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是活跃于春秋时代的教育家与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出生于鲁国,祖上是一个没落的宋国贵族,而且相传其父母的婚姻也并不合礼制。三岁时,孔子的父亲病逝,开始由母亲单独抚养,二人过着极为清贫艰辛的生活。不过孔子却并不以此为意,依然十分好学上进,还常常以演练礼仪为幼年时的游戏。三十岁前的孔子在鲁国初入仕途,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只能算是小有名气;自三十岁开始,孔子渐露锋芒,其政治理念受到齐景公等贵族赏识,而且还开私学广收徒,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这就是孔子所谓的“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公元前517年,由于鲁国的内乱,孔子也背井离乡来到齐国,以期实现自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政治理念,不过碍于政治斗争,最后当然以失败告终,不得不于两年后返回鲁国暂别仕途。又经过了十年磨砺的孔子,此时对诸多人生问题的看法越发透彻,也即“四十不惑”(《论语·不惑》)。直到前501年,时年51岁的孔子才再次出仕鲁国,并凭政绩一路迁升至大司寇之位,也因此得罪了掌权的“三桓”势力。慢慢地,孔子越发觉得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在鲁国实现,于是在55岁时带着众位徒弟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四年的列国游历,所到之处包括卫、曹、宋、郑、陈、蔡等国,虽受万般尊敬,却皆不受重用。晚年的孔子终于返回鲁国,专心整理经典,授徒讲道。

相传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又广收门徒,共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更编撰《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其思想脱胎于周的礼乐传统,以“仁”“义”“礼”(孟子与董仲舒又相继添入“智”与“信”合称“五常”)为道德观,而“仁”又是核心。不过,孔子却从未对“仁”这一概念有过明确的解释,由此可见,“仁”是一个极其复杂、包罗万象的综合性概念——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治国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哲学思辨。

《论语》并非由孔子所撰,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经典,其中包括大量的对话,具有明显的口语特色,简练平白、朴实无华、意蕴深远,也因此能被世世代代争相传诵。《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是儒家学子终生的无上经典。全书现存共20卷(篇),每篇以该篇正文首两(或三)字为名,分别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与“尧曰”。

“伟大的思想”系列收录《论语》一书,选萃其中前十篇:

“学而”,为《论语》首篇,从道德修身方面劝喻修学之士。

“为政”,讲述孔子的治国理政之道。

“八佾”,讲述孔子的礼乐观念。

“里仁”,讲述仁义等概念。

“公冶长”,记录孔子对古今人物的评价。“雍也”,记录孔子弟子的言行。

“述而”,讲述孔子的治学教育理念。

“泰伯”,记录孔子对古代先王的评价。

“子罕”,记录孔子的行事方法。

“乡党”,记录孔子衣食住行的规范。

当然,仅凭寥寥数语,自然是难以详述每篇意旨,还需要读者仔细研读,方能得其一二。

纵观孔子一生,出仕为官、周游列国、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无不在为实现心中理想而努力。只可惜造化弄人,孔子始终未能跳脱出那个只需要霸道秩序的战乱天下,也未能等到儒家理想实现的一天。直到三百多年后,大汉王朝早已天下一统,又先后经历“文景之治”与“汉武盛世”,更是四海归心、天下咸服,逐渐成形的中华民族社会亟须在道德与文化层面建立起一种普世的秩序规范,故而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才开始真正得到统治阶层与民间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被重新认知与发掘,更在之后的近两千年岁月里,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脊梁。可以说,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甚至成了东方人的共同标签。

当今天的读者重读这本意蕴丰富的经典,品读那一字一句的智慧语录之时,必定能一窥先人的伟大思想。

柴尔 0VHfhhlCItpOKrjyCUaTHWOiXRe+xLEFBHtOGDgWkrmfwINYZCmQbe6skyX4St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