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创建云南艺术学院

(一)开办音乐本科专业

1959年8月,云南艺术学院成立。学校下设音乐系、美术系。音乐系下设理论作曲、钢琴、提琴、民乐、声乐五个专业,均为本科专业。为了便于教学和管理,音乐系成立了五个教研组,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黄相泉、杨戈负责理论作曲教研组,林之音负责器乐教研组,叶俊松负责键盘教研组,杨放负责基本乐科教研组,方于、余群负责声乐教研组,李坚担任音乐系主任。音乐系于1959年开始招生,第一届招了24名学生,理论作曲专业有李汉杰、朱崇仁、杨正玺、王志达、李学魁、刘清方、熊昌明、杨和荣等,声乐专业有马荣春、马慈美、赵楚翘、徐行孝、刘宝贞、赵克仁等,民族器乐专业有杨建生、郭希夷等,小提琴专业有郭寿青、阮保团、杨承中。1960年秋季招生,音乐专业招了21名学生。1961年秋季招生,音乐专业又招收了13名学生。这三届音乐本科专业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基本功过硬。

(二)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

云南艺术学院成立之初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狠抓教学质量。为了加强教学管理、研究,音乐系设立教研组,负责制订教学计划,研讨授课内容,选编教材教法,改进教学方法,探讨教学内容,组织师生深入生活调研,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云南艺术学院注重利用云南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学校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优势,强调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学校根据这一思路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音乐系钢琴、提琴专业增设民族器乐课,民乐专业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增加第二主课作曲和主修外的民族乐器课。学校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采风,同时也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课堂,如音乐系主任李坚率领1964届音乐专业毕业生到个旧、建水、石屏等地参加生产劳动,表演文艺节目,收集当地民间艺术素材,进行毕业创作。他们在石屏异龙湖一带收集到了彝族海菜腔素材,并记录了许多原生态的民间曲调。音乐系特地邀请拉祜族音乐家张老五走进课堂,给师生传授拉祜族民间音乐,特别是拉祜小三弦的弹奏技艺,激发了师生极大的热情;夏鼎老师投入大量精力记录、整理、研究张老五小三弦艺术,专门出版了《张老五小三弦艺术》一书。

云南艺术学院很重视艺术实践活动,1959年至1962年间,音乐系师生的演出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对外公演。音乐系在“援越抗美”活动中创作了音乐舞剧《椰林怒火》,在聂耳、冼星海的诞辰纪念活动中排练演出《扬子江暴风雨》,这些节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男中音田智周老师的独唱《跳蚤之歌》,叶俊松、章培理的钢琴演奏《马刀舞》,杨建生老师的竹笛独奏《我是一个兵》,卢承煜老师的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等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

1978级民乐专业师生合影

(第二编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云南艺术学院档案馆提供)

(三)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系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音乐系从全国各地选调教师,除五个教研组的负责人外,还有李丹、张蜀光、杨湘澄、方永淑、张荣祖、陆中魁、金鲜等。1960年至1962年,音乐系又调入一批音乐教师,如林之音、杨放、赵宽仁、杨相泉、黄明、李海涛、尹锡莲、章培理、田智周等。这一批音乐前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云南艺术学院和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唱排练课 gocvsYR/xjm9kiNEcqfRzxAy4yTnE2rICrJoCE3Zqe/ETlboZtarxvayZ0+AKg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