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强大的内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这种观点在所有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的人格理论中都非常普遍。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被传记作家欧内斯特·琼斯誉为“思维领域的达尔文”。弗洛伊德对人格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对人格发展的起源和进程、心理的本质、变态人格的各个方面以及通过治疗改造人格的方式进行了解释。

一、弗洛伊德及其合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1856年5月6日出生于现属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小城弗赖堡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其父亲雅克布是一个羊毛商,有10个孩子,弗洛伊德的母亲是雅克布的第三任妻子。当弗洛伊德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40岁,并且已经做了祖父,而他的母亲却只有20岁。在这个重要矛盾中,年幼的弗洛伊德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一事实,即他有一个与他母亲同龄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个比他还大的侄子。然而,弗洛伊德是后来的这一家庭中的长子,也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在家里,妹妹房里常点蜡烛,而他的房间总是点汽灯。有一次,妹妹练琴打扰了他学习,他提出抗议,钢琴就被搬走了。他对妹妹经常发号施令,俨然以家庭骄子自居。这一切养成了他自信和自负的性格。弗洛伊德与母亲之间存在一种亲密、强烈且良好的亲情,这常使他感到自己的成功与其年轻的母亲对他不容置疑的爱有关。由于弗洛伊德的母亲相信他与众不同,这使他本人也逐渐相信了这一事实,弗洛伊德随后取得的诸多成就是源于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这种早期的经历不仅影响了弗洛伊德的一生,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其理论的创立。

弗洛伊德及其合作者

1873年,弗洛伊德以最优的成绩毕业于古典中学。在中学期间他就崇拜达尔文的进化论,喜爱采集各种花草标本,并决心专攻医学,后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系。1876年,弗洛伊德进入布吕克教授主持的生物学研究室做研究生,在这里他结识了奥地利生理学家、精神病医生约瑟·布洛伊尔,开始迈出了研究精神疾病的第一步。他的兴趣广泛,除学习医学外还学习人文科学和进化论等。在这期间,他曾解剖过400多条雄鳝,以研究睾丸的结构。1877年,年仅21岁的弗洛伊德发表了有关鳗的生殖腺之形态与构造的论文。1880年12月,弗洛伊德第一个合作者布洛伊尔开始治疗安娜·欧,这一病例对弗洛伊德后来走上精神分析之路有重大影响,弗洛伊德把它作为精神分析的开端。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布洛伊尔与弗洛伊德合著了《关于歇斯底里研究》。该书在出版后的13年中只销售了626册,因在该书的出版上两人存在分歧,1898年两人的关系完全破裂。

1902年,在他的一些学生的促进下,弗洛伊德成立了包括他早期最重要的两个合作者阿德勒和荣格的“星期三精神分析讨论会”。1908年复活节,以弗洛伊德为核心,欧洲各地的精神分析学说的鼓吹者和信徒集会于萨尔斯堡,召开“国际精神分析大会”,决定发行会刊《精神分析学、精神病理学研究年鉴》。同年4月,弗洛伊德组织的周三讨论会改名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

1910年3月,第二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在纽伦堡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当选为第一任会长。次年,弗洛伊德即与荣格发生分歧,个人感情恶化。1912年两人终止私人通信,1914年荣格辞去会长职务。弗洛伊德后来又与另一弟子阿德勒分道扬镳,阿德勒从“国际精神分析学会”退出以后,另组建“个体精神分析学会”。

西方学者一般将1913年作为弗洛伊德早期和晚期思想的分界线。1913年,在明兴召开了国际精神分析大会。弗洛伊德与荣格彻底决裂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战争恐惧症和战场精神病增加,人们对精神分析更加关心,精神分析学说在欧美的威信提高。从1919年到弗洛伊德逝世,他在西方的声誉达到了顶峰。1923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他最后的16年就是在同癌魔作斗争中度过的。同年,与罗曼·罗兰开始通信。70岁生日那年他收到了布兰德斯、爱因斯坦、罗曼·罗兰等人的贺电。当日,弗洛伊德声明从实际运动中引退。193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晚期代表著作之一《文明及其缺憾》,书中揭露了人类社会的许多弊端。同年,弗洛伊德由于对文学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歌德文学奖”。

