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推拿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运用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学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周密的综合分析,判断出其证候名称以及疾病的名称,进而拟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将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是指导中医学临床的理论基础。临证必须掌握四诊的基本原则与八纲辨证,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的总称。是医生从整体观念出发,遵循“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详尽的认识、综合归纳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临床运用四诊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望、闻、问、切不同的角度审察疾病,才能对疾病做出全面的正确的诊断,故称之四诊合参。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以防临床治疗出现片面性或错误,产生不良后果。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的八大基本纲领,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它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在临床应用时,八纲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辨表里必须结合寒热、虚实,辨寒热必须结合虚实、表里,辨虚实必须结合表里、寒热,而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临床推拿,必须掌握每一纲所概括的特定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证候不同于症状,症是一个一个症状;而证是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因此,辨证过程实际上就是以脏腑、经络、病因及病机等基本理论,对通过四诊所取得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变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出诊断的过程。辨证论治必须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因此,推拿必须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辨别证候,审明病因、部位和性质,抓住主要矛盾,分清标本缓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推拿。疾病既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表现,临床就有滋阴、壮阳、解表、攻里、散寒、清热、补虚、泻实等不同法则。如出现头痛、项强、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等外感风寒表实症状,根据泻实和解表的原则,选用开天门,运太阳,揉拿风池,点揉大椎,拿曲池、合谷等手法,以发汗解表,使邪随汗出。另外,治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推拿与辨证论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推拿医生必须全面掌握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领会中医学精髓,灵活地运用于推拿临床。 OzLDUApdljm5TF7f/amwOENsWCZTsvwzj4+Py2qTvsb9n+Obe21+y9922s+Gdx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