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一种自我实现。不记得是在小学高年级还是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天真地想要当一名文学家。进入初中后,我的作文水平没有太大的进步,尽管有一点文学天赋,但是后天的早期教育几乎是自然的,也没有博览群书的导向和机会,不像今天的中小学生那样有如此多的兴趣班可以参加,那时的初中学校只有一个阅览室,供我们看一看杂志报纸,班里订阅了《中国少年报》,每期我都爱不释手。老师也没有对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进行专门的培养,只有当时的一本内参《作文通讯》对我有一些影响,文学的进步也就处于自然状态,文学家的梦想似乎不太可能实现。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下也看了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如《说唐》、《杨家将》、《福尔摩斯探案》、《铁凝小说集》等。初二之前家里还没有电灯,便自己制作了一个煤油灯,我对这些书的喜爱程度几乎到了天还未亮就挑灯早读的地步。
初中三年很快过去,差两个月满14岁的我,在中考时数学、化学看似容易的题目却鬼使神差般地没有做对,英语一直因为大环境厌学而成绩很不好,因此没考上重点高中。补习一年的“初四”,数理化成绩突飞猛进,英语也在半年里赶了上来。我一直认为6岁就开始读小学是个错误,7岁才合适。
有的初中老师讲课讲得很好,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我也由此萌发了未来当老师的想法。我通过一年的努力,成绩已经排在全校前几位,大家都鼓励我去读重点高中,将来考重点大学,甚至有人预言我是上清华北大的料!但我在家里的安排下报考了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中师),提前跳出“农门”,进入中师后我得知自己是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被录取,在班里是第一的好成绩,班主任因此让我当学习委员。谁知道进入中师后我对各种活动“头脑发热”,还要处理很多人际关系,已经没有初中时那样纯粹的心思投入学习中了,第一个学期数学便“挂了科”。
中师三年,接受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发现自己在演讲、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有些天赋与潜力,在学生干部方面更是青云直上,由于参加了1986年在桂林举办的广西首届中师夏令营,我的表现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二年级时我便当上了校学生会主席,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异军突起,代替原来的备赛选手,秋季参加广西中师首届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是男生中表现最好的,当时有60位选手,其中50位是女生,10位是男生),回到学校后我便成为“演讲明星”,也在晚会上担任主持人并受到好评。虽然我独唱还不是很突出,但指挥合唱的意识与能力倒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锻炼。不过当时我就意识到“低调”的重要性,在毕业时只有一个保送上大学名额的情况下,学校没有考虑我(大家一致以为我是第一人选),至此我面对了人生第一次最大的打击!我只能去工作,开始被分配到一所山区乡里的初中,父亲不让我去,最后通过关系回到本乡一所离县城较近的从小学到初中都有的花桥学校,以专职体育教师的编制安排教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体育课。
于是,我在这个学校有了与“那台旧风琴”的缘分,之后也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