他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精神分析纲要》渗透着他晚年的全部心血,这是他创作的最高峰,也是他一生研究的总结。弗洛伊德晚年还有一些创作夙愿,但由于疾病折磨而没有完成。1939年癌病夺去了弗洛伊德的生命,西方世界为之哀悼。

二、关于人格的结构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格的差异是由于人们对待基本的驱力方式的不同引发的。在他早期的观点中,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三个水平(见图3-1):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中隐含着一些被压抑的记忆、情感以及来自本我的本能性驱力,有时,潜意识中的思想、情感或欲望可能会通过“伪装”的方式进入人的行为。例如,你遇到一个人,并很希望与其加深了解,于是你可能潜意识地将一本书或一件衣服落在这个人的家里,以便为你们的下一次会面作铺垫。后来,为了揭示潜意识的本质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格差异,弗洛伊德描绘了一场人格的两个不同部分——本我和超我——之间无休止的战斗,这种战斗由自我来调和。尽管我们容易把它们描绘成三种不同的事物,但要记住弗洛伊德认为它们只是不同的心理过程。因为弗洛伊德并没有对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大脑中进行具体的定位。

图3-1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不同意识水平的行动

1.本我(Id)

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的,可以看做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它非理性地运作着,跟随冲动运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考虑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是否被社会所认可。本我被快乐原则所支配,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如果每个人的人格都只受本我控制,无节制地寻找满足感,为了能随时实现欲望而不考虑其后果,那么,这个世界定会处于无法想象的混乱之中。

本我为人的整个精神和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力必多(Libido),来源于人的生存本能。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力必多决定了人的生存愿望,即一种潜在的满足性欲的愿望,人追求快乐的一切形式都是这种愿望的表达方式。与生存本能同时存在的还有死的本能,包括人类心理的攻击、破坏、自毁等成分及其衍生的贪婪、野心、暴虐等。这种本能表现为对他人或自己的攻击行为和破坏的欲望。弗洛伊德列举了人类漫长历史中的种种暴力和战争,作为这种本能存在的佐证。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会通过非破坏性的形式释放本我的能量,缓解由于性冲动或攻击冲动造成的内部压力。

2.自我(Ego)

本我产生出能量,但如何使用能量则由自我控制。基于现实的自我常常用于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是他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同时又不会带来不愿看到的结果。自我是受到现实原则支配的,这种原则为快乐的需求提供现实的选择。比如,自我会阻止考试作弊的冲动,因为它考虑到因作弊被抓而产生的后果,同时它会用以后更努力的学习行为或者寻求教师同情等方法来代替作弊。当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进行折中来尽量满足两者的需要。然而,当本我和超我之间压力非常紧张时,自我很难作出最优的折中。

3.超我(Superego)

超我对于自我的思想和行动起着判断和监察的作用,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得的道德态度。超我的一部分称为良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当行为违背这种标准的时候,良心就会受到内疚感的惩罚。当儿童开始将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的某些社会禁忌作为他价值观的一部分时,超我便逐步发展起来。超我的另一部分称为自我理想,即一个人努力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它反映着一个人在幼年时受到父母赞扬或奖赏的那些行为。自我理想是一个人的目标和抱负的源泉,当达到这种标准时,个体会为自己感到自豪。这样,超我和本我之间经常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感觉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4.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相互作用

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弗洛伊德主张,这三种心理成分如果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一旦三者之间发展失调乃至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和心理疾病。弗洛伊德把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描述为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冲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例如,本我要求愉快的愿望立即得到满足,而这经常会与超我的道德标准发生冲突,本能的冲动会受到自我和超我的控制。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举例来说明这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假设你被一位熟悉的异性朋友所吸引,此时你的本我叫喊道:“我想马上得到她(他)!”你的超我严厉地回答道:“不许有这种邪念!”而你的自我则说道:“不能胡来,但我可以有一个追求计划。”

