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冒源流

《内经》无感冒病名,但书中已有了与之相类似病证的记载。东汉张仲景提出中风、伤寒病名,后世医家把感冒的病因与之划归同一范畴,奠定了感冒治疗的基础。隋唐医家除风寒感冒外,对风热感冒和感冒表虚证、表实证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等,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宋元医家更进一步指出感冒的病机为邪传入于肺,感冒“属肺者多”,并提出辛温、辛凉治疗的两大基本法则。杨士瀛正式提出感冒病名。明清医家不仅认识到感冒与冬伤于寒而成春之温病、夏之热病有极大区别,而且还认识到一般感冒与时疫亦有区别。随着温病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为感冒证治可借鉴的经验日益增多,感冒的理、法、方、药也日趋系统和完善。

感冒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条件下,复感风、寒、暑、湿、燥、火(温、热),或疫毒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自然病程为3~7天,在整个病程中少有传变。一般散在发生,若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男女老幼证候相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感冒为古今临床上最常见的多发疾病,中医对它的认识亦比较全面而系统。现从中医学疾病史角度出发,就感冒源流加以简略论述。

1.《内经》时期

《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无“感冒”病名,但与之相似病证的描述却较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为病发寒热”,《素问·脉要精微论》“风成为寒热”等,此处是将寒热作为症状提出的;《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这里将寒热定为一种病名。这些病证的描述与感冒是颇相类似的。

2.东汉时期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约在公元200年)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描述了虚寒之体,感受外寒,表气虚,邪着于表的感冒证候。《伤寒论》中有中风、伤寒之病名,均为外感疾病,后世医家有的就把感冒的病因与之划归同一范畴,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伤风》认为:“伤风之病,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轻而浅者,只犯皮毛,即为伤风。”仲景还为感冒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如明·赵献可《医贯·伤寒论》说:“风寒表证脉浮紧无汗为伤寒,以麻黄汤发之,得汗为解;脉浮缓有汗为伤风,用桂枝汤散邪,汗止为解。”至今麻、桂两方仍为感冒风寒表实证与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伤寒论》从寒邪立论,突出恶寒一症,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此为后世医家提出的“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小儿感冒,高热惊风之状,实与此有相似之处。《伤寒论·伤寒例》提出了时行病的概念:非其时而有其气,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这为后世医家命名“时行感冒”奠定了基础。

3.隋唐时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成书于公元610年)说:“风热病毒,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候之三日内及五日内,目不精明者是也。七八日微有青黄脓涕如弹丸大,从口鼻内出,为善也。若不出,则伤肺,变咳嗽唾脓血也。”这是对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和预后变证的较早而又较全面的描述,较之仲景对本证的认识,已有很大提高和发展。可以说为感冒一病确立风寒与风热两大基本证候类型,奠定了基础。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杂风状》(成书于公元652年)说:“有风遇于虚,腠理开则外出,凄凄然如寒状,觉身中有水淋状,时如竹管吹处,此是其证也。有风遇于实,腠理闭则内伏,令人热闷,是其证也。”孙氏对于感冒表虚证、表实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4.宋元时期

宋·赵佶《圣济总录·诸风门》(成书于公元1111~1117年)说:“风热者,风邪热气。客于皮毛血脉,传入肺经也。令人头面熻熻发热,皮肤痛,咳嗽咽干,上焦不利,故谓之风热也。”赵氏提出感冒之邪可侵袭肺经,致上焦不利,这在病机学说上又前进了一步。

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伤风论》(成书于公元1174年)中,首先提出伤风之名,并进行了专题论述。他创立六经辨证论治本病的学说:足太阳膀胱经伤风,用桂枝汤;足阳明胃经伤风,用杏子汤;足少阳胆经伤风,用柴胡加桂汤;太阴脾经伤风,用桂枝加芍药汤;少阴伤风,用桂附汤;厥阴伤风,用八物汤。其辨证的方法及论治的方药,在当时有影响,在现代也不无参考价值。

宋·严用和《济生方·伤寒总论》(成书于公元1253年)介绍四时外感选方:春病风寒,头痛发热,身体强痛,宜进香苏散,或十神汤;夏感风暑,头痛发热,身疼烦渴,宜用五苓散;秋感风冷,身热头痛,鼻塞咳嗽,宜投金沸草散;冬冒风寒,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宜选五积散。严氏按时令选方论治感冒的经验,给后世医家以启迪和借鉴。

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诸风》(成书于公元1264年)中,最先提出感冒病名。杨氏在伤风方论中有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的记载。感冒作为病名,于此见诸文献。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中寒》(成书于公元1347年)说:“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总结了感冒的辛温辛凉两大基本治疗法则。又云:“凡证与伤寒相类似者极多……初有感冒等轻证,不可便认作伤寒妄治。”明确指出,感冒与伤寒不能混为一谈,告诫医者对感冒轻证不可妄投麻黄、桂枝剂。此语迄今仍应借鉴。

5.明清时期

明·王纶《明医杂著·伤风流涕》(成书于公元1502年)说:“小儿虽有感冒,伤风,鼻塞,流涕,发热,咳嗽,以降痰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败毒,非幼稚所宜,感冒轻者不必用药,候二三日多有自愈。凡发表之后,其邪既去,用补脾肺以实其表,庶风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后,热嗽不退,复行发表,多变坏证。”王氏在小儿感冒的论治中注意到了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强调用药轻灵,不能表散太过,并用补脾肺之法,以善其后。这些经验,至今对儿科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明·虞抟《医学正传·伤寒》(成书于公元1515年)说:“外有四时感冒,新受风寒之轻证,亦有头痛体痛、恶寒发热等候,自当作感冒处治,非冬伤寒邪,过时而发之重病比也。”虞氏认识到感冒与冬伤于寒而成春之温病、夏之热病在治疗方面是有着极大差别的,这与丹溪的观点是一致的。

