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理论

一、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由于人格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古往今来,人们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形成大家公认的、统一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我们试图从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人格的科学理论及其特征与评价标准等问题。

人格理论虽然复杂,但并不神秘,也不是科学家们的专利。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接触与经历人格心理现象。基于对人格现象的体验或实践,人们会对这些人格现象进行各种解释或猜想,这就形成了各种前科学的人格理论。例如,我们发现在同一村里长大的两个伙伴,一个勤劳诚实,而另一个懒惰并常说假话。对于这一现象,村里有人说这是爹妈生的,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而另一些人则说是管教的结果,前者的父母管教得好,而后者则得到父母过多的娇宠,缺乏管教。这就是村里人常说的“不打不成器”。这个例子中所提到的两个民间谚语,实际上是有关人格形成问题上的两种日常的或前科学的人格理论,前者强调先天遗传,后者强调后天环境教育。

人们关于人格问题的不同理解或多或少是来自于自己的日常经验,是对日常经验的某种抽象。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称为日常理论,或前科学理论。前科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的共同基础是抽象或从有限的经验中做出概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或情境是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的,要适应它,只靠习惯或反射系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通过对自己主观的生活经验进行一定的抽象,以某种方式建立一个有关世界或情境的心理模式来应付不断变化的世界。这种心理模式就是关于现实世界的前科学理论,亦称为非正式的理论。例如,我们有关于天气、力、个性、智力等的前科学概念或非正式的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的主要作用是预言我们周围世界可能发生的事件,预言我们行为的后果,以及对已经发生的事件作出解释,即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些前科学概念或非正式的理论可能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某种事物,但也许它所反映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例如,地球是“平的”,疾病是由于“鬼神在作怪”,某人的不幸是因他“前世造的孽”等。尽管如此,许多前科学理论或非正式理论仍然被人们广泛应用、尝试和无数次地检验,有时用起来还比较方便可靠。例如,过去的航海家在地球是“平的”理论模式指引下进行航行,草药医生根据一些前科学的病理知识治病等。

由于人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现象,我们普通人都有关于人格的经验与体会,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抽象,就可能产生各种前科学的人格理论。前科学的人格理论大致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是历史上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们通过思辨所获得的关于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其二是某些江湖术士、看相者对人格心理现象的有关思考与总结;其三是普通老百姓对人格心理现象的抽象与猜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有关人格的各种谚语中。

二、人格的科学理论

人格的科学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和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它是关于人性的一套基本看法,又是一种研究的策略。人格的科学理论与一般科学理论有共同之处,都有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都要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都要求客观性、逻辑性与系统性等。但是,人格的科学理论与一般科学理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相比之下,人格理论较缺乏严谨性、内部的一致性或统一性,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一方面它系统地说明或解释了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框架。因此,理解与掌握人格理论十分重要。现代人格理论也是一种科学理论。作为系统化科学知识的科学理论,标志着人的认识从事物的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从形式上看,科学理论具有抽象性。从内容上看,科学理论表达了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性的认识。科学理论虽然达到了对客体的本质的认识,但不可能一举获取事物的全部信息,不可能穷尽或终结对事物的认识。它本身亦可视为事物的一种理论模型,是客体原型的一种模拟。它既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又带有假设性的成分,它对客体的逼真度是随着这种理论模型的不断修正和完善而逐步增长的。

科学理论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经过某些实践检验而被验证了的一系列假说。理论与假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假说,是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提出的现象或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一种假设性陈述。这种陈述主要有条件式、差异式、函数式三种表达方式。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以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事实为依据,并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而提出的。科学假设具有推测性、可检验性、可变性、简约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假说是理论建立的基础,通过实践检验,假设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而假设的提出又往往需要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将假说发展为科学理论,以达到对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用以解释、预测和控制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科学理论在整个科学认识活动中表现为一种阶段性的认识成果,对进一步的科研过程又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功能。科学理论能对人们开展认识活动起到一种研究纲领的作用,提供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达到一定的研究目的而按照一定的思维观念、创造性去筹划研究方案,设计实验,建立模型,提出某种猜想,构造一种假说等,这些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框架中展开的。

