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四

1.若内心的主宰力量忠实于自然之道,它就能根据环境提供的各种可能与机遇随时调整自己。它不要求先决条件,为达目的也愿意妥协,并能将各种阻碍自己前进的事物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好比垃圾堆上燃起的篝火,原本也许会湮灭成微弱的火光,但是它的烈焰迅速蔓延至整堆垃圾,烧尽整堆垃圾,升腾起更高的火焰。

2.从事任何事业都不可随意,不可无视那些确保其能正确执行的原则。

3.人们向往归隐荒野、海滨或崇山峻岭。这实在是人们心里珍藏的梦想。不过,这样的梦想对于一个哲人来说毫无价值,因为他若愿意可随时归隐于心。人无法寻找比自己的灵魂更宁静、更不受打扰的隐退之所了。更重要的是,他自身就具备这样的条件,只需凝神静思便能立即获得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不过是井然有序的内心世界的别称而已。那么经常采用这种归隐方法吧,用它来不断更新自己。制定简练的生活准则,但要包含基本原则。时常温习它们,就可以平息一切烦恼,使你无忧无虑地回到应尽的职责中去。

说到底,你为何烦恼?因为人类的不端行为?要记住这一信条:一切理性生物天生要相互依存;容忍也是正义的一部分;人非有意为恶。想想看,无数的仇视、猜疑、憎恨、冲突都已随知情者灰飞烟灭,你就不要再烦恼了。

或许,是宇宙对你的安排让你烦心?再回忆一下两难推理法吧:“若非英明的神意,便是一团微粒。”想想看,大量的证据证明世界犹如一座城池。你是否因身体不适而感到痛苦?想想看,思想只有离开肉体时才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与生活中的顺畅与艰难完全无关。总之,想一下你所学到并领会的所有关于痛苦与快乐的知识。

又或许,是泡沫般虚幻的声望使你分心?记住,遗忘就在你的眼前迅速开始;记住,我们身前身后都是永恒的深渊;记住,那些喝彩的回声是多么空洞,那些自称是仰慕者的评价是多么反复无常而缺乏水准,世俗声望的传播范围又是多么狭小。整个大地不过是一个小点,而我们居住的地方又是其中极小的一个角落。那么能有多少人赞美你?而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呢?

所以,归隐到自己内心那一方小天地吧。最要紧的是,绝不要抗争或较劲,而要做自己的主人,像个男子汉,像个人,像个公民,像个凡人那样面对生活。真理如云,不如经常思考以下两条:其一,事物永远不可能触及灵魂,只是迟钝地站在灵魂之外,唯有无端的猜想才会引起灵魂的不安;其二,所有看得见的事物时刻都在变化,并终将不复存在;想想自己身上发生的无数变化。整个宇宙都在变,生活本身即是你对它的看法

4.如果人类普遍具有思考能力,那么也就普遍具有理性,由此我们也就成为理性生物。因此可以断定,告诫我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理性也同样具有普遍性。这就是一种普世法则。反过来,它说明我们都是同胞,享有共同的公民资格,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城市。世上还有其他的公民资格可供全人类分享吗?正是从这共同的世界中产生了思维、理性、法律本身。要不然,还能从何而来?我身上土性的部分来自土地,水性的部分来自水,风来自风,而炙热的火性则来自火(因为无中不能生有,也不能归于无),所以思想必定也有来源。

5.死亡,如同出生,是大自然的一个秘密。同样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再分解开来,全然没有值得羞愧的地方。对于具有理性思维的生物来说,这既不反常,也没有违背人生的法则。

6.什么样的人行什么样的事,这是必然的。如果希望世事不是这样,就如同希望无花果树不产生浆汁一样不现实。无论如何都要记住:你和他很快就会去世,而你们的大名也将很快被人遗忘。

7.抛开“我被冤屈”的念头,冤屈感自然也会随之消失。拒绝受伤的感觉,伤痛也会消失。

8.不能腐蚀人的,也就不会腐蚀他的生活,不会对他造成任何损害,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9.集体权宜的法则促成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10.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合理性。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此话千真万确。一桩桩事件之间,不仅存在先后顺序,还存在一种公道合理的秩序,好像有一只手让它们各就各位似的。那么,你不妨继续观察下去,让善意伴随着你的每一个举动。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注意这一点。

11.莫要仿效骄傲自大者的看法,也不要让他们的看法支配你的思想,而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观察事物。

12.时刻谨记以下两点:其一,只听从理性(我们的主宰和立法者)的建议,做有利于公共福祉的事情;其二,假如有人当场纠正你,并能说服你你的判断有误,你就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但是这种改变的出发点,必须是正义、公益,或其他类似的利益。这必须是唯一的考虑,而不是为了追求享受或声望。

13.“你有理性吗?”“有。”那为什么不用它呢?如果理性发挥了作用,夫复何求?

