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发生在距今70多年前的1950年。一位女研究员为了陪丈夫去海外留学,从加拿大来到英国。她注意到了一则刊登在报纸一角的招聘广告,内容是招募辅助研究工作的助手。对这位正在找工作的研究员来说,这则招聘广告恰如一场及时雨。
女研究员的名字叫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 ,发布招聘信息的则是一位名叫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精神科医生。作为依恋理论的创始人,鲍尔比如今已在全世界声名远扬,不过在当时,爱因斯沃斯还不太了解鲍尔比,也正因为如此,她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
当时,鲍尔比根据对战后孤儿的调查,提出母亲的爱与关怀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可或缺,然而这一主张遭到了众多反驳与嘲笑。当时在精神医学界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思想,重视的是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而新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则对关爱、联结之类的无形之物持怀疑态度,认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不过是由母亲的乳汁和关爱带来的学习行为,所谓的特殊联结也只不过是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幻想而已。
以这些主流学派的基本常识来看,鲍尔比的主张充斥着幻想,只是荒唐可笑的戏言。但极为幸运的是,爱因斯沃斯在参与鲍尔比的研究之前,并没有先入为主地否定他的主张。爱因斯沃斯对鲍尔比的见解大感兴趣,成了他最早的合作研究者。
此前,鲍尔比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儿,他们身上频频出现严重的发育问题与心身疾病。爱因斯沃斯调查了更多普通孩子,结果惊讶地发现,尽管比例很低,但双亲健在、在普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仍然可能对母亲怀有不安全型的依恋。不安全型依恋的类型之一,就是毫不关心母亲在不在身边的回避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的母亲,在孩子求助时会很快做出反应,抱起孩子,给予孩子关爱和守护;而回避型孩子的母亲,要么注意不到孩子的困境,要么注意到了也毫不在意,常常置孩子于不顾。
爱因斯沃斯认为,母亲的感受与回应使其自身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这对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十分重要。
为了陪丈夫就职,爱因斯沃斯从英国搬到了非洲国家乌干达。她把这次搬迁视为一次很好的机会。爱因斯沃斯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进行调查,持续观察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如果能在乌干达得出与在英国同样的结论,就能证明依恋的机制超越了文化与种族,是全人类共有的生物学特征。之后的结果基本上证实了爱因斯沃斯与鲍尔比的猜想。
后来,爱因斯沃斯又离开乌干达,回到祖国美国的巴尔的摩进行同样的调查,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完全没有预想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