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文渊阁

李柷认为自己是最悲催的穿越者,没有之一。

昨天李柷真醉了,只是还保留一些清醒。拜朱温为义父的事被李真知道,抱着他哭了好一会。

第二天早朝,朱温带着几个儿子上殿,在大殿上又要让李柷当着众官面拜他。

李柷在心里骂了好几句过瘾,正要拜下,从右边武将中出来一个身材修长、面相有些冷峻的中年将领。

“堂堂帝王,岂能拜他人为父?”

“大胆,”一时竟站出来七八人,可惜只能有一张嘴声讨,京府尹葛从周抢得马屁权:

“韩将军,王爷何许人?别说皇上,就算天下人拜他为父,他也能受得起。你如此说有何居心?”

“王爷,臣要弹劾韩世业,”另一个叫贺环的壮年文官直接绕过李柷,向朱温弹劾:

“韩世业以前随裴枢等人行谋逆之事,王爷怜其才,未追究其罪。他竟然如此大逆不道,贬低魏王。臣请王爷将韩世业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十多张嘴弹劾完,朱温终于听够。将一个抢到发言权的年青人打住,看向不时点头的李柷:

“皇儿,你认为该如何处置韩世业?”

李柷对韩世业有些印象,以前和忠于大唐的宰相裴枢走得近,但裴枢被朱温害死后,他又在朱温手下混得风声水起,现任右神策军将军。从三品大员。

“父王,儿臣不敢过问此等大事。父王任何处理,儿臣皆无意见。”

叫父王儿臣之类的,让李柷浑身起鸡皮疙瘩。朱温听得很爽:

“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贬为右翊卫中郎将。”

右翊卫中郎将只是正五品,贬得不轻。韩世业毫不在意,对着李柷大喊:

“皇上,万不可认谁为父,这是我大唐之耻啊!”

李柷听得热血上脑,表面却仿佛没听到, 没人能看出,他有一把捏死朱温的想法,郑重向朱温跪下:

“儿臣拜见父王。”

“皇儿快快平身,”朱温大爽,难得拿出一个木盒:

“这里面是一颗价值不菲的红珠,就当着我对皇儿的拜礼。只要皇儿以后听话,我定会保皇儿一世无忧。”

今天谁也没有机会说公狗母狗,全程由朱温主持。

李柷下朝后,跑回朝华宫。见李真爬在桌前,仍在气头上。他打开木盒,李真眼睛一亮:

“好漂亮的红珍珠,这得多少银子啊?哥哥从哪里得到的。”

“朱温送的。”

李真听得脸色大变,抓起珍珠就要扔出去,被李柷阻止。李真恨声说:

“那个恶贼的东西,我们绝不能要。”

“为什么不能要?”为了让李真接受,李柷只好忽悠:

“这些都是我们的,这天下也都是我们的,并非他之物。报复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不止是要将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还要将他的东西也变成自己的。我们要让他们也尝尝,失去一切的滋味。”

李真想了想,缓缓点下脑袋:

“哥哥说得是,要让他也尝尝失去一切的滋味。哥哥,我们现在做的那些东西真有用吗?要是没把握,干脆我们逃吧!远离他们,就算要天天风餐露宿也成。”

“绝对管用,”李柷一点没把握,了解得越多,他越是绝望。

“不说这些了,我带你出宫散散心。”

……

朱温强行定都洛阳,外面的势力虽不少,这里仍是大唐的中心。在洛阳城什么都有,只是在一些时候,兴衰各自不同。

一群穿着普通的男子,护着两个不满二十岁的年青人,来到一座六角型大楼前。

“哥哥,这里就是洛阳的文渊阁,里面我也没去过。”

李柷好奇打量着这座他记忆中也有的文渊阁,这具身体的主人也想振兴大唐,想过在这里招些文人心腹,只是连宫也难出,从未来过这里。

“你们在此候着,我们进去看看。”

两个太监和一群禁卫一脸为难,这身便服,还是李柷要求他们穿的。刘刚勇说:

“爷,不跟着你,我们无法向魏王交待。”

李柷说得很轻松:“我不过是想进去看看,里面那么多人,难道还能做出什么大事不成?你们要是怕我们逃走,可将前后门都守住。就当在宫里,你们不用时时都跟着。”

张洪准备开口,李柷用扇子在颈间比了个抹颈的动作,暂时成功甩脱监视。

里面是圆形,有两层楼。一楼有二十多人,围着中间米多高的木台。在木台之上,正有一个老头在夸夸其谈:

“魏王雄才大略,黄巢领数十万大军杀入长安,若非魏王,我大唐早就亡国了。如今……”

“哥哥,我们去上面看看。”李青挽着李柷就朝二楼走。

二楼人更多,有三十多人。这里的场地和下面一样,中间有一个米多高的圆木台。只是一时没人在上面,三五成群围在四周窃窃私语。

出宫后,李真仿佛变了个人,十分活泼,走到一个长着八字胡须的壮年男子面前:

“在下李明,这位兄台请了,大家怎么不上台高谈阔论?”

