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其精神分析体系中最有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他认为人格的本质早在生命的最初五六年即已形成。而对于早期人格发展的解释,弗洛伊德主要围绕“性”这一主题展开。这里的“性”是一种广义上的性,弗洛伊德将凡是能带来愉快和满足感的体验都称之为“性体验”,能够带来这种体验的部位称之为“性敏感区”。每个人从出生到成熟都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各阶段的划分以“性敏感区”为主要标志,而且这些阶段会影响到成年期的人格,因此人们称之为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

根据不同时期力必多表现的性感区不同,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口腔期(0~1.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性感区是口腔部位的唇和舌,诸如吸吮、触咬、吞咽等是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吸吮行为是最能使婴儿感到快乐的行为,使婴儿得到愉快体验,而母亲的乳房能满足婴儿的两个基本需要,即营养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口腔期固着会产生口腔型人格,有这种人格的人在成年后习惯过与口腔有关的生活,如他们一般吃得多、吸烟多,通常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别人讲话,他们可能成为政治家、教授、律师、演员等。

(2)肛门期(8个月~3岁)。这一时期力必多与肛门联系起来,性感区由唇和舌发展到肛门和大肠,儿童通过体验粪便的保持与排泄得到快乐,因为在排泄时会有一种紧张消除的愉快体验。弗洛伊德认为,在肛门期产生固着会形成肛门型人格,如果父母阻碍了肛门性欲的满足,特别是由于排便训练而产生的固着,那将会产生肛门定向。肛门型人格分为两类:一类是肛门保护型,此种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整洁、小气、刻板、做事有条理;另一类是肛门驱逐型,此种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不爱干净、大方、随便、做事缺乏条理。

(3)性器期(3~6、7岁)。在这个阶段力必多指向生殖器区域,儿童的性欲望主要通过生殖器来满足。由于男女生理特征不同,因此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

第一,男性性器期。这时期男孩认为,母亲是自己快乐的目标,因此就想得到母亲,以获得性欲的满足。而当他意识到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时,又会对父亲产生嫉妒和敌对情绪,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或“恋母情结”。如果母亲反对孩子的妄想和性欲望或孩子由于父亲的反对而产生“阉割焦虑”的话,那么此阶段的结束还需经历两个解决过程:第一个解决过程是“压抑”;第二个解决过程是以其父亲自居,认同其父亲的行为。

第二,女性性器期。与男孩相似,这时期女孩会喜欢上自己的父亲,并在潜意识中企图取代母亲的位置,这种现象即“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或“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男、女孩子间的恋母(父)情结有很大区别,虽然由于阉割情结使两者都产生恐惧心理,但男孩要求解决此情结,女孩则没有这种压力。事实上,正是这种情结使她们进入安全状态并成为正常的女性。此时,女孩一方面想取代母亲而成为父亲的爱物,另一方面又为将失去母亲而恐惧。如果女孩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她在人格上将会产生女性的虚荣性和嫉妒心。

(4)潜伏期(6、7~11、12岁)。此阶段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儿童的力必多冲动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的兴趣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文化学习、文体活动及同伴交往等所取代,它的持续时间几乎是前三个阶段的总和。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对儿童人格形成极为重要。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儿童失去了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的兴趣,他们将自己局限于全部是女性或全部是男性的群体中。在这期间,由于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在学校学习了系统的知识,儿童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获得了更大发展。

(5)生殖期(11、12岁以后)。弗洛伊德把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期,在这三个阶段中,性活动由自发性欲所引起,儿童一直追求肉体的愉快。在潜伏期之后即青春期,由于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儿童产生第二次性欲冲动,这种生理压力能使儿童感到性冲动的巨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此时的性本能通过性高潮得以满足,而且力必多开始投射于所爱的事业,并由“自恋”开始转向于“异性恋”。从这时起,儿童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逐渐成为社会的独立成员,寻找职业、选择对象、生育并抚育后代。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为了达到完全的成熟,必须尽最大努力经历一系列面向社会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代表着一个个需要克服的障碍。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所谓的危机就是发展中的转折点。积极解决危机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能得到健全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便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后一阶段危机的解决。

