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从初选方向过渡到初拟课题

通过文献泛调研,了解了初选方向(主题)的研究状况后,如感觉前景乐观,便可将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将该研究方向的诸多研究领域做个列表,结合文献泛调研时获得的信息,从中寻找选择一个合适的领域,如“尿管阻塞的发生机制及预防”。

再在该领域中,寻找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如“有哪些物质/方法可以抑制尿液成分聚集和附壁?”然后将其具体化,使一个宽泛粗略、抽象模糊的研究问题,变得局限、具体、精确、清晰、范围和难易适度、具有某些方面创新和价值的初拟课题。因为初选研究方向是一个扇面,扇面上有无数个问题点,我们做研究,一个课题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所以在着手研究之前,必须把面转化成点。形象点说,当你向阵地前方的敌群射击时,一枪只能瞄准一个目标。

例如:通过检索与阅读文献,了解引起尿管阻塞的已知原因,寻找并罗列出所有已知和潜在的具有抑制尿液晶体聚集、抑制尿管菌膜形成、抑制尿液中有机化合物聚合的物质,从中选择肾结石的预防药物——枸橼酸盐,作为研究的干预方法,形成“口服枸橼酸盐对预防尿管结块效果的研究”的初拟课题。

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4点:

(1)小题精做,方便研究:缩小研究范围,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进入整体研究。选题小比大好。有人建议小题大做,也有人建议小题小做,其实只要能提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并能加以论证,就是一项成功的研究。

(2)项目选题要适当宏大: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比较注重选题的价值大小,项目的选题必须比论文的选题宏大一些,以此凸显该选题的价值。只能写一篇小文章的选题是无法申请到资助项目的,因为这样的选题通常意味着其价值有限。

(3)样本可获性:选题时就要未雨绸缪,考虑自身条件是否足以支持研究进行,所需样本是否能够确保足量获取。

(4)驾轻就熟:研究所用的方法和相关资源最好在自身知识范围内,不要轻易挑战自己,走出自己知识的“舒适圈”。如果是从未接触的全新领域,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这会导致战线大幅拉长,耗费掉你大量的精力与激情,等到进入真正的研究阶段,已是身心俱疲,力不从心了,研究进度和论文完成预期被迫大大宕延。

(一)5W1H转化法

初选方向中的研究因素又称为研究变量,是指研究对象所具备的可观察或可测量的特性或属性,是研究所要解释、探讨、描述或检验的因素。变量可分为以下3种:

(1)自变量:是因,是产生结果和影响结果的变量,往往是试验中的干预操作因素。

(2)因变量(依变量):是果,是操作后引起的反应或结果。

(3)混杂变量(外变量):是除干预以外的影响研究结果的干扰因素。

例如:在假设“接受术前训练的患者比没有接受术前训练的患者,术后呕吐次数减少”的初选方向中,自变量是“术前训练”,因变量是“术后呕吐次数”,混杂变量是“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构建研究课题,就是确定问题中涉及的变量,即谁(who),什么(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以及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即如何(how),为什么(why),俗称5W1H。构建假设的常用工具就是5W1H法。表3-5举例说明了如何运用5W1H法,将初选方向转化为初拟课题。

表3-5 5W1H转化法

(二)难易适度

在运用5W1H转化法将初选方向转化为初拟课题的过程中,如何添加合适的5W1H变量,使转化后的初拟课题,完全适合自己/团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包括设备支持、经费支持、研究时间、研究对象来源、伦理问题、协作条件等),使之处于“自己会做、能做”的可驾驭范围,是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同样的研究方向,随着各变量选择的范围、数量、难度的不同,形成的课题层级也各有高下。下面以“乳腺癌术后康复”这个研究方向为示例(表3-6):

表3-6 课题变量选择与课题形成级别的关系示例 [39]

(三)避免误选

有些护士花了很多时间,选出了一个自觉完美的课题,可是完成后,论文的投稿结果却令人十分沮丧。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博士也曾有这样的沮丧经历:“开始时写八篇论文才能发表一篇”。这个现象其实十分普遍,因为僧多粥少,期刊的刊用量远低于投稿量,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刊用率约为7% [40] 。我国的统计发现,每100篇投稿中,最终能发表的仅有5篇,被退回的那95篇,几乎都是由于选题的问题 [41] 。为了尽量减少被退稿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重视别人的经验教训,严把选题质量关。下面这些退稿原因 [42,43] ,都可归咎于作者选题失当,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在选题时注意避免。

(1)选题重复、雷同:此现象相当普遍,这是由于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后,便想当然地将其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例如现在选做心理护理的研究较多,但研究内容往往雷同,多采用SAS、SDS或其他相似的量表评估患者或家属心理问题和实施护理措施。这样的论文了无新意,读后味同嚼蜡,被编辑退稿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殊不知,并非所有问题都是可研究课题或论题,从“问题”的此岸到“可研究课题”的彼岸,必须经过一座“查新”之桥。身处当今这个发达便利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不做文献的泛调研和精调研,不自问一声:我的选题是否具有新颖性,便自说自话把问题随意转化为“当然的课题”并加以研究,想凭运气瞎蒙,被退稿的概率自然就很大了。对于共性选题,一定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必须寻找一个独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最具个性的方法解决最有普遍性的问题,这种与众不同的研究选题才有价值,其论文也因具有自己的特色而易被期刊采用。