14.你生来便是宇宙的一部分。你将消失在赐予你生命的宇宙中。更准确地说,你将再次化入宇宙的创造者理性之中。

15.许多香灰落在同一个祭坛上: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但这没有任何区别。

16.你只要回归到原本的教义中,回归到对理性的崇敬中,用不了一周,那些现在将你归入野兽和猴子之流的人们便会尊你为神。

17.活着的时候不要以为还有千年可活。死亡近在咫尺。趁着还有时间和能力,好自为之吧。

18.一个人只要不理会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只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公正虔诚,他就必然拥有充裕的时间和安逸的心境。有德之人从不窥探别人的污点,只会坚定不移地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19.为身后之名而血脉偾张的人没有思考过下面的事实:所有记得他的人不久都会离开人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代也会离去,即使在传递之际曾闪闪发亮,最终记忆的火光也将熄灭。何况,即便那些人都能长生不死,他们的记忆也不会消亡,这对你又有何意义?对坟墓中的你显然毫无意义。即便在你的有生之年,赞美之词,除非能对某些目的有所帮助,可对你又有何用?所以,如果你一心想知道未来人们对你的评价,必定会不合时宜地拒绝现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

20.但凡称得上美的事物,其美皆源于自身,无需旁求。赞美却不是这样,它既不能使事物变得更坏,也不能使其变得更好。即便是极为平常的美,比如自然物体或艺术品,也是如此。真正的美还需要别的条件吗?当然不需要。有法律、真理、仁慈或谦虚,就已足够。这些美德会因赞美而增色,或因谴责而受损吗?绿宝石会因为没人欣赏而有损其美吗?黄金、象牙、紫色呢?七弦竖琴或短剑呢?玫瑰花蕾或小树苗呢?

21.如果人死后灵魂真能不灭,那么自时间伊始,我们头上的天空如何能容纳这么多的灵魂?而地面又如何能容纳自古至今这么多肉体?肉体入土之后很快会腐烂变质,为后面的肉体腾出了空间。同样地,升入空中的灵魂停留一段时间之后也会产生变化,弥漫开来,继而转化成火,重回宇宙的创造理性之中。这样,腾出的空间便可以接纳其他灵魂。这便是信奉灵魂不灭者的答案。况且,我们不能光计算人类肉体的数量,还要包括每天被我们和其他动物吞噬的所有生物。以这种方式消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葬在动物或人的体内,并为它们提供营养。如果这样的话,这个数量该有多么庞大!不过,随着它们被融入血液,再转变成空气或火,这样,所需的空间就都具备了。

我们又是如何发现这些真相的呢?就是通过区别问题和根源。

22.绝不要让自己过分激动。一旦冲动发生,首先要保证它符合正义的要求。一旦形成某种看法,首先要使自己确信其正确。

23.世界啊,我始终亦步亦趋追随您伟大的和谐。只要对您合乎时宜,对我就恰逢其时。大自然啊,您四季生产的作物便是我的收获。万物皆源于此,长于此,归于此。当诗人高喊:“伟大的刻克洛普斯之城!”时,但愿我们不必一起高呼“伟大的神灵之城!”

24.圣人说:“假如懂得知足,就该少些作为。”也许这样更好:只做非做不可的事情,只做理性要求公民必须做的事情,只按照它所要求的去做。这样,你会产生一种做事少而精的满足感。其实,我们的言行大都可有可无,省去一些不仅节约了时间还省去了烦恼。因此,人每走一步都应自问:“这件事非做不可吗?”而且,我们不仅要抑制无聊的行为,还要抑制无聊的想法,这样不必要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25.考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像有德之人那样生活。他们满足于宇宙对他的安排,只求为人公正,处事仁慈。

26.“这一切 你都看到了吗?”现在这样想想:你的角色应该是性情安详、为人质朴单纯。是别人做错了吗?错误在于他自身。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吗?很好,这就是普遍的命运对你的安排,这种安排早在时间伊始便已注定。它和发生的其他事情一样,都是特意为你编织的命运之网的一部分。总之,生命短暂,遵从理性和正义的指引,珍惜如梭的时光吧。放松心情,但要有节制。

27.宇宙要么井然有序,要么是杂乱无章、随意拼凑起来、勉强成形的一团混沌。不过,你身上是否也存在着某种有序,同时从更大的整体看来却又无序?自然的各个部分尽管千差万别,可是它们之间是否又关联一体呢?

