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时,父母最心疼不过了,恨不得替孩子承受病痛。有一次,一位妈妈带着一岁半的儿子来找我看病,她一张口说话就哭了,说:“宝宝以前胖乎乎的,这一生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真是心疼!”我安慰她说:“不必担心,小孩子都是‘水膘’,有的地方叫‘奶膘’。意思是说,这时候的孩子都是吃奶娃,发烧时会失水,看起来瘦一点,病一好很快体重就上去了,不用担心。”
我讲完后,这位妈妈心情才平静了很多。
小儿发烧在门诊上最常见于两种,一种是食积发烧,一种是风寒发烧。
食积发烧 食积发烧是由于孩子有食积引起的。当父母的总担心孩子吃不饱,总是拼命地给孩子喂饭喂奶。食物、奶水是什么?都是热量。孩子吃多了,消化不了,这些热量积滞在孩子体内,当然就会发烧了。看看这类发烧的孩子,大多会伴有口臭、舌质红、舌苔厚腻、手脚心热、大便秘结等。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到药店买3片大黄,熬成水,让孩子喝,孩子的烧就退下去了。有些家长可能知道,大黄有化食、下气、通便的作用。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发烧虽然病根在肺经上,但是给孩子通通大便,肺经上的热邪就通过大肠经传导下去了,自然就不会发烧了。还有一味中成药叫小儿豉翘颗粒,按说明书吃效果也不错。
风寒发烧 孩子受寒的时候也会引起发烧,这类孩子多会出现手脚冰凉、头痛、畏寒、鼻塞等症状。可以到药店买生麻黄30克,虎杖30克,鸡矢藤30克,薄荷1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紫苏15克,柴胡10克,水煎成药汁后倒入澡盆中,让孩子进行泡澡。可以发汗、解表、散寒退烧。
发烧的时候,离不了退烧药。在这里提醒家长注意,发烧对孩子来讲不一定是坏事。发烧时,有细菌或病毒入侵了孩子的身体,这时候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体内的白细胞会吞噬病菌。孩子的免疫系统越厉害,以后他的抗病能力就越强,因此家长不用担心。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发烧没有超过38.5℃,不需要用退烧药。
总之,平和心态,与孩子一起把病医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