(2)不属于护理学科研究内容: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研究选题必须紧紧围绕护理学科的宗旨及中心任务,即护理理论、预防保健、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等。超出这个范畴的论题,不会被同行认可。有些疾病的医疗过程、药物研制、药物疗效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等论题,属于医疗、药理学科研究的范畴,与护理无关。当然也有些护理杂志接受一些“跑龙套”护士撰写的类护理类研究论文。如某杂志2017年27期发了一篇治疗文章 [44] ,探讨中药煎汁后加米熬粥服食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和眼底的影响。在这项由医生主导的研究中,涉及护理的内容是“食疗护理”,即护士向患者解释中医的相关理论和食疗方的作用机制,指导患者制作食疗方,发放食疗方小册子,记录服用食疗方后有无胃肠道不适。该杂志2017年26期有篇护理论文 [45] ,研究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夜间血压和发生心绞痛的影响。在这项由医生主导的研究中,护士承担的工作仅仅是安装床旁血压监测、双人核对并录入血压监测结果而已。

(3)论题笼统空泛,概念模糊不清:论题表达的概念必须有准确含义,否则就流于空泛,令读者茫茫然不知其所云。如果论题太大,内容过泛,是很容易被编辑退稿的。

(4)论题缺乏学术意义:选题的要求之一,是必须具有学术性。护理论文的基本作者和读者群都是护理人员,这就决定了护理学术传播交流的内容应该都是学术问题,涉及政策法规的研究内容不宜作为学术论文的主题。当然研究目的若是为了给政策法规的制定或修订提供理论或实践依据,则另当别论。

(5)论点陈旧,重复已知公论:好的论题是可论之题+有价之说,即是读者感兴趣的、能在一篇文章中论述清楚的论题,加上正确、新颖、有理有据的观点。没有新意的文章难以称为论文,只宜称为学术垃圾,它不但浪费作者自己的精力,浪费社会资源,还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有些护理论文虽然论题仍有讨论价值,但其论点过于陈旧,或重复他人已经论述过的观点,或文章内容像是在阐述一种意见或判断,与教材等公论没有差异,读后令人索然无味。例如:对比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否的效果差异来阐述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比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否的效果差异来表明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对比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与否的效果差异来阐述康复护理的作用意义。这些论文只是重复一种公知公认的概念,读者并不能从中有所获益。

(6)论点缺乏高度:论文不是用于自娱自乐,而是为了传播推广先进的观点和主张。论点有高度,才可能有较广的受众面,否则会被人视如敝屣,不屑一顾。

(7)论点偏激:论点要实事求是,符合逻辑推理,不可偏激,不要把结论适用范围过度扩大。超过合理尺度,就会适得其反,令人无法接受。

(8)论点缺乏实用性:选题应关注分析实际存在的现象,着力解决临床护理中的真实问题,或者能够推动护理理论的发展。假、大、空的论文会令读者厌恶反感。

(9)可信性差:调查量表的制订,可行性很重要。现在研究制订量表和建立护理常规等的论文很多,但不少研究者自身的相关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与课题要求明显脱节,勉强为之的后果是量表的可信性差、临床实施困难。

(10)不宜公开发表:如某些责任事故的死亡病例、违反操作规程的教训等。

(11)有违政策原则:对于国家或行业既定的相关政策或规定,以及专业倡导的先进理念,不要选“唱反调”的课题进行研究。如严格限制癌症患者使用镇痛剂的观点,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一次性物品再利用的主张等。

(四)创新与重复

科学的发展进程,总体而言是渐进式的,遵循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尤其如此。2013年,Foster等人 [46] 对Medline收录的1934—2008年间的645万多篇生物医学相关论文的摘要,作了定量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常规研究,具有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人员十分少见。

对创新性与重复性,要进行具体分析,辩证看待。重复并不一定就低人一等,有时看似重复,却有其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如下列4种类型重复性研究。

(1)准确重复:研究条件不变,目的是验证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可重复性。

(2)近似重复:相似条件下的重复,目的是拓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适用对象、环境和条件。

(3)同时重复:同一个设计,多地同时收集资料,目的是拓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适用地域。

(4)系统重复:用不同研究方法研究同一个问题,目的是比较不同研究方法的效果、成本和便捷程度。

由于马太效应的缘故,跟风式稿件如有一定新意,有一定论据支撑且表述较好,容易被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放行。调查发现,我国科研项目的重复率高达60%,其中完全重复率达40%,与国外科研项目的重复率也达30%左右 [47] 。显然这么高比例的完全重复率,不可能都是在验证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中大部分属于无意义的低水平重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选题时应注重选择别人想不到的课题,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如果做不到原始性创新,也应该尽量做些改良性创新,以避免无意义的完全重复。

改良性创新研究通常有3种形式:原有课题延伸、原有课题研究要素变更、其他学科移植。改变原有课题的研究要素是改良性创新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例如:

●出院计划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48]

●出院计划模式在青年脑卒中患者连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49]

改变原有课题的研究要素,可参见本书第八章的要素变量变换选题法。

另外,涉及临床路径、循证护理、整体护理类的题材,经国内外护理人员多年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发表的论文亦较多,如自己无创新性内容,建议绕行。

(五)避免无意义的创新

创新的意义体现在优于已有成果,最忌讳的就是无意义的创新,即没有应用价值的创新,或者各方面都不如已有技术方法的创新。例如:“用新生儿脐带静脉修补鼓膜穿孔的研究”,是个原始性创新,但因鼓膜再生能力很强,用一小片包香烟的纸贴上就可使其自行修复。静脉修补在材料来源、手术易行性和安全性等各方面均无优势,如此不具应用价值的创新课题实属多此一举,只能成为学术垃圾。 AIpuTBbluwWcldtwl4YTdMpL0xJrqw0Y/qdDcZutru77bd4lhd78rU0lBRcQNl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