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历史事件

一、英国人的来源

英国最早的居民是伊比利来(the Iberians)人;约公元前2000年,从现在的荷兰(Holland)和莱茵兰地区(Rhineland)来了宽口陶器人(the Beaker Folk);约公元前700年,克尔特人(the Celts)来到不列颠岛。克尔特人来到不列颠有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约公元前600年盖尔人的来临(the Gaels-came);第二次高潮是约公元前400年布立吞人的抵达(the Brythons-came);第三次是约公元前150年比利其人的到达(the Belgae-came)。

有记录的英国历史开始于罗马人(the Roman)的入侵。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罗马将军朱略斯·凯撒(Julius Caesar)两次入侵英国,均未成功。直到公元43年,the Emperor Claudius才成功占领不列颠。在将近400年里,英国人处于罗马人的占领下,但这并非是完全的占领。因为,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城镇、道路、澡堂、庙宇和其他建筑物,他们很好地利用了英国的自然资源,还把基督教(Christianity)这门新宗教带到不列颠。

5世纪中叶,朱特人(the Jutes)、撒克逊人(the Saxons)和盎格鲁人(the Angles)不断入侵不列颠。这是三支日耳曼(条顿)部落,居住在朱特兰岛(现丹麦南部)上从事打鱼农耕的朱特人先抵不列颠;后来从德国北部来的使用短剑的撒克逊人在埃撒克斯、苏塞克斯和威塞克斯建立了王国,统治期从5世纪末至6世纪初;6世纪后半叶,同样来自德国北部的盎格鲁人,在东盎格利亚、麦西亚及诺森伯利来定居,同时他们也把自己部落的名字给了英国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把日耳曼宗教(Teutonic Religion)带到了英国。除了康瓦尔、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中的克尔特人还信奉基督教外,基督教基本就消失了。公元579年,奥古斯丁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first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在劝导国王和贵族皈依基督教方面,奥古斯丁特别成功。公元597年,教皇格里高(Pope Gregory)一世把罗马圣安德鲁修道院的副院长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派遣到英格兰,其使命是使异教徒的英国人皈依基督教。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英国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他们把国家划分为郡(shires),郡法庭和郡法官或行政司法长官负责执法;他们设计的窄条三圃田农耕制,一直沿用到18世纪。

从8世纪末开始,挪威人(the Norwegians)和丹麦人(the Danes)不断袭击英格兰的各个地方。9世纪,在公元835—878年间尤为严重,他们甚至占领了当时的基督教中心约克郡。到9世纪中叶,北欧海盗和丹麦人对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Wessex)王国构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当时,阿尔弗雷德是威塞克斯的国王,他因为建立了强大舰队而以“英国海军之父”闻名于世。同时他还改组了撒克逊军队,建立了学校,制定了法律制度,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阿尔弗雷德大王”(King Alfred)的称号。

二、重要历史事件

1066年的诺曼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征服者威廉没收了几乎所有的土地,分发给他的诺曼追随者。他用强有力的诺曼政府代替了软弱的撒克逊政府。于是,封建制度(the Feudal System)在英国完全建立。英国封建制独有的特色就是,无论是土地承租人还是二佃户,都必须要宣誓效忠于直接领主,而且要效忠于国王。同时,威廉开放了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吸收了诺曼—法国文化、语言、举止和建筑风格,文明和商业得到发展。教会与罗马的联系更为密切,教会法庭与世俗法庭分离。

公元1066—1381年被称为诺曼统治(Norman Rule)时期。亨利二世(Henry Ⅱ)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巩固君主制。他迫使弗兰德斯雇佣军离开了英国,并收回史蒂芬森赠出的皇室土地;拆除了几十座史蒂芬森时期建造的城堡,加强并扩大了行政长官的权力。亨利二世依靠由英国自由民组成的民兵而获取军事支持。亨利二世大大加强了王家法院,将全国分为六个审制区,案件更多的由巡回法官不偏不倚地加以审理。在他统治的时期,逐渐建立起超越地方领主法律的普遍法(a Common Law),并用陪审员制度(Jury System)代替了旧的残酷的审判制度(Trial System)。

1215年,约翰国王(King John)在封建贵族的压力下签订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宪章》( Great Charter )。《大宪章》总共63条,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5条:①未经大议会同意,不得征税;②只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才能逮捕、监禁自由人以及剥夺他们的财产;③教会应享受其所有权利且有选举自由;④伦敦和其他城镇应保留其古时的权力和特权;⑤全国要使用统一的重量和长度度量衡。《大宪章》虽然为英国的自由奠定了基础,但该宪章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份规定国王和贵族之间封建关系及法律关系的文件。《大宪章》的精神是限制国王权力,使其在英国封建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1265年,西门德孟福尔召开大议会(the Great Council),各县有两名骑士,各镇有两名市民参加。大议会发展到后来演变成英国的议会(British Parliament),分为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the House of Commons)。上议院是议会最重要的部分。议会的作用是咨询而不是决策;它也没有选举和政党。

