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学生通常在学习英语时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似乎词汇永远不够用;另一方面,即使通过查词典解决了生词,也未必读得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有不少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阅读英语文章时也备感艰辛。

原因在哪里

1.生词记过又忘,而且新词太多

英语是“拼音”文字,如:

a;la·zy;ba·by;la·dy

英语的单词能够迅速地被读出、复述,然后记住,但是没有表意功能,英语的单词和词义之间也没有外形(象形)上的联系。

一方面,即使我们以前学过,也可能忘记它的意思,比如:我们即使学过“tomato”的意思是“西红柿”,但一旦忘记了它的意思,从“tomato”上就很难回忆起它的意思。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新的英语单词,仅凭它的外形根本不可能知道它的意思。然而,阅读文章时,我们是希望学习新的东西,所以一定会出现新的概念。汉语中新的概念是由我们学过的字来组成的,但是,英语却不是这样,差不多一个概念就有一个单词(约100万个单词),阅读前不可能将所有相关的单词都记住,这样我们似乎有记不完的生词。

2.记不住读过的英文

首先,由于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我们习惯于记忆形、声、意为一体的汉字,不习惯声音记忆,特别是一个还不知道其意思的声音(生词)。

而一个英语生词,如果学生能快速朗读出来,复述两到三次往往就能记住。然而,我们的学生太过于依赖国际音标,在阅读时看到的生词又不可能有国际音标的注音,因此不敢朗读或不能朗读,也就是不能复述,所以不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记忆英语生词的词形。

例一:

When Potipha heard the story his wife told him,saying,“This is how your slave treated me,”he burned with anger.

很多学生看到上面的生词“Potipha”时不能先将其分开音节,按“Pot·i·pha”拼读出来,进而反复复述、记住。

其次,即使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借助词典理解了句子之后,学生也无法记住读过的英文句子或文章。这样必然会出现老师一讲就明白,但学生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更说不出三个以上有逻辑联系的句子的现象。

3.不能理解英文难句和长句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我们习惯于根据每一个词的意思“拼出”整个句子的意思。所以,在阅读英文文章时,一旦遇到生词就会被难倒,例如下面的例二。最糟糕的是,即使没有生词,遇到难句和长句,也看不懂,如上面例一中的句子。

例二:

These rules differed in several points from such as had been observed to govern(规范)the origin of language.

我们用例一和例二这两个例句,让中山大学大一的学生直接翻译(实验1)。结果是:80%的学生将例一翻译成“他听到他的妻子告诉他的故事,她说‘这是……’”。80%的学生将例二翻译成:“这些规则在某些方面与比如在规范语言的产生源头有所不同。”显然,他们将单词翻译后,按照自己的经验(逻辑),而不是按作者原来的逻辑,胡乱地将单词的意思放在一起,然后进行理解(“拼出”其意思)。

显然,要真正读懂(不仅仅是课本里的)英文文章,需要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将例一中的句子,整理成以下结构:

将例二的句子整理成以下结构:

让实验者根据以上的结构对两个句子再翻译一次,我们发现,中山大学大一学生的译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三倍和两倍;中学老师的译文准确率达到100%。译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理解是在原文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

理解的准确率得到提高,是因为我们整理的逻辑结构就是人类思考问题时使用的自然逻辑的结构:中国人和英国人都使用了这个从简单句到逻辑关系的推理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这种逻辑结构迅速地记住英文句子,实现在阅读过程中对英语文章的记忆,从而为将来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要使学生自己根据英文的长句和难句,整理出这样的结构,实现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必须先做下面的三步训练:

第一,对英语的音节进行归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英语生词进行直接地复述、拼写和记忆,使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朗读、复述,并记忆生词词形、短语和句子。没有记忆,就不可能对上下文进行理解。

第二,从英语短语开始,引导学生用英语简单句进行判断,同时学会写英文简单句,因为简单句(判断)是推理、理解的最小单位,也是推理的必要条件。

第三,在学生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两个简单句的意思判断它们的内在联系(关系),使学生学会使用多个句子进行推理。

这样,学生就能在记住了英文的生词、短语和文章之后,再在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将文章的推理过程转化为自己的推理,通过推理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包括读懂一些生词的意思(新的概念)、理解语法知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下面,我们再用一个例子,简单地说明一下推理的过程和语法的理解:

例三:

His brother said this to save him. —句1

原句中带下划线的部分就是一个完整的简单句,因此不难理解。

剩下的“to save him”难于理解,但是,根据简单句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原则,经过训练就能写出一个简单句:“He could save him.”最后,通过判断这两个简单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行为与目的”的关系,我们可以在问号的地方写上“so that”,最后将两个句子整合成:

His brother said this so that he could save him. —句2

最后,比较原句和自己整合好的句子,学生就能理解“to save him”的意思了,它就等值于“so that he could save him”。根本不用讲解“动词不定式”“原因状语”等语法概念。

事实上,即使是高中生,学过“动词不定式”“原因状语”等语法概念,也理解“to save him”就是作状语,但是,却不一定能根据“句1”写出“句2”。他们的理解很可能是通过语法和中文意思实现的,很难形成用英语进行逻辑理解的全过程。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介绍了英语单词拼读的原理,介绍了构成英语单词的三种音节,讲解了音节划分的规律,引导学生看到生词时可以自己划分音节、朗读,然后记忆,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记住看到的生词、短语和句子。

同时,本书还通过三个简单的故事,介绍了英语简单句的结构,使学生能使用英语简单句进行记忆、理解简单的判断;并且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用多个英语简单句进行推理,将文章的推理,转化为自己的推理,同时写出两到三个英语简单句组成的长句;训练他们在推理的基础上理解生词的意思、用法和语法。最后,大量生词的意思在阅读中被理解,生词量将大幅减少。

我们希望学生从一开始就用英语进行思维训练,而不是到了高中或成为一个“语法学家”之后,才能用英语进行阅读、推理、思维和写作。

本书适用于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的学生作为阅读材料使用,通过后面附录一的练习可以确保学生理解、记住阅读的内容,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

我们衷心希望这套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学习英语时所用的时间和精力,以便他们用更多的精力去广泛阅读英文名著,而不仅仅满足于学习几本英语课本。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也衷心恳请各位老师、家长给予指正。

张健洲
2016年10月于中大蒲园 yQWUSMFHdFJVXfaz4jrCW/DhY7PK9lxYzFbljXUrWAP9HNUzo4PBqCHgYeggU0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