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推拿与营卫气血的关系

营卫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

营即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并称“营血”。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是较清柔的部分,行于脉中,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故《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它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力,与血相对而言则偏于阳气、功能的一面,如《难经·八难》说:“故气者,人之根本也。”血是在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来源于中焦水谷精微,如《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元,血主濡之。”

营卫气血的生成、运行和分布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之分,先天之气即肾气,后天之气即脾胃之气及肺主呼吸之气,人体赖先天之气以蕴化,依后天之气以供养,故气与肾、脾、肺三脏不可须臾相离。肾藏精,精化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朝百脉,各司其职,气血与五脏功能有密切关系。总之,营卫气血的生成,运行和分布是脏腑生理活动的结果,只有脏腑功能协调旺盛,才能保持气血的正常化生和输布,若脏腑功能失调,则气血来源不足,运行就会失常。推拿作用于人体体表,通过调整内脏功能,来保证气血的生成和运行。

生命在于运动。气血也是在人体内不停地运动着,气的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人体各个脏器都参与升降出入的运动。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肝气郁结、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肺气壅塞等均为升降失调所致。临床根据不同的表现,施以相应的手法,达到升降出入的目的。如肝郁气滞证,临床推拿由上向下搓摩两胁部,分推膻中、肘运环跳等,可疏肝理气,使之痊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受气的推动,气血运行全身营运各部,使筋骨劲强,关节滑利。而气血的运动又依赖经脉的运行作用。《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又说:“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凝滞,为肿为痛,宜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推拿可通经活络、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活血祛风、畅通气血,故用推拿方法常获得满意的疗效。

推拿能调节内脏,使营卫气血化生旺盛,使人精神倍增。这是因为气和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血气者,人之神。”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故推拿与营卫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附〕经络是气血津液的运行通道

人体的气血津液来源于水谷,化生于中焦,并由经络系统运行到全身各处,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脉、四肢百骸,起到温煦濡润等作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素问·痹论》又云:“荣(即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据以上论述,营血由中焦化生而成,入于血脉之中,随经络运行周身,贯通五脏,联络六腑,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到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如《内经》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卫气慓悍而滑疾,不能入于血脉之中。关于它的运行,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内经》经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理论:即卫气运行在间隙之中,所谓“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是指体表的分肉间隙,“肓膜”“胸腹”是指体内的器官间隙、组织间隙,卫气在这些间隙中运行,起到“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卫气循着间隙运行到哪,就对哪里的结缔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组织液和器官、组织、细胞起到激发作用。这种激发作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来说,便是推动、温煦、气化和防御的作用。通过这种激发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关于津液,《素问·经脉别论》有这样的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入于胃后,经过脾的输转、肺的宣降,其水精可随经络四布,起到外濡皮毛、肢节、孔窍,内润脏腑骨髓的作用,《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曲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素问·宣明五气》曰:“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就是说,五脏心肺肝脾肾所化生的津液,分别以汗、涕、泪、涎、唾的不同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又各自完成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古书中还将津液称之为水。《素问·逆调论》说:“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那么,津液到底是什么物质?关于它的研究,有这样的结论:认为它包括器官间液、组织间液、细胞间液、淋巴液、精液、前列腺液及女子带下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分泌物。这些液体物质都是津液的组成成分。

《内经》云:“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里的“脉”指的是什么,是经脉还是血脉。若是血脉,而《灵枢·经水》为何又云:“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若是经脉,《灵枢·经水》却又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如是则经水(即津液)也行于经脉之中,若卫气独行于经脉之外,为何又有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的说法呢?关于经络的现代研究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十四经脉(包括任督二脉)和十五络脉之中,营血、卫气、津液各行其道,营血运行的通道是血管系统,沿这个系统它可以“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卫气运行的通道是结缔组织,此系统中的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津液运行的通道是淋巴系统。《灵枢·经水》曰:“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体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有序整体。网络这个整体的是经络,运行于经络之内的气血津液,在功能活动方面,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人体有序的生命活动。而经络以其独特的一阴一阳,相贯无端,周行不息的运行特点,以其内外脏腑无处不到的联络结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有规律的、运动的网络系统。这是一个具有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功能的网络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在体表的投影、感应、反射、体表反应、有序表现等,便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息律穴位系统”学说的理论根据。

推拿施术的主要部位是经络和穴位。施术者将其气力结合的功作用于经络穴位上,可使经络内的气血津液的运行发生变化,卫气畅行则对体内组织细胞的激发作用增强,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增加。古人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推拿使气血运行通畅,可以使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治愈,譬如心绞痛、胃痛等;推拿经络使津液四布,能够缓解消渴,故推拿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辅助疗法。另外,按摩会阴穴以及少腹、阴囊等部位,有壮阳作用,可使精液生成增多,性激素分泌增加,故对一些性功能低下的疾病有治疗作用;按摩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在自我保健方面,以自己的手心(劳宫穴)摩足心(涌泉穴),可交通心肾,降低血压,加深睡眠,久而为之,则生精明目,延年益寿。

古人云:“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脏腑经络不仅是内科杂病辨证论治的核心,而且也对推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作为一个好的推拿医生,不仅要明白脏腑与经络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气血津液在经络内的运行规律。 Ez80r89B2jKOEjXU495X6oGBMU2rtZkpJEIJnD9g5sk6hVkYP6Ogp8KMClDL5y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