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科学心理学成立以来,西方主流的心理学家一直坚持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及行为现象,他们认为只有实验研究才能使心理学进入科学的殿堂。为此,主流心理学家常常漠视并批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使用的传记与个案研究法,认为这是一种“陈旧的”、“伪科学的”医学传统。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中,人格心理学家通常采用两种研究方式,即个体人格“差异”的研究和个体的“人”的研究,前者主要研究人格中的普遍性或“共性”,如人们为什么在面临重大问题时会产生焦虑,为什么某些人可以归为“内向”一类的人等;后者主要研究人格中的独特性或“个性”,如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与另一个人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尽管这两种研究始终存在,然而两者却难以结合。作为拓展人格研究领域的一部分,奥尔波特和默里(Murray,1938)都试图将该领域放于作为整合整体人的研究当中,但是正如后来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人格心理学家往往回避对个体生活的研究,而比较热衷于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
不难看出,人格心理学面临着双重的研究任务:其一是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其二是作为独特的、整合的、整体的单个人的研究(McAdams,1997)。如今,上述两种任务已经被冠之以“分析性研究”对“结构性研究”、“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直至人格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时,由于心理测量传统已经在心理学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这种先期的“聚合胜利”导致了早期“个体差异”的传统压倒了“个体研究”的传统。心理测量使个体与个体差异的比较成为可能,人格研究者对这种差异的关注胜于对个体的内部特征的关注。
事实上,如果以“个体差异研究”取代“个体研究”,那么很有可能使人格科学中最核心的成分丧失,正如汽车制造商如果只关心不同品牌汽车的比较而不潜心研究汽车的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话,那么他将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人格研究始于人对自身的关注,只有彻底了解了作为单个的、整体的、个体的人以后,我们才能对个体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从这种意义上讲,个体研究是个体差异研究的前提,一味强调哪种任务重要而忽视另一种任务,将有损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历史上,人格心理学家首先是对个体差异感兴趣,即不同个体之间的人格特征和过程,我们所能想到的任何属性都可以视为在一条特质曲线之中。人格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格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始终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①人格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联系的?②在个体内部这些成分是如何发展和改变的?③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怎样与行为发生联系?
人格的基本构成是什么?有多少基本的人格特征(特质、需要、动机)?它们各是些什么?人格的科学研究要求对这些成分进行可靠而有效的测量,而人格心理学家也已经发展、检测和界定了数以千计的人格测量。
人格研究也一直对个体差异从何而来感兴趣,这是深藏于人格发展与改变之后的过程。在将研究的焦点首先集中于儿童期人格发展许多年之后,人格研究者最近将研究的焦点放于人格在成年期是如何变化的。
人格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已致力于人格与行为的关系。高自尊与低自尊的个体有差异性表现吗?如果有,在什么情境下这种差异会表现出来?大量研究已探讨了人格与思想、体验及行为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细心注意我们的周围,将会看到大多数人身上所具有的相同的思想、情绪及行为模式,尽管他们的生活背景和文化不同。如所有的人都有归属的需要一样,与接受、赞同和爱相比,几乎没有人愿意被人嘲笑、拒绝和排斥(Baumeister & Leary,1995)。
到1946年,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问题已基本澄清,由于该学科的形成与奥尔波特提出的特质论休戚相关,因此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是人格的重要因素,甚至认为特质是唯一的人格因素(Buss,1989)。另外还有人提出人格中应包含动机尤其是无意识动机,指出动机是人格的重要单元。温特在总结分析大量人格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领域的四个主题:特质、动机、认知以及社会背景(Winter,1996)。
在人格心理学中,特质的概念通常用于表示一致性的、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尤其是表达性和风格上一致的行为模式。温特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基本特质的数量、特质的特性及特质是如何组织的(Winter,1998)。为此,人格心理学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策略进行考察:因素分析和相关的数学技术、纯理论的或先验性的理论化研究以及特殊规律研究法。第三种研究策略实质上忽视了“基本”特质的问题。有关人格特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在特质理论的章节中阐述。
在传统意义上,动机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有机体的行为反应由什么激发?有机体为什么选择这种或那种活动趋向?为什么对相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动机的人格结构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基本主张,即大多数行为都是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并且在趋向该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智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刺激、情境、机遇、障碍及其他当前的目标相适应。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被视为影响有机体认知和活动、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动力。大多数人格理论都包含某种动机理论。
