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以及人口结构的改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也从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转变为对健康生命质量的需求,这些都对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提供合格医疗技术人员的一项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要适应我国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各种因素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从1969年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人民群众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会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客观存在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等问题,因此,政府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即2000年11月1日0时的12658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7390万人,增长5.83%,平均每年增加73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已属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在这时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的红利期已经结束。报告称,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直接推算,中国总和生育率为0.83,考虑到出生漏报,当前的综合出生率应在1.0以下。研究认为,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如果低生育水平一直持续下去,2027年中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
图2-1 2008—2016年全国人口数变化趋势
1986年开始的“七五”计划把全国经济带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由图2-1可见,2008年至2016年,我国人口数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8年来全国总人口数量增长6548.46万人,增长幅度为4.98%;平均每年增加818.5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2%。东部、中部、西部8年人口数增长分别为4158.77万人、1216.01万人、1173.68万人,增长幅度分别为7.82%、2.92%、3.24%,东部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较中部和西部地区来说更大,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长幅度之和。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口总数一直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总数,其中西部地区人口总数最低。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人口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也促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学科方面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老龄人口在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但也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图2-2可见,我国0~14岁人口数量从2008年到2014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共减少2608万人,下降幅度为2.31%。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2011年11月,我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施行,从2012年起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又呈现增加趋势,2012—2014年增加幅度为0.03%,2014—2016年增加幅度为0.05%。此外,从图2-2中还可以看出,15~64岁人口从2008年到2014年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总体共增加3789万人,到2016年呈减少趋势,总体占比从2008年的72.80%降低到72.51%。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图2-2显示,从2008—2016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总数所占比例从8.25%增加到10.85%,总体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0.325%。除了占比的增加,整个人口基数也在上涨,我国65岁以上人口总数从2008—2016年共增长4047万人,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在加速增长。
世界银行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排名显示,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及经济体中,我国在1960年排在第75位左右,到2015年排在第60位。另外,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从5%涨到10%,到达该比例,当前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用了35年,第二严重的意大利用了至少100年,而我国只用了短短30年。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国际平均水平。
图2-2 2008—2016年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四点:一是社会负担加重;二是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三是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四是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为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努力,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我国在这方面应当大有作为,努力为世界提供范例。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得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人口的转移也对医疗资源的重新配置及再次分配提出新的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了人力资源在数量及质量方面的保障。
图2-3 2008—2016年全国城乡人口组成及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的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由图2-3可见,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逐年缩减,城镇人口逐年递增,流动人口总量持续上涨。其中,城镇人口占比从2008年的46.99%,上升到2016年57.35%。“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60%。人口的快速转移、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也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重新分布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产业布局的差异,也使得各地区的人口数量出现明显的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招收量及毕业后的流向也应以区域人口变化为导向,使其能适应区域人口的变化趋势。
表2-1 2008-2016年全国各地区人口总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表2-2 2008-2016年全国各省不同性别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表2-1为各省2008—2016年人口总数变化情况表,广州人口总数均值为10530.28万人,位于全国首位,云南人口总数均值为4657.70万人,位于全国第12位,西南地区第3位。由表2-1可见,2008—2016年,贵州、黑龙江、吉林人口流出增加,人口总数出现负增长,依次降低1.14%、0.68%、0.04%,其余各地区均在增长,其中天津、北京、西藏、上海、新疆和广东增长幅度位于全国前6位,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上,其中天津增长幅度高达32.82%、北京增长幅度为22.70%。此期间,云南人口总数增长率为5.02%,位于全国第17位,西南地区第6位。
此外,2008—2016年,各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也出现一定的改变。表2-2为2008—2016年间各省不同性别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可见此阶段我国总体性别比呈现波动趋势,均值为104.69,其中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总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3.13、105.20、105.12、105.04,到2016年降低至104.98,这是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全国总人口性别比在下降,逐渐趋于正常。其中海南、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云南、湖南、上海、宁夏、陕西、天津的总人口性别比依次位于我国前13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只有江苏省总人口性别比均值为99.72,低于100,出现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的状况。但总体来说,2008—2016年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保持均衡,男性人口保持在51.21%~51.47%,女性人口保持在48.53%~48.79%。
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改变,对医疗卫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与之相适应,才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