实际上科学研究是检验假设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通过经验观察发现某种新现象或新问题;为解释现象或问题而提出理论;通过理论推导出可验证的命题或假设(预测);进一步观察实验以验证假设。在这个检验假设的研究过程中,理论参与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研究的起点——研究问题与假设的提出来看,理论是研究问题和提出假设的依据之一。如果仅仅依据初步收集到的材料和事实,而没有已有理论的指导,就难以提出研究假设。即使提出了研究假设,也可能因观测不准确、取样不全面或缺乏对前人的研究和理论的了解等原因,产生研究假设缺乏科学性或研究假设相同使研究重复而造成浪费等问题。可见,理论对于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是极其重要的。理论对于研究资料的处理分析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时,如果缺乏理论背景,就难以确定定量分析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和分析的角度,也就不能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概括归纳出合理的结论,以检验假设和已有的理论。

科学理论对于研究是很重要的,反之,研究也可以用来检验和发展或修正理论。因此,研究对于理论也有重要的作用。了解科学中理论与研究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开展研究、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具有重大意义。

人格理论具有一般科学理论的功能,包括指导启发的功能、组织整合的功能、解释说明的功能、预测发现的功能等。人格理论对研究的指导启发作用突出表现在作为研究问题和假设提出的依据以及为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理论背景两个方面。对此,前文中关于理论与研究关系的讨论已有具体的说明。在人格研究中,事实上并非每一个研究的结论都可以发展为理论。人格理论往往是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每一个研究都描述了某一现象或检验了某一假设,都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知识,但如果不对那些比较零碎的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就难以使人格心理学的科学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释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一般来说,科学理论在解释现象时是通过“三段论”的逻辑规则进行的。有时这种解释可能是模型的或类比的,例如,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现象与海上冰山的类比,卡特尔关于自我、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的结构模型等。

预测人格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是人格理论的重要功能。预测是根据理论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本质与发展规律,按照理论所确立的现象或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人格心理现象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程度做出推断。预测是检验理论科学性、准确性的最佳方法之一。如果预测得到证实,那么所依据的理论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支持。一般说来,一个理论预测的准确性越高,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就越强,理论就越好。

三、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过去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偏重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而人格的科学理论强调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因而在认识水平上,前者较浅显,而后者较深入。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模糊性和特殊性,而科学的人格理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前科学概念或非正式理论的首要目的在于实用,即解决实际问题,而对这些概念或理论是否客观是否是真理并不十分在意。与此不同的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寻求客观的知识或真理,其次才是追求其实用价值。因此,科学家们力求通过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和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来克服自己的主观性,以获得客观的、精确的和普遍性的知识,即科学概念和正式理论。

虽然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共同点,并且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共同联系的基础就是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都是一种抽象,或是对有限经验所做出的概括。科学家也是人,他们同普通人一样,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和文化环境中。科学家的头脑中,不仅有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也有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前科学概念和非正式理论。在科学家头脑中的各种概念和理论,不管是前科学的还是科学的,总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发生联系。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不少科学概念和理论来源于日常的前科学概念和非正式理论,前者或多或少整合了后者,与后者有某种一致性。有时科学概念和理论完全合乎常识,如“地球中心说”、某些人格理论等。

关于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我们用一个模式图来表示(见下图)。这个模式图表明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下,人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某种抽象形成前科学的人格理论。而这种前科学的理论往往是人格的科学理论的最初模型,专家们有意或无意地从前科学理论中吸取某些思想观念,并通过科学研究来“提炼”和验证这些观念,最终获得较为客观、精确和具有普遍性的关于人格的科学理论。人格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反过来指导和制约人的社会实践,影响社会实践和文化,并进一步制约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主观经验,以及人格的前科学理论的形成。另外,普通人对人格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教育和社会传播的作用,他们的认识也会由浅入深,从日常概念的水平上升到科学理论的水平。

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综上所述,人格的日常理论与科学理论有一定的区别,前者较浅显、主观、模糊、片面和特殊,而后者较深入、客观、精确、系统和普遍。人格的日常概念与科学理论虽然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前者往往是后者的模型,而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人格的理论起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最初通过个人经验的抽象产生前科学的人格理论,然后在人格的前科学理论的启发下,经过科学研究活动上升为科学的人格理论。形成后的人格理论又反过来对社会文化、教育和实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对人格的认识就不断深化发展,这就是整个人格理论的演化史。

