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法、演绎归纳法、综合评价及决策法、实证研究法、矩阵博弈和演化博弈法。本部分的文献综述结构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文献综述图
Zhu,Sarkis,Cordeiro(2008)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层面的绿色供应链的关系 [167] 。Adriana(2009)分析了大型旅游企业的环境供应链管理问题 [168] 。Shang,Lu,Li(2010)分析了台湾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力问题 [169] 。Dangelico,Pujari(2010)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对意大利和加拿大中小型企业的绿色供应链实施进行调查分析,从管理者、学术以及公共政策制定者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170] 。Zhu,Geng,Fujita(2010)对日本9家大型制造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了这些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绩效改进以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绿色供应链实施、内部环境管理方面,日本企业比中国企业积极性要高,而且效率也高一些。但是在绿色采购,客户合作时环境方面的考虑、生态设计等方面,和中国企业几乎处于同样水平 [171] 。Azevedo,Carvalho,Cruz(2011)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绿色行为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172] 。Smith(2012)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敏感性对汽车产业绿色化和精益化的影响 [173] 。Brunner,Marxt(2013)探讨非政府组织(NGO)和企业在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中的合作。首先采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然后使用所有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来建立理论模型,阐述非政府组织(NGO)和企业为什么能够很好地合作进行绿色产品开发 [174] 。
Markley,Davis(2007)通过分析会计理论、管理策略、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领域的一些文献,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提出了通过三重底线来创造自身竞争优势的一些策略 [175] 。Diabat,Govindan(2011)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框架,开发了一个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模型。通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合专家咨询,识别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不同区别因素 [176] 。Kong,Ming,Wang et al.(2011)分析认为产品模块化能够促进产品和绩效改善,能够减少新产品开发投资。提出了一种集成模块化方法,分析了7种模块化模式 [177] 。Balasubramanian(2014)针对UAE建筑部门的现实情况,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框架,识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使能因素的背景关系以及层次结构关系 [178] 。
黄国青、华凤燕(2007)借鉴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和绿色环保指标,运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账务价值、客户服务、成本费用、业务流程和环境绩效构成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79] 。Zhu,Dou,Sarkis(2010)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绿色供应商选择和管理问题 [180] 。Cabral,Grilo,Cruz-Machado(2012)提出了一个评估敏捷和绿色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181] 。Dey,Cheffi(201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了评价 [182] 。Lin(2013)利用模糊DEMATEL方法,评价了绿色供应链绩效 [183] 。Govindan,Kaliyan,Kannan(2014),运用层次分析法总结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47种障碍性因素 [184] 。Dou,Zhu,Sarkis(2014)运用灰色网络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绿色供应商选择体系 [185] 。
在绿色供应链实践的影响因素方面,朱庆华(2004)采用实证研究法,得出了中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186] 。Mohanty,Prakash(2014)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分析了印度小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以及内部和外部压力因素 [187] 。Drohomeretski,Gouvea,Pinheiro et al.(2014)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了巴西汽车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驱动因素和障碍因素 [188] 。Luthra,Garg,Haleem(2014)总结了印度汽车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 [189] 。
绿色供应链实践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王建明、陈红喜、袁瑜(2010)采用结构方程(SEM)分析法,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论显示:企业绿色创新在环境约束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190] 。叶飞和张婕(2012)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中的竞争者与政策法规对绿色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设计对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91] 。Lee,Kim,Choi(2012)通过实证研究法,证实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组织绩效有积极影响 [192] 。Green,Zelbst,Meacham(2012)研究了绿色供应链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93] 。
而在绿色产品开发方面,Lin,Tan,Geng(2013)以越南的领先性国外摩托车企业为样本,收集了208份有效问卷,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市场需求积极影响绿色产品创新和公司绩效;绿色产品创新也积极影响公司绩效 [194] 。Lin,Zeng,Ma et al.(2014)对中国791家私营制造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论表明:政治资本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环境规制和供应商积极影响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 [195] 。Jabbour,Jugend,Sousa et al.(2014)对布鲁塞尔的62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随后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模型,得出结论:技术性因素对绿色产品开发(GPD)实践有积极影响,并且这些实践对公司的环境绩效(EP)、运营绩效(OP)和市场绩效(MP)有很强的关联性 [196] 。
徐伟、郑燕飞(2008)采用矩阵博弈方法,考虑了消费者的举报行为,阐述了举报行为对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的影响 [197] 。丁冉(2010)构建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矩阵定价模型。博弈分析表明,消费者的投诉概率、分销商与制造商签订质量协议中的索赔金额,以及制造商的潜在收益如果越大,则绿色产品的质量就会越好 [198] 。曹海英、温孝卿(2011)认为政府和企业二者在绿色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矛盾交织的融合与相斥态势,建立了两者的矩阵定价模型,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对策 [199] 。徐爱等(2012)构建了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矩阵定价模型,研究了三者的博弈过程。通过均衡分析得出六种策略,并对政府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 。Xu,Zhou(2013)考虑政府补贴对绿色供应链的影响,建立了三方参与的矩阵定价模型,包括政府、家具制造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分析认为,政府补贴是需要的 [201] 。