知识链接:各种潜意识现象

潜意识知觉

有证据表明,尽管刺激因太弱而不能被觉察,但它对知觉和其他心理过程会有影响,这种现象称为潜意识知觉。例如,以远远快于意识知觉的速度向被试呈现一张有鸭子的图片,当要求这些被试画一张风景画时,与那些没有呈现鸭子图片的被试相比,他们会在风景中画出较多与鸭子有关的形象。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指人们报告没有记忆的事件或学习材料却对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潜在的记忆效果。它是相对于有意识记忆事件或材料的外显记忆而言的。例如,学习了一系列配对单词的被试后来再学习相同的配对单词时会相对容易些,但从来没有学过的被试则不会这样认为,尽管他们报告不能回忆或再认出先前学过的配对单词。

分裂现象

当一个人心理机能的主要方面被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不能与个体心理机能的其他方面进行整合时就会产生分裂现象。这种体验范围从轻度到中度都相当普遍,例如,忘记驾车行驶过的一段路途,严重的如忘记了最近主要的生活片段。最极端的事例是多重人格障碍,这种人有多重的、分离的人格,这使他们有时候孤僻行事。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分裂现象是因极端压抑和心灵创伤阻碍了正常意识的作用而产生的。

自动化加工

我们想的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自动产生的,这一过程并没有受意识的影响。许多这样的操作最初是在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后来它们都变得很有规则或自动化而成为潜意识活动,如语法规则、系鞋带、打字等现象。尽管我们在讲话中大多数语法规则是正确的,但很多人并不能写出这些规则,这些规则是潜意识获得的,并保持在潜意识中。

(资料来源:Pervin,1995)

三、自我防御机制与压抑

1.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对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思想的描述不是非常确切。古典精神分析的案例包括这样的潜意识主题:对父母的憎恨、对配偶的攻击性、乱伦的念头、对儿时创伤经历的记忆以及类似对意识来说显得可怕的想法。自我将这些潜意识的东西控制在意识之外,试图减少或避免焦虑。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不等同于紧张、担心、烦恼和惊恐等情绪。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被接受的潜意识想法要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情感会导致含糊的焦虑感,弗洛伊德称之为神经性焦虑。值得庆幸的是,自我有许多处理非理性想法和欲望的技术,这些技术总称为自我防御机制,它是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心理策略(见表3-1)。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使用一些防御机制,你不用感到惊讶,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每个人都会使用防御机制,只是使用程度不同罢了。若是一个人过度依赖防御机制,就有可能造成问题。如果一个人全盘依赖防御机制而忽略生活现实,便有可能造成心理疾病。

表3-1 主要自我防御机制

2.压抑

在这些防御机制中,弗洛伊德将压抑视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过程,以免因不被接受的或可能引起危险的冲动、愿望或记忆而体验到极度焦虑或罪恶感。自我既意识不到被觉察的心理内容,也不能觉察通过压抑使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过程。压抑是个体克服有威胁的冲动和愿望的最基本的自我防御方式,自我通过这种努力,将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例如,一天夜里,一个男孩看见父亲殴打母亲,事后被问及这次经历时,男孩坚持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他也许并没有撒谎,相反,或许是因为那一幕恐怖让他难以接受,因此他将这个经历压抑于意识之外。

3.关于压抑的理论

最近,关于长期压抑儿童期性虐待记忆的报告与日俱增。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接受压抑记忆这一观点,但是,仍有许多学者并不接受它。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在她的一篇《压抑记忆的真实性》(1993)文章中指出,儿童期性虐待是如此不幸地普遍,以致构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她又质疑了这种压抑以及随后对此类经验的记忆恢复。洛夫特斯总结说,尽管不是全部,但大多数关于被压抑记忆的报告都是虚假的。如果她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个体宣称他们有此类记忆呢?一种可能就是,虚构此类记忆可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人为杜撰一种受虐待的记忆,其内在的驱力可能是作为这样一种途径而出现的,即它为那些也许更为乏味而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童年期经历提供了一道屏障。”(Loftus,1993)

知识链接:被压抑的记忆

1969年的一个下午,8岁的苏珊·奈森前往加利福尼亚福斯特市看望一位邻居时途中失踪了。两个月后在附近的水库发现了她的尸体。验尸官断定苏珊死于头盖骨骨折。接着警方做了调查,但由于缺乏证据,无法继续深入,因此再也没有找到杀人犯。20年后,被害者儿时的伙伴艾琳·弗兰克林和女儿坐在洛杉矶的家里。突然,艾琳回想起苏珊的死。当时她看见一个男人对这个女孩进行了性攻击,然后用石块砸碎了她的脑袋。她还记得那男人的样子——他正是自己的父亲乔治·弗兰克林。