四、范式与人格理论流派

在探索未知的进程中,对同一研究客体,研究者或由于所依据的经验事实不同,或由于理论背景、知识结构和思想传统的不同,或由于研究的具体思路、方法的不同,或由于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不同,都会构建出不同的理论模型,从而形成不同的研究纲领。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就是在不同的理论模型的竞争中、不同的研究纲领的争辩中前进的。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过程。

对于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不同的科学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早期的实证主义哲学家认为,科学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寻找实证材料证实科学假设。后来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认为,判别一个假设的科学标准不是证实,而是证伪,因为任何假设都不可能被证实,只有那些有可能被证伪的假设才是科学命题。科学哲学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历史主义。历史主义的代表、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又译“范型”)的概念。所谓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新的范式否定和取代旧范式的过程。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取代。

目前,心理学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能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论体系,而只能在某些领域中形成一些理论或规律。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中的理论建立以“小型理论”的建立为主,尽管各学派、思潮的斗争趋于缓和并有融合的趋势,但仍然不能提出一个公认的理论体系。人格心理学家赫根汉认为,人格心理学中并没有像一般科学中那样严格意义上的范式,因为在同一个时期,人格心理学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往往同时有多种范式或理论流派相互竞争。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以下几种范式: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以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亦称“新精神分析派”);以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学派;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人格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楚斯塔克认为,人格心理学中主要的范式有八种,除了与前文六种相同外,还加上以艾森克为代表的生物学范式,以及以卡丁纳、沙利文为代表的交互作用论范式。 有的人还将苏联维果斯基、列昂节夫为代表的活动理论也看成一种范式。 这样一来,就有九种范式。在本书中,我们主要讨论人格心理学的八种理论范式。

这些不同的理论范式,在解释说明各种人格问题时,往往采用不同的概念、假设和理论。例如,在解释人的攻击性时,古典精神分析论认为攻击是无意识中的死亡本能向外发泄的结果,而新精神分析者则认为是因受挫折而攻击;特质论认为某些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特征,因而容易攻击他人,其攻击性有遗传的基础;行为学习论则认为攻击性是学习(直接的或间接的)的结果;人本主义认为人基本上是善的,而暴力攻击是由于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难以将其美好的东西自我实现;认知论认为攻击性源于人们信息加工的方式的问题,如某人被别人瞪了一眼,而将其解释为挑衅,则会产生攻击反应。究竟哪种理论解释与客观事实更符合,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也许各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有正确的地方,也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情况与印度寓言中盲人摸象的情况相类似。尽管如此,各种理论都有其作用与意义。每一种人格理论都像一束投向人格这一“黑屋”的光线,照亮了黑屋的一部分,使我们看到了人格的某个部分。如果人格理论愈来愈多,最终将照亮整个人格的“黑屋”。

五、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与一般科学理论一样,人格理论也是一种相对真理。因此,有必要对各种人格理论进行评价与检验,以便发现它们的长处与不足,选定现有理论中最好的理论并进一步发展人格理论。在人格理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采用一般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

(1)精确性。精确性是评价科学理论的最重要的标准。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来判定。如果一个理论精确度不高,无论其表述多么完美,都不能成为好的理论。但是,目前大多数人格理论的精确性都有待提高,这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

(2)可检验性。科学理论的科学性指标之一是其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对于一个理论,如果去寻找其证据,获得证实或验证是容易的,它就具有较高的可检验性。如果理论的解释力很强且无法推翻它,这一理论就难以进行检验,也就没有什么用处。进行预测是检验理论的最佳方案之一。理论只有在不断地被检验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和完善起来。

(3)概括能力。判别科学理论的又一标准是其概括能力。一般来说,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

(4)简洁性。在科学中,一个理论所包含的假设、所运用的概念越少,对现象的解释越简明,其简洁性程度越高。如果一个理论能以较少的概念解释较多的结果,且以可检验性为前提,那么这一理论就更易被确认。这一评判标准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威廉·奥卡姆剃刀”。

(5)逻辑一致性。科学理论要求其知识体系前后连贯,各个概念、假设与定律之间相互吻合、印证,具有较高的逻辑一致性。否则,就难称其为科学理论。

(6)有用性。如果一个人格理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咨询治疗、评估选拔,以及在人事管理等实践领域中有实际应用价值,这就是一个好的人格理论。

