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港澳生选择到内地高校求学。据统计,2009年就有197所内地高校获准招收港澳生 [1] ,我校就是其中之一。我校的大部分港澳生都能够按照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然而,由于香港、澳门等地区与内地相比,存在地区文化和教育背景差异,港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挂科率较高。同时,大部分港澳生与班级其他内地同学交流不多,参与学校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个别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缺课旷课现象,给人感觉比较散漫,难以管理。
本案例以港澳生小阳为例,讲述其如何在苏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下,从一个令学院老师头疼、与同学关系疏远的“逃课王”成长为优秀生的励志历程。
小阳是我校的一名港澳生。她在读大二的时候,由于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又加上刚刚经历失恋,因此开始自暴自弃,经常逃课,是学院出了名的“逃课王”,几乎所有老师的课她都逃,被投诉成了家常便饭,同学们对她更是避而远之。然而,在大三的“英语教学法”课中,小阳遇到了一位改变她命运的好老师。正如那个著名的成功教育案例——幸运的海伦·凯勒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苏利文老师,这个案例中的小阳也遇到了对她不放弃、耐心等待她成长的苏老师。
大二的时候,小阳的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她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张海燕在《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的探讨》中通过调查得出,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差,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广泛。 [2] 王永丽也提到,父母离婚或者感情不和,孩子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同时也会导致低自尊、更多外部行为问题、学习成绩下降。 [3] 在家庭出现问题时,小阳产生了消极情绪,却没有得到释放,内在情绪导致逃课等自暴自弃的外部行为问题。
大二这一年,除了家庭出现问题,她自己也失恋了。失去了依靠的她,开始怀疑甚至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失恋是青年期最严重的情感挫折之一。失恋了的大学生往往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情感混乱,内心沮丧、愤怒、抑郁、痛苦。大学生失恋后,有的能够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有的选择报复别人,有的选择伤害自己。 [4] 根据小阳回顾,失恋后那段时间她很无助,似乎全世界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像一个“烂苹果”。由于不想见人,她开始逃课,放纵自己。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她更加害怕去上课。小阳的这种行为明显表明她没有及时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就这样,她不知不觉地成为老师、同学们心目中那个令人头疼的“逃课王”。
赖章荣在《港澳学生在内地高校求学的适应性研究》中提到港澳生在适应方面的障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初次离开父母来到内地这样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后,会有很多不适应。他们想到要独立生活、独自处理各种事务(包括人际关系),会感到忧虑不安,甚至还有些惧怕,这种精神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也有一小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又来到了相对于中学来说较为宽松的大学环境,感到自由轻松多了,于是把不少时间和精力放在交友玩乐(如逛街、下饭馆、玩电子游戏)等事情上,结果把学业给荒废了。 [1] 对于小阳来说,由于亲戚朋友都在香港,一旦遇到挫折便觉得十分无助;同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也很容易对学习松懈。
刚上大三时,小阳依旧逃课,然而幸运的是,她在“英语教学法”课上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苏老师。苏老师对她进行了以下干预措施:
当苏老师发现小阳第二次没有来上课时,立刻向班长了解情况,并主动找小阳谈话。第一次见到小阳时,她一直低着头,很自卑,听她描述了家庭的情况和内心的迷茫后,苏老师觉得很心疼,这个孩子太缺乏关爱了。苏老师决定要尽力去帮助她。
苏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诚恳地和小阳谈了很多,关于家庭、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当苏老师问到她对未来的打算时,她眼睛一亮,兴奋地说:“苏老师,其实我一直很喜欢当老师!”苏老师鼓励她:“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你一定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既然你喜欢当老师,为何不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呢?”
在第三次课的时候,小阳终于来上课了。这一次下课之后,苏老师又继续和她谈了很久,包括她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苏老师发现,原来小阳很有当老师的天赋,虽然因为缺了一些课,基础相对薄弱,但她在教学方面很有想法,特别是课件制作得很好。苏老师不断地帮助小阳发现自己的优点,鼓励她,小阳也越来越喜欢上苏老师的课。从此,小阳再也没有缺席苏老师的课,班长反映在其他课上也慢慢见到她的身影了。
为了让小阳融入班集体,苏老师还特地找来班长以及和小阳同组的几位同学,叮嘱她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帮助小阳。同学们都说,小阳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小组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试讲认真准备,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就这样,大家都觉得以前误解小阳了,不少同学开始走近她,成了她的知心朋友。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老师一直关注着小阳的情况。小阳偶尔还会遭到其他老师的投诉,苏老师都尽力做好沟通工作,甚至在外地出差的时候还特地打长途电话开解、鼓励小阳。
在大三这一年就要结束的时候,小阳提出想报名参加实习支教工作,因为她相信自己已经有能力去实现梦想了,得到了苏老师的极大支持和鼓励。
实习支教期间,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到支教学校巡查。小阳为大家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赢得了一致好评。总结会上,她勇敢地在所有领导和老师面前主动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大学生活。她说,在大学期间是班主任苏老师陪伴她走过了最低落的时期,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也改变了她的人生。她提到,令她开始转变的原因是苏老师当时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关心她以后的人生计划。在那种自暴自弃的状态下,苏老师仍然相信她的未来还有希望。她表示,今后要像苏老师一样做一个真正能够感化学生的老师。小阳的一番坦诚分享,说明她已经从那段黑暗的日子走出来了。
后来,在实习支教中她表现出色,被评为我校优秀实习支教生,并且在班里综合测评排名第四,获得学校三等奖学金。在毕业典礼上,小阳自信、阳光的笑容给很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业后她顺利在香港找到了与教师相关的工作,并在香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大学和中小学不同的是,对大学生的管理趋向自由自主,大学生更需要的是自我约束。然而,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他们也很容易感到迷惘。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尤其是背后的客观原因。表面上自暴自弃的学生,背后说不定有其难处,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
无论是遭遇父母离婚还是失恋,或者其他挫折,都应以平常心接受,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大学除了教授文化知识,还要适当开展一些心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挫折。时有新闻报道大学生由于受骗而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这样的悲剧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港澳生初来内地,适应方面假如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加上他们远离家乡,得不到足够的关怀,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
挫折应对方法和自我应对挫折能力的教育虽然一直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当中,但当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时,很多学生仍会感到难以应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更要使学生在遇到难以处理的心理困扰时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帮助,这在实践中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赖章荣.港澳学生在内地高校求学的适应性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2]张海燕.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的探讨.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王永丽.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影响及教育对策.世界教育信息,2007(5).
[4]程刚,肖友琴.大学生失恋应对方式的构成及其特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