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皇权与相权的结合

无疑,张居正算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卓越的政治家和改革者,是明朝最著名的首辅。他以不计毁誉、勇于献身的精神,锐意变革,厘剔宿弊,终于使危机四伏的大明帝国在万历初年又焕发了生机,取得了“海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库寺积金四百余万”的辉煌业绩。而这业绩的取得,自然是与李太后的支持和万历皇帝的敬畏分不开的。

早在隆庆二年,当内阁辅臣徐阶和高拱不和,徐阶告老退位,回到松江华亭之时,年轻气盛的张居正,曾不失时机地给皇帝上了《陈六事疏》,提出了需要变革的六件大事:

一、省议论。凡事不要无用的虚词,而讲求实际的功效。做一件事,开初要慎审,既行之后便要决断,用一个人,用前要慎察,既用之后便要信任。

二、振纲纪。近年来纲纪不肃,错误地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求全谓之“善处”。应该公道地进行刑赏予夺,而不曲循私情。

三、重诏令。近来朝廷诏旨,多格废不行,有的竟十余年犹未完成。文件积压,年月既久,失去时效,致使漏网的终于逃脱,而国法不得申张,这样是非怎能明断?赏罚如何得当?因此应敕下各司,办事应严立限期,违者查参。

四、较名实。器械必须试用之后才知道利钝,马匹必须乘驾之后才知道驽良。现在用人却不然,官不久住,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因此希望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令吏部认真考课官员,使其名实相符。

五、固邦本。眼下风俗侈靡,豪强兼并,赋役不均,官吏们耍弄诡奇花招,吃亏的还是百姓。因此要敕令有司,尽心清理。

六、饰武备。精选将领边吏,加强军队训练,举行大阅之礼,严申军纪,注重武备,整饬戎事,国防自会巩固。

我们不惜篇幅,列举《陈六事疏》的大意,意在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张居正其人。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面对飘摇欲坠的大明帝国,是以怎样的胆识和策略,谋划他的变革事业的。

如果说那时的张居正由于朝中的复杂多变,而无力实施自己的改革计划,那么,今天这个时机已经来临了。身处首辅兼皇帝老师双重地位的他,借助李太后和万历的声明,顺利地贯彻了当年他给已故的穆宗皇帝提出的《陈六事疏》,并一步步地实行着他的变革。

张居正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顿吏治。他认为当时朝廷奢贿成风,民不聊生,主要原因就是“吏治不清”。于是他规定了严格的考察制度,裁汰贪官污吏,采取“立贤无方,唯才是用”的原则。这一点,从他推举重用戚继光等名将,使多年扰攘不宁的北部边疆和海域得以安定来看,当是很好的例证。

万历登基之初,由于土地的兼并,全国应当纳税的田亩数目不准。许多豪强大户掠夺了农民的土地,赋税却仍要失地的农民负担,造成大批的农民逃亡。于是,张居正下令在全国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漏税的田产。到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7,013,976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收入也增加了。以至出现了“自正德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的效果。

张居正推行的改革势如破竹,战果辉煌。万历九年,他又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数量交税,实行赋税制度的大改革。同时,在水利、边防等方面也做了极大的革新。

万历即位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即1572到1582年,是明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北方的“虏患”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国家的府库日见充实,这些超出预计的成就,凝聚了张居正无数的心血。这一点,年轻的万历皇帝是心中有数的,他以实际行动感激这位先生用铁的手腕赋予这个帝国的繁荣富强。当张先生偶感腹痛,年轻的皇帝便亲手调制椒汤面给先生食用。就连名位显赫的李太后对张先生也倍加感激,言听计从。这位李太后是一个虔诚的奉神拜佛的女人,有一次曾准备用自己的积蓄修筑涿州娘娘庙,后来听从了张居正的劝告,把这笔钱改用于修建北京城外的桥梁。万历大婚时,张居正因为父丧在内阁“青衣角带”守制丧事。按照明朝祖制,大臣在守制期间,不准参予皇帝的一切吉礼。但李太后却不避忌讳,定要让张居正暂易吉服主持万历的婚礼。这种既违背祖制又不吉利的做法,对于一个在封建社会中笃信佛教的妇人来说,没有对张居正的无比信任,是绝对做不到的。有好几次,李太后想在秋决前举行大赦,但张居正坚持以为不可,太后也只好被迫放弃原来的意图……

从历史的角度看,张居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和主张出于维护大明王朝统治的目的,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又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再加上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欠缺豁达宽容的风度,自己又无法做到清廉公正,这就不免给反对派留下了把柄。因此,在万历十年他病逝之后,不但所推行的变革全部被推翻,自己死后也闹得身败名裂。这个悲惨结局的导火索,就起于他推行改革的时期,而明显的标志则是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死后的“夺情”事件。

