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

1.2.1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

机械工程中用到的材料非常广泛,其总体包含两大类,即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传统制造业里的机械零件或构件多采用金属材料,但由于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以及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目前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极其普遍。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如图1.4所示。

图1.4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

钢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重点介绍黑色金属,特别是各种钢材的分类及选用,对于非金属材料可以参阅其他相关专业书籍。

1.2.2工业用钢的分类

钢是指含碳质量百分比大于0.022%而小于2.11%的铁碳合金。而含碳量小于0.022%的铁碳合金一般称为纯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一般称为铸铁。

钢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用途分类

钢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结构钢可分为工程用钢和机器用钢。工具钢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等。特殊性能钢包括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等。

(2)按化学成分分类

钢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碳素钢又按含碳量(常用w C 表示)不同分为低碳钢( )、中碳钢( )和高碳钢( );合金钢按合金元素总含量(常用w Me 表示)分为低合金钢( )、中合金钢( )和高合金钢( )。另外,根据钢中所含主要合金元素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锰钢、铬钢、铬钼钢、铬锰钛钢等。

(3)按钢的质量等级分类

钢材中,还存在硅、锰、磷、硫等杂质元素。这些杂质中按磷、硫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和特殊性能钢。

此外,钢按平衡状态的金相组织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按脱氧程度又分为沸腾钢(钢号用F开头表示)、镇静钢(钢号用Z开头表示)等。

典型钢的牌号及主要用途见表1.2。

表1.2典型钢的牌号及主要用途

续表

1.2.3铸铁的分类

常用铸铁的成分与钢不同,铸铁的含碳量大于2.11%(常用2.5%~ 4.0%),其杂质远大于钢。根据铸铁中碳的存在形式不同,将其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和麻口铸铁。白口铸铁中碳主要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麻口铸铁中的碳以渗碳体和石墨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灰口铸铁应用得最多。

由于石墨的强度近于零,因此石墨的存在相当于钢的基体上存在裂缝或空洞,使铸铁的性能比钢低,特别是抗拉强度和塑性很低,不能进行锻压加工,但其硬度和抗压强度较好,所以灰口铸铁主要用于承受压力的零件,比如机床的机座。工业上根据铸铁中石墨存在的形态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等。

(1)灰铸铁

石墨以片状形态存在的铸铁称为灰铸铁。由于片状石墨的存在,其石墨尖端的应力集中现象使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及塑性低。灰铸铁的牌号为HT后加三位数字。三位数字表示最低的抗拉强度(MPa)。例如HT200、HT250和HT300等。

(2)可锻铸铁

石墨以团絮状形态存在的铸铁称为可锻铸铁。由于团絮状石墨对应力集中影响较小,故可锻铸铁的力学性能较普通灰铸铁高。可锻铸铁的牌号为三个字母和两组数字:如KTH30006、KTZ550-04。 KT表示“可锻”,“H”和“Z”分别表示“黑”和“珠”的字首;前一组三位数表示最低的抗拉强度(MPa);后一组数字表示最低伸长率(%)。

(3)球墨铸铁

石墨以球状形态存在的铸铁称为球墨铸铁。由于球状石墨的应力集中影响更小,故球墨铸铁的性能最好。球墨铸铁的牌号表示和可锻铸铁类似,只是把拼音字母改为“QT”,如QT450-10、QT600-3等。

常见灰口铸铁种类及主要用途见表1.3。

表1.3常见灰口铸铁种类及主要用途

1.2.4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

1)含碳量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含碳量对钢的性能影响很大。通常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抗拉强度及硬度增加而塑性和韧性下降。

但从铁碳合金状态图可看出,随含碳量的继续逐渐增加,铁素体逐渐减少,珠光体逐渐增加,当含碳量超过0.77%时逐渐出现渗碳体,渗碳体的数量不断增加,使钢的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所以强度下降。这是随含碳量增加影响力学性能改变的根本原因所在。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强度增加,塑韧性降低,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冲压性、可锻性和焊接性都下降。含碳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如图1.5所示。

图1.5含碳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2)杂质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1)硅、锰的影响

通常认为,硅、锰是一种有益的元素,它既能脱氧,消除氧的不良影响,又能使强度、硬度、弹性增加,而塑韧性能降低。硅的含量小于0.4%,锰的含量为0.4%~ 0.8%,对钢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硅、锰的含量分别大于2.0%时对钢的性能便有所影响。

(2)硫、磷杂质的影响

硫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它是钢在冶炼时由燃料带入钢中的元素,而与铁生成FeS,再与铁形成低熔共晶体,熔点为985℃。当钢在1 000~ 1200℃轧制或锻造时,共晶体熔化沿晶粒边界裂开,常把这种现象称为热脆性。因此,钢中的硫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0.045%以下。

磷在钢中虽然能使钢的强度、硬度增加,但塑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在室温下,严重影响钢的脆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性,因此磷在钢中的含量也必须控制在0.045%以下。 uZZLkQt2GDwOWHNSjauGUqyIPOdDmHAboTqDcc2WRa0HS9lFAOuq0g4fE/G3Z1c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