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专业艺术院校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一)系科和专业设置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于2002年1月由音乐系和音乐教育系合并组建而成,有3个专业,即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专业类、师范类)。音乐系和音乐教育系合并时,教师、职工、学生、教学资源、设备等均合并在一起,并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刘晓耕任院长,钱晓蕾任书记,朱发刚任副书记。一年后朱发刚担任书记,与刘晓耕院长搭档。2003年至2009年是音乐学院的快速发展时期,学院在教学改革、科研创作与展演、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重大文化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辉煌成绩,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两系合并后,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音乐学院设置了8个系,即作曲系、声乐系、键盘系、音乐教育系、民乐系、管弦系、现代音乐系、音乐学系。后来,学院还逐年建设完善教辅机构和科研机构,即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现代远程音乐教育中心、展演中心、钢琴艺术指导中心、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云南代表队培训基地、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等,形成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理念超前、快速发展的局面。

2003年至2009年,音乐学院取得的成绩(或学校取得的与音乐学院有关的成绩)有:2003年,学校取得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2月,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由云南省教育厅验收挂牌;2007年,学校取得在职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9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7月,云南省教育厅确认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7月,学院课程被评为省级一类精品课程;2009年,学校取得艺术专业硕士学位(MFA)授予权;2009年6月,音乐学院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认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云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音乐学被云南学位办列为云南省博士学位建设单位;2004年、2006年,音乐学院组织培训的选手代表云南省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优异成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音乐学院成为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代表队培训基地,全国顶级音乐专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经常到音乐学院考察指导工作。该阶段,音乐学院在全国、全省的关注度极高。

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到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调研

(从左至右为刘晓耕、林林、徐荣凯、王艺洁、肖琼、朱发刚;本章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朱发刚提供)

2017年,音乐学院成立了民乐团、管弦乐团、栽秧鼓艺术团、合唱团、室内乐团、流行乐团。到了2018年,音乐学院仍有3个专业13个专业方向,下设作曲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系、国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流行音乐系、合唱系10个教学单位,有本科生1747人、研究生191人。

(二)办学理念和特色

云南地处边疆,民族种类众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丰富,音乐学院办学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资源,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沉下去,浮起来,办具有云南特色和优势的高等音乐教育。基于这样的考虑,2004年,借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之机,音乐学院与到院评估的专家认真研讨。刘晓耕院长、朱发刚书记对研讨内容进行提炼综合,形成了如下办学理念和思路:依托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借鉴当代世界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以本科教学为本,构建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

音乐学院的办学特色就是走民族音乐本土化的路子。学院围绕自身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一套适合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课程体系方面,学院开设特色课程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另有课程云南各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专业课)、云南小三弦(排练课)、云南四弦琴(排练课)、云南本土作曲家优秀合唱作品系列(合唱课)、民族器乐合奏(专门排练具有云南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等,还开设了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系列讲座。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开设少数民族特色班,面向云南各少数民族招生,为各少数民族培养本民族的音乐代表人才,在保留各民族学生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教学上,学院请民间艺人到课堂配合教师的讲授做示范,将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搬到课堂上,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上,音乐学院以老一辈专家的研究成果,如杨放教授的《中国民歌集成·云南卷》、张兴荣教授的《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周凯模教授的《云南民族音乐概论》、李汉杰教授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概论》等为支撑,走民族音乐本地化的路子。

(三)办学目标与定位

在总结几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音乐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和定位。

(1)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是以立德树人、创新学术、服务社会、传承文明为己任,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面向未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专门音乐艺术人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区域性高水平音乐学院,提升在同类省属院校中的综合排名。

(2)办学定位

服务定位: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音乐文化人才和智力支撑。

学科结构定位:围绕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三个本科专业,突出本土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特色,强化其优势,提高音乐教育的综合实力。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争取博士研究生教育,逐步建成在省内外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教学、科研、创作、展演重要基地,并处于领先地位。

(四)音乐学学科建设

音乐学学科建设是音乐学院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承载培养高水平音乐艺术人才、创造高水平音乐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音乐文化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是学院办学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音乐学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音乐学学科建设。1996年,学院民族音乐学被省教委评定为“九五”省级重点学科。民族音乐学于2000年改为音乐学,并于2006年12月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正式挂牌。