万历五年(1577年)秋天,张居正的父亲在湖广江陵去世。按照当时盛行的“父母三年之丧”的习俗,张居正应当立即停职,回家按照四书所说去“守孝三年”(又叫做“丁忧”),不过时间可缩短到27个月。倘军政要务紧急,离他不得,皇上也可以采取“强迫”的办法,将其留在位上,这个做法叫做“夺情”。这种做法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偶一为之。此时的张居正权倾天下,怕一旦离去之后被人谋算,而且由他主持的全国性的改革也已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怕因此而前功尽弃,便萌发了恋栈之心。怀着这样一种目的,他暗示吏部尚书张瀚,想让他强留自己在朝。而张瀚不但佯作不知,反而上疏请万历皇帝准允张居正“丁忧”回家,幸亏冯保见此,怕张居正回家自己失去屏障,便代为操作。于是,在冯保的鼎力协助下,万历在和皇太后商量后,决定慰留张居正,并以半恳请半命令的语气要求张居正在职居丧。这个命令自然正合张居正的心意,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是再三奏请回乡。万历也深知张居正的苦衷,便将一次次奏章又一次次批回,并命令送午门的六科廊房发抄,使大小官员得以阅读原文,了解事情的真相。

尽管如此,朝廷的官员们还是不相信张居正请求离职回乡守丧的诚意,进而怀疑“夺情”一事是张居正故意耍的一个花招,以遮掩众人之口。翰林院中负责记述本朝历史的各位编修均感自身责任重大,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在记述中体现本朝按照圣贤教诲办事之精神。许多翰林来自民间,他们知道法治力量的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他自然就会正直而守法。现在要是皇帝的老师不遵守这些原则,居然把父母之丧看得无足轻重,这如何能使亿万小民心悦诚服!

在万历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翰林院几十名官员联合请求吏部尚书张瀚和他们一起去张居正私邸,向他当面提出劝告,让他放弃伪装,回乡守丧。但劝说毫无结果。

对于张居正的态度,官员们极为愤怒,他们不肯就此罢休,而是下定决心采取另一种方式,直接向万历参奏张居正。按照当朝的制度,翰林编修奏疏是一种超越职权的行为,尤其是面对张居正这个重权在握的政治人物更是如此,且遭到反击的机会极大。但既然弓已满弦,利箭必须要发出去,尽管有射不着老虎反会被虎伤的可能……

果然,上疏之后,万历与太后和冯保秘商,决定对上疏四人给予处罚,以免有人再度效尤。与此同时,皇帝诏谕群臣严厉地指出:“奸邪小人,藐朕冲年,忌惮元辅。借纲常之说,肆为谬论,欲使朕孤立,得以任意自恣,兹已薄处,如再有党奸怀邪,必罪不有。”其结果是上书的艾穆和沈思孝各挨八十大板,然后发戍边疆充军。在这严厉的高压之下,纷纷扬扬的“夺情”事件便告结束。当然,这个结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收尾,更大的仇恨和较量还在后头。

第二年是张居正父亲死去的一周年。这位首辅再向皇帝请假,要回原籍安葬父亲。万历考虑再三,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居正向皇帝辞行。那天,万历在平台接见他,并安慰他说:“朕舍不得让先生走,但又怕先生过份伤感,只好忍心准了先生的请求。虽然如此,但国事至重,先生走了朕实在为难。”

此时的张居正很是感动,慌忙跪在地上说:“皇上大婚之后,要注意爱惜身体,免得臣子挂怀。”说完,竟伏地大哭起来。

万历见这位首辅一片真情,也不禁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先生虽然走了,但国家大事还要留心。”于是特许张居正在家期间,如有大事,可以密封上奏。又亲赐他一枚银印,上镌“帝赉忠良”四字。

张居正于万历六年三月开始回家乡,他从京师出发,经过河南直达江陵。他乘坐的是32个轿夫抬的特制大轿。轿内隔成两间,后一间用来坐卧,前一间可以会客,沿途如有地方大员来见,就请到轿上,边走边谈。他的卫队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些将士除腰中佩刀之外,背上还有一支鸟铳,这是明朝总兵戚继光所委派的部属,而鸟铳在当时尚属时髦火器,军队还很少使用。这支卫队的卫士个个衣甲鲜明,精神抖擞。当行抵河南新郑县,张居正突发奇想,要见一下被废乡居的前内阁首辅高拱。两人相见,恍如梦中,高拱穿一件旧衣,须发如银,老态龙钟。再看张居正,虽然鬓边已有霜丝,但意气昂扬,风采过人。两人相比,对照鲜明,各自心中自有不同的感慨。

