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不良情绪导致心身失衡

一、心都快蹦到嗓子眼了

某男,51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年余,再发1小时”来院急诊。患者近两年无明显诱因,时突发胸闷心悸、头晕乏力,但无明显胸痛、恶心呕吐及咳嗽、咯血等症状。每次发作约持续20分钟,经卧床休息可自行缓解,间隙时如常,一直未多加重视。1小时前在干活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心悸,伴头晕、全身无力,休息后也未缓解。

人们一般认为,心血管疾病多是由身体病态、老化导致。实际上,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疾病在特定性格特征的人群中发病率特别高,这也说明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痛、气短。其中,心悸是最常见的症状。在受惊吓、情绪激动或久病等情况下,患者能感觉到心跳、心前区搏动和心前区不适。入睡前、欲醒和刚醒时,以及情绪波动等状态下最易发作,过度劳累或情绪改变可使之加重。它与心理社会应激和心脏的节律紊乱有关,各种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在丧偶、职业和生活环境变化等紧张刺激下尤易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个性特征是对自己情感和动机缺乏了解,以自我为中心,易焦虑、激惹、愤怒。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患病前普遍存在负性情绪体验,最突出的是焦虑、抑郁、敌对。

观察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有对别人评价的高敏感性、过多猜疑、联想和愤怒等情绪反应;对批评或侮辱等伤害性刺激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因为多疑,常常将别人无意或友好的言行误解为敌意或轻蔑,产生歪曲的体验;受抑制的愤怒、敌意情绪的反应模式通常是表面平静,背地里却伤心流泪或心生嫉妒;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烈等人格特征。

各种情绪因素,特别是愤怒、恐惧、焦虑均可使血压升高,而沮丧或失望时血压的变化相对较轻。另外有调查显示,高血压、冠心病与A型行为有很大关系,A型行为者发病率是B型行为者的两倍。观察表明,脑力工作者和长期从事竞争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群体高血压发病率高。生活变故和创伤等生活事件与持久性高血压有关。

二、肌肉紧张,痛感放大

某男,35岁,小学文化,因抢劫罪被判15年,有车祸史,三年前抢劫时摔伤背部。近一个月来自觉腰背部疼痛并逐渐加重,吃止痛药和用止痛贴效果不佳,近两日不能自己起床,要别人扶。来院检查,未发现腰椎及附近关节有异常情况。患者坚持认为三年前外伤导致“神经线”受损,不是自己装病。后经与监管干警了解,一个月前家人告诉患者其妻子现在经常不回家,小孩子也没人管,父母也年纪大了,身体很差。

肌纤维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全身广泛疼痛和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经常会有疲劳感、睡眠障碍、晨僵、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临床上,以疼痛为主要核心症状,疼痛呈弥散性,难以准确定位,多发区为腰、颈部,局部会有压痛感,对按压非常敏感。患者还感到疲劳,伴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例如情绪低落、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过分关注,甚至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肌纤维疼痛综合征具体原因不明,但很多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在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影响作用。临床医生发现很多的肌纤维痛的患者大多有“强迫型”人格特征,其病前具有异常活跃的生活。国外也有研究者说过患者具有完美主义者的态度。已有调查发现,经济状况差、教育水平低的人群发病更加普遍;日常生活上,经常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社会支持的人群患病也较普遍。如果患者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放松心情,解除顾虑,可以在肌肉舒缩的同时改善肌肉紧张疼痛的症状。患者要培养多方面兴趣,多与人交往接触,以消除抑郁焦虑情绪,夜间入睡也会更加容易。有研究表明,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会影响疼痛,精神障碍患者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会增加。还有研究指出,患者内在的积极防御不成熟,面对生活困难情景的能力不足,致使患者感到压抑,内心产生冲突,继而转换为躯体固着的疼痛和疑病恐惧。更有严重者患有躯体形式障碍。

男孩蔡某,17岁,高三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过大,上高二时就出现了头痛、头胀、失眠等症状。眼看高考将近,焦急的家长带他四处求医,在当地医院多次进行脑电图及CT等检查也未见异常。治疗无效且还出现头昏眼花、心慌胸闷、烦躁易怒、恐惧胆小等症状。

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特征是头部呈钝痛,有压迫感,很多病人描述为紧箍感。患者常因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情感冲突、焦虑和抑郁诱发或加重病情,表现为疼痛次数增多、疼痛时间变长,但不会因为体力劳动而加重。

长期伏在桌上工作,头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得不到放松,容易得病;脑力劳动的人群,用脑过度,精力透支,常有头胀、失眠、记忆力下降的现象发生。

遭遇重大的生活转折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个体过度的紧张和焦虑或抑郁情绪,导致头颈部肌肉持续的紧张收缩引起疼痛感或急性紧张性头痛。