(1)学科定位

学科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

发展层次:初期为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专科、高职专科,成人教育本科、专升本、专科,后来只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两个层次。

(2)学科建设队伍

音乐学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队伍从弱到强,日益壮大。学科负责人最初是周凯模老师,其调星海音乐学院工作后,由陈勇教授担任学科负责人。学科建设初期,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有4人,截至2018年,音乐学院有教授26人、副教授36人、讲师35人,硕士生导师有53人,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团队。尤其学科带头人陈勇教授是知名的作曲家、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具有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学科建设梯队中,一级作曲、硕士生导师刘晓耕负责主持国家级特色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建设工作,其调省委宣传部工作后,由马烁老师接替其工作;李建英教授负责音乐表演专业建设工作,为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师向宁教授担任音乐学(民族音乐理论)专业建设带头人,负责音乐学专业建设;年轻教授罗宇佳博士担任音乐学(教师教育)特色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带头人和专业建设负责人的带领下,音乐学专业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推动着音乐学学科迈向更高的水平。

(3)学科平台

2003年,音乐学院成立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该基地以开门办科研、开放搞学术的姿态,以学术为纽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习、继承云南民族音乐传统并进行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为音乐学学科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2008年7月,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被省教育厅确认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当时在设备方面投入763万元,添置了一批先进设备,同时进行科学管理,完善各方面机制,这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方向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6月,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依托该实验区积极推进教学、创作、展演三位一体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亮点、特点、热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创作、展演的互动,实现了传统音乐教学与多元教育理论的高度融合,现代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元素的高度融合,艺术实践多样化与社会化的高度融合,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与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高度融合,形成了教学打基础、创作当龙头、展演推人才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云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建设成果

一是教学改革方面。开拓了教学、创作、展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是人才培养方面。除培养了学科建设队伍外,还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音乐人才,特别是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分布于国内外的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创作展演方面。陈勇教授创作的艺术歌曲《火把节的火把》,刘晓耕、万里创作的《一窝雀》,吴渝林、业原共同创作的《跟着阿妹的山歌走》均获五个一工程奖;《云岭天籁》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获综合最高奖“最佳剧目奖”,其在北京公演时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学院师生参加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了金奖、银奖、铜奖的好成绩,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演唱水平。这里只是列举了部分创作展演成果,还有很多师生也获得骄人的成绩。四是硬件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办学用房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专业教学用房面积近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084.04万元。五是教材、专著方面。如陈勇的《和声学基础应用教程》,李汉杰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张兴荣的《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刘蓝的《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名著导读》,叶明菊的《戏曲音乐概论》,刘晓耕的《云南回声:晓耕合唱作品集》,康建中的《新编云南民歌声乐作品选》等。六是科研项目方面。自开展学科建设以来,科研项目立项上百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黄凌飞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陈勇《火把节的火把》获五个一工程奖奖牌

《一窝雀》作品演唱者杨丽霞、龚婷、高翎燕

《一窝雀》五个一工程奖获奖证书

(五)专业建设

截至2018年,音乐学院下设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3个专业,有13个专业方向。

1.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时,是学院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力量最强、办学条件较好的专业之一。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于2010年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团队获得“云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8年,该专业下设8个专业方向,即演唱(含歌剧演唱)、键盘演奏、管弦打击乐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合唱、民族声乐、流行演唱、流行演奏。2018年,该专业有专职教师62人,含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

(1)培养目标

音乐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的,能够从事专业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该专业培养的音乐表演工作者中,既有代表着本行业高水平的独唱家、独奏家,也有在各个层级团队中以合唱、合奏的身份参与音乐表演活动的演员。