从1337年到1453年,英法两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断断续续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War)。战争的起因既有领土因素又有经济因素,结果是英国人被赶出法国,这对两个国家都是幸事。因为如果英国人继续留在法国,那么,法国人在领土和财富上所占的优势必然会阻碍分离的英国民族的发展;而法国民族被外国势力占领了众多的领土,发展也会受阻。

1381年6月,在瓦特·泰勒和杰克·斯特劳的领导下,凯特郡和埃塞克斯郡的农民和市民武装起来发动起义,并向伦敦进发,国王被迫接受了他们的要求。大多数起义农民解散回家,但泰勒和少数坚定的农民留下来争取能得到更多的法律、宗教和政治权利,泰勒在又一次与国王的会见中被杀死。尽管起义最终被血腥镇压,但它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农奴制度,产生了全新的自耕农阶级(Class of Yeomen Farmers),为资本主义发展铺设了道路。

1455年到1485年发生的玫瑰战争(the War of Rose)使英国的封建主义受到致命打击,贵族阶层力量被削弱,英国开始向现代社会过渡。这是一场在以红玫瑰为象征的兰开斯特(Lancaster)大家族和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约克家族(York)之间展开的争夺王朝的战争。伊莉莎白(Elizabeth)一世(1558—1603年)的宗教改革是各种利益的妥协,她保留了天主教教条及习俗,却不受教皇的控制。虽然伊丽莎白的宗教和解既不被极端的新教徒(Puritans)所接受,也不为虔诚的天主教徒(Catholics)所接受,但在她统治的近30年的时间里,伊丽莎白成功地使得两大天主教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互相斗杀,从而使英国免于卷入与任何主要的欧洲国的冲突当中。

英国内战(the English Civil War)通常被看作是现代世界史的开端,又称为清教徒革命(the Puritan Revolution,1642—1651)。战争最后将查尔斯处死。这是议会与国王间的冲突,也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皇室传统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英国内战不仅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欧洲封建经济的基础。

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去世,他的儿子理查德继任护国公,政权立即开始瓦解。克伦威尔的一位将军乔治蒙克占领伦敦,安排新的议会选举。1660年选出的议会要求上一任国王长期流亡法国的儿子查尔斯二世回国做国王,从而解决了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王政复辟(the Restoration)。1685年,查尔斯二世去世,由其弟詹姆斯二世继位。詹姆斯二世从小在欧洲流亡长大,是个天主教徒,他希望不放弃个人宗教信仰统治国家。但是1688年的英国已不像40年前那样能容忍天主教徒当国王了,政客们反对詹姆斯二世,他们呼吁信奉新教的国王。奥兰治亲王威廉于1688年11月15日入侵英国,夺取王位。由于这一占领相对平静,既未流血也未处死国王,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1688年的光荣革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从此,强大的经济利益集团可以对议会政策施加影响。

光荣革命催生了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Whigs and Tories)。辉格党人是指那些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宗教自由权利的人,辉格党人在19世纪中叶组成自由党(the Liberal Party);托利党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袭王权和不愿废除国王的人,托利党人是保守党(the Conservative Party)的前身。

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1780—1830)带来了英国工业的机械化时代,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城镇迅速兴起,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和“世界工场”(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圈地法》( The Enclosure Act )的颁布,圈地运动持续了将近一个多世纪,导致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农村关系中产生了新的阶级对立。

1832年的《改革法案》和《新贫困法》引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1836年,一群技术工人和小店主组成伦敦工厂联盟,向议会要求实施人民宪章(People's Charter)。“宪章运动”(the Chartist Movement)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工人阶级运动,引起了人民对许多重大问题的关注。列宁把宪章运动看成是“第一个广泛的、真正由群众参与的、有政治组织形式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英国殖民扩张开始于1583年纽芬兰的殖民化。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很快把他们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到1900年,英国建立了“日不落”大英帝国,占世界人口与面积的25%。1763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1867年《英国北美法案》确立加拿大为自治领。1788年,英国人开始把囚犯流放到澳大利亚;1851年至1892年的淘金热引起更多人蜂拥前往澳洲;1901年,六个自治领统一成为澳大利亚独立联邦。1841年新西兰成为独立殖民地,1857年实现自治,1907年成为英皇属下的自治领,1931年完全独立。到1819年,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已基本完成。1857年东印度公司孟加拉军队的当地士兵发动兵变后,1858年印度改由英国君主统治;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成为印度女皇。1840年英国和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从那时起,英国逐渐侵略了中国的许多沿海城市,并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除了劳动力损失外,还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衰败;1929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崩溃的影响迅速波及欧洲;到1931年,英国进入经济大萧条;大英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瓦解。

