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

1.每日伊始都要这样告诫自己:今天或许会碰到好管闲事之人、忘恩负义之人、傲慢无礼之人、背信弃义之人、心怀鬼胎之人和自私自利之人。这一切皆源于他们善恶不分。而我早已深谙善恶之本,善之高尚及恶之卑劣,也深知犯错之人的本性,他与我情同手足(并非血缘关系,而指同样被赋予理性和些许神性的同胞)。所以,这些行为伤害不了我,因为谁也不能把我牵连到堕落的事件中去。对于同胞手足,我既不会生气,也不会与之起争执,因为我们天生就该合作,犹如一个人的双手、双脚、上下眼皮或者两排牙齿。相互阻碍有违大自然的法则。激怒或者厌恶不正是一种阻碍的表现吗?

2.区区血肉之体,悠悠几缕气息,加上统领全局的理性,这就是我(忘掉你的书本,别再渴求它们,那根本不是你的才能)。作为一只脚迈进死神门槛的人,莫要留恋血肉之躯,它那黏稠的血液、骨骼、复杂的神经、静脉和动脉。也莫要留恋那几缕气息。气息是什么?无非一缕气流,连每次呼出来再吸进去的空气都不相同。唯有第三者——理性,那才是你必须全神贯注的主宰。既然你已经两鬓斑白,就不要再把理性当作奴仆,在私利一次次驱动下,将它像木偶般扯来扯去,也不要再怒气冲冲地指责命运,抱怨今天,哀叹明天。

3.天意笼罩着整个神界。即便是无常的偶然性也在大自然的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天意已经将其编织进纷繁复杂的花毯之中。天意乃万物之源,且与必然性和宇宙的福祉息息相关。你本身只是那个宇宙的一部分。人性的任何组成部分,若由普遍本性授之,皆是好的组成部分。再者,维系整个世界存在的是变化,不仅基本元素在变化,而且由这些元素构成的更为庞大的结构也在变化。明白这番道理就能知足,就能永远把它们奉为准则。忘却对书的渴求吧。唯有如此,当大限来临时,你才不会低声抱怨,而是以优雅的风度,怀着对神灵由衷的感激迎接它。

4.好好反思一下你的那些蹉跎岁月吧,神灵是如何一再放宽你的时限,而你却没有好好利用。现在应该认识宇宙的本质,你就是宇宙的一部分;认识主宰万物的力量的本质,你就是这种力量的产物。现在应该懂得生命有时限,好好把握生命,才能增进自己的领悟,否则时光流逝,一去不还。

5.遇事要像个罗马人,更要像个男人一样时时刻刻决心以应有的尊严和仁爱之心,独立公正地去面对。抛开其他的私心杂念吧。只要你把每个行动当作最后的机会,摒弃任性的想法,摒弃感情上对理性命令的畏缩,摒弃自我表现的欲望,摒弃自我崇拜,摒弃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你就能做到这一点。要知道人只需掌控很少的东西,便可以平静虔诚地度过余生;只要他听从这为数不多的忠告,神灵就别无他求。

6.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一切来得太快,已没有时间更改。生命只有一次;你已来日无多,却依然漠不关心自己的荣誉,将幸福寄望于他人的灵魂

7.外面的牵挂使你分心吗?那就给自己留一方净土,在那里可以增加对善的认识,学会克制内心的躁动。还要警惕另一种错误:有些人的愚蠢在于终日忙碌却漫无目标,不知自己的一切努力、一切想法,都为了什么。

8.一个人因对别人的想法漠不关心而遭受不幸,这种情形很难看到。然而,如果他对自己的意愿也漠不关心,那么不幸注定是对他的回报。

9.永远记住什么是普遍本性,什么是自己的本性,以及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整体是那么的宏大,而部分是如此的渺小。记住,没人能阻止你按照普遍本性说话行事,因为你就是它的一部分。

10.当泰奥弗拉斯托斯比较各种罪恶的时候(至今它们都被普遍认为具有可比性),他坚信这样一个哲学真理,即欲望之罪比激情之罪更应受到惩罚。因为激情对理性的背离至少看起来带有一丝不安,让人感到一些羁绊;而欲望之罪则纯粹由满足感所驱使,意味着更多的自我放纵和缺乏男子气的倾向。况且,实践经验和哲学理论都支持这种论点,即带来满足感的罪行比带来痛苦的罪行应该受到更为严厉的谴责。一种情形是当事人因遭受不公而被迫失去自制力,另一种情形则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主动犯错。

