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我想现在也许你更能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
有意义听上去很崇高,还有各种名人故事加持,但其实很多只是事后总结,并不一定适合你。有意思就不一样了,它们来自你的内心感受,让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意义往往也就藏在其中。
如果说,“有意义”来自社会的提倡、榜样的牵引,那么,“有意思,我想试试看”又是怎么来的呢?
“人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哲学家、思想家死磕这个问题已经2000多年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说,人的行为是为了享乐。20世纪初,弗洛伊德学说认为,人被驱动,是因为潜意识里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也就是说,人的动机来自自己也不懂的本能和潜意识。
到20世纪60年代,亚伯拉罕·马斯洛画出了著名的需求金字塔,说人的动机是要满足自身需求,完成对自己的期待。到80年代,爱德华·L.德西、理查德·瑞安提出了自我决定论,他们认为动机主要和人的认知有关,这也是目前心理学最被主流认同的理论(见下表)。
动机心理学发展历史第二代
资料来源:开智学堂认知与阅读训练营秋季班。
自我决定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还有独特的心理需求。我们的内在动机里天然蕴藏着三种需求,即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拿上班来说,什么工作是你愿意主动去做的呢?
自主感会想:“我能不能自己掌控工作节奏和内容?”
胜任感会想:“这件事我能学得会、搞得定、做得好吗?”
归属感则会在意:“我喜欢和这群人工作吗?”“我觉得服务这群人有意义吗?”
这三种感受越强,这件事对你就越有意义,你的心就会主动给你摇旗呐喊,这叫作 内部动机 。
不过这个世界上完美符合你心意的工作不好找,大部分工作给你的感受是:“我就是为了挣点钱。”为什么挣钱呢?因为不挣钱就没饭吃、没钱花、不自由、“注孤生” 。
这种为了外部原因(如收入刺激、父母夸奖、社会荣耀等)实施的行为,驱动的就是 外部动机 。
“人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
我们做大部分事情,都是内外动机的结合。一件事内部动机越多,这个人的表现和创造力就会越好,也越持久、越容易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是把过程本身当成奖励,表现就越好;反过来,越是求结果,越是给自己设定“一定要成功”的框框,越会“死”得惨。你现在明白为什么那些“我要一年读100本书发圈”“我要每天6点起床打卡”的动作,往往最后坚持不下来,坚持下来也收获不多——因为你的动机更多的是在炫耀,而不是享受。
心理学家刘轩有一次和我聊天,说起他在美国求学的两次考试经历。
第一次是考SAT(美国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他为了这个考试复习了好几个月,眼睛熬成了熊猫眼,天天还心惊肉跳。在考试前一天,他竟然染上牛痘,根本没办法参加考试。事后想起来,这是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的免疫力降低,看似不幸,其实是心病。
第二次经历是他想考当地很好的一所私立学校,也是整天担心得要死。最后他爸爸对他说的一句话帮他化解了这个心病。
“你去试试看,反正你也考不上。”
刘轩听后一下子就放松了,这个考试变成了一次“试试看”,甚至是游戏。
那次考试,他表现不错,被录取了。
刘轩的结论是:状态最重要。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说的是内在动机的指针比外在动机更灵敏,更指向成功。所以,为自己制作一个“有意思问题清单”,问问清单上的每件事情:有意思吗?
• 在毫无压力的时候,我也愿意这么选吗?
• 如果有代价,我愿意付出这个代价吗?
• 这件事的难度我搞得定吗?我能持续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吗?
• 我有足够的资源吗?
• 我喜欢和这个领域的人在一起吗?
当遇到新选择,你不妨试试看这些“有意思”的问题。它们像一个漏斗,帮你把事情筛了一遍,留下的就是最接近“有意思”的事情,也是最好的选择。
有意思,就是你的那把尺子。你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越多,你就拥有越大的自主权、能力和安全感,你也能慢慢打开更多有意思的事,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至于那些正确而无感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它们要么还不到时候,要么根本不是你的菜,要么根本就没那么正确。
你也许还会担心,如果一直这么有意思,是不是就没法成为一个有大格局的人?不会的,人生好像爬山,你坐在家里打算怎么爬珠峰,怎么能想得明白?你要做的是先爬自己能搞得定的香山;在香山顶上,你也许会遇到人邀请你去爬五台连穿路线;在那里,你有机会遇到专业登山队员,他们会告诉你可以去四姑娘山训练试试看;最后,你也许真的有机会冲击珠峰。
这就是人生的“爬山算法”:全力以赴地爬上你目之所及的一个小山头,你会看到更多的山,看到下一个山头和路。就这样凭着“有意思”一个个地把你关心的事做到极致,你会走到你想象不到的高处。
所以,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别想什么大意义,先成为一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