(2)师资队伍建设

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时,由方于、余群、田智周、杨湘澄、张蜀光、杨戈等专家负责声乐教学、展演工作,由章培里、叶俊松、尹锡莲等负责键盘演奏教学、展演工作,由林之音等负责中国乐器演奏教学、展演工作,由李丹等专家负责管弦乐器演奏教学工作。这批前辈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后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该专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音乐表演人才,声乐方面如宋加林、康建中、方新、杨英、武红梅、字舟云、杨丽菲、张继英、王晓康、王硕、李晓红、林童、杨映原、赵丽、李建英、尹伟、唐丽、孙芳、陈红玲、胡银波、李艳芳、郭年平、肖卫东、李婷婷等,键盘乐器演奏方面如李兆仁、钱晓蕾、王静宜、李启慧、毛立珍、侯晓敏、朱珠、陈若良、赵云艺、范琴雯、李镇祥、颜峻、苏陶、王汉发、禹自颛、蒋圆圆、崔平、杨悦时、刘晖、张文等,中国乐器演奏方面如杨建生、尹懋铨、张树德、张艺昆、李贵中、王静、艾然、任俊宇、郭乐、赖均霖、林恬等,管弦乐器演奏方面如罗筑瑞、解芳、王丽、王丹丹、周力、闵一岗、王鹏、陶迈、常建宇等,合唱专业方面如郭年平、杨丽霞、高雪红等。

(3)建设途径与成效

该专业教学涵盖了音乐表演技能教学、技能展演实践及相关音乐理论教育与研究等不同的音乐专业领域,通过整合学院在音乐表演教学、展演、科研、创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从音乐表演人才多元化技能培养、表演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与展演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等方面寻求突破,在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曾多次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云南省和国家级重要展演的奖项。

(4)专业优势

音乐表演专业立足云南,放眼世界,注重中西结合,紧紧围绕国家和云南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坚持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理念,鼓励师生充分汲取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不断创作出既有世界审美水平又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该专业通过舞台展演呈现民族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了以教学为基础,以创作为龙头,通过表演效果检验教学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云南省的音乐表演教育中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朱发刚研究员担任青歌赛云南代表队指导教师

2.音乐学专业

音乐学专业建于1981年,当时为音乐学师范类,1999年又加入民族音乐理论方向,2012年增加音乐治疗方向。该专业到2018年时有在职教师29人,含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学校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现下设师范类、民族音乐理论、音乐治疗三个方向,建设有音乐美学、云南民族音乐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课程。2011年6月,音乐学(教师教育)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1)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基本音乐理论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研究、评论和音乐教学能力,成为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文艺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专业建设队伍

杨放教授、李汉杰研究员、张兴荣教授等前辈为音乐学专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叶明菊教授、黄凌飞教授、申波教授等推进了学科建设。师向宁教授、罗宇佳教授、王凤莉副教授以及杨波、李毓辉、王茜茹等老师不断继承和创新,开创了音乐学建设新局面。

(3)建设思路和优势

音乐学(师范类)以艺术学学科为依托,主动适应云南区域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力,综合素质高的本科复合型音乐教育(中小学)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学科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教育能力放在首位,构建基点、特点、热点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人才培养新路,大批毕业生在教育教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音乐学(民族音乐理论)是培养音乐学学术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方向,建设有云南民族音乐、音乐美学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课程。学院依托这些平台,立足云南本土,把研究及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作为该方向的办学特色。在云南艺术学院建设区域性高水平艺术大学的背景下,学院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云南艺术学院作为综合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把音乐学(民族音乐理论)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人才和传承人的重要专业。

音乐学(音乐治疗)于2012年9月招收首届学生。音乐治疗是跨学科专业方向,其建立在音乐、医学、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同时涉及生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声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课堂教学外,临床实践是音乐治疗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应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后,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中,帮助患者通过音乐活动和体验恢复健康,帮助正常人增进愉悦,疏通心理压力,提高人的幸福感、快乐感。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压力剧增的情况下,音乐治疗方向的前景越来越光明。

3.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是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时就设立的专业,该专业得益于一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全国一流音乐院校毕业生的开垦和云南丰厚的民族音文化资源的滋养。到2019年,该专业已设立60年。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该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和作曲教学人才,他们创作、发表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科研教学成果,如陈勇教授创作的《火把节的火把》、刘晓耕教授创作的《一窝雀》,吴渝林、业原两位教授创作的《跟着阿妹的山歌走》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音乐创作技能、听觉技能、指挥技能和其他相关知识和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够在文艺团体、教育机构、科研院所、文化部门、传媒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创作、指挥、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也为学生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培养过程为:学生通过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技巧,然后将创作的作品进行舞台展演,检验作品的成效。