凭着女儿的证词,乔治·弗兰克林于1990年被推上了法庭,并被判谋杀罪。陪审团在聆听了证词之后确信,除非当时艾琳·弗兰克林在案发现场,否则她不可能知道案件的细节。但为什么这些记忆在20年后才浮现出来呢?检察官认为,由于这些记忆太痛苦,以至于艾琳一直将它们压抑在潜意识中。现在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女儿和苏珊长相相似,激发了长期被压抑的记忆表象,并使之进入意识。高级法院法官托马斯·史密斯将乔治·弗兰克林描述为“残忍而堕落的人”,并判他终身监禁。弗兰克林也因此而成为因“被压抑的”记忆被定罪的首例。

“弗兰克林案件”立刻引起心理治疗师、心理学研究者及法律界人士围绕被压抑记忆的准确性问题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涉及成千上万宗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成年人通过心理治疗突然回忆起童年时曾被父母虐待,尤其是性虐待。一位调查者估计,有300多件刑事案件是成年人突然回忆起儿时被压抑的性虐待,从而对父母提出控诉的(Yapko,1994)。

但是,近年来被压抑记忆的案件已很少见诸报端。研究者证实,对于不真实的被压抑记忆,人们往往非常相信其准确性(Loftus,1993)。研究者并不认为被压抑记忆不可能发生或那些声称有被压抑记忆的人在说谎。他们只是建议,在许多案例中,人物往往被张冠李戴,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治疗师不能假设被唤醒的事件确实发生过。

1996年,在监狱里服刑五年后,乔治·弗兰克林接受重新审判。他的律师指出,上一次判案的陪审团应当见过关于苏珊之死的报纸和电视报道。那些报道描述了犯罪的细节,这些细节可能是艾琳·弗兰克林记忆的来源。在新证据和人们对被压抑记忆的置疑下,检察官撤销了对弗兰克林的指控。1996年7月3日,乔治·弗兰克林被无罪释放。尽管弗兰克林的案件已经了结,但被压抑记忆的准确性以及它在刑事犯罪案件审判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资料来源:Burger,1997)

四、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

弗洛伊德坚决主张,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分析师,他可以不是一个医生,但是他自己必须首先被分析。而且除了被分析之外,一个精神分析师至少还需两年的督导实践。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为他作分析,因此弗洛伊德自己承担了这项工作。弗洛伊德进行自我分析的动机来自几个方面,各种不安全感诸如对火车旅行的强烈恐惧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来自他对父亲去世的反应。他的父亲于1896年秋季去世,尽管他的父亲早已病体垂危,去世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弗洛伊德却发现父亲的过世强烈地震撼着他。有几个月的时间,弗洛伊德体验到严重的抑郁而无法工作。他的反应如此激烈,以至于决定得把自己当作病人。

1.梦的分析

显然,弗洛伊德不能对自己使用自由联想,因此他需要另一种自我分析的工具。弗洛伊德惊奇地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看待歇斯底里症状的方法来看待梦的内容,即无论是梦还是歇斯底里症状,都可以被看做是被压抑的创伤性观念的象征性表达。

若能恰当地分析梦或歇斯底里症状的象征意义,人们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梦的分析成为挖掘潜意识心灵的第二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自由联想),这也是弗洛伊德进行自我分析的有效方法,“梦的解释是了解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光明大道”。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以《释梦》(1900)的出版达到顶峰,这是他本人及其他人所公认的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回顾一下历史,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歇斯底里研究》和《释梦》在最初出版时都不畅销,后者在6年中仅售出600册。然而,该书的价值最终还是被人们认识到了,在弗洛伊德的有生之年它就再版了7次。