政府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朱庆华和窦一杰(2007)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发现了核心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本和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奖惩力度,都直接影响博弈结果 [202] 。申亮(2008)研究了政府与生产商的演化定价模型,若生产商生产绿色产品则政府给予补贴,若生产非绿色产品则不予补贴 [203] 。曹柬等(2013)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市场机制作用下制造企业绿色运营模式的演化过程,分析了政府在模式扩散中的作用 [204] 。Tian,Govindan,Zhu(2014)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演化博弈理论来分析中国政府如何采用补贴政策,来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扩散。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来分析利益相关者如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05] 。
一些学者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绿色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合作策略。王世磊和严广乐(2009)运用演化博弈论构建了一个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演化定价模型。该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在实施绿色供应链时应采取主动策略,这样会增加双方利润 [206] 。Ji,Ma,Li(2014)采用演化博弈,分析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趋势。建立动态复制者方程,来表达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演化稳定策略 [207] 。
此外,有学者Qi,Bi(2014)利用演化博弈,分析了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客户企业的一些竞争和合作行为。也有学者采用演化博弈法,分析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决策行为 [208] 。Barari,Agarwal,Zhang et al.(2012)从消费者对待绿色产品的心理角度,建立了考虑经济收益和绿色度的综合框架。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来分析消费者的最优化行为。也有学者采用演化博弈法研究绿色产品制造商和非绿色产品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关系 [209] 。还有学者如Jalali,Aliahmadi,Jafari-Eskandari(2011)综合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从4个不同的视角,即经济、客户、内部商业流程以及学习和增长,评价绿色供应链运营绩效和企业绩效 [210] 。
综合以上内容,总结得到绿色供应链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如表2-3所示。
表2-3 研究方法总结
朱庆华、赵清华(2005)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其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绿色采购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绿色营销 [211] 。王能民、汪应洛、杨彤(2007)从绿色供应链的定义、要素与结构、绿色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因素、绿色供应链运作中的决策问题和管理技术、绿色供应链在特定产业运作的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等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 [212] 。
顾志斌、钱燕云(2010)从绿色供应链定义与内涵、运作管理、绩效评价和行业实证的研究现况和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213] 。罗定提、王易军(2011)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内容两方面,对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214] 。杨晓晗、韩纪琴(2014)从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内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中的政府角色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 [215] 。
Srivastava(2007)回顾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领域,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绿色制造和再制造、废弃物管理以及逆向物流和网络设计。并将研究方法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经验研究,另一类是数学模型。经验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田野调查和访谈、田野实验、邮件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游戏仿真。数学模型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DEA法、非线性规划、模糊理论、统计分析以及马尔科夫分析法等 [216] 。
Seuring,Müller(2008)通过对1994—2007年出版的191篇文章进行文献回顾后认为,可持续供应链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环境层面,并指出了未来两种供应链可持续实现策略:一是对供应商进行风险和绩效管理,二是基于可持续产品的供应链管理 [217] 。Gold,Seuring,Beske(2010)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可持续供应链是一种重要的组织间资源。通过战略合作,可以达到在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重目标同时实现 [218] 。Sarkis,Zhu,Lai(2011)从组织理论视角,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观、机构理论、信息甄别和显示机制、生态现代化、交易费用经济学、复杂性科学理论等9个方面,对有关绿色供应链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4个研究方向:创新扩散、路径依赖、社会嵌入以及结构化理论 [219] 。
Brandenburg,Govindan,Sarkis et al.(2014)指出可持续供应链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以往的文献中,运作研究方法和相关模型在闭环供应链和逆向物流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文章分析了134篇文献,主要是关注前向可持续供应链的一些量化和正式模型的文献。研究发现,这些文献和模型主要是出现在6种期刊上,并且大多数文献研究多目标决策问题。主要采用的工具和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或者相近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生命周期法。因此在可持续供应链领域,未来运用数量分析法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20] 。
Luthra,Garg,Haleem(2014)通过经验研究、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法,讨论了绿色供应链实施中的问题以及绩效评价相关文献 [221] 。Alzaman(2014)对绿色供应链建模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类,包括建模方法、模型属性,并指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机会。除此之外,还分析了绿色供应链建模优化的作用、供应链网络设计的作用、数学规划的适用性以及一些演绎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估等 [222] 。Tseng et al.回顾了1998年至2017年出版的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文献,并提出未来研究的见识和方向。该研究从Scopus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数据,客观地选择880篇论文进行元数据分析。从概念发展、驱动和障碍因素,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作,数学和其他优化模型,评估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绩效等方面进行分析 [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