(2)专业支撑平台

一是课程、教材方面。2008年7月,课程“和声”被评定为省级一类精品课程。使用的教材有赵宽仁、黄相泉编写的《云南民族曲式分析》,李汉杰编著的《音乐织体学概论》,陈勇编著的《和声学基础应用教程》,杨国忠、业原编写的《基本乐理》,王承模编写的《视唱教程》,张志谦编著的《音乐作品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付鹏编著的《和声实践与应用教程》,杨放主编的《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云南卷》,李汉杰撰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张兴荣编著的《云南省特有民族原生音乐》等。

二是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基地收集了云南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演奏乐器,并请各民族传承人演奏录制成碟片。这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师生创作、教学、研究的不竭资源。

三是建设团队方面。有陈勇教授、刘晓耕教授、丁煜伦教授、李汉杰研究员、张志谦教授、马炼副教授、业原教授、付鹏教授、吴渝林教授、肖峻峰副教授、国家一级作曲田建华等。

(3)专业建设优势

该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基点、特点、热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基点”就是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架构和夯实,毕业生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特点”就是注重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创新意识;“热点”就是注重时代性、前沿性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该专业及时改进和完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形成更有竞争力的特色和优势。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开展“民间艺人到课堂”活动

(朱发刚拍摄)

(六)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音乐学院办学伊始就十分重视教学质量,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以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管理教学,将教学质量与绩效分配挂钩,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严格教学秩序,注重对每个教学环节的监控,开展日常的教学检查,建立院系领导、教学管理科和教学督导组教学检查的机制,实行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考试巡查的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教师不参与自己所教专业学生期末考试打分,等等;三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课程考试评分标准,督促教师和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七)毕业生就业

音乐专业学生总体就业形势稳定,就业态势良好。多年来,学院不仅为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和大中小学培养了专业文艺骨干和艺术师资,还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输送了一大批创作、表演、设计、策划等方向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面。学院2015年至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2015年毕业424人,就业420人,就业率达99.06%;2016年毕业483人,就业479人,就业率达99.17%;2017年毕业447人,就业434人,就业率达97.09%;2018年毕业458人,就业380人,就业率达82.97%。

(八)“借船出海”的用人理念

云南地处边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师级音乐人才缺乏。2002年1月,音乐系和音乐教育系合并成立音乐学院,刘晓耕院长和朱发刚书记为了打开办学局面,让音乐学院快速发展,首先想到的是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但学院办学条件有限,办学资金困难,无法引进高层次音乐人才,于是刘晓耕院长和朱发刚书记商量采用“借船出海”的办法解决人才问题。具体做法就是利用云南省开展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和云南艺术学院开展重要节庆活动的契机,把到滇的国内外音乐大师请到音乐学院讲学、考察、指导,并聘请他们担任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院师生举办讲座,开展科研、展演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推动了音乐学院的快速发展,使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2002年至2009年,音乐学院共聘请校外客座教授150多人,如汉斯·匹兹卡、田中公道、樊祖荫、胡松华、张千一、蒋大为、陈哲、赵晓生、刘媛媛、刘诗昆、金兆钧、田青、李维渤、赵庆润、方兵、方琼、何占豪、杜亚雄、萨顶顶、刘辉、田联韬、杨民康、盛中国、杨学进、罗新民、赵云红、杜丽华、吴学源、宗庸卓玛、范建华、黄琼英、万里等。

全国音乐专家到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指导工作

朱发刚研究员与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左)合影

时任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的刘晓耕聘请赵晓生(右)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九)承办“云南高等音乐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教学交流与学术研讨会活动

