人的片面和单调而言,人的需要如果仅仅退化为一种单一的需要,或者人仅仅蜕变成了某种单一物的“从属的存在物”,如金钱或权力的奴隶,如观念或神灵的走卒,如某人或某物的工具等,那他就必然失去了人的“本质”或“本性”,从而变成了徒具人形的“非人”。在具体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如果说许多人在追求生活内容的审美充实方面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不应对之予以苛求,那么对某些沉溺于片面与单一境况中不仅不以为悲反而自得其乐的人来说,则无疑可以视为真正的悲哀和遗憾。鲁迅先生曾经对封建时代中国人终于“当稳了奴隶”而欣然自喜的愚昧感到痛心疾首,从而奋笔疾书,写下《灯下漫笔》的檄文,那么对照鲁迅先生的抨击,作为 21 世纪的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况,建立塑造自己充实生活的自觉追求意识就显得更为必要了。生活内容的审美充实不排斥物质生活内容的丰富,但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想象、思考、阅读、欣赏、追求、寄托、情感、信仰、反思、创造、交流等,对人精神世界的充实都非常具有意义。具体说来,生活发展具有无数的可能性,生命潜能具有多样的开发性,生活内容具有丰富的可塑性。不仅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琴棋书画诗乐舞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生活内容的审美充实应该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追求。

生活意义的审美追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是著名印象主义画家高更的一幅名画的题目,其意在于对我们人类生活意义的追问。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的生命存在,与其他生命形态不同的主要标志就是人具有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和意识。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他著名的《思想录》里曾说过,人虽然像一根芦苇那样脆弱,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甚至一滴水就可以致人于死命,但人比整个宇宙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此他断言:“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而人类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核心,实质上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寻在各种人群中的表现虽然不尽相同,如哲学家用十分理性的理论形式,艺术家用十分感性的艺术形式,普通的老百姓则用朴实的日常生活语言表述等等,但只要是人,在他的灵魂深处,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就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人的诗句正是人对于生命意义思考和忧虑最为生动的写照。生活充满乐趣和情调之时,往往是人对生活意义突现时由衷的喜悦,而当生活无聊、乏味甚至虚无之时,则通常是人对生活意义丧失的悲哀和怨叹。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追求,是对生命意义的发现和弘扬,反之则是厌倦和消极的逃避,人于是便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人的生命虽然十分短暂,但这个生命过程并非仅仅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而更应该是一个生命中充满意义,生活中充满情趣的“超”自然过程。如何使生命流逝的自然过程升华为生命璀璨的“超”自然过程,为生命注入意义,为生活增添情趣,对人而言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可以说,人类包括科学、艺术等在内的所有文化创造,人类包括经济、教育等在内的一切实践,都和“意义”问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只从事对人有“意义”的事情。生活意义的审美诉求为人的生活奠定基础,为人的生活提供激情,为人的生活确立目标,为人的生活融入精神,为人的生活铸造信念。人类之所以历经艰险而生生不息、饱受磨难而欣欣向荣,正是因为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就个人而言,在自己独特的生命和充满个性色彩的生活活动中发现和创造意义,对每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生活中审美精神的表现

人除了在生活活动中努力通过审美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如提高对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等审美对象的创造或欣赏水平——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提高自己整体的人性化程度,并时时提防向“非人”层面的退化和堕落。在以往的讲座中我曾经提到过如何在生活中熔铸审美精神的三个字,现在再简洁地说一下。这三个字概括起来就是:人生一口“气”,人生一个“趣”和人生一个“度”。

生活审美过程中的“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人们往往仅把它解读为争一口气。其实我们对“气”的解读是十分丰富多样的。从生活的审美人性化尺度看,“气”具有为人处世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一,人的生活应该具有勃勃的“生气”,生命的蓬勃生机,应该与生命的历程携手并进,永不枯竭。人的自然生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对这个自然生命的规律谁也不能违抗。但人精神世界的生机则可以永葆青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当然最重要的不是等到生命的末尾,而是应该在生活的整个历程中“气可鼓而不可泄”。努力保持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力戒死气沉沉的萎靡不振,对人的生活是有益的。其二,人的胸怀应该保持一种“大气”,借用“大气凛然”中的大气,在这里更多的不是指面对敌人时的豪迈和不屈,而是指人面对人间世事一种开阔广袤的心境和宽容旷达的胸怀。深山古寺所藏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以宽容大度提醒世人,不能不说是具有深刻的可借鉴之意的。“虚怀若谷”是中国古人追求做人的高境界,对人的提升和修养而言,开阔的视野与宽广的胸怀使人具有很高的人性化特征。其三,为人须要“正气”,此甚至可称为立人的根本。“天地有正气”是中国古人追求为人为政的目标,对今人而言“正气”显得更为重要。今日某种程度的世风日下与腐败泛滥固然有制度缺陷、人性弱点乃至文化堕落等原因,但歪风邪气对人心的腐蚀和扭曲以及人对正气追求动力的不足,也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中人性良知面对社会虚伪及病态状况的无助和无奈,使对“正气”的呼唤和对“正气”的培育不仅已是时下的当务之急,而且更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其四,生活中为人处世需要“和气”。不仅中国古人常常强调商业活动中的“和气生财”,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礼仪规范之一也是和气待人。人与人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不可能人人亲近关爱,但至少的文明礼貌则应该是对人和气,礼尚往来。现代社会固然存在激烈的竞争,许多似是而非的歪论甚至极力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竞争扭曲化和妖魔化,把人与人之间更为重要的合作关系予以放逐和消解,片面强调社会竞争中“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予以极端的放大,进一步毒化了社会应有的正常人际关系。对此应该有高度的警惕。和气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它是现代文明社会人格平等以及人的尊严受到保护与尊重的具体体现。对人格肆虐的贬损和对人随意的侮辱,轻则是对人权的损害,重则是对现代社会文明的背叛。所以,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对培育人的“和气”素质的重要性有更清醒的认识。其五,生活活动中的“灵气”,强调的是对生活智慧的培育。恰当的审时度势,求实的权衡利弊,必要的斡旋妥协,有度的灵活处理等,对人生乃至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末云南诗人赵藩题于成都武侯祠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乃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虽然说的主要是政治治理,但对我们思考生活中必要的智慧仍然是极富启发的。