28.一颗黑暗的心!一颗任性妇人之心;一颗残暴之心,一颗野兽之心;幼稚、愚蠢而虚伪;一颗贪婪之心,一颗暴君之心。

29.如果说不了解宇宙中存在什么的人就是不懂得宇宙,那么不了解宇宙中发生什么的人同样也不懂得宇宙。这样的人是一个从理性王国自我放逐的流亡者,是一个失去自己洞察力的睁眼瞎,是一个自身没有生活来源、依附他人生活的贫民。当他拒绝接受自己的命运(毕竟,命运也是产生了他自己的大自然的一种产物),从而割裂、割断其与我们共同的自然法则的联系时,他便是世界的一个累赘。当他将自己的灵魂与全体理性生物共有的灵魂割断,任其漂泊时,他便是从整体截去的一段残肢。

30.一位哲人无衫,另一位无书,还有一位衣衫仅遮住一半身体,他说:“虽无面包果腹,我依然坚守理性。”对我来说,虽然学无所成,但依然坚持不辍。

31.要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从中汲取养分。像全心侍奉神灵的人那样度过余生,从此既不做他人的主人,也不为他人的奴仆。

32.让我们回想一下维斯帕先统治的时代。你看到了什么?男人和女人忙于婚配、抚养子女、患病、垂死、争斗、吃喝、讨价还价、耕作、阿谀奉承、自吹自擂、相互妒忌、筹划诡计、诅咒谩骂、怨天尤人、谈情说爱、积存钱财、觊觎王位。如此这般的生活,今天踪影全无。再看看图拉真统治的时代。那样的生活,今天同样不复存在。同样再看看其他时代和人物的记录,你会看到他们每一个人经过短暂的奋斗,都已逝去并化作各种元素。特别是,回想一下那些你所熟知的人。他们不是满足于坚定履行上天赋予的职责,而是追慕虚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对任何事物价值的追求,都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实际价值。所以,想要避免受挫,切忌过分沉溺于那些并不最为紧要的事情。

33.曾经风行一时的用语如今已经废弃不用。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如今也成了陈年古语。卡米卢斯、恺撒、沃勒塞斯、利奥拉图斯,还有更近一些的斯奇比奥和加图、奥古斯都,甚至哈德良和安东尼纳斯。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传说,不久便会被人忘却。即便是那些曾熠熠生辉的人物也会如此。至于其他人,他们刚刚吐出最后一口气便如同荷马所说的那样:“同样消失在世人眼中,成了传闻。”不朽的英名究竟是什么呢?不过是空洞虚无的东西。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只能是:公正的思想、无私的行为、真实的话语,把世间发生的一切看作命中注定,预料之中,来自同一源泉。

34.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交给命运之神克洛索,任凭她编织你的生命之线。

35.我们都是这一天的造物,记忆者和被记忆者都一样。

36.仔细观察世间万物如何源源不断地产生于变化之中。认识到大自然最崇高的幸福蕴藏于事物的变化之中,变化的事物依其本性又形成新的事物。可以说,世间万物都是孕育新事物的种子。如果认为只有种在土地里或子宫里的才是种子,这样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37.你将不久于人世,却依旧不能专心致志,不能摆脱烦躁,还不能对外界危害漠不关心,对所有人怀有仁慈之心,也不相信秉公做事才是唯一的智慧。

38.悉心观察指引着智者行为的力量,看看他们在避免什么,又在追求什么。

39.对你而言,邪恶并非来自他人的心灵,也非源于你自己身体构成的任何变化。那么,它从何而来?它来自你心中对邪恶的评估。拒绝评估,便会万事大吉。让这种评估者的声音保持沉默吧,哪怕紧靠它的可怜的躯体被划破或灼烧,化脓或坏死。不要让这种声音评价善恶,无论对好人还是坏人。这是因为,无论人们是否遵从自然法则,只要事情公正地发生在他们身上,就既不会阻碍也不会促进自然之道。

40.要始终把宇宙看作一个拥有单一物质和单一灵魂的鲜活有机体。好好观察一切事物是如何服从于这一整体特有的洞察力,如何在这一整体的驱使下运动,如何在每一事件的因果关系中发挥作用的。一根根的线是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个网络里。