在评价人格理论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上述一般性的标准,而且要考虑人格理论本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人格理论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在理论的精确性、可验证性与简洁性等方面都不如自然科学理论。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人格理论。在评价人格理论时,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把科学理论看做是相对真理,其中存在绝对真理的成分,有长处,有优点,也存在缺陷与不足。在评价理论时,我们不仅要看到该理论的优点与长处,而且要看到它的不足与缺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其优点与长处,克服其缺陷与不足,推进人格理论向绝对真理逼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要看到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根源,看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后继影响,把该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与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历史上各种人格理论的积极与进步意义。否则,完全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过去的理论,很可能将过去的理论说得一无是处,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坑。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些问题是任何人格理论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表达了他们的核心思想,反映其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些问题就是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成为人格理论的基本设想。对于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吉尔和齐格勒(1981)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九个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产生了九个基本设想。 这九个基本问题及其基本设想如下:①自由意志—决定论;②理性—非理性;③整体说—原素说;④素质论—环境论;⑤主观性—客观性;⑥前动性—反应性;⑦稳态—异态;⑧可知性—不可知性;⑨可改变—不可改变。

以上九对基本设想分别构成两极连续体。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在每一连续体上找到一定的位置。吉尔等人重视对人格理论的元心理学分析,强调这些理论在双极连续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以维度、量的观点分析人格理论有利于探讨各种人格研究在基本设想方面的不同程度与涉及的不同范围。以这些基本设想为基础,每种人格问题的研究都可用它们来区别。换句话说,从这些基本设想可以看到人们对另外一些人是如何认识、如何对待的,如何使他们形成观点和学说的。我们要知道这些基本设想并非在形成学说时预先确定的,而是在学说形成以后他人对之所做的分析。这里我们将对这些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加以解释。

(1)自由意志—决定论(freedom-determinism)。自由意志—决定论维度表现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有的人格理论把一个人看做类似于一种自动装置;有的则认为人不是机器,也不可能受无意识动机的束缚。人是自身的寻找者、生活意义的创建者与主观经验的感受者。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自主的,他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脱环境对他的各种影响,这种人格理论居于自由意志设想的一端。反之,决定论者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生活、情绪活动和全部行为中的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和偶然产生的,而是由已知的、未知的各种原因或力量所引起的,如无意识动机、外部刺激、早期经验、生理过程、文化影响等。

(2)理性—非理性(rationality-irrationality)。一个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理智(如果存在的话)改变自己的行为?有关这一问题的看法可在理性—非理性维度的位置上表现出来。在维度的理性这端,主张人主要是有理性的个体,能够用理智指导自己的行为。另一端主张人实际上是受非理性力量支配的。虽然极端的人格理论并不多见,但基本设想上的维度正好能够区别它们。凯利强调认知和智力过程对人的行为有最大影响;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则强调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性,正是我们恶性膨胀的本我阻碍我们成为精神生活的主人。我们真的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吗?真的是行为航船上的舵手吗?还是被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不能认识的非理性力量所控制的对象?这一讨论的核心在于这些力量的内容及它们对人类行为的操作过程。

(3)整体说—原素说(holism-elementalism)。整体说的设想是强调行为要从整体来研究,原素说的设想则认为要从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成分来逐个探讨。对人格的特点是必须分开看待还是不能分析的?整体说认为人只能是完整的实体,对机体越加分析,则越成为抽象的和不真实的人。原素说认为人格的科学研究必须从其组织的部分着手,必须掌握特殊的确切材料,必须以完全可验证的元素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有效揭示人格的本质与规律。

(4)素质论—环境论(constitutionalism-environmentalism)。人的基本特性有多少是由躯体或素质决定的,有多少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虽然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今天依然存在。有关这一问题的基本设想影响着人格的概念与结构。古希腊的气质体液说、20世纪的多种体型论和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都认为,人格是依赖或固定于人体素质而遗传下来的。环境理论也有较长历史,而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塑造人的行为等观点都是较晚提出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由于学习是一种心理过程,环境通过它来塑造人的行为。当然,目前心理学界多数人主张素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认为素质因素所起的作用因环境不同而有所异;环境作用的影响也因人如何运用这些素质因素而有所不同。

