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冒病机特点

感冒的病因是六淫,或疫毒之邪。六淫或疫毒乘虚侵及人体而病外感。六淫是指气候的反常变化,即四时不正之气,包括六气的太过(“未至而至”)与不及(“至而不至”)。或曰非其时而有其气。

六淫中的风邪是感冒的主要病因。单纯的寒、暑、湿、燥、火侵袭人体不称感冒。由于四时气候不同,风邪入侵往往夹有不同时气。风邪能单独致病,又能合邪为患。特别是当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外邪更易入侵而发生感冒。感冒的发生和发展,除了风邪侵袭人体外,同人体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腠理疏松,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因、外因相引而发病。而正气不足,除了禀赋先天的因素外,还与大病久病失养,或房事不节,或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

感冒病邪入侵的途径是皮肤和口鼻,其病变部位常局限于肺卫。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说:“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气,属卫,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性属娇脏,不耐邪侵。所以,外邪侵袭,肺卫首当其冲。邪犯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故见恶寒、发热;风性轻扬,伤于风者,头先受之,则见头痛;外邪犯肺,气道受阻,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咳嗽;感冒病在表卫,当见浮脉。感冒一般是实证居多,体虚兼感,则属本虚标实之证。感冒虽少传变,但并发症较多。“百病都由感冒生”“伤风不醒便成痨”。

感冒一般以风寒和风热(温)两证多见。前者为风寒客表,肺气不宣;后者为风热(温)犯卫,肺失清肃。它们分别又有表实证和表虚证之分,即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风热表实证、风热表虚证。此外,可因人、因时、因地与感邪轻重不同,出现兼气、血、阴、阳之虚和夹湿、燥、暑、痰、湿、气滞之实等不同的证候。影响感冒病机的主要因素如下:

1.气候

感冒随“六气”之不同,可出现不同的证候类型。“六气”是指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和终之气。它反映了一年之中六个气候变化规律。每一气中,有其主气,并配有四个节气。

在一般情况下,感冒证型可随气候变化规律而变化。感冒与“六气”的一般关系,如表4-1所示。

表4-1 感冒与“六气”的关系

img

气候有常有变。气候突变,寒潮袭击,气温骤降,常致感冒发生。久晴无雨,感冒多夹燥邪;淫雨连绵,感冒多夹湿邪。

非时之气,即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时之气是发生感冒,或引起时行感冒的重要原因。正如《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说:“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2.地域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物也众”。我国西北部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多风,空气干燥,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在外感中以风寒感冒多见;东南部地势较低,气候炎热,多雨,空气潮湿,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则以风热感冒多见。

不仅边疆与内地气候有别,即使同一地区内,高山与平地亦有差异,对人体均有影响。正如《梦溪笔谈·采药》说:“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生活在不同地区方域的人,受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体质方面的不同特点。

3.体质

中医在重视整体观念的同时,亦极为重视个体体质差异。掌握体质特点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一定意义。正如《灵枢·论痛》说:“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个体体质的差异,常常会造成对六淫中某些邪气的易感性。体质分阴阳,邪气分阴阳,同气相求。如内热者,易感风热;痰湿之体,易感风寒。素体气虚者,卫外不固,风寒束表,易感风寒;素体阳虚者,肾阳亏损,风寒束表,易感风寒;素体阴虚者,阴精不足,风热客表,易感风热,或温燥。

个体体质的特殊性,还表现为感受六淫之邪,可以从化。如阴寒之体和气虚阳虚者,感受的外邪易从化为寒为湿;阳盛之体和阴虚者,感受的外邪易从化为热为燥等。正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注:“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

外界气候变化复杂,体质不同对其变化的耐受力也不同,所以同一季节内可以有不同的感冒证型;而同一感冒证型,亦可以出现在不同季节中。

4.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反映。若各种突然的、持续的、强烈的精神刺激,超出耐受限度,便会影响到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而使体质发生变化。正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如禀性怒急者,怒则气上,气郁生火,故易感风热,或感寒后从化为热;禀性和缓,善思虑者,思则气结,中焦脾运不佳,痰湿内生,故易感风寒,或感热后从化为寒。

总之,“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素问·疏五过论》),七情内伤,正气受损,体质虚弱,易为六淫所感,而病感冒。

5.月经

月经虽是妇女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在行经期间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有的妇女出现周期性的经期感冒,很明显这是与月经有关的病理表现。

经期感冒,即在月经来潮前,或经期发生感冒,病程较一般感冒为长,并可随行经结束而逐渐自愈。下月月经来潮,感冒随即再出现,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经期感冒,自觉寒热、头晕头痛、咽干、心烦、脉弦、苔薄等,呈周期性出现,休作有时,属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用和解少阳法,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有效。

6.房事

精、气、神,是人生“三宝”。精藏于肾。肾精亏损,元气不足,正气虚弱,是造成早衰的重要原因,并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早婚、房事过度则伤肾。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若入房过度……则伤肾。”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肾精内乏,卫气虚损,卫外调节功能失常,故易招致外邪入侵,而成邪实正虚的感冒。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气化之气为肾气;精属阴,肾精亦属肾阴。因肾精亏损而致肾气(阳)虚者,易感风寒;因肾精亏损而致阴虚内热者,易感风热。

7.民族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体质特点。这些体质特点,是与地区方域、自然气候、生活习惯等分不开的。如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青藏高原的藏族,地高陵居,冬季严寒,特别是内蒙古高原,是寒潮进入我国首当其冲的地方,风寒冰冽,游牧为生,喜酥酪肉食,体形丰腴。所以,患外感病时,多易感风寒,并常兼肉脂积滞,或兼痰湿内阻。

8.性别

“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女性易感冒者,多是血虚体亏;男性易感冒者,多责之于肺肾之虚。

人以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血是月经、胎孕、哺乳的重要物质基础。故女性在月经、胎孕、哺乳等特殊的生理期间内,易为外邪所感而发生感冒,治疗时应照顾其生理特点,这是有别于男性的。

从性别、体质出发考虑,在同一地区内,同一证型的感冒,一般情况下,男性患者的用药量比女性患者要大。

9.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人均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感冒,但因年龄不同,又各具特点。如老人易出现阳虚感冒,或气虚感冒,这与老人衰老而致脾肾阳虚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关,辨证属风寒的较多,恶热不明显。青壮年易感者,多因恃强不避,感冒外邪而成,阳气旺盛,风热多于风寒。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空疏,卫外功能不固,外邪乘虚侵入而易感冒。小儿一般多里热,一经感冒,寒易从热化,或热为寒闭,风热多于风寒。小儿感冒发病多急,变化迅速,常因发热而引起抽搐。多见兼夹证,如感冒夹痰、感冒夹食、感冒夹惊等。

小儿脏气清灵,感冒后及时正确施治,则易趋康复。青壮年体质壮实,感冒预后更好。老人脏腑功能减退,正气不足,体质虚弱,卫外功能失常,防御反应减退,或因新感引发痼疾,或因感冒后抗病力下降,而合并其他疾病。

感冒一般病情轻浅,传变较少,数日可愈;时行感冒,病情较重,病程略长。轻证患者可不药而愈;婴幼儿及年老多病等虚人感冒及病情严重者,可致传变,传变入里,又可因邪气性质与兼夹证不同而变证丛生,多预后欠佳。由此看来,对感冒一病,临证时应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不得有丝毫的忽视与疏漏。

(原载《感冒病临床治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mxsBpB+0qQ5DSqmadVFiUvH6IlmxPZsXCoLJDQZJC3lMunRnJn5w8rSS8DFyct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