11.无论做事、说话还是思考问题,都要铭记:终止生命的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倘若真有神灵,你无需害怕离开人间,因为神灵会保佑你不受伤害。倘若神灵不存在,或者即便存在也不理人间俗事,那么在一个无神灵无天意的世界里,生活对我又有何意义?所幸的是,神灵确实存在,而且挂念人间之事。他们赐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免于陷入彻底的罪恶。纵然生活中其他方面存在罪恶,神灵也已经替我们未雨绸缪,赐予每个人避免罪恶的力量。如果神不会使一个人堕落,又怎么会让他的生活堕落?普遍本性不会对这种危险熟视无睹,也不会疏于防范和补救。本性既不缺乏能力也不缺乏手段,断不可能被引入歧途,任凭好运和恶运不问青红皂白地降临到有德君子和无耻小人身上。不过,好人与坏人同样会遇到这样的命运:生存和死亡,荣耀和耻辱,快乐和痛苦,富有和贫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它们既不能使我们高尚也不能使我们堕落,因此它们也就没有好坏之分。

12.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认识到万事万物都会飞快地消失:它们的形体消失在空间里,对它们的记忆消失在时间里。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所有感官对象的实质,尤其那诱惑人的快乐、使人害怕的痛苦,或是那起劲地鼓动人自命不凡的声音。认清它们多么低贱卑劣,多么利欲熏心,它们的消亡多么迅速。我们应该明辨那些因真知灼见而广受赞誉的人的真正价值。我们还应该理解死亡的本质。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对死亡好好思考一番,剖析一下我们对死亡的种种想象,我们很快就会明白,死亡不过是一种自然过程(只有孩童才会惧怕自然过程)。更确切地说,不只是一种过程,而且是对自然作出的一种积极贡献。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人与神灵是如何沟通的,这种沟通是通过身体的哪一部分来实现的,这部分消失之后又会怎样。

13.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事情了:想搞清世间万物,就像诗人吟唱的那样,“探索地球的深处”,好奇地窥探他人灵魂深处的秘密,却丝毫不明白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守住内心的神灵,忠贞不二地为其效力。这种效力需要保持其纯净,免受激情的诱惑,切忌漫无目标,切忌对神和世人的杰作心怀不满。这是因为,前者的杰作由于卓越不凡而值得我们崇敬,后者的杰作由于手足情分而值得我们善待。有时或许也出于同情,同情世人对善恶的无知。因为这种缺陷与黑白不分一样有害。

14.纵然你能活上三千年甚至三万年,你也要记住:人唯一能失去的生命就是他现在拥有的生命。除此之外,他没什么可失去的。这就意味着最长的生命与最短的生命其实没有两样。这是因为,眼下正在经历的这一分钟同样属于每个人,但它一旦逝去便不再为我们所有。所以我们失去的仅仅限于这飞逝的瞬间。既然谁都无法失去已经逝去的或即将到来的,他怎么能被夺走他并不拥有的东西呢?因此,有两件事应当牢记在心:其一,自时间伊始,宇宙万物便以同样的方式周而复始,这种景象你看上一百年、两百年,或是永远看下去,其实根本没有区别。其二,当最长寿的人和最短命的人死去时,他们的损失分毫不差。这是因为,人唯一能被剥夺的东西便是现在。既然现在才是人拥有的一切,他就不会失去他未曾拥有的东西。

15.世人显然对犬儒主义者莫尼姆斯的论断持有异议。他认为:“事物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看法。”然而如果我们承认他这一论断的实质也包含一定的真理,那么这一论断的价值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16.对于肉体凡胎的人来说,他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把自己变成(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宇宙中的某种毒瘤或脓肿。抱怨客观环境始终是违背大自然的,因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第二个错误是,人们生气的时候常常会冷落或者恶意反对自己的同胞。第三个错误是,向快乐或痛苦屈服。第四个错误是,掩藏真情实感,虚情假意,言行不一。第五个错误是,做事随心所欲,没有明确目标,无谓浪费精力,缺乏应有思考。哪怕最微小的活动也应有目标。对于有理性的人来说,这一目标应该符合最古老的城邦和国家的法律、理性。

17.在人的一生中,他的时间只是短暂的瞬间,他的存在只是一种不停的流淌,他的感觉只是一种昏暗的微光,他的肉体只是蠕虫的一种食物,他的灵魂只是一种动荡的旋涡,他前途暗淡,名誉难料。总之,他肉体的一切犹如湍急的流水,他的灵魂犹如梦境般飘渺。人生如战争,它是在陌生土地上的短暂停留,声誉之后便是遗忘。如此说来,人从何处才能找到指引方向的力量?人能而且只能从一处找到答案:哲学。成为哲人,就是要保持内心的神性纯洁无瑕、完好无损,这样他才能超越所有的快乐和痛苦,做事目标明确,不弄虚作假,不依赖他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接受每一份分配物,把它看成和自己是出自同一来源的。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要欣然等待死亡的来临,那只不过是组成每一生命的各种元素的一种简单分解过程。只要这种不停的组合和再组合对元素本身无害,为何要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生命整体的变化和分解呢?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罢了,而大自然的规律是没有邪恶的。 C0334S6GA9uqxbdGWBs3o2W4BLAyeQ6V+hcI9ds/l/5+T/i80vFFJjp2aRdUiJ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