1952年,伊丽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加冕成为伊丽莎白女王二世。1973年1月,英国终于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的正式成员国,但仍被称为共同市场(the Common Market)。1979年,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她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其内容包括国有工业私有化、采用货币主义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削弱工会的影响、加强市场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法律和秩序。撒切尔夫人领导英国经济度过了一段最繁华的时期。

三、历史风云人物

圣女贞德 (Joan of Arc,1412—1431),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的一位传奇式人物,是法国的民族女英雄。

根据宗教裁判的答辩,贞德在1425年她16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听到“声音”,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1429年4月,贞德从奥尔良出发同英格兰军作战。贞德的军队在1429年4月29日到达战场,但当时的法军指挥官迪努瓦公爵和其他将领自行拟订了作战计划,在没有告知贞德的情况下展开作战。贞德察觉后对此大发雷霆,无视其他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计划先补给奥尔良的判断,主张直接攻击英格兰。她投入了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身处战斗的最前线,并随身带着她那明显的旗帜。

战场中的圣女贞德

贞德非常轻视法军将领们一向谨慎行动的战略,在战场上她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来进攻那些英军堡垒。在攻陷了几个堡垒后,英军开始放弃其他木制的防御建筑,并集中剩余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奥尔良联外桥梁的石制堡垒——土列尔堡垒。在5月7日,法军开始进攻土列尔,贞德在交战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们抬离前线,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来,负伤重返战场以领导最终的攻击。事后她还是不安地哭了出来,让人们感觉到她还是个小女孩,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一个为了民族、为了使命而战斗的少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17岁时便成为闻名法国的女英雄,但在3年后的20岁时被处死。在20年后英国人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之后,于1920年5月16日,教皇本笃十五世为贞德封圣。

贞德虽然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而且是个不识字的18岁农村女孩,但她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传奇人物。圣女贞德在接下来400年间成为半传说的角色。有关她的记载主要来自编年史,英国执行的首次审判的5份原始手稿于19世纪时在旧档案库里被发现。就像一位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中世纪的人物,无论男女,像贞德一般能被广泛地研究。”在她死后的5个世纪里,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主义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及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在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的死亡时,仍然坚持着她所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会震撼不已。

英国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和诗人骚塞(Robert Southey)都以圣女贞德为题材写过作品。根据圣女贞德的故事改编成的电影也很有影响。

伊丽莎白一世 (Queen Elizabeth Ⅰ,1533—1603),英格兰女王。她是亨利八世(Henry Ⅷ)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的女儿。她统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具活力的时代之一。伊丽莎白女王致力于宗教改革,在保持统一的教会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英国国教(the Anglican Church),最后完成了英国的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女王怀有一颗王者之心,献身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终身未嫁。她使国人的精力在诸多领域都充分释放出来,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是生活在英格兰“最好的年代”。在她在位的45年里,国家政局稳定,百姓生活安宁,经济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有所提高。在对外事务上,伊丽莎白鼓励冒险家到美洲和非洲去探险,去扩张。她被看作是大英帝国的奠基人。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正是英国文艺复兴(the English Renaissance)时期,出现了许多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和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斯宾塞的诗歌等。

温斯顿·邱吉尔 (Winstun Churchil,1874—1965),英国保守党政治家,首相(1940—1945,1951—1955)。他是在1940年5月德国入侵比利时、荷兰等国后受命组阁、担任英国首相的。他领导英国人民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7月英国大选中保守党失利,他成为反对党领袖;1951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1955年4月5日辞职。丘吉尔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画家和雄辩家。他长于辞令,著述丰富。

撒切尔夫人 (Margaret Thatcher,1925—1990),生于英国格兰瑟姆小镇。她于1975年当选英国保守党领袖。1979年保守党大选获胜,她成为英国及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1987年连任,1990年辞去保守党领袖和首相职务。她先后在出生地和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受教育(194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硕士学位)。英国人认为撒切尔夫人属于保守党的新活力右翼。在她任职期间,保守党被称为“干派”,与称为“湿派”的老式和自由主义的托利党人相对。撒切尔夫人主张个人应该更加独立,少依赖政府,政府对经济不作过分的干预,减少公共开支(能减少个人负税)和货币印制(反映货币主义政策)。她实行的紧缩政策,使得商业损失和破产均有所增加。切实执行的政策使她获得“铁娘子”的称号。这些政策包括严密支配内阁阁员、严格执行金融政策,促使工会服从法律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在她执政后期,教育、卫生保健和住宅的民营化把“撒切尔革命”由财经和工业扩展到新的社会领域。她保证英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强有力的承诺,并主张英国要有独立的核武器威慑力量。撒切尔夫人曾于1977年、1982年、1984年、1991年四次访问我国,在第三次访华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撒切尔夫人与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亲切握手会谈 3v0cRsVFLVmFWLhLBmnG/29CGqH6ErDaFJdbOAspFaH69kLKLsBEAhgZUMravk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