认知是指人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记忆和语言,多指有机体对与自我和周围世界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正是由于人们加工信息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人格的差异,因此有些人格理论家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人格的认知单元既涉及获得信息的类型又涉及信息加工的方式,即认知的内容和过程都是理解人格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内容方面,有的人注重人际的,有的人注重非人际的,有的人关注情感的,有的人关注物质的;在过程方面,有的人以细致的分析方式加工信息,有的人则着重宽泛的概括性。目前,该领域主要涉及归因风格、认知方式及自我图式等方面的研究。
借助于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家长期关注着社会背景的广泛影响。在20世纪早期,人格曾受制于行为主义和学习的实验研究,后来,文化与人格运动又强调人格形成中社会母体的广泛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情境论者对人格的批评导致了该领域的重要危机,从而引起对人格的基本表现和研究方法的重新检验。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其他对人性批评的观点表明,在人格的社会文化与宏观背景中又产生了新的迹象。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首创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1883年,高尔顿出版了《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此书标志个体差异心理学及心理测量运动的开始。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用“谈话疗法”合作治疗安娜·欧的个案,并出版《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一书,由此逐渐确立了精神分析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地位。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第一本科学解梦的著作——《释梦》。
1905年,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量工具“比纳—西蒙量表”诞生。
1911年,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个体心理学。
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Wertheimer)创立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用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
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行为学派产生。
1914年,荣格退出精神分析阵营,创立分析心理学。
1921年,奥尔波特在其文章中首次对“人格与性格”作了区分,提倡用“人格”而不是用“性格”一词,而在此之前,“人格”主要用于变态心理学领域。
1922—1923年,奥尔波特在德国攻读博士后时受以下思潮的影响:韦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学、斯普兰格(Spranger)的直觉法以及斯腾(Stern)关于人格独特性和人格单元思想的影响。
1924年,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开设了美国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人格与社会改良》。
1937年,奥尔波特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形成。
1938年,默里(Henry Murray,1893—1988)出版《人格的探索》一书,该书与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同被视为人格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1942年,罗杰斯出版《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著名的非指导性治疗方法,1951年被改称为“来访者中心疗法”。
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
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设立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标志心理学第三势力形成。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中有两大不同的传统,即应用性传统和学术性传统,前者主要关心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后者主要对人格本身进行研究。
该传统始于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0),这位希腊的医学鼻祖认为人由四种体液构成: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和血液。后来,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公元130—公元200)依据这四种体液中何种成分占主要地位将人分为四种类型:黑胆汁较多的人表现为忧郁或压抑,黄胆汁较多的人易怒或富有敌意,黏液较多的人比较懒散或缺乏能量,血液较多的人快乐且乐观。古希腊人还发明了“歇斯底里”这个词来形容没有明显生理基础的医学症状,并认为只有女性才有歇斯底里症,它是由于子宫在体内游走所致。
后来,歇斯底里症成为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关注的焦点,而临床精神病学是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来源,最早的人格理论——精神分析论正是来自于弗洛伊德的临床治疗经验。无论是催眠术(或暗示疗法)、谈话疗法还是自由联想,它们都得益于欧洲精神病学家们早期对歇斯底里的关注。其中沙可在其巅峰时期曾是欧洲最著名的精神病医生,他指出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可能患有歇斯底里障碍,人们对歇斯底里存有许多误解,该症状与催眠暗示性是相关的,两者都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不能够将一个人的思想和记忆整合起来而引起的。