梦是愿望的象征性表达

和歇斯底里的躯体症状一样,梦境也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在睡眠中,一个人的防御虽然松懈了,但是没有消失,因此被压抑的经验只能以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由此,梦境与梦的真实意义之间便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梦所表现出来的是其显性内容,而梦的真实意义是其隐性内容。弗洛伊德总结认为,每个梦都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在睡眠中,以象征形式表达的愿望经过充分的伪装,使梦者的睡眠能够继续,因为愿望的直接表达将引起过度的焦虑并干扰睡眠。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的解释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精于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才能胜任。

弗洛伊德相信,尽管大多数重要的梦的象征符号来自个人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般的梦的象征符号,它在每个人的梦中都具有相同的意义。例如,旅行象征着死亡,降落象征着屈服于性诱惑,箱子、花园、门或者阳台象征阴道,而大炮、蛇、树、箭、教堂的尖顶和烟囱则象征阴茎。自从弗洛伊德利用梦的解释来分析自我之后,这一程序就成为精神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

2.俄狄浦斯情结

通过对自己梦的分析,弗洛伊德坚定了一个信念,即年轻的男子都有一种热爱母亲而仇恨父亲的倾向,他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这是根据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王》来命名的,在这部戏剧中,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由于男孩与他们的母亲经常存在身体的接触(母亲给他们洗澡、抚摸、喂奶以及拥抱他们),因此弗洛伊德认为他们对于母亲存在性欲望是很自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是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使用性欲这一术语的。实际上,将弗洛伊德的用语译为“愉快的”要比“性欲的”更恰当一些。对弗洛伊德而言,任何令人愉快的事物都可以粗略地归于他所谓“性欲的”东西。然而,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当弗洛伊德谈及性欲时,似乎就意味着通常意义上的性欲。

当男孩玩弄自己的性器官时,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并因而变成了母亲的爱人。

现在,男孩开始与同样向往得到母亲的父亲竞争。不过,事实情况(父亲比他更有力量)却令男孩不得不压抑对母亲的爱意和对父亲的敌意。然而被压抑的观念并没有消失,它们继续在梦、症状或者不寻常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例如,弗洛伊德那时已很清楚他对于父亲去世的过度反应了,它至少部分是由他的罪恶感引起的,因为他感到自己希望父亲死去。弗洛伊德相信俄狄浦斯冲突在男孩中是非常普遍的,俄狄浦斯冲突在成年生活中的残余可以解释许多正常和异常的行为。它所能解释的一项“正常”行为是,男性常常与和其母亲相似的女性结婚。

五、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

在历史上,弗洛伊德的观点对许多心理学家关于正常与异常人格的思考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与赞成弗洛伊德观点的人相比,更多的心理学家对此持批评态度。

首先,精神分析的概念模糊,不容易进行操作性定义,大多数理论很难被科学地评价。由于无法证明一些核心假设甚至原理,因而整个弗洛伊德的理论都是有争议的。怎样才能更直接地研究力必多的概念、人格结构以及婴儿性冲动的压抑呢?

其次,有批评者认为弗洛伊德理论是好的历史,却是不好的科学。它不能可靠地预测将要发生什么,它是回顾性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的分析。通过精神分析理论理解人格,不是对可能产生的行为和可预测结果的科学建构,而是历史性的重新建构。此外,过分强调目前行为的过去的原因,使人们忽视了引发和维持行为的当前刺激。

另外,它是一个发展理论,却从不包括对儿童的观察或研究;它弱化了创伤性经验(比如儿童受虐)的作用,将它们重新解释为一种记忆中的幻想(以儿童渴望与父母性接触为基础)。而且弗洛伊德理论有以男性为中心的偏见,因为它以男性为模板却没有考虑女性是如何与之不同的。

但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在通过实证修正和改善以后不断得到认可,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研究者们正在系统地探索潜意识的概念。这些结果支持了弗洛伊德的总的概念,但是弱化了潜意识过程与精神病学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潜意识中的内容很少会引起焦虑或痛苦。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关于正常和异常人格功能的最复杂、最全面和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即使在他的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然而,像任何其他理论一样,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佳态度应该是对其理论的每一个成分都进行检验和验证。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并仍然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着影响;但他的另一些观点已经被抛弃,而且对其理论进行的最早修正来自他的学生。 ri+wr0jzKKIcu4fM2XvRzXwcnWOO005g6B71paC2EqUdGno7oHJl8GPELPOWio9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