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剑光照空天自碧

一号俑坑中的陶马与战车残迹

随着俑坑的扩展和陶俑的陆续出土,考古人员的思路也随之开阔活跃起来,按照古代兵马一体的军事形制,既然有如此众多的武士俑出土,应该还有战马俑埋在坑中。可是这迟迟不肯面世的战马陶俑又藏在哪里呢?

地下的战马似乎感到了人们寻找自己的心声,就在青铜戟发现的第三天,它们的第一个群体面世了。

这是四匹驾车的战马,马身通高1.5米,体长2米,四马齐头并立,驾一辆木制战车。尽管战车已经朽掉,但马的神态和雄姿仍给人一种奔驰疆场、勇往直前的真实气概。

随着陶马与木车的出土,发掘人员再度陷于亢奋与激动之中,而使他们更加亢奋与激动的,则是青铜剑的出土面世。

这是一个寒冷的下午,在坑内西南角一个残破的陶俑下,一把镀金的银白色铜剑,静静地躺卧在泥土中,尽管经历了两千多年泥水浸蚀的漫长岁月,当考古人员发现时,它依旧闪烁着昔日的雄风华采——通体光亮如新,寒气逼人。由于当时民工众多,人员混杂,未敢当众提取,悄悄地用土掩没。待全体人员收工后,袁仲一等考古人员才再次围拢过来,按照考古程序将铜剑提取出来。此剑长达91.3厘米、宽3.2厘米,其形制与长度为典型的秦代精良宝剑。它的出土,无疑为研究秦代兵器的制造和防腐技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实物证据。同时,它在诱使人们重新忆起了“荆轲刺秦王”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也解开了这个故事留下的千古之谜。

青铜剑出土时情形

荆轲刺秦王汉画像石(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前石室第1石第4层石)

公元前222年,强大的秦军灭掉赵国后,兵临易水,剑指燕国。燕国军臣人心惶惶,眼看国亡在即,燕太子丹为挽救危局,导演了一幕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悲剧。

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厚待之恩,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悲壮之信念,离燕赴秦,去实施行刺计划。

荆轲与壮士秦武阳来到咸阳,向秦始皇贡献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地图。当他们来到宫殿前时,号称13岁就因杀人而出名的副手秦武阳,被眼前威武森严的秦宫气势吓得面如土色,双腿打颤,热汗淋漓。卫士将他挡在门外,无奈之中,荆轲一人手捧地图从容自若地走向大殿。当他在秦始皇面前将地图缓缓展开时,一把锋利的匕首露了出来,这是燕国太子丹花重金从赵国徐夫人手里购来并让工匠用毒药煨淬过的特殊凶器,经过试验,这把匕首只要划破人的皮肤流出血丝,无不当场毙命。

荆轲见匕首已现,再无掩饰的必要,急忙扔掉地图,冲上前去抓住秦始皇的衣袖挥臂欲刺。也就在这一刹那,秦始皇本能地从座椅上跳起来,荆轲抓住的衣袖哧地一声被断为两截。秦始皇借机绕宫殿的大柱子奔逃,荆轲紧追不放,情况万分紧急。奔逃中的秦始皇下意识地伸手去抽身佩的青铜宝剑,可剑身太长,连抽三下都没能出鞘。在这非生即死的紧要关头,一个宦官大呼:“王负剑!”秦始皇听到喊声,猛然醒悟,将佩剑推到身后斜抽出来。随着一道寒光闪过,荆轲的左腿被齐刷刷斩断,顿时血流如注。躺在地上的荆轲忍住伤痛,用力将匕首向秦始皇掷去,但未能刺中,秦始皇挥剑连砍荆轲数剑,荆轲绝命身亡。作为副手的秦武阳也被宫廷卫士随之剁成肉泥……

战国早期鲜虞墓出土的短剑

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当时的情形而言,如果秦武阳不是因胆怯而改面色,而是和荆轲一起去刺杀秦始皇,那么中国历史的进程将重新改写。可惜这位秦刺客没有做到,只以其自身的悲剧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感叹和惋惜。有诗云:

廿岁徒闻有壮名,

及令为副误荆卿。

是时环柱能相副,

谁谓燕囚事不成!