李真年纪小,装个男子也很娘娘腔,壮年男子复了几眼回话:

“在下刘荀,听说今日大文士韩正康要来这里,谁敢上去?大家都在这里等他。”

“韩正康?”李真兴奋说:

“哥哥,韩正康是位大文人,他的诗文皆不凡。在洛阳这一带很有名。”

李柷来这里,是想看看听听民间像不像庙堂那样,都被朱温把持了。从一楼的情况看,他已没兴趣留在这里。见妹妹如此兴奋,耐着性子在这里等待。没过一会,等到韩正康到来。

韩正康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和另两个一副文人打扮的男子同来,在台上打了一圈礼:

“各位不好意思,因事情耽搁来晚。现在已临秋了,我们今日就以“秋”为题,作一首诗如何?旁边的笔墨已备好,五七律不限,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

李柷已没兴趣在这里呆下去,正要带李真离开,一个年青人跳上台:

“秋有什么好作的?写来写去,不过是些无病呻吟之语。刚才我听到一个传言,听说当今圣上,已拜魏王为义父,我们谈谈此事如何?”

一时无声,片刻后与韩正康一同上台的中年男子说:

“这位兄弟很面生,可能不知我们这里的规矩。我们这里只谈风月,不谈其它。”

“下在裴敬文,无名之人,不提也罢。”裴敬文脸色有些悲愤,声音也不太正常:

“风月虽能避祸,却不能让人心安。我大唐文化繁荣兴盛,几百年来,涌现出无数文人墨客:在国之将亡之际,一个个却只敢谈风月?要是被杜子美这些前辈知道,不知会做何感想。”

裴敬文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很能让人引起共鸣。李真眼睛都看直了,轻声说:

“哥哥,此人好生了不起。”

李柷也被裴敬文的话感染到,扫了一圈,见许多人都低下脑袋。和韩正康一起登台的另一个老头指着楼口:

“老夫娄宴,是这文渊东家。这里不欢迎你,你请吧!”

裴敬文哈哈大笑,很干脆跳下台,边走边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哥哥快追,此等人物不可不与之结交。”

见裴敬文潇洒离开,李真急了,抓住李柷就要去追。李柷呆呆问:

“追到又如何?”

李真放开手,同样跟着发呆。去外面不一样,那些监视他们的人会寸步不离。要是裴敬文再发疯,很可能会害了对方。

兄妹俩一脸茫然走出文渊阁,张洪立马迎来:

“两位爷,天色已晚,快回去吧!”

……

李柷兄妹俩回宫,杨采萍已回来。

“皇上,大顺哥已找到袁万申,试探过,看不出任何问题。袁万申说了,无论任何事,只要皇上用得着,他拼死也会帮皇上。只是我还是不放心,万一?”

这种大事,全交给别人,李柷也不放心:

“明天我去见见袁万申,顺便见见大顺他们。”

李真双眼一亮:“是不是又去文渊阁?让那些人在外面等?”

“文渊阁人太多,不方便。”李柷给她们说出见面方法,两女齐声称赞。

摆平见面的事,杨采萍从内间拿出一根棍子:

“皇上,这根棍是小顺哥做的,听他说用了什么木材,不比真枪用的木材差。很沉,我怕那些禁卫不许带进来,用它担了些东西,他们问都没问。”

李柷接过棍,不轻,怕有六七斤,两米多长,大酒杯口粗,李柷很满意。

毕竟是皇帝,李柷的身体素质不差,连吃几天大餐,身体已恢复大半。

李柷这里只有剑,剑这玩意练练身体还可以,上阵杀敌就不行了。他让杨采萍带根棍子来练练,很快这根棍子,被他削成一把木枪。

耍了两招,感觉比剑好多了。李柷让杨采萍在门口守着,他和李真登上二楼,在搬空的小厅开始练起来。

虽还未实战过,李柷的信心满满。他现在能轻松跃起两三米高,能一拳将碗粗的树木打断,能单手轻松举起三百斤的石磴,能一顿吃下七八碗饭。

李柷还试过身体的硬度,用剑刺手。还好、李真下手不重,只将皮刺破了。

身体虽没有铁布衫金钟罩那样的硬度,李柷已经非常满意了。他十分渴望与人一战,最好与朱温一战。

所以将四周的空气全幻想成朱温,打得小厅风生水起。只有在这时候,李真才有安全感,看得热泪盈眶。

不知不觉,天已黑尽,楼下传来杨采萍的喊声:

“皇上,韩世业韩将军求见。” LlC2ADibKRgnsPRTkACHspzUrZV0PtQs70YpIrCPfbRPZMcqTUuYKobp2EcNuI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