周围人群对头痛的注意、关心、焦虑和暗示等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可减轻或加重疼痛感。

三、憋闷,呼吸不畅

某男,61岁,患发作性哮喘50余年,已加重10天。患者于5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发作性哮喘,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可自行缓解或服药后缓解,未系统诊治。青壮年时期上述症状不再发作。近5年来哮喘发作频繁,闻刺激性气味如花粉、油烟味以及冷空气后可诱发,4年前曾就诊于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使用茶碱等药物可缓解症状。10天前患者闻油烟味后哮喘发作,伴有咳嗽、有少量黏性白痰。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作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突然停止为特征。临床表现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目前我国的患病率为1%~4%,儿童发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成年男女患病率相差无几。城市高于农村。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

哮喘可大致分为两类,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见于幼年发病,具有明显的对多种过敏源的变态反应史。内源性哮喘常见于成年开始,倾向于常年发作,且较严重。

引起哮喘的过敏源很多,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过敏源,即使同一个人每次发作也可能由不同的过敏源引起。过敏源常见有花粉、灰尘、各种真菌、羽毛、煤烟、各种香料等。

大部分患者的发病都存在着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负性刺激和不良的个性。特别是高危家庭,发病率比一般的家庭高,如单亲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或家里有人长期患病的情况。

哮喘的发病和病程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受病人情绪的影响。心情感到悲哀可使病人的气道收缩,诱发哮喘的发作。调查发现,患有哮喘病的人通常伴有心慌、头痛等症状,在情绪上比一般人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等,都显示哮喘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定的问题。

哮喘患者在人格特质上常表现为敏感和倾向于掩饰自己的问题,有着明显的述情障碍,即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区分情感和躯体感受能力低下、缺乏幻想,多为外向型思维。

精神质和内倾个性特征越明显的哮喘患者越难以认识和区分情绪和躯体的感受,并且外向型思维越突出。而过分的外向型思维会使患者对内心的冲突和欲望不能觉察,不能及时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内心压力不断增加,哮喘患者就表现出更多的精神质和内倾性格特征,如内向、孤独、缄默冷淡、缺乏情感投入、感觉迟钝、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和一般人相比较,哮喘患者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希望别人同情、过分要求别人照顾和注意、幼稚、情绪不稳定、焦虑、内向、易受暗示等。

患者多表现出过分紧张、忧虑、恐惧等。伴随这些情绪的反应会出现心悸、多汗、血压升高、皮肤发冷、肢体震颤等症状。长期的焦虑状态还会使身体的免疫力降低,影响哮喘的防治效果。患者常常自信心低下、情绪低落、对事物的兴趣减低、悲观厌世、社会活动能力降低,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想法等。相应的躯体表现有食欲降低、活动减少、全身倦怠和便秘等症状。

四、心情的镜子——胃肠道问题

某男,42岁,农民,因胃部疼痛,疑胃肠糜烂,心烦、焦虑半年入院。病前性格内向、多虑、胆小怕事。每天吸烟20支,不嗜酒。平日家中事都由其父做主,入院前一年其父因胃癌去世,患者感到失落,压力增大并出现胃部不适、疼痛。当地医院检查为十二指肠溃疡,给予对症处理后仍不见好转。患者抑郁,怀疑胃肠烂了,虽经多家医院检查否定,但患者仍坚持己见。入院时经躯体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精神检查,意识清醒,言谈切题;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反复纠缠医生要求给予治疗。

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常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表现。情绪的异常既可以是造成溃疡的原因,也可以是消化性溃疡病导致的一种情绪体验。由于溃疡病患者有易焦虑、依赖性强、常常压抑愤怒等人格特质。在长期的紧张刺激,如不良的工作环境、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缺乏休息、眨眼不足等环境下,如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刺激,其消极的应对方式容易导致对自身健康的攻击。除了情绪反应外,被关心、被尊重、被理解等社会支持的心理需要比较强烈,社会支持的缺乏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发因素。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部位。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该病的临床表现有腹痛,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疼痛范围比较局限,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可以缓解;还有的患者可有饱胀、食欲下降、嗳气、胃灼热、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症状的表现。触诊时会发现上腹部某处有一压痛点。消化性溃疡病程长、发作和缓解相互交替,呈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它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

研究普遍发现,有焦虑特质和高精神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溃疡患者在病前大多有以下的人格特点: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进取心,有强烈的依赖愿望,常常压抑愤怒,性格内向,易怨恨不满。具有孤独、自负、焦虑、抑郁等人格表现。患者多不好交际,行为上因循守旧、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情绪不稳,过分关注自身。