明·吴崑《医方考·感冒门》(成书于公元1584年)对感冒进行了简要而又较系统的论述。“六气袭人者,深者为中,次者为伤,轻者为感冒”,吴氏把感冒认定为外感疾病中受邪最轻浅的一种。并提出“伤于风寒,俗称感冒”的病因学说;感冒病位“实于上部,不在六经”,见“头痛发热而无六经之证可求”,“所感人也,由鼻而入”的病机学说。吴崑先于吴有性的“邪从口鼻而入”之说,提出外感热病感染途径的科学论断,这是难能可贵的。吴氏所录的香苏散、芎苏散、十神散、参苏饮、藿香正气丸等治疗感冒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选用。

明·吴有性《瘟疫论》(成书于公元1642年)辨伤寒时疫以有无“感冒之因”为凭,“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时疫初气,原无感冒之因”。吴氏并将狭义的伤寒和伤风均当作感冒。

清·吴谦《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成书于公元1742年)卷五十三中专列感冒门,包括感冒风寒总括、伤风、伤寒、感冒夹食、感冒夹热及感冒夹惊等。吴氏等将伤风、伤寒与夹食、夹热、夹惊并列,作为小儿感冒的不同证型,辨证论治。并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提出伤风不选桂枝汤,而用杏苏饮;伤寒不用麻黄汤,而用九味羌活汤。以用药轻灵取效,这与明·王纶的学术思想一致。

清·叶天士《医效秘传·伤风》(成书于公元1742年)有“伤风者,感冒风邪也”的记载。叶氏在另一部著作《外感温热篇》中说:“温邪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叶氏为吴鞠通创制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奠定了基础。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成书于公元1750年)在卷二“伤风证治”中有“人参败毒散治小儿四时感冒”的记载。陈氏视伤风与感冒为同一病证。

清·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成书于公元1798年)说:“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吴氏明确地指出了外感风寒、风热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不能混用。并在该书中提出“治外感如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思想,其创制的银翘散、桑菊饮,至今仍是临床治疗感冒风热的良方。

清·傅山《傅青主女科·类伤寒二阳症》(刊于公元1827年)说:“昔仲景云:‘亡血家不可以发汗。’丹溪云:‘产后切不可发表。’二先生非谓产后真无伤寒之兼症也,非谓麻黄汤、柴胡汤之不可对症也,诚恐后辈学业偏门而轻产,执成方而发表耳。”傅氏注重产后生理病理特点,创加味生化汤(川芎、防风、当归、炙草、桃仁、羌活)治疗产后感冒风寒,发汗头痛之证,独具匠心,丰富了感冒的治疗经验。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伤风》(成书于公元1839年)提出了“时行感冒”的病名。先有张仲景的“时行”病概念,后有杨士瀛的“感冒”病名,尔后才有林珮琴的“时行感冒”之名。

清·雷丰《时病论》(成书于公元1882年)中虽未专列感冒门,但书中所介绍的不少时令病就是感冒,且内容详尽适用。雷氏为这些时令病所拟治法方药,至今仍可取用,成为感冒证治的重要参考。如:伤风宜解肌散表法(方药从略,下同);冒风(较伤风为轻)宜微辛轻解法;风寒宜辛温解表法;风热宜辛凉解表法;冬温宜辛凉解表法加连翘、象贝;风湿宜两解太阳法;阴暑宜辛温解表法去防风,益以香薷、藿香;伤寒宜辛散太阳法去前胡、红枣,加紫苏、葱白,如体实邪盛者,麻黄汤亦可;伤湿(湿邪伤于表)宜辛散太阳法去桂、豉,加苍、朴;冒湿(较伤湿为轻)宜疏表湿法;凉燥宜苦温平燥法,等等。

综上所述,尽管《内经》尚无感冒病名,但书中已有了与之相类似病证的记载。东汉·张仲景提出的中风、伤寒病名,均为外感疾病,后世医家把感冒的病因与之划归同一范畴;仲景为感冒的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提出了时行病的概念,成为清·林珮琴正式提出“时行感冒”病名的理论依据之一。隋唐时期,医家除风寒感冒外,对风热感冒和感冒表虚证、表实证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等,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宋·杨士瀛最先提出感冒病名。宋元时期,医家更进一步指出感冒的病机为邪传入于肺,感冒“属肺者多”,并提出辛温、辛凉治疗感冒的两大基本法则。明清时期,医家已认识到感冒与冬伤于寒而成春之温病、夏之热病有极大区别。吴崑提出了“所感人也,由鼻而入”的感冒病机学说。明清时期医家还认识到:一般感冒与时疫有别;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热;妇人产后感冒有失血兼体内瘀滞的特点。明清时期,随着温病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为感冒证治可借鉴的经验日益增多,感冒的理、法、方、药也日趋系统和完善。

(原载《感冒病临床治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ugefCtipjB0+TEAQqyJA2Jy7xKYXq1wrTQ4L0h1CkHpAAm1u4BArDcjoZhZ19K6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