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艾里克森不是将性视为人格发展的关键,而是将社会的文化与个体的教养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且这种发展贯穿于人的毕生,在此基础上他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在信任和疑惑之间寻找平衡,其心理社会的两极是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在这一时期,儿童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如果父母给这一时期的婴儿以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那么婴儿将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婴儿的爱抚和照料也像孩子的脸一样一日三变的话,婴儿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婴儿的基本信任感居多,就能达到他的第一个社会成就,孩子会确信他的母亲不会扔下他不管,从而发展起一种持久的信念,即他将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任何东西。

(2)自主对害羞或怀疑。1~3岁期间,儿童在自主性与羞怯感之间寻找平衡,从而发展起一种独立意志感,同时逐渐克服冒险离开母亲时的焦虑。这一时期,儿童学会了走、爬、推、拉、说话等,也学会了把握与放开。这不仅适用于对外界事物,而且同样适用于自身的排便排尿等活动。亦即此时的儿童能够“随意”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儿童与父母之间展开了一场“意愿”拉锯战。父母按社会要求训练儿童,控制儿童的行为,但这一任务相当棘手,儿童的羞怯感由此产生。

(3)创新对罪恶。3~6岁的孩子能主动想主意和面对自己的过错,并学着采取一些行动而不怕受到处罚。这一时期,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丰富。他们开始有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计划未来事件。这一阶段的儿童易于发展出一种对于差别尤其是性差别的好奇心,他们具有显著的、不知疲倦的求知欲,好奇、好想、好问。尽管他们所提的问题比较幼稚,但是却带有原创性,是儿童人格中创造性的充分展示。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引导他们逐渐摆脱自身先天的某些不足。如果父母鼓励儿童进行自我创新和想象,儿童便会带着创新精神离开这一阶段。如果父母嘲笑或挖苦儿童的创新和想象,儿童便不能建立起自信心。

(4)勤奋对自卑。6~12岁的孩子在勤奋感与自卑感之间寻找平衡,集中精力胜任自己所选择的任务,特别是学校的功课。这一时期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校训练儿童以适应将来的职业,也训练他们能够接受自己所处环境中的文化。艾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儿童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是“通过集中精力和刻苦努力,在圆满完成工作时能够感受到愉快”。儿童在这一课程中产生了一种勤奋感,这种情感使儿童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工作;反之,则产生自卑感,这种儿童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信心不足。

(5)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20岁的少年面临一种“认同危机”,成功者会持久感觉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完美价值。至于什么是自我认同,艾里克森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界定,例如,“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在解释预期的事物时出现的内在自信”。到了这一阶段,儿童必须权衡他能掌握的所有信息,包括自己的和社会的,并为自己提供生活的策略。

如果儿童在此阶段不能获得自我认同,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及“消极认同”。“角色混乱”以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环境的生活角色为特征或者只是表面上承担一定的角色;“消极认同”则是获得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所不予认可的角色。这些消极的角色是儿童曾接触过的但为社会所反对或不予容纳的危险角色。

(6)亲密对孤独。在成年早期,大约从20~24岁,人们大多为寻求亲密的人际关系而尽量避免孤独,努力获得爱情并与另一个人分享生活。只有具备牢固的自我认同感的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热烈追求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意味着要将自己的认同和他人的认同融为一体,对个人来讲,这里有自我牺牲,甚至有重大损失。个体如果没有发展起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将会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而不与别人密切往来,这样便产生了孤独感。

(7)繁衍对停滞。大约从25~60岁开始,即一个人的中年期,人们在创造的激情与停滞不前的倾向之间寻找平衡。如果一个人顺利地渡过了自我认同期,又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过上了幸福和充实的生活,那么他将试图把所有这一切传给下一代。他或者与儿童直接相互作用,或者生产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财富。艾里克森称这种人为关心下一代的人。如果一个人不关心下一代或者没有完成上述活动,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缺乏人关系。

(8)自我完善对绝望。在最后一个阶段即65岁以后,人们追求智慧和生活的满足,在成就感与缺憾之间寻求平衡。艾里克森认为,大多数人到老年时都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但老年人还有一种危机感要克服,即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产生完善感,要么产生绝望感。过着幸福生活和有贡献的人有完善感和充实感,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在回顾过去时自我是整合的,怀着充实的感情准备与人世告别。而以往经历带来挫折感的人,回顾过去时则会感到绝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某些主要目标尚未达到就要匆匆离开人世,他们留恋生活,没有死亡的准备。