张居正端坐在高府简陋的旧舍里,嘻嘻哈哈,侃侃而谈,显得仍像当年在内阁里一样亲热,毫无陌生隔阂之感。而一向高傲自负的高拱,如今已落到这般地步,见张居正还虚情假意地前来“探望”,其本意分明是来示威,这更增加了他的愤怒。此时的张居正在朝中的权势正炙手可热,自己作为一个失去权势的退休官员,且重疾缠身,显然是无法再跟他抗衡交手了。但高拱早年也是以精于权术闻名于朝的,岂能容忍这种污辱?由此,在张居正走后,他就开始精心策划一项计谋,要置张居正于死地。

图为戚继光部队装备的鸟统火枪及线形射击队列示意图,其精良的装备和采取的战术原理与同时代的西方军队基本一致。但随着明朝灭亡,清朝重新回到“骑马射箭”的作战思想上。

高拱在张居正走后弥留人世的几个月内,写成了一篇《病榻遗言》的文章。这篇颇见风骨和文采的文章,主要揭露了两件事:一是冯保的不法与专横跋扈,另一件就是当年在宫中发生的“王大臣事件”。文章在揭露两件事的真实面目后,不但为自己遭受的不白之冤进行了申辩,还把冯保跟张居正如何勾结,蒙蔽皇上的事实一一揭穿。文章写成后,在如何被皇上和世人知晓的问题上,高拱再次显示了他的精明老到。他既不托人呈给皇上,也不给那些朝臣过目,而是印成一本小册子,任其在社会上流传,这就无疑地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当然,当这本小册子在达到了高拱所预料的效果并在后来终于为满朝文武和皇上知晓时,高拱和张居正已双双逝去了。张居正本人未能食到其果,而他举家却迎来了灭顶之灾。这当然是后话了。

清康熙朝重刻的高拱著《病榻遗言》书影

此时的江陵城正为张居正父亲的葬礼倾城出动。事实上,早在张居正返家之前,地方要员已在张家的府第里用蓝、白两色布匹搭起了高大的席棚,整个张府显得庄严肃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张府原是辽王朱宪 的府第,万历二年,有人告辽王谋反,张居正趁辽王被废的时机,将这座王府弄到自己手中。当然那时的张居正没有想到,他这个举措又为自己埋下了怎样的祸根。出殡那天,本省、府县的主官,邻近州郡的文臣武将以及其它省份的代表纷纷前来参加。出殡行列的最前面,是张居正从京城里带回的戚继光所赠的卫队,卫队后面又是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纸扎的兵马卫队,共一百骑。由一个百户装束的纸人率领,真假卫队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在卫队的后面是高高举起的一面面宽大的功名牌,上面分别刻着张居正出山以来的各级官衔。一连串的“举人”、“进士及弟”、“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东阁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少保”、“少傅”、“太傅”等象征着荣光与权势的官衔,让人无不赞叹这位死去的老太爷,造就了一个多么卓绝超群、惊世骇俗的天才儿子,而这个儿子从一介书生到位极人臣的高官显爵,又为这位老太爷以及整个张氏家族的列祖列宗,带来了何等的荣光与欣慰。

更令人惊骇的是,在“肃静”、“回避”牌后,那由各方官员致送的密密麻麻的挽幛和挽联,而迎头一幅最为高大的挽幛上,大书“风范长存”四个斗字——这是万历皇帝的御笔,也是张府的最大荣耀。在一座座亭台后面,先是笙箫铙钹,吹吹打打的和尚、尼姑、道士在诵经念咒,接着是身穿绯色袍子的四品以上的文官,身穿青袍的五品至七品的各地要员,以及顶盔带甲、穿着戎装的武官和身穿绿袍的八品以下的各等官吏……

多少年后,江陵的遗老遗少还会带着无比的荣光和自豪告诉他们的子孙,自己年轻时曾有幸目睹过多么盛大浩荡的一场殡葬——那是江陵空前绝后的葬礼啊!

当年六月,张居正回朝。北京城外,司礼太监何进代表皇帝,偕同百官郊迎。两宫太后也各派大太监李琦宣谕慰劳。可以看出,此时年轻的皇帝和两宫太后,对张居正的信任和敬仰达到了高峰。这年秋天,张居正的母亲赵氏来到北京。不久她就被宣召进宫与两位太后相见,加恩免行国礼而行家人之礼,并赠给她各项珍贵的礼品……至此,张居正以及整个张氏家族的荣耀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多少年后,有史学家指出:在接受这些信任和荣宠之际,张居正母子不明白也不可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的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当张居正去世之后,这种情谊反而变成一种灾难而落到他们全家的头上了。 5nDbBVgbK3U9SNM+IB+Sc5A4/DFD9P5k+LamVvTkDrRd6MgHQJOWWRV3iL1AYn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