(5)主观性—客观性(subjectivity-objectivity)。这一维度表现人是否存在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经验,它对行为具有多大影响,或者对行为的影响是否主要来自外部因素的作用。这种不同的看法是现象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分水岭。罗杰斯认为人的内部世界比外部环境刺激对其行为有更大的影响。外部见到的行为如无内部经验作为参照,仍是不可理解的东西。偏于主观性维度的人格理论认为,经验的科学研究是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反之,斯金纳强调对行为进行严格的科学分析,人的行为和特点只不过是与人类发展条件和个体生活条件都有联系的物质系统。因此,偏于客观维度的人格理论主张,人格就是由这些外部客观因素对人的作用而形成的。他们重视人的客观行为事实以及这些行为与外部世界中可测量的因素的相互关系。

(6)前动性—反应性(proactivity-reactivity)。这一维度涉及产生行为的诱发性,即行为由什么引起?活动的真实原因应该到哪里去找?行为是内部活动本身还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应?偏于前动的理论认为,一切行为的根源在于人的内部而不在外部,人是主动的,并且是前动的,因为人有自己的目标、期望与理论。心理学家构建这样的人格理论,就要说明人如何产生这些前动和主动行为。偏于反应的理论认为,行为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人的内部并不产生活动,活动是对外部因素的反应。行为主义认为可以设想一种完全以刺激反应为基础的心理学,而个体的主观存在则完全没有重要性。反应性理论强调在人格研究中探讨刺激—反应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7)稳态—异态(homeostasis-heterostasis)。稳态—异态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动机)。一个人的行为动力是什么?是消除紧张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而自我实现?道拉尔和米勒认为,人格的特点由学习而来,学习涉及强化与内驱力的相互关系。强化可以减小内驱力原先的强度,从而消除张力,达到内部平衡,尔后新的内驱力又使机体失去平衡,再由解除张力来恢复平衡。这种人格理论认为,若没有稳态作为动机的基础,人格的发展就没有可能。异态的理论与此相反,罗杰斯、马斯洛等人强调行为的其他动力,认为人是不断地成长向上的,他的生活不仅为了减低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寻求新的刺激,追求变化,通过不断地打破平衡来求得发展,达到自我求知、自我求成。关于人格问题的研究,持稳态观点的心理学家则探讨本能、内驱力的性质和不同类别,张力的动态状况,减低张力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人格)机制等。持异态观点的心理学家则探讨自我实现的性质和发展过程、自我实现中动机的整合过程、面向未来的努力、自我实现的各种方式等。

(8)可知性—不可知性(knowability-unknowability)。这一维度表现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否可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识,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为人认识的东西?华生认为,通过系统观察和实验,行为的原理和规律都可以被揭示。行为学派长期以来从事理论和实验工作,探究人格的规律,他们以严格的科学思考方法测试和验证这些规律。与此相反,维度的另一方面表现人本性不可知的论点,如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改变的主观世界中生活,主观经验是他的中心和本质。人的经验是个人的、私有的,人的本性只有通过个体自身的主观经验才能被认识,因此,自我经验的研究就是人格研究的中心任务。

(9)可改变—不可改变(changeability-unchangeability)。几乎所有人格学说都重视人的生活历史或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这里要说的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其人格是否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化是人格发展的固有特性吗?是表面的还是实质性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格理论家有不同的看法。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一生中始终变化着,在人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心理危机。一个人如何应对、处理与渡过危机,影响他在下一阶段人格发展的方向。但是,弗洛伊德则认为,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结构在婴幼儿阶段就基本定型了。也许个人的表面行为可能发生改变,但其内在的人格结构是不变的。

在分析评价人格理论时,我们可以采用上述人格理论基本设想的连续体来进行。首先,我们可以确定某个人格理论在这些连续体上的位置,把握其理论的主要立场与基本框架。然后,我们还可以在这些连续体上将其与别的理论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对立,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理解该理论。在分析人格理论时,我们要注意到某些基本设想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如意志自由论与主观性的基本设想有逻辑联系,反应性与客观性的基本设想有逻辑联系。主张意志自由的理论家,一般都强调主观性,而主张反应性的理论家多半会强调客观性。并非每一种人格理论都全面探讨所有的基本人格理论问题,不同的人格理论家各有侧重。因此,有的理论家在某些基本问题上探讨较多,从而在这些问题上有明确的基本理论设想,而对另一些基本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自己明确的主张。 8Z83V7k1k2Hbf5FG5o13FRHoRzRFhOsWTSLFLS9DKGzzcVVpQBYhWdMz59145l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