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推拿与针灸的关系

针灸与推拿是中医学形成初期的两门不同的学科。推拿是外治法范畴内的物理疗法,依靠的是推拿的力、功、能量和信息,通过几方面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是“针”与“灸”两种治疗方法的合称,是通过针刺和艾灸人体体表上特定的部位,以调整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与推拿都是以中医学的经络、俞穴学说为基础,在脏腑学说、治疗原则的指导下形成的物理疗法,都属中医学的外治法。

推拿与针灸都是中医学形成初期的主要治疗方法。如《素问·调经论》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以上论述了针灸与推拿的相互结合;推拿与针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特定的部位(或穴位),沿体表到内脏的通道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针灸是通过针的机械性刺激,产生酸、麻、胀、痛等生物信息,传至中枢神经,然后转换成新的冲动,从而调节内脏功能。艾灸是通过艾绒所产生的热能对穴位进行艾灼,产生热的信息,传递到内脏。由此可见,推拿与针灸的原理是相同的;从针灸和推拿的治疗效果看,针灸取效速而短暂,推拿取效缓而持久。分而言之曰针灸,曰推拿,合而言之,则针灸不能离开推拿,推拿不能背离针灸。两者兼施,只在于病证的临床表现。可先针灸后按摩,也可先按摩后针灸。先针灸后按摩者,按摩可继行针灸已得之气,使针灸的效果更速;反之,推拿可活动经气,而使针灸的效果倍增。

推拿与针灸的机制及治疗范围:推拿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能量的转换和做功,故推拿适应于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骨科等疾患;针灸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它可以产生酸、麻、胀、痛的生物信息,但其功能作用只是信息传递,并无能量转换和做功。艾灸虽有能量的转换,但无做功。故针灸适用于内、外、妇、儿等科,而不能用于伤科的肌腱滑脱、关节脱位、骨折等疾病。

综上,推拿与针灸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我们只有系统地掌握针灸和推拿的关系,使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临床治疗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iq5IGwl0nrXH55xjnqyQcR02hf4oubaDTjlKvMgYgw9sXt4qdqIdOp0LWv5NoN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