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挑战与挫折并存。面对挫折,有的学生能够汲取教训,越战越勇,但也存在一部分适应和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懂得如何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对自我的否定弥漫扩散,进而变得一蹶不振。
本案例以一个屡遭挫折的大学生为例,讲述了集体以善良和智慧挽救当事学生的过程,成功帮助该生消除无助感、重建自信。
女生小王家庭经济困难,并患有慢性皮肤病。小王由于缺少自信,也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背负着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渴望找到一个能维系日常生活并能补贴家用的工作,这个愿望比身边其他同学更强烈。找工作的愿望愈强烈,就愈在乎求职简历的实质内容和分量。当小王填写简历的“荣誉与奖励”一栏时,惊恐地发现大学四年自己从未获得过任何奖励,尽管自己一直在努力,勤奋学习以争取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但大学四年从来没有成功过,哪怕一次小小的奖励也没有。当毕业悄然来临时,面对没有一处亮点的求职简历,小王开始害怕了,于是想抓住毕业前最后一次评优评奖的机会,把这次综合测评看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无奈世事不尽如人意,小王所在班级同学学习积极性高,竞争异常激烈,她因零点几分之差,没能获得梦寐以求的三等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的评选资格。加上接连几次求职失败,以及入党推优落选,小王的心情跌入谷底,感觉人生的希望一个个被粉碎,觉得自己没有资本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害怕步入社会,但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她倍感无助。
与同学的比较更让小王抱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反复念叨“为什么别人无心插柳柳成荫,而自己不懈努力却没有一点回报”“为什么自己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失败和痛苦”。小王陷入既怪罪自己,也抱怨他人,甚至怨恨制度规则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想逃避又不能逃避,想面对又无法面对,自诉“害怕学校、害怕回家、害怕找工作”,常常难过得泪流满面。
小王内心其实明白,自己缺少自信,害怕承受失败,综合素质有待加强。但她想到的方法是向组织讨个说法,找班干部、班主任、辅导员投诉评选规则不公平。同学们和老师们耐心倾听小王的抱怨,提出很多心理调适的方法,但小王都不认可,谈话常以小王的谩骂和眼泪收场。小王提出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改变现状:一个奖励(一个荣誉)。只有获奖证书才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小王对此固执地坚持着。
同学们感觉她像只受伤的刺猬,满身伤痕,想寻找办法疗伤,但对大家的建议毫不信任,还常用言语中伤想帮助她的朋友。如此恶性循环,小王常从噩梦中惊醒,越来越敏感,没有信心面对未来。
针对小王的情况,可以结合心理学的两个理论进行分析,考虑用巧妙的方法帮助小王消除无助感,合理归因,重建自信。
习得无助理论是关于动机减弱或缺少的理论,它从一种与众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人类行为动机变化的规律。习得无助概念最早是由动物学习理论家提出的。他们发现,当动物被置于难以逃避的电击区域时,起初它们逃避电击的反应很积极,但24小时后它们的逃避反应明显减少或消失了,表现为动机缺失、认知或联想缺失、情绪缺失,它们被动接受电击,不再做任何努力。研究者试图用这一现象来说明人类的行为,如临床上常见的抑郁症是由长期生活过程中不断承受失败而习得的无助感引起的,患者感到自己无法控制生活中发生的消极事件而陷入抑郁状态,因此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法消除患者的无助感。如果无助感不能及时消除,则有可能弥漫和扩散至其他场合或情境,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
案例中,小王正处于临近毕业时,反复尝试失败(如评优评奖失败、求职失败等),从而引起了强烈的无助感。
归因就是寻求或解释结果的原因。不同的归因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动机,继而影响着后续的行为。归因效果论主要从原因源(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原因的稳定性(稳定的还是可变的)、原因的控制性(不可控制的还是可控制的)三方面预测人们的后续行为。当人们对所经历的消极事件做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归因时,容易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当人们做出外部的、可变的、可控制的归因时,容易重拾信心加倍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归因无所谓对错,于个人而言,只有合适与否之分,对维护个体自尊有益的归因就是良好的归因。
案例中,小王将各种失败归咎于制度不公平且运气不好(外部的、可变的、可控制的),而没有将失败直接归咎于自己能力不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于是她主动投诉规则不公平,要求给予自己一个证明(获奖证书)。这样的归因和现实诉求对于小王个人而言,只要事态能向好的方面发展,就是个体采用合理归因对自我防御保护的一种有效策略,但她并没有考虑到自己这样做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分析了小王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结合习得无助理论和归因效果论,辅导员、班主任、宿舍同学、班干部达成一致意见,采取以下教育策略:
