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恒河 13 口乞食如昔,书以志慨

人情尽说了生死,
乞食何因叩鬼门。

菜色 14 两行连彼岸,
情根难断况愁根。

13 恒河:位于印度北部,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

14 菜色:指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汉·戴圣编纂《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郑玄注:“菜色,食菜之色。民无食菜之饥色。”

【笺】

饶公此次印度之行,沿途考察印度文化,在诗中也有所体现。这首就是饶公经过恒河河口的时候,看到岸边的印度人乞食为生,这在印度有古老的传统。饶公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前半问了一个问题:大家都说能了断生死,那为何乞食还依旧徘徊在鬼门关门口?这个问题显然是无法回答的。而饶公看到的却是恒河边上满是菜色的饥民,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彼岸,因此饶公发出了感慨:连情根都难断,何况是愁根。言外之意,饶公对印度人的这种修行方式是不太认同的。

印度人这种以苦为乐的修行方式是与其文化传统有关的。饶公在《佛教圣地:Banāras》一文中写道:“记得一九六三年,我去印度旅行,从Agra南下到佛教圣地Banāras,刚下飞机,步进会客室,一条光管上围绕着成千成万的蚊虫,旅舍房间都设下二三重防虫密丝网。我的天!这是二十世纪,如果回到佛陀的时代,不知是怎样的一个世界,真是不可想象。僧人是不容许杀生的,耆那教徒还要赤裸一丝不挂,他们的戒律,连蜜糖也不准吃,因为蜜就是蜂的生命。在禅窟里打坐,简直是把躯体奉献给昆虫蚊蚋的牺牲品,这样的苦行,代价之大,普通人如何受得了!由于印度吠陀经的Tapas宇宙理论,深入人心。Tapas是热,为一切创生、进化的原动力,亦兼训苦行,印人的高度宗教热诚和笃信苦行的行为导源于此。加上轮回说牢不可破的信仰(最先出现于Brhadananyada《奥义书》)为婆罗门、耆那、佛教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后来崇拜湿婆(Siva)高度的苦行文化。人们深入森林生活,自愿受到饥饿、寒热、风雨种种的折磨,极端的自我虐待,以换取绝对解脱,沉溺而不返;以极苦谋取极乐,不惜任何牺牲自我摧残,这种心理要求,我认为还是功利的,而不是道德的。”(饶宗颐:《文化之旅》,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饶公这首诗的文化背景。 0CrpMWXaR17Uw+kboR6W9/A9yHMERr9lnU1hxRQbAT4Vhs5pABi8ZDN1SdoqVR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