这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弗洛伊德于1885年的冬天来到巴黎向沙可学习。这位医生在学成回国后开始用催眠术来治疗癔病,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这是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但是在当时,弗洛伊德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好评,甚至还被一些人当成江湖医生看待。弗洛伊德对心理疾病(包括癔病)的解释是,当个体强烈的性的和攻击性的欲望受到压抑后,它会以一种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心理疾病。后来,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者阿德勒和霍妮用受到干扰的社会关系来解释心理问题,后者尤其重视女性的心理问题。弗洛伊德之后,人格心理学家拓展了阿德勒和霍妮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在童年时期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挫折而引起的。这种被称为依恋理论的观点在世纪之交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Simpson & Rholes,1998)。
到20世纪中叶,凯利凭借其《个体建构心理学》(Kelly,1955)在应用人格心理学领域掀起一股认知革命。当他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时就持怀疑态度,认为人们都会强制性地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产生一种概念化的认识,建立起关于他人在社会交往中对自己抱有什么样的期望理论,并利用这一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对于他人的期望经常建立起一些不正确的理论,于是在与他人交往时就出现了问题。他发现人们最需要的是对周围事件的解释及其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在探讨用认知方法治疗心理问题时,凯利也是一位先行者,他创立的方法叫固定角色疗法。凯利的观点在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点可以在罗特、班杜拉以及米歇尔及其学生的著作中得到体现。
学术性传统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其目的是要发现个体独特的特质,描述个体之间如何不同。为此,分析的单位就变得很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进行比较的方法。在人格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有两种单位,即类型和特质。
第一个关于类型的理论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弗拉斯特斯提出来的,作为一个植物学家,他对亚历山大时期雅典的一些显要人物进行了分类。前面提及的希波克拉底以体液平衡说为基础定义了四种类型,罗斯坦则以体格或躯体的建构为基础建立了希波克拉底之后最有影响的类型说。罗斯坦定义了四种类型:脑力型的人又长又瘦,肌肉型的人结实且能运动,消化型的人圆胖,呼吸型是一种综合类型。其后,克雷奇默尔基于人的体格发展了一种非常流行的类型说,他定义了三种类型:审美型(很瘦的体型)、运动型(肌肉结实的体型)及竖直型(竖长的体型),发现审美型与精神分裂以及竖直型与躁郁症显著相关。
1923年,荣格在《心理类型学》中最先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内倾者将注意力指向内部,外倾者则指向外部,这也是至今非常流行的两个概念。参照荣格的类型论,霍兰德(Holland,1985)在人们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类型理论:现实型的人(如工程师)建造、操作和维修物体与设备,研究型的人(如科学家)用数据来解决问题,艺术型的人(如艺术家)进行设计和装饰并给人娱乐享受,社会型的人(如心理医生)为他人提供帮助,企业型的人(如政治家)劝说和支配他人,常规型的人(如会计)整理和编码事物。霍兰德的理论被公认为人格类型理论的样板。
特质理论始于加尔(Franz Gall,1758—1828),他既是颅相学之父,也是那个时代重要的脑解剖学家。加尔首先界定了几组具有某种特质的人群,如慷慨的、真诚的、好色的人群,然后尽力去发现他们在颅骨上的共同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发现了人的27种能力,并且用图示的方法来显示与之相对应的颅骨上的突起。当同时代的人在探索心理的一般规律时,加尔却在寻找个体之间差异的维度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创立了第一个特质分类学。将人格和个体差异作为学术性学科进行正式研究始于斯腾(Stern,1900/1906),在他的两本著作中,斯腾区分了变量趋向和类型趋向的两种研究路线,这类似于后来在因素分析上的R-技术和Q-技术的区分。
奥尔波特在《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中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认为特质是具有动机作用的意识倾向,他进一步区分了用来描述一群人的共同特质和针对个体的独特特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研究者开始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人格特质,这再次涉及人格的本质以及基本特质的数量问题,从而导致了几个基于特质的人格调查表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有16PF和EPQ。如今,特质的现实性存在已被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所证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格调查表所测的特质维度有真实的遗传性,即在人格特质的测量中具有重要的遗传成分。围绕人格特质的分类问题,一份不出名的空军技术报告提出了一种解决的方法。报告认为,人格可以用五种广义的特质来划分,即适应性、支配性、宜人性、严谨性和智力或开放性。这一主张后来变成了大五人格理论(Wiggins,1996),至此,始于加尔的对人格特质分类的探讨由大五人格理论所做的一个简练列表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