哪怕是不合理的抱怨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因为这是小王宣泄无助感的最好渠道。只要这条渠道是畅通的,即使没有更好的办法也能暂时稳住小王的情绪,因为小王的负面情绪依此得到了合理疏通。耐心倾听的方法及时保护了小王积极寻求帮助、大胆倾吐苦闷的勇气,在倾听过程中,大家寻找恰当的时机,小心劝慰小王调整情绪,冷静面对困难。
其实大家都明白:小王内心非常矛盾,下意识地逃避自己,没有勇气面对过去的失败,不敢或不愿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个人综合素质尚待提高这个现实的原因。因此大家将计就计,肯定她的归因(运气不好),防止她将失败归因于能力有限。哪怕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又何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归因绝不仅限于用正确的、合理的归因来代替错误的、不合理的归因,归因本无所谓对错,只有合适与否之分。原因是客观存在、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可以更改的。影响人们情绪的是他们对原因的主观知觉,而不是原因本身,必要的时候不妨用一种不那么符合实际却有益于个体的归因来代替现实知觉。对于小王来说,最好的归因就是运气不好而绝不是能力不强,因为运气充满变数,归因于运气这个外部原因,能够很好地维护自尊,从而保持继续努力的信心。
想要真正帮助一个沮丧绝望的人,以上两个策略只能是权宜之计。依据习得无助理论,消除当事人的无助感并且帮助其重建自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防止无助感持续出现并蔓延。因此,巧妙设置奖励契机,给予一个肯定的证明,哪怕毫不起眼,对于反复尝试失败的小王来说也是雪中送炭,暗示她只要不言放弃,失败就不会如影随形。辅导员向学生处思政科说明了小王的情况,鉴于小王一贯的良好表现、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符合评优资格,特为小王申请“优秀学生”名额。经学生处同意,宿舍同学和班干部共同配合,在看似不经意间,班级补回了一个获奖名额(广而告之的原因是:初次计算有误,名额少算了一个,现在补回),小王如愿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于毕业班评优期间获得学校“优秀学生”荣誉。
申请名额的方法仅仅是教育手段,绝不能暗示学生日后常效仿此法——不满意就无理取闹,更不能纵容其他学生以此为获利的借口。因此,实施过程的细节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老师们和同学们花了很多时间从正面对小王进行积极引导,劝慰小王要理性看待失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面谈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目的是要告诉小王:主动适应现实,积极调整策略,坚持不懈努力,总有如愿以偿的一天。劝慰与说服教育的正面引导不容忽视,否则收效将适得其反。一旦机会“不经意间”从天而降,小王欣喜之余,也必定会回味天道酬勤的道理。
恰当的时候,有必要告知小王获奖的真实原因,让小王能够心平气和地感悟其中的道理。
当获奖机会“从天而降”,小王的连续挫败感顿时消失了,由于心理暗示的作用,小王能够自己调整好情绪面对求职应聘。小王高兴地告知辅导员:“现在连皮肤病都好多了。”
两周后,当小王从同学那里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她感到愧疚,给辅导员发来两条短信:“老师,谢谢您。虽然这不是我想要的途径,也没能让同学们认可我的努力,我甚至觉得愧疚,但我真的感觉自己开始释放……我不想再当丑角,我想以后通过正当途径实现我的梦想……真心感谢大家帮助我走出来!”“回想起来大家都用心良苦,为我付出许多。没有什么比自己解开心灵的枷锁更重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现在真的感觉好多了,谢谢大家。”
毕业前夕,小王应聘一家教育机构,如愿成为一名培训老师。两年后,小王发短信向老师报告好消息:通过了家乡的教师公招考试。
小王能够得到这样令人欣喜的结果,离不开学院老师的巧妙相助,也离不开班级同学的耐心倾听,大家共同努力,为小王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力量,鼓励小王勇敢、坚强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在整个事件中,教育者对学生的抱怨与诉求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和耐心,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并被视为一种积极寻求帮助的途径,可见在学生心理援助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援助是十分关键且有效的。
总的来说,本案例的成功在于结合理论,形成合力,巧妙运用奖励,耐心寻找机会,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1)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教育策略要基于全面且准确的原因分析,构建完整的信息链。其中最关键的是:当事学生有哪些内在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为什么没有得到满足?
(2)教育者要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并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提升对理论的理解。在工作实践中,应恰当把握教育的时机,不急不躁,巧设情境让学生自我体验。
(3)注意把握正面引导和侧面启发的分寸感,只有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才能让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发挥功效,教育效果也将会事半功倍。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