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孔门师徒在文化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从生活年代上说,老子要早于孔子,他的《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子书,在商周史官文化向战国士文化转变过程之中,老子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老子在写完《道德经》之后就选择了隐逸,他的学说价值是在百年之后才被庄子等人所认识,所以老子还不能成为春秋战国之际文化变革的关键人物。兵家孙武也是春秋末年重要的学术人物,他的《孙子》十三篇在现实政治军事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兵家作用只是体现在政治军事斗争方面,而对文化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孙武同样不能引领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在文化变革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孔子师徒。

孔子的政治目标是要恢复西周礼制秩序。《论语·子罕》载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由此可见,孔子是以周文王所代表的西周文化传统继承人自任。正是出于这种承担精神与使命意识,孔子才以“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卓绝意志拯救乱世。人们或许会对此感到困惑:一个矢志恢复西周政治宗法秩序的旧派人物,何以能开启一代新文化之风?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孔子师徒自觉地以“道”作为他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道”指的是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方法,商周时期这个“道”掌管在王侯卿士大夫手中,士人可以不必去管它,只要履行士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就行了。但在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之后,士人就不能只讲士道,而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平治天下之道。有了这个“道”,士人关心天下大事就不再是出于一种主观情感,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理性行为。因此,“道”是士人立身处世的理论基础,是士指导政治、参与政治的理论依据。孔子师徒以“道”自任,体现了他们立足根本的远大目光。孔子多次教导弟子,应该以求“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志向:“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从孔子多次强调“天下无道”来看,孔子认为“道”不在当时诸侯贵族手中,而在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士人手里。王侯贵族握有权柄却没有“道”,士有“道”却处于无权阶层,由此形成了政治与文化两个相激相荡的系统。在孔子师徒的心目之中,“道”的价值高于君,如果在“道”与君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那么应该从“道”不从君。孔子的理想就是以士掌握的“道”对现实政治系统提供批评与指导,获得王侯贵族的支持,使士手中的“道”贯彻于现实政治之中,最终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孔子师徒以“道”作为士的最高志向,从而将治理天下之“道”成功地从王侯卿士大夫手中转移到士手中。士掌握了“道”,就意味着文化学术的创造主体从王侯卿士大夫变为士,天下由“庶人不议”变为“处士横议”,士由此掌握了治理天下的话语权,占据了文化学术的中心舞台。孔子之后,诸子百家受孔子师徒的启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道”,尽管诸子百家“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在以“道”指导现实政治这一思路上却是与孔子师徒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师徒对“道”的追求为战国士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孔子拯救乱世的积极态度为战国士林树立了典范。《左传·昭公三年》记载了晋国叔向和齐国晏婴的一次对话,从这次对话可以看出,这两位大政治家对于当时没落的季世景象是何等无助和绝望。《论语》中的楚人接舆用佯狂的方式来宣泄他对乱世的不满,而长沮、桀溺、荷 丈人则悠然地选择了避世的隐耕生活。在他们内心之中,或许自认为是精明的、高洁的,但是,这对改变乱世状况丝毫无补。叔向、晏婴、接舆、长沮、桀溺、荷 丈人等人的所言所行,在当时社会绝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而是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情绪。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像他们那样,这个社会就真的没救了。孔子的横放杰出之处,就在于他不放弃、不气馁,矢志做乱世的救世主。《论语·八佾》载:“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之封人视孔子为上天的木铎,向世人宣讲救世的道理。这个说法表明了孔子在乱世之中沧海横流的特殊价值。孔子的积极救世态度影响了七十子后学,七十子后学又进一步影响到诸子百家,于是人们从消极绝望之中振作起来,积极投身于救世活动之中,从不同途径寻求拯救乱世的方略,由此社会情绪为之一变。可以说,孔子一人的积极态度带动了整个战国时代的士林阶层。

再次,孔子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开门讲学授徒,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由此官学一变而为私学,这为此后诸子百家的兴起准备了人才,为战国士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孔子以前学在王官,生员是王侯贵族子弟,教师是作为贵族官僚的太师之流,教育的目的是为世卿世禄制度培养人才,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教合一的贵族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下层民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第一次打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旗帜,使教育大门向全社会开放。《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又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 他的门生之中当然不乏贵族子弟,但更多的则是出身贫民阶层的学子。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孔子弟子通考》中说:“孔子弟子,多起微贱。颜子居陋巷,死有棺无椁。曾子耘瓜,其母亲织。闵子骞着芦衣,为父推车。仲弓父贱人。子贡货殖。子路食藜藿,负米,冠雄鸡,佩猳豚。有子为卒。原思居穷闾,敝衣冠。樊迟请学稼圃。公冶长在缧绁。子张鲁之鄙家。虽不尽信,要之可见。其以贵族来学者,鲁惟南宫敬叔,宋惟司马牛,他无闻焉。” 孔子或许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一办学创举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平民有了文化,才能从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学习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才能具备参政议政的资格。孔子有教无类,平民弟子是最直接的受惠者,在官学制度之下,像颜回、曾参、子路、仲弓、子贡、子张这些杰出的人才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是孔子把文化知识教给他们,把拯救天下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传给他们,把火热的政治激情传给他们,把王道文化薪火传给他们,给他们沉闷乏味的人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比贵族子弟更有现实社会的经验,更有改革社会的锐气,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更有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献身精神,更有资格成为政治文化学术舞台的主角。当然,孔子师徒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弟子固然受惠于孔子,但如果没有弟子记录孔子的思想言论,孔子的思想就完全有可能被历史湮没;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孔门弟子后学宣传、阐述、发展孔子学说,孔子绝不可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孔子就是通过办学吸引了一大批拥护者和追随者,由此形成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第一个流派——儒家学派。孔子为后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例,他的弟子后学像他一样广招门徒,于是有了再传、三传、四传乃至数传弟子。诸子百家也纷纷效法儒家开门办学,为自己的学派培养信徒,由此百家蜂起蔚为大观。战国士文化的兴起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在战国士文化诸多物质条件之中,人才居于第一位。战国士文化的人才得力于由孔子开创的私人教育。

最后,孔门师徒开创了周游列国之风。春秋时期早就有楚材晋用的现象,但这些人才流动的原因大都是出于政治避难。孔子则是为了拯救乱世而四处宣传王道主张,试图获得某一诸侯的信任,以此作为重建社会秩序的基地。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一生中有两次出国:第一次是在35岁时赴齐,对齐景公宣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理。第二次是在56岁时,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等国,史称干七十二君,在经历14个年头的奔波游历之后才返回故乡。从政治角度看,孔子周游列国的努力是失败的,因为没有一个诸侯任用他,但从开一代新风的视点来看,孔子周游列国又具有重大价值。由孔子首倡,战国士人大都没有乡国的概念而只有天下的意识,他们席不暇暖,纷纷奔走列国,攘臂游说诸侯。在交通、通信、传播事业极不发达的战国时代,士林周游列国成为宣传思想学说、扩大学术影响、践行思想主张、从事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可以说没有战国士林的周游列国,就不可能有如火如荼的战国士文化思潮,就不可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思想学说就不可能付诸实施。 UmbJcxTO61+4Lep/eGBQHkOk/AhnyxHfX7WnZlD+v/8+h8HHk9f4xNoOHfUF5u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