随着这场悲剧的结束和岁月的流逝,人们对秦始皇所佩宝剑提出了种种疑问,为什么在绕柱奔逃时抽不出剑?负剑又是怎样的一种动作?他的剑何以锋利到足以一次就将荆轲左腿斩为两截的程度?

一号坑秦代宝剑的出土,使千百年来的秦王负剑斩荆轲之谜迎刃而解。

从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剑作为一种兵器,起源于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大约在殷代之前就开始使用,西周时传入中原一带。从长安张家坡西周墓 出土的剑来看,全长仅为27厘米,并带有极大的原始性。即使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铜剑也为数不多,且剑身短小,形同匕首。这时南方的吴越之地,铜剑铸造业却发达起来 。从已出土的吴王光剑 、吴王夫差剑 来看,都不失为天下名剑,而在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其精良程度达到了当时铸剑的高峰。这柄宝剑出土时不仅未见任何铜锈,而且表面光彩照人,刀锋锐不可当,在布满菱形暗纹的剑身上,铸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铭文。但吴越之剑的剑身长都在60厘米以下,越王勾践剑的剑身长度也只有55.7厘米。

战国时期乃至秦代青铜剑,在吴越剑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古代青铜剑的铸造工艺推上顶峰地位。秦代剑的锡含量明显比吴越铜剑增多,由于含锡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使金属组织细化,因而硬度也就相对地增强,锋利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最为不同的是,秦剑的身长已不像吴越之剑那样短小而是大大增长,由先前不足60厘米发展到90—120厘米,随着剑身的增长和锋利度的提高,青铜剑作为一种武器渐渐被士兵普遍利用,并作为一种常规武器装备用以防身和作战。当然,在统治阶级内部,佩挂宝剑,除防身外还有显示身份和地位的功能

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剑尽管不能判断是否秦始皇当年斩荆轲之剑,但可以由此推断他所佩宝剑的长度不下91.3厘米,以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看,他的剑可能比出土青铜剑更长,甚至达到120厘米。这样宽长厚重的兵器悬于腰的旁侧,当身体急剧运动时,势必造成大幅度摆动。随着秦始皇身体不断的前倾,佩剑就势前移,直至胸前。尽管秦始皇身高臂长,但也不能将1米多长的宝剑迅即脱出鞘口。

有史学家认为秦始皇将剑推到背部之后才得以抽出,这显然是出于对“负”这个字的考虑,并认为“王负剑”就是从背后抽出剑。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的“负”应是今天的“扶”字之意,只要秦始皇抓住剑鞘,使其恢复到身旁原来的位置,凭他手臂的长度,完全可以将剑抽出鞘口。所谓推于背上或背后,实在是一种有悖情理的假设和猜想。

一号坑青铜剑出土之后,考古人员张占民曾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先在桌面上放一叠纸,然后轻轻将剑从纸上划过,其结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划透19张纸,其刃之锋可想而知。后经科学测定,此剑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构成,由于三种金属比例得当,才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又富有韧性,达到了“削铁如泥、断石如粉”的登峰造极的神奇境地。

越王勾践剑

吴王剑

而使秦剑历经两千余年泥水浸蚀依然光亮如新的秘密,研究结果则完全归功于剑身表面那层10—15微米的含铬化合物氧化层,化验表明秦剑已采用了铬盐氧化处理 [1] 。令人惊叹和遗憾的是,这种化学镀铬技术,随着青铜兵器退出战争舞台,也随之失传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由德国人重新发明并取得专利权。尽管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熟练运用这种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镀铬技术,却远没有德国人幸运了。至于中国人是怎样将铬盐氧化物镀于秦剑之上,直到今天,这个谜也未能解开。

[1] 铬盐气化处理:铬,化学学名简称C r ,能生成好几种具有工业价值的氧化物。铬盐氧化处理是指用铬酸盐或重铬酸盐对金属器物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提高器物耐腐蚀能力。其方法是先将器物表面抛光,然后置入熔融的处理介质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据推测,秦朝时可能将铬铁矿(FeC 2 O 4 )、自然碱、硝石混合加热,来制备铬酸盐、重铬酸盐。 4jD3aDB94As/eGlOluYeNEoNJ0jsMtv6PnF+KZufTEbOeQM9HKHRB8dExjUuXz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