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巴特

1980年2月25日,法国法兰西学院门口,学院路。一辆洗衣店的小卡车疾驰而过,撞倒几名横穿路口的“过客”,伤者旋即被送往医院。3月26日,其中一名伤者离开了人世。然而,这绝非是一次普通的交通事故,因为这名“过客”留下的是后人咀嚼不尽的学习与研究空间。他,就是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罗兰·巴特。 符号学家李幼蒸先生在《罗兰·巴尔特文集》中译本附论中谈到,对于20世纪人类历史的全新局势而言,巴特是当代西方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作为20世纪世界学术界、思想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和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大师一样,巴特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而丰厚的财富:创作主体论、符号学、叙事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享乐论……面对巴特对众多领域的涉入,我们很难将其限定在某一个具体的学术研究视域,也很难把他定论为某一类具体类型、流派的学术人物。这样,巴特本身便成了一个难以解读的文本。

巴特的一生孤独和贫病交加,如此的语用范畴涵盖了巴特的整个生命流程。同时,巴特一生总在对自己进行不断否定、超越,可以说,自我否定与超越构成了罗兰·巴特学术生涯最为重要的标识。从第一部著作《写作的零度》到后期的《显义与晦义》《恋人絮语》《批评与真实》《S/Z》等,巴特的研究历经了“社会神话”写作时期、“符号学”写作时期、“文本性”写作时期、“道德观”写作时期,也由此确立了自己多元的学术身份。同时,几个时期之间又不断相互重叠、回返、亲合、延存,形成了前后映照、相互阐释的理论品质。在前两个亦即“社会神话”写作时期和“符号学”写作时期,巴特属于一个彻底的结构主义者,总是力图在写作和解读中挖掘文本的潜在结构,让长长的文本缩减成一句简单的话,甚至几个简单的语词,以实现文学文本的“高度凝练”和“简洁透明”。后来,他又决然地离开这样的话语视域,走向文本无节制无根源的狂欢之中,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解构主义者。这样的学术思想变革是少见的,特别是巴特最后时期的后现代文学主张,更是潮流的引领者。这正如汪民安在《谁是罗兰·巴特》中所言:“他永远是个推陈出新的大师,是个文本历险主义者,他上演了一幕幕写作戏剧。” “推陈出新”“文本历险”都意指着巴特对自我学术思想以及整个社会文化思想的深刻反思和否定,但是“戏剧”一词却直陈巴特学术主张革新的迅疾速度。著名学者李幼蒸在汪民安的评判中再向前推进一步,认为巴特是“当代西方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 事实上,巴特的学术道路却是完全能够映照出西方20世纪学术思想变革的长长的影子,也昭示着20世纪西方文艺思想的几次重要转向。因此,汪民安、李幼蒸两位名家的论述对巴特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内涵的准确把握及其外延影响的精准判断。 J9cGXQSWlHHUZVceeEZBEOqkaUGFnobUXfRC6Op7BOZ9jh6BkCcmOk9dKMsx6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