国内的学者发现,亲人亡故、配偶离异等生活事件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初诊为消化性溃疡或复发的患者中,分别有84%和80%在症状发作前一周有严重生活事件的刺激。负性生活事件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心理诱发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使机体产生的应激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久治不愈。

在饮食习惯方面,酒、浓茶、咖啡、某些饮料和某些食物的摄入易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长期无节制的饮食会引起消化性溃疡。不吃早餐、高盐饮食、饮食无规律、过度劳累等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会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

长期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愈合后在遭受精神应激时,溃疡容易复发或发生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心理防御机制缺陷,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影响到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能力下降。

五、恼人的皮肤病

某男,58岁,大学文化,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反复湿疹二年余。自诉进看守所后胸背部出现大面积湿疹,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入狱后未再出现,一周前再次出现,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能缓解,且逐渐增多,现在胸背部及双侧大腿部均出现湿疹,瘙痒严重,不能入睡,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出现,患者很痛苦。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无皮肤病及过敏史,而是在被捕后心情焦虑苦闷,才开始出现湿疹。入狱服刑后,自觉监狱环境比看守所宽松一些,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心情也好了很多。前段时间收到家里来信,说儿子受自己牵连丢了工作,现在心情很差,经常在外面喝酒,不管家里的事情;老婆身体不好,经常去医院看病;孙子学习很差。

慢性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常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痒,形成丘疹或水泡。久之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痊愈后容易复发。慢性湿疹好发于手、足、小腿、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多对称发病。

湿疹患者如果久病不愈,也能引起情绪变化。面、手、耳等暴露部位的皮疹容易使患者感到容貌难堪,羞于见人,深感自卑、抑郁、紧张,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有的患者因为皮疹广泛、严重瘙痒,情绪变得焦虑、烦躁不安。这些情绪变化通常会进一步加重皮疹和自觉症状,延缓病程。

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常因个体因素与发病的不同阶段而异。其诱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有食物方面的如鱼、虾等;吸入方面的如花粉、尘螨、羊毛等;微生物方面,如体表球菌和浅表真菌等;生活环境方面的如月光、气候炎热、干燥、动物皮毛、皮屑;化学物质方面的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内因有慢性感染性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等。此外,个体素质也很重要。

心理社会因素也是湿疹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患者诱因与心理情绪变化有明显关系,如工作学习的过度疲劳或紧张引起的精神紧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刺激引起的精神负担过重;其他情况导致的焦虑、烦躁等。这些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与自觉症状。

六、难堪的排尿异常

某男,24岁,初中文化,因犯抢劫罪被判五年。有夜游史。近一个多月来,自觉尿频尿急、尿不尽,无其他症状。来院检查未发现有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和梅毒淋病等性病,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能缓解反而加重,出现尿裤子、夜间失眠等情况。反复在医院求治,多次检查未发现有异常指标。后经跟患者了解情况,发现患者近期有家人来探望,说父母年纪大身体差,问他什么时候能岀监。车间新换了一批货,患者自觉完成任务有困难,心情烦闷,又跟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冲突被扣分,觉得自己减刑希望不大。

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度悲伤、压抑、激动等情况下,许多人都可能会出现尿急、尿频甚至不能排尿或尿失禁的现象。这些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排尿异常,可统称为精神源性排尿功能障碍。

七、令人心烦的失眠

某男,43岁,数日前不明原因出现夜间11点或次日5点醒后不能再次入睡,并伴有心烦,自觉精神飘忽不定,思虑万千,不能自已,痛苦万分。昨夜一晚未能入睡,自感全身困乏无力。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频度过短、早醒、睡眠时间不足、质量差,进而导致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至心烦意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病症。200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5.4%的人群在过去1个月曾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失眠分主观性失眠与客观性失眠,鉴别标准是自我陈述失眠的当事人是否真的有睡眠障碍。实际上,由于对睡眠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或受一些错误信息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失眠者是自我贴上了失眠标签。一般来说,受旅行、环境变化、衣被不适或偶然生活事件的影响出现短时间或一次性的失眠,不能算是病理性的问题。有些人因为对首次出现的一次性失眠症状太过担心恐惧,从而过度治疗,导致了安眠药依赖或成瘾。通常将当事人自我报告为失眠,但医生临床观察和家人在夜间观察却没有发现其失眠证据的现象称为主观性失眠。除了实际的睡眠时间,白天功能状态、有无做梦、夜间有无起床情况等都有助于辨别是主观性失眠还是客观性失眠,如有些人自我报告“虽然睡得很少,但白天也没瞌睡,精力还很旺盛”,有些人自我报告“整晚上都没睡,老在做梦”或“没睡着,但中间没起床”,这几种情况基本可考虑是主观性失眠。除自我陈述外,还可通过对家人、同室或同床者进行核实,了解自述失眠者睡时有无打鼾、说梦话、起床或频繁翻身等情况。如有人说失眠,但其同床之人却说他晚上基本没翻身,这种情况基本也属主观性失眠。观察自述失眠者的精神状态,面容是否憔悴、有无黑眼圈等也有助于鉴别。如果自我陈述失眠者精神状态很好,没有黑眼圈,面容也与常人无异,当属主观性失眠。