2009年10月29日至3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云南艺术学院建校50周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办了“云南高等音乐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教学交流与学术研讨系列活动。这次活动规格高、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由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和《民族音乐》杂志编辑部协办;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艺术学院、《民族音乐》杂志编辑部领导和全省高校音乐院系的院长、主任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系列活动。活动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论文评选与宣讲。此次活动共收到参赛论文180篇,按理论组、声乐民族理论组、舞蹈乐器键盘组进行评奖,共评出一等奖16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46篇。活动从获奖论文中挑选出15篇进行宣讲,由申波教授主持宣讲活动。第二个板块是举办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主要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担节目演出任务,部分院校演出少量节目。节目丰富多彩,有独唱、管乐合奏、彝族四弦琴弹奏、扬琴重奏等。整台晚会由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担任合奏和伴奏,演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第三个板块是专家讲座。讲座有两场,一场是开幕式结束后由文化厅领导做的题为《文化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云南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历程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构想等,另外一场是邀请西南大学李方元教授做的题为《关于当前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的讲座。第四个板块是院长、系主任论坛。为了使兄弟院校之间增强了解和交流,相互借鉴办学中的经验和做法,此次研讨会设置了院长、系主任论坛板块。论坛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书记朱发刚(研究员)主持。论坛活动非常成功,各办学单位交流了发展的经验,明确了面临的困难、挑战,并就大家在办学中关心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些共识。

(十)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成为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代表队培训基地

2006年8月11日,时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的晏友琼授予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代表队培训基地”的牌子,刘晓耕院长代表学院接牌。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信任与肯定。

朱发刚研究员与《星光大道》2006年度总决赛冠军、2006年青歌赛民族唱法组铜奖获得者茸芭莘那(右)合影

朱发刚研究员与2006年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李怀秀(左一)、李怀福(右一)合影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一项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力巨大的音乐赛事,它成了各省区市、各个单位展示自身文化建设成果、树立形象的重要窗口。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项赛事高度重视,时任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徐荣凯、丹增、晏友琼等亲自过问、亲自指挥。为了让云南代表队系统地接受赛前的学习和训练,省委宣传部、云南电视台决定把云南代表队的培训任务交给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先后承担了2004年、2006年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代表队的培训工作。当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刘晓耕、书记朱发刚十分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制订周密的培训计划,抽调骨干教师施教。刘晓耕院长和万里、蒋明初等我省实力派词曲作家亲自为歌手“量体裁衣”写作品,对选手的演唱进行悉心指导。朱发刚研究员与卢云生先生分别对歌手进行文学常识和历史常识的辅导。音乐学院一大批专业老师对歌手进行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演唱等方面的辅导。培训的效果在比赛现场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歌手们不仅演唱出色,答题也十分到位,给全国观众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届大奖赛中云南代表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04年第十一届青歌赛,云南代表队在职业组的54支代表队中取得了团体第4名,在非职业组的74支代表队中取得团体第13名的好成绩;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云南代表队获得1金、2银、3铜的佳绩,获奖数量在全国省区市中排第一。云南音乐成了云南的一张响亮名片。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之所以能得到省委宣传部、云南电视台的授牌和重视,除了有云南艺术学院领导和音乐学院全体干部教师的重视和努力外,还与音乐学院刘晓耕院长密切相关,可以说这也是他积极争取的结果。刘晓耕是世界知名作曲家,一级作曲、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评委,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评委,云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曾获国家级奖20多项、省级奖20多项,《一窝雀》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他担任音乐学院院长,办学有理念、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带领音乐学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因此,音乐学院成为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代表队培训基地也就水到渠成了。

(十一)成立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

2003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申请获得批准,成立了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旨在为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音乐发挥重要作用。学院先后聘请了张兴荣、黄凌飞、吴学源、李建英等专家负责基地建设工作。多年来,基地通过搜集、整理、保护、抢救等,获得了大量乐器实物、图片、音像资料,建立了云南民族音乐展览厅,该展览厅是云南省收藏民间音乐实物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展览厅。为了实现从静态的保护到动态的传承,专家们把每一样乐器的演奏过程录制下来,让人们能感受到每一种乐器的声音,并引入到创作、教学和研究之中,大大提高了乐器的收藏价值。通过努力,基地还出版了大量学术成果,如《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图录》、《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附10张CD光盘)、《云南原生态民歌选集》《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考源》《中国少数民族教音乐·云南卷》等。云南民族音乐从田间地头走进展厅、走进课堂、走上舞台,向世人展示了它无限的魅力,让人们领略到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大大提升了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时任云南省副省长的高峰(左三)到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视察

(右一为朱发刚研究员) AuPoCdlHLRu/TZSTzJbiUFPTMwbV815aDaxqaAjsEwvtLF4gUFD09XRLQHdM7p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