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经》伏气学说对伏气学派的影响

伏气学派,为温病学中的重要学派之一。伏气学派主邪气伏藏体内。其理论是在继承《内经》伏气学说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开创了伏寒化温理论之先河。《伤寒论》以邪伏的有无作为区分伤寒、温病的标准:冬季感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邪伏藏肌肤,至春发为温病。遂成为后世论述温病“伏邪”的依据。虽然此时在病因方面,还没有完全摆脱“寒”的束缚,但已肯定为邪气内伏。隋代巢元方不满足于六淫之说,提出“乖戾之气”是温病的病因说;元末明初王安道主“感天气恶毒异气”的病因观点,肯定了温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清泄里热的伏气温病治疗原则。巢王二氏在王叔和的伏寒化温论基础之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他俩对明末吴又可影响甚大。吴氏通过亲身观察和临床实践体验,创造性地提出瘟疫之病,感“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之说(疠气属杂气之一)。他赋予了伏邪新的含义,疠气才是真正的伏邪。吴氏强调:“六气有限,现在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专务六气,不言杂气,岂能包括天下之病欤!”他对伏气病因学说发展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亦是巨大的。如清代杨濬(《寒温条辨》)等就非常推崇吴氏之说。杨濬创用升降散等15首方剂,治疗杂气为病,根据伏邪的深浅,灵活运用,疗效可靠。吴氏学说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都应占有一席地位。清代不少医家,如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柳宝诒(《温热逢源》)、叶子雨(《伏气解》)、刘吉人(《伏邪新书》)、雷少逸(《时病论》)、蒋宝素(《医略十三篇》)、章虚谷(《医门棒喝》)等,对伏气温病病因学说均有所发展。伏气温病病因学说,源于《内经》,倡导于王叔和,开拓于吴又可,其间经过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挥,形成于明清时期。其理论尽管不够完善,然能指导温病临床实践。因伏邪内发,里热较盛者,当清泄里热为主,如春温之阳明气分热盛证,急投白虎汤,以清热保津。

若感邪不重,正气又未及时祛邪外出,邪气伏藏而未觉察,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所谓正邪,即四时正常的风气,亦能乘人之虚,侵袭人体,故名正邪。)所以,吴又可说:“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若正气虚衰,正不胜邪,伏藏之邪气,可乘机暴涨而发病。正气,系人体功能的总称。针对邪气来说,则指人体的抗病能力。温病病邪性属阳热,伤人之阴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谓“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认识伏邪的条件。伏气学派,亦很重视内因在发病学中的重要作用。“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不藏精,可因房劳所致,亦可因气候反常等原因,阳不潜藏,汗伤而成。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又为精所化。汗出过多,皆谓不藏精。精藏于肾,不藏精者,肾精虚。肾精虚者,肾阴亦不足。阴不足者,则生内热。阴虚内热之体,易感阳热之邪,病温之后,更耗精伤阴。如伏气温病,精血虚甚,无阴以胜阳热,预后是不好的,正如《素问·玉版论要》所说:“病温虚甚死。”秦伯未说:“《广温热论》指出,温病有‘四损’和‘四不足’,四损的大劳、大欲、大病、久病,四不足是气、血、阴、阳四者有亏。认为四损由于人事,四不足由于天禀;四损是指暂时的,四不足是指平素的。如果在四损和四不足的情况下感受温邪,往往因正虚而邪入愈深,邪深入而传化难出……我意味着这些说法都与伏气的含义有关。”(《谦斋医学讲稿》)因热灼真阴,阴虚火炽者,当养阴清热为主,如春温之热伤肾阴,心火亢盛证,选用黄连阿胶汤,以育阴清热。因伏邪热毒久羁,阴精亏损者,当滋阴养液为主,如春温之肾阴亏损证,投以加减复脉汤,以滋养阴液。

伏气学派不仅从外因、内因两方面继承了《内经》伏气学说,而且在实践中还发展了这种学说,并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治疗。温病初起不见表卫证,而先见气分热证,甚至营血热证者,便按伏气温病治疗,如春温、伏暑等便是。西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就可参考伏气温病辨证论治。

(郑邦本撰文,原载《中医精华浅说》续一,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2fuNEMhFmKDgTe/5UmVay+H/2bu7ild9ZDJF5wh4O6RFO9BASJtOgQ6XVLJpjK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