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格发展的问题

一、人格发展的基本问题

发展即意味着变化,人格发展亦即预示了人格是变化的。然而,人格研究以人格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基础,这与人格的发展岂不矛盾?由此,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构成人格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毫无疑问,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人就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由不成熟、不完善逐渐走向成熟和健全。这其中,后天的环境与教养无疑对人格有重大的改造作用。但是,人格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有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所表现的先天气质将贯穿于他一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其他人格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我们很难理解一个人今天是外向、冲动的情形而过一段时期后却变成了内向、害羞的情形。

1.发展还是稳定

关于人格的发展问题,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格特征可以重新塑造,即使不是全部重塑,至少也可做到新的自我不会重蹈覆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在20岁左右甚至更早就已经定型,以后将很难改变,所以人们应相互接纳、相互适应。马斯洛就曾指出,决定个体人格的关键不在于基因或童年期经历,而在于他的动机或需要以及他如何去满足这些需要。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曾处于人生的巅峰,遗憾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完成了自我实现。究其原因,大多数人对处于人生巅峰的珍贵时刻熟视无睹,他们无视宇宙间那些令人叹服、令人敬畏的方方面面,而是把注意力仅仅集中于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之上。在这一问题上,持环境决定论的行为主义则更极端,如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良好的环境,他可以将他们塑造成从乞丐到总统当中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人。

2.两种观点

精神分析论者弗洛伊德指出,个体的人格早在5岁左右即已定型,以后的发展只是在此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并在一生中保持相对稳定。特质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整个成年期,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行为会有所不同,但其心灵保持稳定。“当孩子离开家之后,当年老的父母需要照顾之时,当一个人从终生的职业中退休之后,构成行为主体的日常秩序就会发生深刻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等于人格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是外在需求的反映,而不是内在的发展。”(McCrae & Costa,1994)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者还是认为,应激源即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震撼是造成人格突变的主要原因。发展心理学家则强调指出,个体的心灵随着成熟的过程而不断展开,在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及老年期,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他们生命的旅程中,个体对自己内在的看法在不断更新。发展派更注重人们为转化人格所做的自觉努力而不是外在的情境。

3.人格变化的条件

事实上,对处于各种不同情境下的个体而言,人格并非不可改变,文献早已记载了相当数量的病例:在长期的、巨大的或兼而有之的严峻压力下,人格确实发生了变化,重大的战争及灾难就是典型的例子。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涉及人格研究领域的一个现实问题,即后天人为的因素如教育、培训、辅导及治疗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在这里,研究者关注的应该是人格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在什么情况下人格又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是量的变化还是质的变化。很显然,重大的生活事件尤其是创伤性事件、教育、环境的变化等都有可能使人格发生改变。

二、人格发展的一般问题

对早期发展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人格发展的科学事实,但是为了对人格发展问题作具体的分析,还必须审视各种发展模式和某些一般性问题。这样做的方法之一是集中探讨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可以代表人格发展的主要历程,它们反映出个体身心特点是由生物成熟和社会实践两者相互作用的发展结构。以下所述是人格发展过程的一般问题。

(1)人类个体出生以后,约有10年或更长时间不能独立。婴儿早期则完全需要他人照顾,否则他们不能生存,也不能顺利地发育成长。漫长的幼稚期对人格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越是低等的动物其独立期越短。试想人类在幼稚期如果像小猫小狗一样出生不到两个月就能跑了,那人格的发展将从何谈起?后天的教养又能起何作用?正是这一漫长的幼稚期为塑造儿童良好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格特征提供了有利时机,在此期间,教育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2)人类行为主要是社会行为,与动物世代相传的固定行为模式很不相同。所谓固定行为模式是指本能的行为。人类的人格和社会行为几乎完全靠学习获得。当小猫还在母猫体内时我们几乎可以作出这样准确的预测,即它出生以后一定会抓老鼠。然而对一个还没出生的小孩我们却不能作出类似的预测,说他出生后能弹钢琴或长大后能成为艺术家。当然人格的发展也与先天因素和发育成熟有关,但其意义较为有限。一个人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他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3)人格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早期的发展是后期发展的基础。如果说儿童出生时的遗传素质为其人格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石的话,那么后天的教养和经验就是建筑在基石基础上的砖块,人格大厦的建造不仅需要有坚实的基石,而且要靠每一块砖石的有机搭配。尽管我们可以将人格发展分成若干阶段,但事实上这些阶段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人格发展是一个非常连贯的过程。同时,后期的发展又以早期的发展为基础,人格心理学家特别强调童年期的生活经历对成年时的影响,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行为习惯、气质、性格对成年期人格有巨大影响,有些方面甚至有决定性作用。

(4)个体人格发展的趋势既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又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展一样大体上遵循某种共同的模式,如他们都要经历某些共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内部又有共同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利因素如父母的虐待会给他们带来共同的影响。尽管如此,每个人仍有发展的个体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常常在成人时继续表现出来。这不但在认知、运动等方面如此,而且在智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也表现出早期的发展痕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哪怕是同卵孪生子。不仅在同一发展阶段会有差异,而且相同的环境因素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也不相同。

