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建温暖和谐宿舍

周世慧

一、案例背景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也是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价值观碰撞、感情加深的空间平台。良好的宿舍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而目前宿舍内部人际关系不和谐是高校较为常见的问题,如何处理也是高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辅导员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全面了解、找准契机、积极引导。

本案例主要以小梦、小夏、小义3名同宿舍女生为例。小梦和小夏本是好朋友,但因宿舍生活的细节、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矛盾。小义站在小梦一方,也与小夏产生矛盾。由于小义的加入,小梦和小夏的矛盾升级。三人的矛盾导致了整个宿舍的严重不和谐。

二、案例简述

在大一第一学期,小夏与宿舍其他5名同学的关系较为良好,其中,小夏和小梦还是好朋友。但随着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小夏的诸多生活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方式让大家感到反感。诸如:晚上很晚回宿舍,影响宿舍同学休息;对宿舍同学要求很苛刻,尤其是对小梦,在自己未起床时,不允许其他同学发出较大的声音;不允许同学将衣服晾晒到靠近晾毛巾的晾衣架上;喜欢在宿舍发脾气,且大多数时候会将自己的不愉快发泄在小梦身上,等等。某次,小梦在私底下与宿舍同学谈论小夏的各种不是,无意中被小夏全部听见,为此,两人朋友关系彻底决裂。尽管小梦感到内疚,曾向小夏道歉,但小夏并未从内心真正接受,她认为最好的朋友背叛了她。继而,小梦和宿舍另一名同学小义走得越来越近,小义时不时站出来为小梦打抱不平,导致小夏对小义也产生了排斥。渐渐地,小夏和宿舍所有的同学都疏远了,她感觉舍友们都更喜欢小梦,而对自己有意见,因此回宿舍也越来越晚。

而此次宿舍矛盾最终达到不可调和的状态源于小夏某日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微信中小夏言辞非常激烈,将宿舍矛盾暴露无遗,对小梦及宿舍同学进行了谩骂。朋友圈顿时炸开了锅,其中不乏支持、帮腔互骂的评论。在这种情况下,小梦和小夏在宿舍发生激烈的口角,并产生推拉的举动。事后,小梦与宿舍其他4名同学直接到办公室找辅导员进行投诉。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案例分析

1.自身因素

(1)个体的气质、性格特征。

古罗马医学大师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一个人的气质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后天的,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案例中的小夏偏向胆汁质,她性格外向、敏感、冲动、脾气大;而小梦则偏向黏液质,性格较内向、安静,善于忍让,喜欢唠叨,娇弱。正因为气质、性格不同,才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也为矛盾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小夏脾气大、性格直,说话行事都很容易伤害到小梦,而小梦的唠叨、娇弱又让小夏觉得做作。

(2)不合理信念的存在。

情绪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而人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后果,都是由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不合理信念也就是非理性信念,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引起了情绪的困扰,而不恰当的情绪释放会导致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如本案例,小夏认为自己要睡觉了,那么宿舍的同学就都应该睡觉,这就是绝对化要求;小梦认为小夏指出她晾晒衣服不对是小夏故意针对,这便是过分概括的体现。正因为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导致小夏和小梦内心烦躁、情绪压抑。而情绪影响着她们的行为,小夏在宿舍同学无法和自己形成一致的就寝习惯时,便发脾气,毫不留情地指责舍友,这便导致了舍友对其反感。而小梦认为小夏故意针对自己,就将怨气积压在心里,当长期积压后,怨气便会爆发出来,最终引发两人面对面的争吵,甚至是推拉的举动,将矛盾升级到不可调和状态。

(3)自卑、自负心理。

自卑和自负是两个极端,无论是过低评价自己,还是过高评价自己,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如小夏,她实际上是自卑和自负的综合体,一方面在感情上很自卑,认为没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是一个缺乏爱的人;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非常独立,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因此别人就应该要听她的,她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这两个极端导致宿舍同学觉得她难以相处,不知如何与她相处。

(4)嫉妒心理。

嫉妒是对于与自己有联系且强于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悦、不服与仇恨的心理状态。如本案例中,小夏对小梦能够和小义成为好朋友、小梦能够和其他舍友有良好的关系都感到嫉妒,因此她更加讨厌小梦,也排斥和小梦走得近的同学。

2.家庭因素——亲子关系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亲子关系则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是影响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主要因素,也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各层次的人际关系。本案例中,小夏从小和姑姑一起长大,远离父母,和父母关系疏远,对父母感情淡漠。正因为如此,小夏的感情需求特别强烈,在亲子关系上的失败,导致她对朋友间的感情特别敏感。所以当小夏听到小梦背着她说闲话时完全无法接受,她感觉到被背叛,即使小梦道歉也不能消除她内心的猜忌和防备。而小梦生活在小康家庭,是独生女,和父母关系非常亲密,正如她所说她是从小被宠大的,因而她无法体会小夏的感受,认为自己既然已经道歉,就应该被原谅。

3.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相对自由、开放,在社会给予的关爱增多,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享受时,当今的青少年们越来越浮躁、功利,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少去顾及别人的感受。在本案例中,小夏要求舍友们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小梦不能接受小夏对自己行为的指责,当事人都认为矛盾的产生是别人的错误,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没有互相的理解和包容,导致矛盾无法解决。