知识链接:艾里克森的生平

艾里克·艾里克森(Erik Eriksen,1900—1994)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3年后他的母亲嫁给了一位名叫霍姆伯格的犹太医生。直到青少年期艾里克森才知道自己是一个私生子。他的继父用犹太人的传统方法对他进行教育,这种双重传统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对终生的职业,艾里克森迟迟没有作出选择,起初他想当一个艺术家,然后在维也纳一所不大的职业学校任教。在那里,他遇到了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并成了她的学生。他从安娜那里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训是他离开家乡后接受的唯一的正规教育,此时艾里克森25岁。此后,他正式进入精神分析团体,并于1933年正式获得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会员资格。1933年,艾里克森为逃避纳粹的迫害来到了美国,并成为波士顿第一位儿童心理学家。

三、沙利文的人格发展的人际理论

与弗洛伊德一样,沙利文强调早期经历对成年期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对儿童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与艾里克森一样,沙利文认为人生最初几年以后,人格仍在继续发展。他提出人格发展序列有七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前期、青年后期和成年期(见表2-1)。弗洛伊德用生物本能来描述发展阶段,而沙利文认为这些阶段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儿童以特定的方式经历特定的阶段,其原因一方面与该阶段的生物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在该年龄段的特定环境有关。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儿童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

表2-1 沙利文的人格发展序列

第一阶段:婴儿期。在这时期婴儿处于无能状态,只要求得到生理需要的满足,认知经验处于与环境混沌不分的未分化阶段。婴儿与母亲的情感体验息息相关,沙利文称这种交流为“口腔期的相互作用”。在该阶段末期,认知经验表现为内部尚缺乏共同有效性意义的不完善反应模式,母亲因对婴儿持赞许或不赞许态度而被他视为好母亲或坏母亲的象征,与此同时,出现了被别人视为最初自我的好我和坏我。

第二阶段:儿童期。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已经能学习文化,自我系统仍按赞许或不赞许的形式积极生成。当儿童感到与别人交往难免会遇到困难时,他就习得了升华作用这种防御功能,反之他就学会运用分裂和情动性反应错乱两种防御功能。

第三阶段:少年期。这时个人的认知经验开始达到综合模式,已经能认识各种不同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接受它们的共同的有效性意义。这个过程要持续到青年后期。少年期已经社会化了,懂得了竞争与合作,其自我功能的主要方面是保持名誉。少年不仅学会了主动避开不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学会了区别现实与幻想。沙利文认为这时的少年往往过早以成人的文化定型自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时期是个人人格发展的危险期。

第四阶段:前青年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需要: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其主要任务是从自我中心主义转向爱情,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满足和安全与自己的同等重要。这时期我们可以普遍看到儿童结交亲密好友的现象。这种特殊的友谊有多种心理作用,它使儿童开始了解别人的需要,儿童体验到的被接纳和友谊感也证实了他们自己的价值。

第五阶段:青年前期。伴随着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青少年出现了异性间的强烈吸引。但是,在西方社会,这种新需要的满足常常与其他需要的满足相“冲突”。青少年必须在三种需要之间作出区分和平衡:个人安全的需要、亲密关系的需要和欲望满足的需要。由于自我价值常常成为性吸引和性行为的同义词,因此感觉到自己没有性吸引力或在性行为上落后于其同伴的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自卑感。进一步的冲突则来自父母,对于孩子的性冲动,父母常常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很多父母常诉诸荒谬的干涉,而这又进一步粉碎了敏感的年轻人的自我意象。

知识链接: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哈里·沙利文(Harry Sullivan,1892—1949),一位出生于美国的新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创建了他自己的人格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认为,无论是现实的人格还是我们想象的人格,都不能脱离人际关系而存在。人格“从来不能与复杂的人际关系相隔绝,人们生活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并成为他自己”(Sullivan,1953)。我们只有观察人们对各种人际情境作出怎样的反应,才能了解他们。在沙利文的体系中,“自我”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是有意义的。