三、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

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其发展进程。如果说上面所述人格发展的基本问题和一般问题显得有点抽象或形而上学的话,那么以下所列关于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则直接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连。这些问题着力突出影响儿童早期人格发展的因素及每一年龄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对于父母或教养者来说就是要解决可操作性的问题。

(一)婴儿期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
1.婴儿的进食和依赖性问题

根据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理论,婴儿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满足口腔的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与母亲或其他抚养者建立起一种“基本信任”或“不信任”的原型,这是今后人格发展的基础。进食和与进食有关的经验是婴儿早期的主要经历,这一点毫无疑问。如若婴儿的口腔欲望能够得到及时、有度的满足,则儿童会形成对周围人和世界的安全感、信任感,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敌意。婴儿的依赖性起初与进食问题联系在一起,儿童一般会对母亲产生依赖,这不仅因为母亲是儿童的食物提供者,而且是生活的照料者。儿童早期对母亲的生理依赖很可能与后期依恋的形成直接相关。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婴儿期人格的发展

2.视觉注意和环境刺激的问题

怀特的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其实应当描述为“视觉抓握的个体”。在作出有关早期经历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的结论之前,我们还需要大量了解婴儿活动的细节情况。婴儿期除了解决好进食问题外,另一重要问题就是视觉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和社会刺激(如笑、轻拍)有助于促进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和成熟,提高并加强儿童社会反应的倾向;而婴儿的面部反应(如微笑、发声)反过来又使母亲更有可能去逗其发笑和发声,两者相互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儿童依恋性的发展。这一时期,有经验的父母往往会在婴儿的摇篮或小卧室里进行精心的布置,目的是为婴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

哈洛的依恋实验

3.刺激剥夺和社会性隔离的影响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单调的刺激或刺激剥夺则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将孤儿院的儿童与正常家庭的儿童进行比较,就能发现两者的差异所在。研究表明,孤儿院的儿童无论在智力水平还是情绪反应、人际关系、行为习惯或其他人格特征等方面都不及正常家庭的儿童,而且他们以后在社会适应方面会表现出更多的不良行为,出现反社会倾向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里,孤儿院不仅客观的环境刺激比较单一,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刺激缺乏,儿童缺乏亲人的关心与照料,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知识链接:“野生儿”

文献记载的最为悲惨的例子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女孩,只知道她叫珍妮,出生于1957年。母亲很谦逊,但视力越来越弱。其父经常殴打妻子。珍妮在20个月之前的生活还算正常。父亲因自己的母亲意外死亡而精神失常。从那以后,这位父亲将珍妮关在一间卧室里,后来的12年中,珍妮很少出屋。

孤零零地被关在窗帘遮挡的小屋中,赤身裸体被捆在一个小孩大便用的椅子上,没有人跟珍妮说话或玩耍,也没有玩具,偶尔只有一个空的奶酪盒子或线轴。他的父亲不能忍受声音,只要发出一点声音就对她严厉处罚,从而压制了她的语言内驱力。有的夜晚,他允许女儿离开座便椅,躺在他自己设计的很窄小的睡袋中睡觉。

1970年11月,珍妮的父母很厉害地打了一场架,她母亲吓坏了,带着她逃到了城里。到此时,珍妮的苦难才为人所知。家庭援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注意到,13岁半的珍妮是如何笨拙地拖着脚跟在母亲身后,于是叫警察来把珍妮带走,并起诉她父母虐待儿童。

珍妮具有野生儿典型的人格发育停滞的特点。她既不会说话,思维也不足小女孩的水平。她只能吃婴儿食品,没有学会咀嚼固体食物,也不会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经过一组医生和语言学家5年的精心指导,珍妮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语言,从而改善了她的思维能力,一些人格特质也出现了。她的医生注意到她变得开朗了,但其开朗方式却因语言发育过分迟缓而扭曲。例如,如果一个人不正面看着她,她就不知道如何跟那个人交谈。珍妮解决这个问题的应急办法是抓住那个人的脸,把它转向自己。青春期引发了她难以控制的冲动,有时她的表现是光着身子到处乱走,并且当众手淫。

在努力使她康复期间,她的母亲(被指控虐待儿童,但免于入狱,她的父亲几年前自杀了)经常来探视她。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位妇女提出请求,得到了珍妮的监护权,并将珍妮转到了弱智成人疗养所,并一直住在那里。一个在人格形成期受到如此虐待的人,她将永远不会超出最低限度的人格。(资料来源:人格之谜,2002)

