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字,就是古音相同或相通,词义相同或相关,并由同一语源滋生的字。王力先生说:“段玉裁、王念孙等主张以声音明训诂,这正是研究同源字的方法。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不少地方讲某字相通,或某字与某字实同一字。王筠讲分别字、絫(累)增字,徐灏讲古今字。其实都是同源字。”
下面就《内经》中的同源字,举例说明如下:
1.阴、隐 《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阴,於今切。《说文》:“阴,闇也。”隐,於谨切。《说文》:“隐,蔽也。”阴、隐意义相近。再查古声韵,阴隐同纽(影母〈o〉),同纽者为双声;阴在侵部〈ən〉,隐在文部〈ən〉,元音相同,只是韵尾发音部位不同,故能通转。可见它们系同源字。《素问注释汇粹》:“阴阴,即隐隐之意。”
2.食、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说文》:“蚀败创也。从虫从食,食亦声。”《说文解字注》:“败者,毁也。创者,伤也。毁坏之伤有虫食之,故字从虫。”《易·丰》:“月盈则食。”《经典释文》:“食,或作蚀。”《论语·子张》:“如日月之食焉。”南朝皇侃本“食焉”作“蚀也”。再查古声韵,前“食”与“蚀”又完全同音(同纽——神母〈dj〉,同韵——职部〈ək〉,同调——入声),说明是同源字。
3.中、脏 考《内经》“中”字,亦可训“脏”。如《素问·阴阳类论》:“五中所主。”王冰注:“五中,谓五脏。”《说文解字通论》:“中字在先秦时代音读已并入唐韵,归阳部。《礼记·乡饮酒义》:‘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脏也。’”中字训脏,这是用声训的方法,也就是用同音字来解释字义。再查古声韵,中、脏同纽——从母,同韵——阳部。说明中、脏(脏器)系同源字。
4.邪、斜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邪,不正也”(《唐韵》)。“斜,不正也”(《玉篇》)。《辞源》:“邪通斜。”在不正的意义上,邪、斜实同一词。再查古声韵邪、斜同纽——邪母〈z〉、同韵——鱼部〈a〉,同调——平声,说明是同源字。
通过以上诸例,还可看出:我们对《内经》词义的研究,还必须进一步从古音古义出发,了解字间的同源关系,才能走出新的路子来。
(郑邦本撰文,原载《重庆中医杂志》,198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