(二)干预措施

1.深入沟通与交流,把握矛盾关键点

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一是应与矛盾主要当事人,当事人密切联系的同学、朋友及宿舍相对中立的同学分别进行谈话;二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分别展开个体与团体的谈话。以下三点是进行交流时需注意的问题:

(1)辅导员和学生的第一次谈话,应给予学生足够宣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安抚学生情绪,少给予评价和论断,要通过倾听、积极关注等方式,促使学生释放负面情绪。同时,通过分析掌握矛盾关键点。例如:在辅导员第一次与5名同学交流的两个小时里,辅导员说话较少,主要是倾听,尽量少做评价和论断,并在谈话中适当给予安慰。第一次交流通常不能完全解决矛盾,但必须把握矛盾关键点——该宿舍矛盾。表面看来是5名同学都与小夏有矛盾,但在谈话中有3名同学说话言辞较为缓和,小梦与小义在整个交流中较为激动,小梦在讲述矛盾时有几次流泪,小义则神情冷漠地进行发泄。由此可以看出矛盾主要是在小夏、小梦和小义之间发生的,而另外3名同学虽然认为小夏存在一些问题,但矛盾不是正面的,也并不尖锐。

(2)约谈相关同学,约谈对象要有代表性。在该案例中,约谈目的主要是了解小夏(第一次交流中对小梦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约谈对象应该有代表性,而且数量不宜过多。最终约谈的对象确定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艺术团成员及班长。对于这3名同学,辅导员对她们有较深刻的了解。在同龄人中,她们的思想较成熟,性格较沉稳。和她们沟通,能够了解到较全面、较客观的小夏。

(3)约谈中注意做好记录,把握重要信息。在该案例中,经过谈话,辅导员掌握了以下信息:①小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②小夏极少回家,今年一年就只回去一次,连暑假都一直待在学校未回家。③小夏性格挺开朗,也很贴心。④刚开学时,小夏与男朋友分手,心情非常不好。⑤小夏经常做兼职,对钱较为敏感。

2.全面掌握信息,客观、准确分析诱发事件及当事人个性特征

(1)查看主要当事人的档案资料,了解家庭背景,寻找宿舍人际交往冲突隐含的家庭原因。

(2)约谈相关学生,通过面谈、电话及微信沟通,全面了解主要当事人日常的学习生活、性格特征以及人际交往情况。

(3)分析主要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诸如性格特征、情绪状态、人际交往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找准契机,推动学生内省

在本案例中,辅导员恰遇一个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该讲座让辅导员受益匪浅。辅导员不由得联想到了学生宿舍矛盾问题,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感恩、理解和包容,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了。鉴于此,辅导员立刻给该宿舍6名同学一一打去电话,邀请她们参加讲座,以此来推动同学们的内省。

4.引导朋辈教育的开展,加强工作效果

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构建朋辈教育也非常重要。正如解决宿舍矛盾时,找准当事人来往密切的同学以及宿舍内部较为中立的同学进行引导,促使她们与辅导员一起做好当事人的开导工作,往往能够为工作效果带来积极的作用。

5.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在大多数学生宿舍矛盾的背后都有学生心理问题的激化,因此辅导员引导学生解决宿舍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必不可少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如该案例中,小夏的过度敏感和自我都是需要辅导员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去对她进行引导、调整的,帮助她认清不合理信念,缓解她的负面情绪。

(三)干预效果

辅导员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后,有针对性地与小夏、小梦、小义进行交流。在最初的交流中仅是缓解矛盾,随后,又引导她们去听讲座,激发她们内省,创建三人面对面坦诚交流的平台,开展朋辈教育等。通过各种方式的合力,最终促使该宿舍矛盾得以解决,恢复和谐氛围。

(四)案例启示

宿舍矛盾是大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这类矛盾的产生也正反映出大学生人际交流和自我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该案例给我们以下启示:

(1)重视学生的家庭因素。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通常有一个问题家庭。因此,辅导员应该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问题,重点预防。应促进家校合作,与学生家长做好日常沟通工作。同时,辅导员还应及时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

(2)辅导员要重视“助人自助”的重要性。辅导员对待宿舍矛盾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通过各个层面了解、挖掘矛盾的根源、关键点,找准突破口,逐一解决。但在矛盾解决的过程中,辅导员不应一味地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一次最好机会。

(3)运用情绪ABC理论,指导学生认识不合理信念,理性归因。情绪ABC理论认为,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了情绪困扰,而要改善情绪认识的不合理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宿舍内同学之间之所以产生矛盾,也多因各自的不合理信念导致情绪困扰,从而在不恰当的情绪释放中产生冲突。为此,辅导员要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认清不合理信念,学会理性归因。

(4)辅导员做学生工作,既是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心理辅导工作,需两项工作结合同时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也要给予人文关怀;我们对学生既要严厉,也要真诚与尊重;我们既要有坚定的是非判断标准,也要做到情与理的最佳融合。这就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做学生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的结合。只有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提升我们工作的效果。

四、待探讨的问题

在新生入学之时,作为辅导员是否有必要给学生们有计划地安排涉及人际交往、宿舍大家庭生活等的学习教育活动,值得我们思考。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什么阶段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活动,值得我们推敲。因为学生在大学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宿舍矛盾,比如在大一多因适应性问题导致宿舍矛盾,而大四则多因毕业压力等问题导致宿舍矛盾,因此根据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提前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效果。 EI904PdTOYN6eQM0Vp+dlNM6XnRE07DxnimqY4/xwSH72GytEP8qMhCtqmICu0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