4.社会性依恋的问题

婴儿期的另一主要任务是形成与抚养者的情感纽带——社会性依恋。有些理论家主张,社会性依恋的根源在于婴儿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正是后者的喂养导致婴儿身体紧张的减少。然而,哈洛的研究却表明,依恋行为可能不依赖于食物的来源和饥饿的减退而产生,进食和紧张减低的舒适感的联结只是增加了依恋性,但这不是依恋产生的唯一原因(Harlow,1959)。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依恋不仅与食物来源有关,身体接触的舒适度可能是依恋形成的关键原因。很显然,与父亲相比,母亲常常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更舒适,从对婴儿的抚摸到抱的姿势都非常讲究。因此,孩子通常对母亲的依恋比较强。当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父亲通过与孩子玩游戏也能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依恋也能得到加强。

(二)幼儿期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
1.排便训练问题

排便训练是从婴儿过渡到幼儿的一种重要经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寻求快乐和社会约束之间的冲突最早从这里表现出来,他们将这种社会化特征看做是心理冲突的最好实例。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婴儿后期是人格发展阶段的肛门期,其性的体验通过排泄或保持粪便获得。形成儿童有规律的排便习惯是父母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此阶段若有精神创伤,则会导致强迫型人格,产生吝啬、秩序、顽固等特点。毫无疑问,如果父母本身对排便和排便习惯感到厌恶和羞耻,当他们在训练孩子时也可能使孩子轻易地将某些焦虑情绪表现出来。父母对于生理功能过于拘谨的看法会使孩子在排便训练时产生极大困难或出现过多的肠胃不适感。若父母对生理功能表现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并在排便训练时要求苛刻、惩罚严厉的话,则容易造成孩子行为的相对紊乱,其情绪体验也可能不正常。

2.攻击性与性的社会化问题

随生物成熟一起发展,儿童有了更完善的运动和认知技能,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许多自我评价和主动控制的可能性。例如,爬和行走使孩子有了更主动地操纵环境和更充分地探究周围世界的自主性。这些探究行为大多使父母感到高兴,但也有的让父母感到极度不安。其中有两种行为模式在一般儿童身上特别容易出问题,那就是攻击和性。攻击是对他人施加伤害或损伤的行为,它总有加害的对象——受害者。如果孩子用锤子猛砸他的玩具木塞板,父母一般会同意他这样做,但如果他猛砸自己的妹妹或其他小朋友,社会环境很快就会与之对抗,结果斗争就开始了。在整个幼儿期,儿童大量的行为主要通过观察与模仿习得,这其中最容易习得的行为之一便是攻击行为。除外界和媒体的宣传外,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在该行为习得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如父母对孩子的体罚使儿童学到的可能是以大欺小。

社会化力量碰到麻烦的第二种行为模式是性行为。孩子们探索环境,也探索他们自己的身体,他们注意到男女生殖器的不同,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在幼儿期,儿童一般都喜欢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官,并认识到生殖器是性体验的主要源泉。他们对这些生物学事实和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并对接触自己和其他人的身体感到愉快。另外,父母或养育者会对他们的“性行为”进行干涉甚至斥责,此时父母如果不懂得引导而只是一味指责的话,极容易导致儿童焦虑或过度抑制,这是适应不良在早期的一种表现。正因为如此,早期的性教育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好奇心和寻求信息

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这种天性既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格发展的基础。父母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了其人格的发展,其中父母提供的刺激越有意义,信息越丰富,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也越大。

不只是成人,儿童也会寻求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或一定范围的变化性。在某些玩耍和娱乐活动中可以看见儿童对惊奇的渴望,例如,他们对公园里奇形怪状的哈哈镜的反应。当环境长时期没有一点变化时,人们会变得心神不安而难以忍受,知觉和智力功能可能受到阻碍,另外,过度的惊奇和新颖也可能引起焦虑和苦恼。例如,把一种惊人的黑猩猩面部模型放在儿童面前,可能会使他感到恐怖。有报告指出,孩子在遇到陌生的或新奇的图像和声音时也有强烈恐惧的表现。总之,新奇和复杂的刺激比完全熟悉和简单枯燥的刺激更有吸引力,例如,环境中事物的排列如果是无规则和不对称的,那么就能提高观察者的警觉性和唤醒水平。一个变化无常、完全不可预见的环境也常常会引起个体的混乱和焦虑,这种情境完全淹没和倾覆了个体,其势难挡,使之不知所措,因而也就没有定向和警觉了。

作为父母,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一样重要,所不同的是,生理需要的满足有客观的指标,如食物的营养价值等,而好奇心的满足则很难把握,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为儿童提供何种刺激与指导。如果父母认为小孩只是个无知无识的个体,只在乎其生理的满足,不注意关心儿童的心理需要尤其是求知的欲望,那将很有可能抑制儿童人格的发展。另外,有的父母将儿童当成垃圾罐,一味给他们身上塞东西,无论其接受与否,认为塞得越多越好,从不考虑儿童的内在需要与接受能力。这两种情形都有悖于儿童人格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nz1MH1v2ZG2cYa4MYkaFyDWI+qCpdb47iJzJyX3nivHAbwZTP8YCKaGOBaRw9/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