41.“一个受着肉体拖累的可怜的灵魂。”埃皮克提图如是说。

42.处在改变过程中不是件坏事。同样,成为改变的结果也算不上是件好事情。

43.时间是一条河流,不可抗拒地带走一切神的创造。一个事物刚一出现便匆匆而逝,另一个事物接踵而至,但照样要被时间的河水卷走。

44.一切事都是平常而熟悉的,如同春天的玫瑰和夏天的果实。疾病、死亡、诽谤、阴谋,以及其他给蠢人带来快乐和烦恼的事情,也是如此。

45.后面的事情总与前面的事情紧密相关。它们并非是先后发生的一连串孤立事件,而是密切联系着的。而且,正如现存的事物都彼此和谐地联系在一起,将要发生的事情也表现出同样惊人的相互关联,而绝非一种单纯的接续过程。

46.要永远铭记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土之死乃水之生,水之死乃气之生,气复生火,如此循环往复。”还要记住他的话:“徒步旅行者忘记了脚下的路通往何方”,“人总是跟自己最亲近的伙伴过不去”(主宰宇宙的理性),“尽管天天碰到,却依然当作陌生的事物”,“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像睡着的人那样”(因为睡着的人的确会想象自己是在说话做事),也不能“像孩童模仿家长说话一样”。也就是说,不能盲目地信赖传统的格言。

47.假如一位神祇对你说:“明天,或者最迟后天,你将离开人世。”除非你是最绝望无助的人,否则你不会特别介意这一天究竟是后天还是明天。因为,这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样,也不要认为多年以后来临还是明天来临有多大区别。

48.要时常记起那些已故的医生,他们曾经为患者的病痛绞尽脑汁。要时常记起那些占星家,他们曾经十分严肃地预言人的命运。要时常记起那些哲学家,他们曾经不厌其烦地论述着死亡和不朽的命题。要时常记起那些杰出的指挥官,他们曾经杀敌无数。要时常记起那些暴君,他们曾经极其狂傲地操纵着生死予夺的大权,俨然把自己当作永生的神灵。还要时常记起已经毁灭的赫利凯、庞贝、赫库兰尼姆和不计其数的其他城市。然后,再逐一回忆自己熟悉的人,他们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一个埋葬了另一个,自己又被第三个埋葬的。总之,看看尘世的生活是如此的短暂而琐碎:昨日还是一滴精液,明日就化作一撮灰。所以,听从自然的召唤度过飞逝的尘世时光,然后心甘情愿地长眠于地下,如同一颗橄榄恰逢其时地落在地上,给养育它的大地带去祝福,向赐予它生命的树干表达感激。

49.要像那被海浪一次次拍打的岬角:屹立在水中,直至四周喧嚣的波浪重新恢复平静。“我是如此不幸,这样的事情竟然降临到我头上!”绝不要这样想。你不妨说:“我多么幸运,事情过去了,我却没感受到痛苦,现在没有使我动摇,未来也不会使我灰心。”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可并非人人都能摆脱痛苦。因此,为何要把它看成是一种不幸,而不是一种幸运呢?任何事情只要不违背人的本性,又怎么能称为不幸?只要没有违背本性的意志,又怎么能说违背了人的本性?好了,你已经了解本性的意志了。难道你所经历的事情会阻碍你实现人性的追求:成为一个正直、宽容、有节制、明智、审慎、诚实、自尊而独立的人?因此,以后每当有事使你感到痛苦时,记住这样一条准则:不要说“这是一种不幸”,而要说“经受住它的考验是一种幸运”。

50.想想那些贪生怕死的人吧,这是除了哲学之外,能帮助人漠视死亡的一种有效方法。比起英年早逝的人,这些人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于某时某地被掩埋入土。克迪斯亚卢斯、费比乌斯、尤利安、雷比达等,他们见证了无数人走向坟墓,到头来自己也未能幸免。他们能拖延的时间毕竟不长,在这种情况下苟延残喘,既连累了众人,又弄惨了自己的身体。所以,要漠视死亡,看看身后时间的深渊,永无尽头的将来。在这种情况下,长寿的内斯特和仅活三天的婴儿又有什么不同呢?

51.始终要走近路,近路是本性之路,以追求言行的完全公正为目标。这种目标能使你避免焦虑和冲突,远离妥协和诡计。 9wZYkwcw5qlJpU7CSUr+JHllPuJ9vh+smzYCW/a978ON7hzGo3uk+6zOBCnAAe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