生活审美体验中的“趣”。审美的魅力之一是给人的生活增添情调和乐趣,无趣的人生必然是枯燥的人生,无趣的生活必然是非人的生活。然而人生审美之趣并非一般低层次的乐趣,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快感,它的精髓在于使人的生活更具人性化的特点,使人的生活具有审美诗意化的格调与情趣。其一是生活审美“兴趣”的培育,这种兴趣更多地要通过人在生活中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予以获得并得以提高。兴趣是对人自身各种审美艺术潜能的发现、开发和培养,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中,可以培养热爱生活、提升生活的审美兴趣。在人们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中,也可以融入审美的追求和诗意的特征。确切地说,人的审美兴趣并非排斥日常的生活,而应该融入日常的生活,从而使人即使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够摒弃那种平庸低劣的恶俗习气,摆脱那些扭曲人性的鼠窃狗偷。同时,对人兴趣的培养可以使人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之趣。其二是丰富生活中的“乐趣”,趋乐避苦本是人的心理本性,为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正是生活人性化的重要特征。平心而论,生活是一个充满坎坷的历程,其间似乎艰苦多于顺畅,苦难多于欢乐。但是生活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总是不断唤起人对欢乐的追求,从而不断地战胜艰难,超越苦难。正因为通过人的调整、努力和奋斗为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所以这种充满苦与乐的生活历程更值得人去体验和不懈地追求。其三是丰富生活的“情趣”,使生活尽可能摆脱枯燥乏味和庸俗无聊的陷阱,更多地展示生活的情调和趣味。情趣的体验有赖于人知识的丰富和心灵的净化,也取决于人精神格调的修炼和提升,但这种境界并非只有高人韵士才能获得,凡夫俗子只要经过努力照样可以得到。因为这种境界更多的是人的一种心态的体验,心灵中人性化的程度越高,这种审美的情趣就越浓郁。而心灵扭曲、阴暗和冷酷的人则不可能在生活中具有审美的情趣。其四是生活中必须培养的“志趣”,它使人的生活具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人的生活奠定必要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是古人的励志之词,对今人仍然具有意义和价值。但成与不成的标准则因时因事因人而异,不可统而为之。有志向并非一定要成为英雄名人,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又有何不可?何况真正的志趣在于人自身人性化程度的实现和提升,在于自身在生活中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并非取决于外在的名誉和地位。其五是追求生活的“意趣”,这似乎是生活最核心的审美特质,具体指的是生活充满意味和情趣。恰如古人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生活的意趣更多的恰恰是人对生活意蕴的心领神会。当我们对生活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细细品味和咀嚼之时,当我们对生活的得失成败、顺逆幸蹇深深反省和思考之时,启示和感悟会引领我们直抵生活的意趣层次,从而得到一种对人生豁然贯通的感悟,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境界。

生活审美实践中的“度”。伟大的歌德曾经说过,生命的秘密是生活。要真正揭示生活的奥秘,领略生活的乐趣,需要真正投入生活,在生活的实践中“真正地生活”。无论你过的是哪一种方式的生活,或动荡或平静,或伟大或平凡,或艰难或顺畅,或紧张或舒缓,只要你能够把握好生活的“尺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真正做到“张弛有度”“劳逸适度”“进退合度”,并把不懈的审美追求熔铸其中,那你就可能拥有属于你自己的审美的生活。

歌德还说过:“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美的生活是人人追求的理想,而美的理想不在未来而在当下,美就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之中。审美的生活靠我们每个人自己来塑造。

愿每个人都能努力塑造属于自己的充满审美精神的生活。 tX3J+49UhRSeJ7/BQdfCiJGNfO5KXG5QC1VO0cITXam6IdC9QzsVccRR890Fbu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