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拉开发掘的帷幕

侯良一行回到博物馆后,一边紧张地购买发掘工具,一边组织动员工作人员,作好发掘马王堆的准备。由于1966年掀起的那场“文化大革命”风潮,馆内大部分工作人员被下放到偏远的农场和农村劳动改造和“洗脑”,此时馆内只有42人,除了老弱病残和勤杂人员外,能到工地参加发掘的只剩下30人。且这30人中,有一多半是刚招收的不满二十岁的女讲解员。既然没有更大的力量,也就只有按照毛主席所说的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了。

1972年1月16日上午8时,参加马王堆的发掘者们,全部来到博物馆集合,根据事前的安排,发掘人员各有分工,由第一副馆长崔志刚负责全面统筹,副馆长侯良负责业务,熊传薪负责考古组,杜丁华负责文管组,蓝庆祥负责保管组,杨森、张欣如负责文物修复组,石明初负责总务,女讲解员陈美如、向利群和16名同行的姐妹协助各组工作。

当各路人马到齐后,馆领导给考古技术人员配发了一架相机、十几个胶卷和测量、绘图用的简单的考古用具,以备随时应用。另外每人配发了一把铁锨、一根扁担、两个箩筐,算是发掘工具。由于马王堆地区偏远,不通公共汽车,馆领导本着省政工组那位军代表“国家的钱不是随便乱花的”的精神,咬着牙拨出一点发掘经费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作为留在馆内的炊事员石明初每天中午到工地送饭和运载其他大件工具的专车,其他发掘人员往返一律步行。

当30名考古发掘者集合完毕后,在崔志刚、侯良的带领下,像人民公社的社员出村刨土豆一样,各自面带喜悦和兴奋之情,挑筐搭担,呼呼啦啦,说说笑笑地迈出位于市区的博物馆大门,迎着初升的朝阳,向马王堆走来。

这支挑筐搭担的队伍,走在平坦的市区街道,颇有些浩浩荡荡的规模,尤其那一群刚被招到博物馆不久的年轻的女讲演员,因都是首次到田野参加考古发掘,感到异常的新鲜和兴奋,一路不停地说笑和嘻闹,许多市民见状,纷纷立住脚步,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着的活计,用惊奇、迷惑的眼光盯着问道:“你们这是要干啥哩?”

马王堆所在位置平面示意图

“到马王堆去挖墓哩!”女讲解员陈美如答。

“嘿,俺当这是干的啥,这么年轻俊俏的姑娘不学好,专跟男人们刨坟掘墓,这要犯天理哩!”一个老妪说着,作出不屑一顾和鄙视的样子。

“哈,咱这挖墓可跟过去那些盗墓贼不一样,咱这叫考古哩!”陈美如不以为然地反驳着。

“鬼子(湖南方言)考谷考豆,还不就是挖坟掘宝吗,骗人的把戏哩!”老妪颇不服气地回击道。

“大妈,你说错了哩……”正走着的陈美如停住脚步,想给她上一堂生动的无产阶级历史教育课,谈一谈毛主席“古为今用”的谆谆教导,话未出口,侯良转回头阻止道:“小陈,别跟她磨牙了,兴许等你们这群姑娘去挖她的墓时,她还会在墓穴里想,这群姑娘是来考谷还是考豆哩。”

众人大笑,撇下老妪匆匆前行。

“他们说的啥?”老妪转身问一个青年后生。

“他们说等你死了要掘你的墓呢!”后生微笑着答。

“这群该死的盗墓贼,整天胡日鬼哩!”老妪悲愤地说着。

此时,考古队员们已经走远了。

由于马王堆那后来轰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尚未到来,对墓中的具体情形无人知晓,所以,当这支发掘队伍到来之时,没有引起局外人的关切之情。他们注定还要在以后若干个岁月的风风雨雨中,遇到尚未理解者的嘲讽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种种阻力与困扰。但此时,这支队伍的每一个人却依然激情亢奋,斗志高昂,因为,自他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开始,就注定要和古墓与死人打一辈子交道,在他们眼中的社会诸般学问中,考古发掘是最为艰苦但也是最为辉煌的事业。

没有喧哗,没有骚动,待熊传薪率领考古组人员,对面前两个庞然大物进行了照相、绘图之后,经过现场论证,决定最先发掘东侧已被掘开洞穴并泄漏气体的那座古墓,并将其编为一号,西侧紧连的另一座则被编为二号。

1月16日上午10点32分,随着侯良挥动铁锨,迎着寒风,在这凄凄旷野、荒草飘零之地,对准一号墓掘下的第一铲土,一个轰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就这样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lvXGPCw8oE85wfwWQPBPMZftEOQFPgKI478GqA8Ucr2a0QYoaqn9tPR81bbkvP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