八、心身失衡的机制——神经内分泌失调

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经研究发现,在各种不同的严重干扰性刺激下,个体会通过一些非特异性的反应过程来适应,其适应过程与刺激种类无关。他于1936年将机体在这些刺激作用下出现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将这种非特异的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

1.GAS的三个阶段

赛里认为GAS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后来发展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有害刺激所做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他将GAS分为警觉、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1)警觉阶段。

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亦称为动员阶段。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凉等。此时,全身血液优先供应到心、脑、肺和骨骼肌系统,以确保机体处于“战”或“逃”的准备阶段。

(2)阻抗阶段。

生理和生化改变继续存在,合成代谢增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激只引起这两个阶段的变化,即可达到适应,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3)衰竭阶段。

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阻抗阶段延长,机体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最终进入衰竭阶段。表现为淋巴组织、脾、肌肉和其他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躯体的损伤而产生所谓的“适应性疾病”甚至死亡。

2.应激过程

一个应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刺激(应激源)、中介变量、反应、结果。

(1)应激源。

根据应激源属性,将应激源分为: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根据社会生活情况,将应激源分为: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工作相关的应激源、环境应激源;根据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将应激源分为: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根据事件的主客观性,将应激源分为:客观事件、主观事件。

(2)应激的中介变量。

包括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个体易感性和心理应对能力等。

①认知评价。所谓认识评价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潜在危害情况的觉察。对应激源和资源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应激源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人格发育不健全,应对应激的能力则差。虽然传统的应激理论模型中往往没有将个性因素列入其中,但个性因素在应激作用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是重要的应激因素。

③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在应激研究领域,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普遍提高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促进健康。

④应对方式。由于应对方式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应对策略。一般认为,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3)应激反应与结果。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应激一旦发生,无论它是由何类应激源引起的,都会导致心理和生理反应。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有着积极影响,它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样,心理应激对健康也有消极影响,如应激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应激对原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各类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于人体,通过应激的中介机制作用后,经中枢神经系统评估而产生情绪。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下,可将精神因素转变为生理、躯体的因素,引发机体各器官系统反应。若应激因素持续存在可导致上述三个系统作用失衡,从而引起心身疾病。

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心理生物学机制,目前大致可以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方面的中介作用来认识: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免疫—全身器官及其功能。

其中,神经内分泌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许多心理疾病都存在内分泌异常,而许多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例如库欣综合征、艾迪生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常常伴有精神障碍。神经心理内分泌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内分泌系统是心身相关的重要中间联系途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神经肽通过各种神经内分泌轴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拓展阅读
中国常用的心身疾病分类

中国目前尚无心身疾病分类的统一标准。何裕民教授等结合我国的医疗现状,从心身疾病、心身症和心身障碍三个方面归纳出心身疾病分类方案。

A 心血管疾病

A-1 心身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二尖瓣脱垂症、雷诺病;

A-2 心身症:冠脉痉挛(心绞痛)、β-受体高敏症、情绪性心律失常、神经性低血糖症、原发性循环动力过疲症、心脏性偏头痛、早期复极综合征;

A-3 心身障碍: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B 消化系统

B-1 心身病:溃疡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

B-2 心身症:急性胃扩张、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胃肠神经症、肠道易激综合征、弥漫性食管痉挛、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嗳气、喉头异物感、胆道功能障碍;

B-3 心身障碍:胃黏膜脱垂、慢性肝炎(主要指肝炎后综合征)、肝硬化、胆石症与胆囊炎、慢性阑尾炎。

C 呼吸系统

C-1 心身病:支气管哮喘;

C-2 心身症:过度通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

D 内分泌系统

D-1 心身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2 心身症:单纯性肥胖、心因性多饮、心因性多尿、多汗症;

D-3 心身障碍:库欣综合征、艾迪生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

E 神经系统

E-1 心身病:血管性偏头痛;

E-2 心身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眩晕症、肌肉收缩性头痛、脑血管功能障碍、面肌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精神性头痛;

E-3 心身障碍:癫痫、失神发作。 +ZjpfB7803FoefurdHBTvvAygbvorit1DC5spyW4L9+9U+kQbj3TsD7v1KwkQE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