沙利文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特别是青年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可能与他本人经历过的困难和创伤有关。例如,沙利文提出母亲的焦虑会转移给她的孩子,这或许是源于他与自己母亲之间的不良关系,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沙利文是家里的独子(他的两个哥哥都夭折了),他的儿童期是孤独的、被隔绝的。在周围都是新教徒的邻居中,他家是唯一的爱尔兰天主教徒。沙利文的学术背景不像大学者们那样辉煌,1909年读大学一年级时,因所有课程都不及格而被康奈尔大学开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利文因在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特区私人医院成功地治疗了精神分裂症而名声大振。

(资料来源:Burger,1997)

四、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发展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不知道他们的身体是他们自己的一部分,因而有可能去咬自己的脚趾,并奇怪为什么会疼。只有在他们掌握“我”这个词,产生“我”的特征的知觉以及“我”与生活中其他人、其他事关系的知觉时,他们才能意识到他们的自我。罗杰斯认为,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个体和环境互动的许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积极关注的需要

个人的自我概念是通过社会交往而获得的,特别是与周围环境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和老师等互动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自我的形成,出现了对积极关注的需要,即个体需要别人的关注、赞赏、接受、尊敬、温暖和爱。罗杰斯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希望获得积极关注的需要。父母的爱、关心和赞扬,使儿童的积极关注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儿童发展出积极的自我关注,即对自己产生好感,也就是说能够接受自己、奖赏自己。

2.价值的条件

在寻求积极关注的过程中,儿童经常尝试着做一些事情,于是,渐渐地了解到有些事情他们是可以做的,而有些事情是不允许他们做的。通常,大多数父母总是赞许儿童的好行为,并给予积极关注;不赞许儿童的不好行为(如打自己的妹妹或把尿撒在地毯上等),并收回对他们的爱。儿童了解到做有些事情将得到关注,而做有些事情将得不到关注。这就产生了罗杰斯所谓的价值的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注的条件。儿童发现,为了得到爱,他们必须在生活中按他人的价值观来行动和思考。一旦这些价值的条件被儿童内化,成为他们的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它们便起着指导儿童行为的作用,甚至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时也会起作用。

虽然价值的条件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当价值的条件建立起来后,如果儿童完全按照他所内化了的某个人的价值观念行动,那它就会有可能阻碍儿童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被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当父母以言语或行为表示他们的爱取决于儿童的行为要符合自己的愿望时,儿童就不可能得到全部的自我实现。儿童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无论儿童做什么父母都给予全部的、真正的爱。尽管父母并不赞成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他们应该和孩子进行交流,应该一直都爱孩子、接受孩子,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将错误和缺点纳入到自我概念中去,自由地体验全部的生活。

当然,罗杰斯并不认为对儿童的任何要求都应给予满足,也并不认为不应该有标准和训练,而是指对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放在首位。

4.人格适应:自我实现者

罗杰斯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实现自我。因为自我实现倾向是生命的驱动力,使人更加成熟、更加独立,成为机能完善的人。在罗杰斯看来,有健康人格者也就是机能完善的人,也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这样的人在许多方面好像是一个婴儿,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评价过程而不是依照价值的条件来生活的,他们可以自由地按照他们自己的感情和感觉来行动。

自我实现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罗杰斯界定了他们的几个特征:

(1)自我实现的人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与其陷入常规的生活模式,他们似乎更愿意积极投身于现实的空间去体验生活,而不仅仅是过日子。

(2)自我实现的人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他们觉得一件事是对的,他们可能就会去做。他们对别人的需要和感觉敏感,但是他们不会屈从于社会行为标准对他们的要求。如果一个自我实现的妇女打算去理发或辞去她的工作,她可能不会仅仅因为别人的异议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自我实现的人与其他人相比,不太屈从于社会期待的角色要求,相反,在进行重要的生活决定比如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时,他们似乎更遵从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需要。

(3)自我实现的人能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也正因为如此,自我实现的人更善于接受和表达他们的愤怒,或者更主动地做些事情来使自己摆脱某种情绪,从而使自己对生活一直保持乐观的态度。而且他们也很乐意给予他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同情他人,也为他人所喜爱。 ssxgFrf9N81tuAFb66ue8RHiqzf/QT2sSLhaJjWBcTG063sFEDuUU0PSw0YtvU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